父母暴躁是摧毀親子關係的重要原因,想要緩和的話,做好這三點

2020-11-02 小熊育兒日記

文/小熊育兒日記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有發脾氣的時候,有的時候是迫不得已,有的時候是有感而發。因為平時孩子的所作所為是很容易氣到父母的,所以發脾氣也就成了一種常見的狀態。

其實趙先生也不喜歡對自己的孩子發脾氣,可是每當看到自己的孩子時,他都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氣,想要好好的數落孩子一番。

就譬如孩子數學作業做得不好,趙先生就會狠狠地教育孩子一頓。又或者是孩子沒有按時起床,這也會讓趙先生感覺到十分生氣。趙先生也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好像無時無刻都會惹到自己,讓自己變得不開心。

他特別希望以後能跟孩子和睦相處,不再生氣,可是好像完全沒有辦法去根治這個問題。

其實生活中關於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有很多父母都很喜歡對孩子發脾氣,所以導致這些父母的脾氣總是不好。但這也會讓有些人覺得疑惑,為什麼父母的脾氣總是很差呢?其實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

為什麼父母脾氣總是不好?

1.自己心煩

之所以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脾氣總是不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的時候父母也會展現出一種非常心煩的樣子。譬如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不順利,那麼自然而然就會帶有一些怒火,而這些怒火我們特別喜歡把它發洩在孩子的身上。

所以我們展現出來的負面情緒,大多數都是讓孩子去消化的。而且我們也從來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感受,覺得好像孩子接受我們的負面情緒是理所應當的。

2.孩子總犯錯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孩子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總是喜歡犯錯,這也導致父母特別喜歡發脾氣。

尤其是孩子在相同的問題上屢次犯錯的時候,那麼父母肯定是沒有辦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他們就喜歡在這段過程當中將自己的情緒爆發。當然如果孩子不犯錯的話,那麼父母的態度就會變得很好。

3.孩子不聽話

如果說孩子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不怎麼聽話的話,那麼父母也是很容易發脾氣的。

尤其是屬於叛逆期的孩子,青春期總會有一個逆反的過程,所以他們在面對父母的時候,總是會展現出一副不服氣的樣子。而看到了孩子展現出這個樣子之後,父母就會自然而然地開始發怒,並且喜歡用說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所以說每一個父母發脾氣都是有這其中的原因存在的,但是父母的脾氣暴躁的話,這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如果經常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那麼就會成為摧毀親子關係的重要原因。

為什麼說父母暴躁是摧毀親子關係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說父母暴躁是摧毀親子關係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孩子根本就不願意看到父母發脾氣的樣子。有的時候的確是孩子做出了一些錯誤的事情,但是他們也希望父母能夠通過一些更加正確的方式來引導自己不再繼續犯錯。

尤其屬於青春期的時候,孩子的逆反心理是比較強烈的,當他們看到父母在發脾氣的時候,他們也很有可能去進行反抗。這樣一來,親子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不友好,而且大部分親子關係變得疏遠都是因為這一點。

而且脾氣暴躁的父母還會使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即便父母所說的話是比較有道理的,但是因為說態度不太好,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讓孩子臣服於自己。

而且孩子久而久之還會形成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那就是他們已經習慣了父母發脾氣的樣子,而選擇間接地忽略父母的每一種情感。這樣一來,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疏遠,而且孩子會越來越覺得父母是一個比較煩人的角色,並且不願意跟父母再繼續交流下去。

所以說對待孩子脾氣暴躁是一件非常不正確的事情,那麼就會有很多父母表示好奇,該以怎樣的方式才能夠讓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友好呢?其實方式也是非常簡單的。

如何讓親子關係變得友好?

1.委婉提出孩子的錯誤

其實當孩子出現一些錯誤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用委婉的方式提出孩子的錯誤,這樣的話是更容易讓孩子改正錯誤的。

委婉地糾正孩子錯誤,還有一點是非常好的,那就是以溫柔的方式來提醒孩子,會使得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得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好一些,而且孩子也會更願意聽從父母的想法去做接下來的事情。所以儘可能地給孩子留一些面子,這樣彼此之間的關係才會變得更加友好。

2.心煩就不要打擾孩子

如果說平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特別的心累,又或者是工作時產生了很多的不愉快,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去打擾孩子。

因為我們在難以掌控情緒的時候與孩子交流是很容易將這些情緒帶入其中的,這樣的話也是非常容易傷害到我們的孩子的。所以適當的給孩子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不把自己身上的壓力壓制在孩子身上,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多去理解孩子

有的時候我們也必須要去理解孩子,我們只有跟孩子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他們才會感覺到父母的愛。

雖然有的時候孩子的想法是會存在著一些錯誤的,但是我們也應該通過更加正確的方式來引導他們,並且多去支持他們,鼓勵他們。這種做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將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讓彼此之間的距離變得更近。

我們需要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是朋友,以朋友的方式相處才會有備無患。

所以說想要讓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友好,這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我們只需要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建立親子之間的感情,那麼就可以使得我們與孩子之間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你覺得還有怎樣的方式能夠使得親子之間關係變得友好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父母做好這三點,有助於改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很多父母比較苦惱,當孩子越長大,親子關係卻越疏遠了,這很大原因是過往的相處當中家長從不去理解和體諒孩子,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對待孩子,這會對親子關係造成很大的傷害,沒有好的親子關係,再好的教育方式也無法發揮作用,父母做好這3點有助於改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與青春期孩子關係疏離,謹記這三點,重新拉近親子距離!
    臺灣奇美液晶電視有一句很扎心的文案:「世界上有一種專門拆散親子關係的怪物,叫做長大
  • 為什麼孩子會討厭父母?親子關係太差的家庭,大多是這點沒做好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關係過於親密,甚至想要安排孩子的一舉一動,可最後反而是這種親密而破壞了原本和諧的關係。一、親子關係太差,大多是過於親密距離產生美,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情侶關係,同樣適用於親子關係。很多親子之間存在的許多矛盾導致親子關係太差,都是由於彼此之間過於親密。
  • 父母如何在親子關係中扮演最佳角色?做好四點,當屬最佳
    父母做好以下四點,就可以在親子關係中扮演最佳角色。1、做好一個照顧者。孩子童年時期,最需要愛和安全感,父母要做好照顧者,讓孩子健康成長。2、做好一個老師。這個時期,父母要做好照顧者,讓孩子健康成長。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指出,從孩子出生到六歲,是最重要的「學習愛的階段」,他需要的是充分的關愛與安全感。這個時候,父母就是孩子愛的天使,需要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童年階段基本都是懵懵懂懂,完全沒有自主。如果沒有父母,則會處於一種完全無助的狀態。
  • 親子關係有多重要? 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原標題:親子關係有多重要? 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調皮,不好管教,也有很多的孩子會抱怨父母,覺得爸爸媽媽不能理解自己。那麼親子關係重要嗎?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父母要做好這三點,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孩子小的時候都非常依賴父母,陪伴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現在的生活節奏確實很快,父母也都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陪孩子。還有些家長以為陪孩子就是陪在孩子身邊,其實陪伴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每天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 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做好這6點!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父母要對孩子多點耐心,不要嫌孩子煩3-6歲的孩子這一階段是有點多話的現象,而且好奇心也重,動不動就有好多困惑需要你去解答,所以父母不要用「閉嘴」「囉嗦」這些詞彙禁止孩子說話。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說話典範,同時父母要做孩子的忠實的聽眾。3.
  • 想要修復親子關係,打破「自我防禦機制」是關鍵
    每一個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給自己的家長惹來各種各樣的麻煩,也讓很多家長感到特別的憤怒,有一些人在特別憤怒的情況下總是忍不住來打自己的寶寶,可是如果我們做出了這種事情之後就很容易傷害到我們和自己寶寶之間的親子關係,最終導致我們和寶寶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遠,雖然有不少家長在做了類似的事情之後都會產生後悔的心理。但是如果想要改善親子關係卻是非常困難的。
  • 《親子關係的重建》:解決親子衝突的關鍵是父母的不斷修行
    著名心理學家趙玉萍在《親子關係的重建:用沙盤療法讀懂孩子的心》一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大多數的親子衝突由親子關係不良引起。作者通過20多年沙盤遊戲心理諮詢案例,總結出親子衝突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認知、情緒情感、意志行為、人格成長和人際關係。本文主要從認知和情緒情感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 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每天跟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就不再跟你對著幹
    導讀: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每天跟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就不再跟你對著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每天跟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就不再跟你對著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親子關係也有五種冷暴力,父母還沒意識到,但娃已經深深受傷了
    二、父母對孩子冷嘲熱諷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孩子一旦沒達到,就對此冷嘲熱諷,並對其解釋和殷勤獻好置若罔聞,甚至故意在外人面前說一些打擊人的話,這樣對孩子的自信心是一種摧毀式的打擊,容易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 父母暴脾氣會遺傳給孩子嗎?家長想要孩子脾氣好,需要做好這幾點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一直以來,關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都有這樣一句話:龍生龍,鳳生鳳。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孩子身上的某些特質在一定程度上都和父母有直接關係。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家長們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氣不好,暴躁不已,其實,這和父母本身的脾氣也有一定的關係。
  • 運用「用戶思維」,做好孩子「產品經理」,打造親子關係的秘訣
    而在這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是有著很多種關係的,而且之間的關係也是比較複雜,也是比較簡單的,而這人與人相處之間是靠這關係維持起來的,弱勢之間的關係沒能夠得到很好的建立的話,那麼兩個人之間的相處也就此斷裂。而在社會上各種各樣的關係當中,現在親子關係卻是越發的激烈,越發的矛盾,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好像就是水和火水火不容一樣,而在這近幾年來卻越發的激烈,越發的不融。
  • 孩子的代溝問題怎麼解決,家長做好這6點,親子關係迅速升溫!
    互相在雞同鴨講,只是在爭論中雙方永遠都不是平等的關係,父母可以隨意否定和責備,仿佛最後一切都成了孩子的錯,需要我們以道歉結尾,再一次次地重複這個過程,消磨掉大家地耐心和寬容。更甚者,連吵架都懶得吵,對父母的話就微風拂過水麵,泛起一絲漣漪後便再無波瀾,有時候真的懷疑彼此居然是共度了十幾二十年的至親!
  • 抓住這三個轉折期,將改善比教育重要一萬倍的親子關係
    培養親密的親子關係,有哪三個轉折階段?親子關係會分為:嬰幼兒期、學齡期、少年期這三個重要階段。1.3歲前:安全感培養---第一個叛逆期事實上,所有親密關係建立的基礎都建立在三歲前。據專家研究,孩子3歲前和親密照顧者,尤其是母親建立起的依戀關係,奠定了他的安全感。也影響了往後的親子關係。
  • 想要親子關係更和諧,家長需要放棄這幾件事情
    親子關係大於教育,父母做出幾個改變就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為人處世以及很多做法都會被孩子模仿甚至超越,對於家長來說需要捨棄一部分過去的自己,才能成就孩子更好的未來,這是為人家長所要作出的改變。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不夠好,那麼教育的很多方法就不能應用在孩子身上。
  • 父母的「羞辱式教育」,正摧毀孩子自信心,聰明家長要學會這3招
    沒有自尊心的孩子容易自暴自棄,認為自己不需要別人的重視,覺得自己應該被隨意對待,不會反抗與拒絕,這是讓孩子處於一個任人宰割的情況。而摧毀孩子自尊的就是父母那些嫌棄的言語,對於自己最親近的人說出來的話,孩子很容易產生錯誤認知,認為自己應該這麼被人對待,所以他們與人相處就會低人一等。
  • 孩子總是易怒易暴躁?想要打破與孩子的僵局,3點引導家長要做好
    另一方面,性格的好壞也會一直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同事關係、選擇困難、抉擇衝突、個人情緒等等。孩子脾氣就像"火爆猴",控制不住小付家的孩子就屬於脾氣特別暴躁的,平時她稍微多說了幾句,孩子就表現得極其不耐煩,甚至通過踹門摔東西來表達情緒。對此小付表示很頭痛,她不敢發火批評孩子,因為那樣孩子會鬧得沒完沒了。
  • 宅家帶娃,親子關係緊張,做好3件事,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親子關係變得緊張起來,也是各種壓力帶來的結果。父母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孩子也心有不甘,再幹架成為必然。討好孩子討好型父母的做法是討好孩子,只要孩子同意好好做事,父母就甘願為之付出一切。孩子想要什麼給什麼,只要能聽話就行。討好孩子的結果就是,孩子越來越過分,要求越來越多,一旦父母沒有滿足,就大發脾氣。父母發現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忍不住傷心落淚,積攢到一定程度,就轉化為怒氣發洩到孩子身上。
  • 怎麼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這三招平息怒氣,父母值得學習
    對於孩子,父母既抱有期望,又是自己最親密的親屬之一,更容易在育兒過程中產生情緒。其實,父母只要轉變立場,學會做最熟悉的陌生人,就能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她來我家時,總是很守規矩,都三四十歲了,就不能長點記性嗎?!」我們不會對客人這樣說話。我們會說:「這是你的包,別忘記啦!」對孩子,我們也需要如此。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們不妨轉換角度,把孩子當客人對待,這樣我們的言語會很自然地緩和下來,減少育兒過程中的責備和囉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