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後悔生了你!」暴躁式教育讓父母解氣,卻易讓孩子「患病」

2020-11-03 小屁孩兒

文|文兒

當身體受傷的時候,會流血,會讓人覺得很害怕。之後它周圍細胞會團結一致,讓傷口癒合。若心受傷了,誰又能看到呢?誰又能彌補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呢?

作為父母,你是想教育孩子,還是想要控制孩子?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父母的回答必然是前者:我當然想要教育好孩子,他是我的孩子,我想給他提供最好的教育。這話說得很真誠,差點讓我信以為真了。因為很多家長的,在行動上的更多是後者。也就是他們自己不敢承認的,控制孩子。


暴躁式的語言暴力

還記得兩年前的一件事情嗎?一個北大畢業生,寫了15000字,訴說這麼多年的經歷。父母的壓迫,對他的漠不關心,他一個人的默默掙扎,他最後完成的自救。其中,有幾句話讓人心痛。他剛上高一的時候,曾跟父母反映過,調座位之後,身邊的環境很糟糕。爸爸不信,反而質問他,你們校長跟我是老朋友,怎麼會打壓你?

幾天之後,他再次對父母提出。結果卻被爸爸罵到一點多,其中有這樣的話:「最卑賤的狗才想要什麼公平!」「你憑什麼讓學校優待你,憑你成績好?」

暫且不論是不是打壓,當孩子向父母反映自己在學校,感到不舒服的環境時。父母不幫忙解決,反而質問孩子,於情於理合適嗎?這就像孩子在學校被其他同學欺負,告訴父母后,父母質問:他們都是好孩子,怎麼會欺負你?

這是什麼呢?不分青紅皂白的暴躁式的語言暴力。大聲吼罵的確很爽,特別是對方不能反駁自己,只能聽自己說下去,特別解氣。對,父母解氣了,可他們永遠不知道會讓孩子「患病」。

什麼算做語言暴力?

什麼叫做語言暴力呢?就是他人用蔑視、嘲笑等一些侮辱、歧視的語言,讓個體遭受到心靈上的傷害。表面看,語言暴力對孩子不會形成實質性的傷害,沒有受傷,沒有流血,好好的。

但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語言暴力於個體而言,是不易癒合、時間最長、傷害最大的一種方式。


例如,「我真後悔生了你!」「你是豬嗎?這麼笨」「你怎麼什麼都幹不好,你看看那誰誰多聰明!」「你為什麼那麼差勁」等等,含有侮辱性,並明顯帶有歧視性的語言,都可以成為語言暴力。

當然,還有一個很容易分辨的點,就是這話父母敢不敢對外人說。若不敢,你是否能意識到已經對孩子產生傷害?

語言暴力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

▶性格缺陷。

有些人長大之後,會意識到自身的一些問題,就像是性格懦弱、不勇敢、膽怯、自卑,做事優柔寡斷。這些性格缺陷,影響一個人的方方面面,例如生活和工作。

在生活上,他們可能由於性格缺陷,也會把同樣的憤怒傳遞給伴侶和孩子,造成教育上的「連環車禍」。在工作上,會不敢爭取,進而碌碌無為。包括在交際上,他們仍不懂得,如何和對方相處。這些說起來無足輕重的事情,實則在無形之間,影響了孩子的一生,讓他們一生都生活在陰影中。

精神創傷

暴躁式教育讓父母說話不經大腦,讓他們說話被人評價「刀子嘴豆腐心」。可他們卻不知道,這種行為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精神創傷。很多孩子之所以小小年紀就得抑鬱症,就是因為父母給他們造成嚴重的精神創傷。

「刀子嘴就是刀子心」,語言的暴力從不曾比其他傷害少一分。


父母們應該怎麼做?

▶不要被情緒支配,改掉孩子一犯錯就暴躁的習慣。

父母們要意識到一個問題,孩子犯一個錯,並不會讓天塌下來,沒什麼大不得。既然都已經做錯了,再罵有什麼用?而且,氣壞自己又得不償失。

自己要能學會為自己減壓,不要被情緒所支配,而是要控制情緒,改掉孩子一犯錯,就覺得天塌下來的習慣。


▶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

誰不希望孩子不平凡,長大後有一番大成就。但很多時候,孩子只是一個普通人。接納孩子的普通,並讓他開心快樂的長大,其實沒那麼難。

不要被情緒所支配,不要當讓孩子厭棄的家長。

【話題討論:你們是那個脾氣暴躁的家長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我真後悔生了你!」吼叫式教育讓父母解氣,卻讓孩子崩潰
    遇到以下這樣的情況,作為父母,你會怎麼處理? 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總會有一些暴躁時刻。尤其是隨著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來自工作、生活和帶娃的三重壓力,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下意識地會打開「吼叫」模式。 生活裡積壓的煩惱,讓我們的情緒就像定時炸彈一樣,孩子稍不聽話,就會「炸毛」。
  • 52歲母親的感嘆:真後悔只生了一個孩子,理由其實很現實
    在寶爸寶媽們看來,兩個孩子相伴著一起成長,不僅童年時期不再孤單,而且長大之後也可以相互扶持,如果有困難也能搭把手,所以生二胎是利大於弊的。但事實上,生二胎是需要父母經過仔細思考的,不能隨便跟風,如果盲目的生下二寶,對孩子和整個家庭而言都是一件煩心事。
  • 52歲母親病癒後感嘆:真後悔只生了一個孩子,原因很現實!
    雖然孕育一個新的生命,整個過程都是非常辛苦的,但是看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們也是非常的幸福。因為很多80後90後的人來說,有可能自己就是獨生子女,童年也沒有手足的陪伴,為你也會有些孤獨,所以看著兩個孩子一起長大,相互扶持有困難的時候能夠搭把手,可以看出生二胎還是利大於弊的。
  • 控制父母暴躁教育,學會三種方法,平靜心態教育孩子
    加上現在孩子的教育成本一直在增高,很多家庭都入不敷出。出現了很多家長在工作中遇到很多的問題,情緒無法發洩出來,家長出現一些暴躁情緒,在家裡就會出現一些夫妻之間的爭吵,打架的行為,甚至還會出現毆打孩子的情況。
  • 為什麼孩子脾氣暴躁易發怒?父母影響很重要!
    在人們眼中,孩子都是小可愛,小天使…不…有的孩子是小惡魔,性格暴躁易發怒抓狂的小惡魔。他們性格頑劣暴躁、舉止粗魯、一點小事就能點起炸藥包。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是一朵溫柔的花,而有的孩子則像一點就著的炸藥包呢?
  • 孩子脾氣暴躁?跟我學,教你如何教育情緒暴躁的娃
    導讀:常常聽到身邊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氣十分暴躁,稍有不順意便大發脾氣、撒潑打滾、摔打搶砸,無所不用其極。這種現象令他們十分煩惱。我朋友的孩子也是如此。我的朋友覺得即苦惱又頭疼,嘗試過溫言教育,也嘗試過棍棒教育,可是都不起作用。如此年幼的孩子為何會如此暴躁?暴躁的孩子又怎麼教育呢?為什麼孩子脾氣暴躁?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性格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特點,但是這些孩子真的自出生就有這樣糟糕的脾氣嗎?
  • 吼孩子一時解氣卻有"反效果",想改善?讓"低聲教育"來幫你
    我相信很多家長和曉琳媽媽一樣,有著同樣的&34;,沒辦法這是很正常的其實,畢竟每次在吼了孩子之後,孩子會因為內心的恐懼從而選擇屈服,關鍵這樣的方法確實讓自身感覺到一種發洩後的暢快感,很解氣,所以慢慢的養成了習慣,即便每次吼完之後自己也很後悔和懊惱,說下一次絕對不這樣了,可當真的到來時,還是固態重萌。
  • 農村寶媽生二胎,曬娃被嘲諷「越窮越敢生」,霸氣回懟很解氣
    當前的我們,生活壓力大、育兒成本高、教育成本更是沒有上限,據一項調查顯示,現在的家庭中,子女的教育支出僅次於房屋消費,有的甚至佔了更大的比重。 年輕父母們想要把孩子培育成才,必定要花費他們大部分的時間跟精力,對我們普通父母來說,有一個孩子足矣,對於二胎,想想也就算了。
  • 農村寶媽生二胎,曬娃被嘲「越窮越敢生」,霸氣回懟很解氣
    當前的我們,生活壓力大、育兒成本高、教育成本更是沒有上限,據一項調查顯示,現在的家庭中,子女的教育支出僅次於房屋消費,有的甚至佔了更大的比重。年輕父母們想要把孩子培育成才,必定要花費他們大部分的時間跟精力,對我們普通父母來說,有一個孩子足矣,對於二胎,想想也就算了。
  • 「打罵式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智商,讓孩子更加叛逆,父母要警醒了
    近日,常熟的一個14歲的 孩子,因為整天玩遊戲,被父親打了一頓,情緒失控下,竟然爬上六樓平臺要輕生,情急之下,民警跟他聊起了遊戲,然後找準時機,把孩子救了下來。孩子幸虧沒事,要是真的出了事,後悔都來不及了。雖然,孩子沉迷遊戲不對,但父親對孩子的打罵式教育可取嗎?答案是否定的。
  • 暴躁老爸「怒吼式」教育,使得孩子性情大變,寶媽悔不當初
    ,有時甚至會控制不住情緒會說孩子幾句,情緒暴躁的家長甚至會訓斥孩子,然而這麼做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並無益處,甚至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如今她很是後悔當初沒有對丈夫的行為進行勸阻。那麼&34;教育,還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 劉歡:我後悔自己奉行快樂教育,沒有「推」孩子一把
    他們稱衡水中學為「高考工廠」,批量式的製造「考試機器」,他們猛烈地抨擊著自己國家的教育制度。可是,那些人所不知道的是,在多年以後,曾經奉行「快樂教育」的人大多都後悔了自己對孩子的「快樂教育」。在一檔採訪節目中,劉歡這樣說道:「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和太太都奉行快樂教育,從不強迫孩子做她不喜歡做的事,所以也就沒有迫使孩子學這學那,現在都有點後悔了」。劉歡的女兒很有音樂感悟力,記憶力也特別好,對於複雜的爵士樂音程關係幾乎聽兩遍就可以唱出來。
  • 容易暴躁的父母,最後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怎樣的呢?
    前言:脾氣暴躁的大人教育出來的寶寶都是怎樣的,想必大家對於這個話題應該都非常感興趣吧,在培養孩子期間難免會有些大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性格容易暴躁,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會跟孩子發脾氣,其實我們應該明白,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我們想的那樣生活,無需父母嘮叨就能夠自覺學習,大部分的孩子都需要父母來嘮叨,才能夠去主動學習,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總是調皮,而且自己每次在教育孩子時總是非常暴躁的話
  • 易暴躁的父母對孩子影響有多大?Diane自傳:用了50年才原諒母親
    近來看到一個短視頻,是一對母女在等地鐵,因為上地鐵的人比較多,孩子在地鐵門關上的一剎那進入了車廂而媽媽卻留在了車廂外。面對和女兒的意外走散,這位媽媽非常著急,於是慌張下趕緊向地鐵的工作人員求助。最終在下一站的時候工作人員找到了小女孩,最後小女孩和媽媽團聚了。而媽媽一看到小女孩就大聲的指責孩子「你沒看見媽媽沒上車嗎?你著什麼急?你是傻嗎?」
  • 夫婦只生一個老年後悔:「後悔沒多生一個,孩子一個人太辛苦」
    以前的計劃生育讓人們的受教育程度陡然升高,如今國民經濟提高二胎開放,但人們生二胎並不積極,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生孩子代價太高了。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逐漸步入暮年開始羨慕起那些多子女家庭,叮囑孩子多生一個。
  • 當了奶奶後,我原諒了去世已久的暴躁母親
    我上有哥姐,下有弟弟,衣服都是穿姐姐不要了的,但凡姐姐弟弟不高興了,或跟他們發生矛盾了,挨罵挨打的肯定是我。忘了是什麼原因,有一次,我媽當著很多人的面,一邊追著我打,一邊罵:早知道當初生出來就丟尿桶溺死你。
  • 不要讓打擊式教育毀掉你的孩子!
    有一句話叫做「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這裡的幸運與不幸,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一個人童年有沒有經歷過打擊式教育。一、我的故事我的父母就是不會表達愛的老一輩家長。記憶中他們對我常說的話都會帶上諷刺挖苦。例如:學做飯,生疏的我終於做好了,來一句你做的飯能吃了,不容易啊! 考試考好了,這次試卷出的簡單啊!
  • 「你連生兩個女兒,是命不好」寶媽回懟親戚的話超解氣
    可能是上輩子沒積德,這輩子要遭罪……」一聽這話,寶媽氣得發抖,立馬回懟:「我生兒生女跟你有什麼關係,要你養了?你不是女人?你活著就是你家長輩沒積德嗎?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這樣重男輕女,現在很多父母到老都是享女兒的福呢!」寶媽回懟親戚的話超解氣,現在時代早就變了,一些思想腐朽的人也該有人提醒提醒了。
  • 心理學分析:被父母「吼式」教育下的孩子,長大會成為這3種人
    孩子很委屈地鑽到了奶奶懷裡,哭著說:「我不要學習了,你帶我走吧。」在一份民調中,有很多在父母「吼式」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同學,時刻擔心父母下一步會做出哪些瘋狂舉動進而產生恐懼心理;要麼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因為父母的吼式教育,讓孩子感到有顆定時炸彈在心中。久而久之,只能以&34;來迴避傷害。
  • 孩子脾氣不好易暴躁,面對困局,家長不妨試用「LAST原則」
    這些情況都告訴我們,孩子脾氣不好易暴躁,甚至在行為上非常暴力,並不是個案,需要家長無比認真地對待。01孩子的不當行為,與家庭教育和環境密不可分孩子的行為恰恰反映了背後的家庭教育,父母秉承何種教育觀點,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裡,都能通過孩子的行為表現出來。對於未經世事的孩子來說,家庭就是個小社會。在裡邊遇到了什麼樣的人,受到了什麼樣的教育,自然就會有相應的行為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