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也有五種冷暴力,父母還沒意識到,但娃已經深深受傷了

2020-12-20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

中國法學會曾對3500多個家庭做過調查,數據顯示,70%以上的家庭都有過或正處於不同程度的冷暴力,且冷暴力不僅僅存在於婚姻關係,在親子關係中也比比皆是。研究表明,家庭冷暴力發生的越早,兒童的性格越乖張,學習能力越差,尤其家長經常對孩子做出的這5種冷暴力,比動手打孩子還可怕,看看你做過幾條?

一、父母反駁孩子的建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傾訴對象,有時他們有一些小想法,都會第一時間與父母溝通,然而有些父母可能會從成年人的角度出發,下意識地反駁孩子的建議,如果孩子不死心再次提出請求,父母置之不理,很可能會直接打擊到他們的自尊,將來遇上事情,不願再跟父母交流。

正確做法:學會站在孩子在的角度看問題,聽聽他們的想法和建議,不要一味地否定。

二、父母對孩子冷嘲熱諷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孩子一旦沒達到,就對此冷嘲熱諷,並對其解釋和殷勤獻好置若罔聞,甚至故意在外人面前說一些打擊人的話,這樣對孩子的自信心是一種摧毀式的打擊,容易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正確做法:對待孩子的成功與失敗,父母要保持平常心,得失心太重往往會活得很累。

三、父母不搭理孩子

很多孩子在犯錯後,本來就沉浸在不安與自責中,他們惶恐不安的等待著父母的指責與批評,然而有些父母為了懲罰孩子,故意不作出回應,甚至在孩子認錯後,依然表現出冷漠的態度,這其實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漫長的精神虐待,容易讓他們變得敏感、脆弱。

正確做法:適當地懲罰孩子過後,告訴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如果孩子主動認錯,父母應該給孩子及時的回應,告訴他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四、父母沒及時回應孩子

前一段時間播出的《媽媽是超人中》,安迪(黃聖依兒子)與媽媽關係冷漠,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安迪慢慢打開心扉,有時會做出一些親近的舉動,但媽媽常常因為處於「掉線狀態」,沉浸在手頭上的事情中,沒及時回應,導致安迪尷尬不已,好不容易有所緩和的母子關係又出現了裂縫。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出現過很多類似的事情,父母忙著自己的事情,忽視了孩子的呼喚,甚至會極度不耐煩,故意裝作不存在,孩子受到忽視後,會故意地做出淘氣行為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此時,若父母還是置之不理,孩子可能就會放棄獲得父母的關注,進而導致親子關係疏遠。

正確做法: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現在有其他事情需要處理,等忙完後再來陪你好嗎?或者給孩子布置一些小任務,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五、父母心不在焉陪孩子

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陪伴孩子時還在玩手機、看電視,其實孩子是敏感的,當他們玩得正高興,想要爸爸媽媽一起參與時,扭過頭一看,爸爸媽媽正在專心致志地做其他的事情,長期如此,容易讓他們也學會了三心二意,將來學習成績可能會比較差。

正確做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著他們的時候儘量不要做其他無關事情,如果實在是忙不過來,也請及時告訴孩子。(lyj)

相關焦點

  • 孩子可能正在幼兒園遭受「冷暴力」,TA很受傷,父母可能還不自知
    說起「冷暴力」,我們多半會聯想到情侶、夫妻之間的相處,當兩個人或者是其中一人用冷暴力對待對方,那麼感情或婚姻中的兩個人就會掉進負面情緒的漩渦。
  • 3種「冷暴力」在幼兒園發生,別讓孩子默默承受,父母要有所了解
    3種幼兒園常見&34;,別讓娃默默承受,父母要有所了解何女士的女兒青青剛進入幼兒園學習,青青一直都是一個開朗的女孩,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頭,總會給大人們帶去歡樂。在幼兒園中,她也非常地活躍,因此有很多小朋友喜歡和她一塊玩耍。
  • 想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要避免這3種行為,容易讓孩子更疏遠
    親子關係從字面上理解,那就是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親子關係的質量高低,決定了家庭教育的效果,良好的親子關係,非常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是親子關係的主導者,影響親子關係的最大因素,是父母的言行。
  • 「低等」父母做保姆,「高等」父母造精英,4種方式讓娃更有出息
    事實上這是典型的懶惰式「保姆教育」理念,本期話題:「低等」父母做保姆,「高等」父母造精英,3種方式讓娃更有出息!小時候我們家隔壁的小胖子,老實木訥,調皮的孩子總愛整蠱他,但是小胖子心地善良很少放在心上。當時整條街的人都覺得這孩子太老實了,長大了也不會有太大的出息。雖然大家雖然會調侃他,不過也都挺喜歡這個老實善良的小胖子。
  • 五種扎心「中國式禮貌」,其實並不是真的禮貌,很多父母沒意識到
    然而這些流於表面的規矩,只會讓孩子感受到心理壓力,但卻有一些父母不顧孩子的意願,在外人的稱讚聲中沾沾自喜。五種扎心的「中國式禮貌」,其實並不是真的禮貌,很多父母沒意識到一、強迫謙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孔融讓梨」的傳統,但是事實上這些所謂的禮貌,並不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 《坡道上的家》:以愛之名行控制之術,冷暴力讓親密關係變得緊張
    裡沙子突然領悟到,水穗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匪夷所思的事,她並不是真的想殺了女兒,而是自己長期遭受丈夫的語言傷害,精神控制,長期的冷暴力讓水穗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才會在失去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將女兒丟進水裡,淹死了。 冷暴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卻又常常被人忽視,它不像家暴那樣,拳頭打在人身上,看得見的受傷。
  • 親子關係中無意識的「冷暴力」——最可怕的殺手是父母的冷漠
    說得嚴重點,你們的這種冷暴力,會把孩子逼上絕路的!」「什麼?暴力?看你老師這話說的?我們從來沒動過孩子一個手指頭啊!」小瑾的父親驚訝地說。「請你們想一想,孩子有心裡話不敢對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訴說,每天要自己默默地忍受著心靈上的煎熬,而你們卻漠視孩子的苦惱與煩悶,這不是比打她一頓還讓她痛苦嗎?」
  • 請父母停止對孩子的「冷暴力」,這樣做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時,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等現象;職場冷暴力多指上司或群體讓某人長期飽受譏諷、漠視甚至停止日常工作等刺激。而父母對孩子的「冷暴力」,通常是以下幾種情況:情況一:孩子:「媽媽,我想告訴你一件事……」媽媽:……這種情況就是,當孩子想和父母分享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不予回應,
  • 冷暴力比暴力還可怕,對孩子不聞不問,傷的不止是孩子心
    我們常說,不要對孩子使用家庭暴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已經認識到了不能打罵孩子。但家庭暴力遠不止這一種,對孩子不聞不問的冷暴力也是一種家庭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一點不比肢體暴力少。
  • 冷暴力和打孩子一樣會讓孩子受傷,寶爸寶媽們注意了
    現在,人們的教育方式越來越科學,已經很少會有動手打孩子的情況。但是,近幾年來,卻出現了另一種暴力現象,那就是「冷暴力」。其實冷暴力和打孩子一樣會讓孩子受傷,寶爸寶媽們可要注意了!什麼是冷暴力?冷暴力就是對待事情或人表現得冷漠、輕視、放任、漠不關心,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程度,遇到問題不管不顧或者是敷衍了事,讓對方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傷害,感覺無人可求、無人可訴。
  • 幼兒園常見的幾種「冷暴力」,孩子可能在默默忍受,家長卻不知道
    」,只是這樣的「冷暴力」,很難被人意識到,但孩子卻可能在默默承受。下面我們說一說,幼兒園常見的幾種「冷暴力但是依然能讓孩子在感受到冷漠的過程中有種失望且不知所措的感覺。但這裡又不能完全責怪幼兒園的老師,作為一個普通人,難免對於孩子也有偏好,對於喜歡的孩子多關注一些,自己覺得沒什麼,但在孩子心中卻留下了不同的印象。
  • 幼兒園常見的3種「冷暴力」,孩子傷痕累累,父母卻無知無覺
    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孩子,明明已經受到了傷害,父母卻毫無知覺。孩子幼兒園遭受冷暴力,父母后知後覺小李的孩子最近升上中班了,一開始上小班的時候,孩子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但是升上中班之後,孩子每天都看著不大高興的樣子。
  • 專家:低層次家長「拼命」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則用這種辦法
    其實劉女士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成績也比較優秀,但是現如今卻已經是到了根本不想上學的地步,這也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結果。,孩子很「受傷」一、冷暴力處理冷暴力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不可行的,不管是在愛情當中,親情當中,還是在友情當中,都不應該對他人採取冷暴力。
  • 警惕冷暴力,父母這樣對孩子,比打罵更可怕
    經常使用冷暴力的父母,有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將其作為教育孩子的「好手段」,其實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認為自己不被父母所愛,覺得父母隨時會拋棄自己,久而久之,就會使得孩子變得敏感又脆弱。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有一件非常想和別人分享的事,別人沒有及時回應,我們是不是也有挫敗感呢。孩子經常得不到回應,便會覺得孤獨、感覺自己並不重要,有被拋棄的感覺,日後和人交往都會很受影響。
  • 孩子「不想和你說話」,已被壓垮的親子關係,父母應該如何修復?
    可是孩子百般的不願意,可能覺得媽媽安排的工作量有點大了,就不願意搭理媽媽,慢慢的母子關係開始僵化,多一句的話語也沒有了,持續冷戰,誰也不願「服輸」。張姐已經煩惱很久了,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才處理得好。為什麼會和孩子有這麼大的矛盾,親子關係維繫就這麼難嗎?
  • 家庭中五種不良的親子關係,你佔了幾種?
    親子關係的好壞對子女影響很大,西方學者郝林的研究指出,不良的親子關係會使孩子形成消極、逃避的行為,嚴重者子女會患心理疾病。斯特瓦特對實施犯罪行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擊、犯罪行為與不良的親子關係有關。可見,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未來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 家庭冷暴力並不遙遠,很多孩子一直都在默默承受,家長卻完全不知
    小倩也許沒意識到,她這樣做其實就是給孩子施加了冷暴力,可能一些家長並不這樣認為,覺得自己只是累了,不想說話而已,但是家長對孩子的這種漠不關心和忽略無視就是一種強悍的冷暴力,家庭冷暴力有哪些危害呢
  • 這3種「冷暴力」更傷人,父母要警惕
    尤其現在的小孩各個都是家裡的寶貝,父母們總擔心孩子在學校過的好不好,會不會被欺負等等。為此,還有很多家長會託朋友找關係,或者找老師,只為自家寶寶能被多照顧。但是,孩子在幼兒園不受欺負就行了嗎?幼兒園門口的家長們其實不是,因為還有3種「冷暴力」或許會給小孩帶來更深的傷害,所以父母一定要警惕,一旦發現,應當第一時間了解情況
  • 這5種無意識的「冷暴力」,你對孩子做過嗎?
    寫在前面很多時候家長無意識的行為,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冷暴力,並且這種冷暴力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不可挽回的傷害。我們統計了5種最容易發生在家長身上的冷暴力方式,並分析了帶來的嚴重後果,也列出了解決辦法。希望對各位爸爸媽媽有所幫助。
  • 幼兒園這3種「冷暴力」,孩子可能正在默默忍受,家長卻毫不知情
    分水果、分零食時也如此,不討喜的孩子總是分到最小塊的。」這類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極其大的。孩子發揮出優勢的同時,還可以吸引到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家長不要有這樣的思想,認為孩子上了幼兒園,教育孩子的責任就落在老師肩上,家長應該跟孩子有密切的溝通,在早期教育中多引導孩子,讓孩子懂得應該怎麼去處理與他人的關係,當面對不公正的待遇時,要及時與父母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