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當身體受傷的時候,會流血,會讓人覺得很害怕。之後它周圍細胞會團結一致,讓傷口癒合。若心受傷了,誰又能看到呢?誰又能彌補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呢?
作為父母,你是想教育孩子,還是想要控制孩子?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父母的回答必然是前者:我當然想要教育好孩子,他是我的孩子,我想給他提供最好的教育。這話說得很真誠,差點讓我信以為真了。因為很多家長的,在行動上的更多是後者。也就是他們自己不敢承認的,控制孩子。
還記得兩年前的一件事情嗎?一個北大畢業生,寫了15000字,訴說這麼多年的經歷。父母的壓迫,對他的漠不關心,他一個人的默默掙扎,他最後完成的自救。其中,有幾句話讓人心痛。他剛上高一的時候,曾跟父母反映過,調座位之後,身邊的環境很糟糕。爸爸不信,反而質問他,你們校長跟我是老朋友,怎麼會打壓你?
幾天之後,他再次對父母提出。結果卻被爸爸罵到一點多,其中有這樣的話:「最卑賤的狗才想要什麼公平!」「你憑什麼讓學校優待你,憑你成績好?」
暫且不論是不是打壓,當孩子向父母反映自己在學校,感到不舒服的環境時。父母不幫忙解決,反而質問孩子,於情於理合適嗎?這就像孩子在學校被其他同學欺負,告訴父母后,父母質問:他們都是好孩子,怎麼會欺負你?
這是什麼呢?不分青紅皂白的暴躁式的語言暴力。大聲吼罵的確很爽,特別是對方不能反駁自己,只能聽自己說下去,特別解氣。對,父母解氣了,可他們永遠不知道會讓孩子「患病」。
什麼叫做語言暴力呢?就是他人用蔑視、嘲笑等一些侮辱、歧視的語言,讓個體遭受到心靈上的傷害。表面看,語言暴力對孩子不會形成實質性的傷害,沒有受傷,沒有流血,好好的。
但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語言暴力於個體而言,是不易癒合、時間最長、傷害最大的一種方式。
例如,「我真後悔生了你!」「你是豬嗎?這麼笨」「你怎麼什麼都幹不好,你看看那誰誰多聰明!」「你為什麼那麼差勁」等等,含有侮辱性,並明顯帶有歧視性的語言,都可以成為語言暴力。
當然,還有一個很容易分辨的點,就是這話父母敢不敢對外人說。若不敢,你是否能意識到已經對孩子產生傷害?
▶性格缺陷。
有些人長大之後,會意識到自身的一些問題,就像是性格懦弱、不勇敢、膽怯、自卑,做事優柔寡斷。這些性格缺陷,影響一個人的方方面面,例如生活和工作。
在生活上,他們可能由於性格缺陷,也會把同樣的憤怒傳遞給伴侶和孩子,造成教育上的「連環車禍」。在工作上,會不敢爭取,進而碌碌無為。包括在交際上,他們仍不懂得,如何和對方相處。這些說起來無足輕重的事情,實則在無形之間,影響了孩子的一生,讓他們一生都生活在陰影中。
▶精神創傷。
暴躁式教育讓父母說話不經大腦,讓他們說話被人評價「刀子嘴豆腐心」。可他們卻不知道,這種行為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精神創傷。很多孩子之所以小小年紀就得抑鬱症,就是因為父母給他們造成嚴重的精神創傷。
「刀子嘴就是刀子心」,語言的暴力從不曾比其他傷害少一分。
▶不要被情緒支配,改掉孩子一犯錯就暴躁的習慣。
父母們要意識到一個問題,孩子犯一個錯,並不會讓天塌下來,沒什麼大不得。既然都已經做錯了,再罵有什麼用?而且,氣壞自己又得不償失。
自己要能學會為自己減壓,不要被情緒所支配,而是要控制情緒,改掉孩子一犯錯,就覺得天塌下來的習慣。
▶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
誰不希望孩子不平凡,長大後有一番大成就。但很多時候,孩子只是一個普通人。接納孩子的普通,並讓他開心快樂的長大,其實沒那麼難。
不要被情緒所支配,不要當讓孩子厭棄的家長。
【話題討論:你們是那個脾氣暴躁的家長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