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分析:被父母「吼式」教育下的孩子,長大會成為這3種人

2020-08-27 芬芳滿甸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當小朋友寫作業或者玩意的正酣時,突然被家長大聲吼了起來,小朋友一臉懵逼,可憐巴巴看著家長,不知所措。吼完過後,表面上小朋友服從了家長的強勢,但是過不久,該犯的錯誤繼續犯,於是,又一頓變本加厲的吼叫。久而久之,吼叫成了一種常態。那麼在這種被吼叫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都具有什麼特徵呢?

心理學家:小時候在家長吼叫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3種人。

一種是膽小怯懦,缺乏安全感,自暴自棄。

一種是沉默寡言,社交能力弱,不善溝通。

一種是親子關係被傷害,幼小的心裡滿滿的仇恨。

對於父母而言,吼叫或許只是1分鐘的事情,但對孩子而言,其傷害可能貫穿一生。蒙臺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心理學上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

人類之所以智慧,是因為人類天生具有其他動物沒有的反思能力,總結能力。只有覺知過往,走出過往,才能終結現狀,優化未來。


我們常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們真是操碎了心;疫情期間,學校關閉,學生們在家網絡授課,太多的家長不得不參與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線上教育中來。

弟弟家孩子剛上小學二年級時,學習成績中等水平,網絡授課還不能很好理解老師的意圖, 弟弟和弟妹認為很簡單的問題,怎麼就理解不了,或者唉聲嘆氣,或者是大聲吼大叫,不解氣時拳腳相加。

可是每一次吼,看著孩子那怔怔的、可憐的樣子就心疼。他們吼多了,孩子就低著頭哭也不說話。每當老師布置任務時,本能的牴觸心理非常嚴重。侄子變得越來越害怕學習,每天都是小心翼翼打開作業本,嚴重時,心神不定,因為他知道,一旦作業來臨,就是自己的受難之日。有時候不知道哪裡不對,就招來一頓吼叫。

有一天,因為侄子的同學考了90分,他只考了75分。弟妹又開始大吼了,罵他沒出息,不爭氣。孩子很委屈地鑽到了奶奶懷裡,哭著說:「我不要學習了,你帶我走吧。」

孩子的成長肯定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急躁的父母卻用「吼」深深傷害了孩子,每個孩子的理解力不一樣,身體和智力發育階段也不盡完全相同,暫時的理解力差,不代表永遠如此,等到腦殼開竅時,自然會茅塞頓開。家長用吼叫的形式對待孩子的暫時落後,只能然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對學習失去了信心,親生父母都認為自己太笨,我怎麼會行呢!從心理學角度看,如果孩子不能從家長那裡得到安全感,會變得缺乏自信,更加容易膽小內向。


在一份民調中,有很多在父母「吼式」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同學,時刻擔心父母下一步會做出哪些瘋狂舉動進而產生恐懼心理;要麼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因為父母的吼式教育,讓孩子感到有顆定時炸彈在心中。久而久之,只能以&34;來迴避傷害。

在知乎高贊裡提到家庭語言暴力時,有人這樣寫道:

「我自知我媽語言暴力的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發現自己潛移默化的學會了她的語言習慣,無意識的時候也會把情緒帶到話語裡,一字一句都在傷人.......我知道這樣下去只會把愛的人推得越來越遠,可我難以自控。」

「於是我漸漸關上了心裡的那扇窗,難過的時候試著自我安慰,寫日記,購物,獎勵自己好吃的。我開始在家人面前沉默,試著逃離去到家以外的地方。 不願意與人溝通,不知如何去做有效社交,把自己包裹起來,唯恐受到傷害。」

很多時候,遵循孩子內心的想法,容許孩子的不完美,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優缺點,一個擁抱,一個鼓勵的眼神,就會破解孩子的軟肋,打開孩子的心結,讓他們放開自己,大膽走進社會。

吼孩子,家長覺得孩子是自己生自己養的,沒什麼了不起,但是會讓孩子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還會傷害和諧的親子關係。而更嚴重的問題不是表面上的那些,而是在以後,潛伏在孩子內心裡。也許會伴隨一生。

曾今有個做兒童心理諮詢的朋友說過:

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創傷基本上都來自於童年,而更多的是來自於父母,來自於不和諧的親子關係。

辦公室露露是個四川姑娘,春節從不回家過年,偶爾母親來探望。後來得知,她父親重男輕女現象嚴重,她出生那天,父親從外地趕回在得知生了個女孩時,扔下露露和母親,獨身離開。後來也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是百般挑剔女兒的毛病。

露露說:「父親在外面看著還正常,很講義氣,在家裡暴躁無比,和她們娘兩個永遠無法用溫和的語氣說話,尤其對我,我考試得了100分,他說我抄別人的;我放學時和男同學結伴回家,他大吼我不要臉;我去參加高考路上因為穿了雙拖鞋,楞被父親吼回家換掉,導致遲到了半個小時,加上緊張發揮不好,高考落榜。」

平時公司有活動,露露也是獨立獨行,喜怒無常,不合群,自卑敏感,別人一句話都能刺痛她,對別人防備心很重。她說:只要傷害過我的人,永遠別想再接近我。」

後來露露結婚生子,父親年歲大了有所感悟,感覺年輕時虧欠女兒太多,給了露露很多錢,但是這個時候的露露一直無動於衷,不能原諒父親。父親幾次想去祝賀,露露拒絕父親見外孫,她的心裡留下陰影,唯恐自己孩子再被父親傷害。很明顯的,正是父親的吼罵,讓親子關係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也將這種冷漠的親子關係傳遞到了露露的孩子身上。

有話好好說,話語,不是簡單的一個表達,它不單有力量,而且有溫度。

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春天一般的溫暖,也可以讓孩子置身於刺骨的冬天,像一把把的刀子傷害著孩子,而吼罵,就是那一把把的刀子。

長期生活在&34;教育下的孩子, 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心聲和需要,但又擔心沒有人聽。或者說出來引起一陣怒罵。

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普遍沒有安全感,對親情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在親子關係中不知道怎麼和家人相處。沒有交流的親情關係,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愛之深,責之切。

假如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吼」了孩子,一定要及時「解救」那個受傷的孩子。

放下身段,去安撫那個恐懼的孩子,待到情緒平復後,蹲下來,試著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訴他:你是愛他的。父母「吼」孩子,給孩子傳遞的是負能量。很多孩子沒有消化負能量的能力,長期和孩子冷戰,只會讓負能量積鬱在心裡。當傷害形成後,父母一定要事後補救。

吼孩子,其實是父母對自身的一種不接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更不可能長成父母想要的樣子。你不接受的孩子,是不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孩子是個正在成長的「個人。」

難道就因為他比你弱小而想徵服他嗎?


這裡提供幾個避免對孩子「吼」叫的方法:

(1)不要把工作的壓力帶到家中,回家之前先將自己的負面情緒釋放一下。比如用散步,逛街,喝杯咖啡等理智後再回家。

(2)、孩子做錯事,要克制住情緒和保持耐心。做錯事的孩子猶如我們成人在單位做錯工作。換位思考,如果你的上司和你大吼大叫,你是什麼感受?你可能遇到過被委屈的局面,孩子也一樣,要保持耐心分析孩子錯誤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探討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3)、當自己非常憤怒的時候,在心裡默數30秒再開始講話。可以告訴孩子

「我現在心情不好,可能會罵你而讓你很難過,我不想讓這件事發生,所以我們一起安靜10分鐘。」放心,孩子們都會察言觀色,當他看到你憤怒的表情時,自然會琢磨哪裡惹父母生氣了呢? 給他們反省的時間勝過你的大喊大叫。

有句話說:潤物於無聲!用春風化雨般的溫柔教育孩子,相信語言的魅力,最高級的素養是和顏悅色,最有效的教育是教會孩子自省。

相關焦點

  • 常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容易有這3種性格缺陷,家長應該早點預防
    分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做錯事或不聽話是在所難免的,而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用"吼罵"的方式來處理,當孩子做錯事了就對他們大吼大叫,認為這樣子會震懾到孩子,讓孩子覺得做錯事是要被懲罰的,從而達到家長們所認為教育的目的!
  • 育兒分享丨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答案太驚人
    小時候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長大了也會吼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我們覺得父母頑固不化一樣,我們也在頑固不化地對下一代執行小時候受到的語言暴力。覺知過往,走出過往,改變的當下的教育方式,才能終結。在知乎上搜索關鍵詞「父母的語言暴力」,發現很多在父母」吼式「教育環境中成長的自述者,要麼心懷恐懼,不知父母下一步會做出哪些瘋狂舉動;要麼畏首畏尾,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
  • 孩子被父母吼完的3種反應,暗示了將來的性格,每一種都讓人心疼
    但如果以後有幸自己組建了家庭,一定要好好呵護他,不能讓同樣的悲傷,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段內心獨白,來自於一位從小經歷父母語言暴力的自述者。我們都知道不能吼孩子,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不利,可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 那些被父母吼大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樣?父母要重視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調皮或不聽話往往會點燃父母的怒火,大多數家長會用吼的方式代替細聲軟語的教育,因為吼孩子能讓孩子立馬停住。慢慢地,「吼」就成了家長們教育孩子的工具,但家長們在吼孩子的同時也在給孩子悄悄種下一顆「惡果」,影響孩子性格,家長該反思了!
  • 哭窮式教育|從小被父母灌輸這種思想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很自卑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自卑的種子逐漸生根發芽並開花,由此導致孩子在長大後,變得很自卑,潛意識裡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那麼,孩子在長大後,有可能會出現這幾種表現:第一:為了不讓別人看不起,在親朋好友面前,刻意裝大方,虛榮心很強盛。
  • 孩子被吼後的3種反應,對應孩子的3種性格,父母都來看看
    導讀:孩子被吼後的3種反應,對應孩子的3種性格,父母都來看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吼後的3種反應,對應孩子的3種性格,父母都來看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被吼大的孩子,長大後會出現這2種「性格缺陷」,家長要反思
    導讀:被吼大的孩子,長大後會出現這2種「性格缺陷」,家長要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被吼大的孩子,長大後會出現這2種「性格缺陷」,家長要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有這3個缺點,越長大越難改正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嗎,無論是身高長相,還是性格脾氣,所以我們都有各自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也是一個人的魅力所在。但是有些人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反而會讓人覺得這個人不好,這與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有關,在什麼樣的氛圍下長大,都會對一個人的性格產生影響。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不太一樣,所以寶寶們在父母要的養育下,也會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徵。
  • 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有這3個缺點,越長大越難改正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嗎,無論是身高長相,還是性格脾氣,所以我們都有各自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也是一個人的魅力所在。但是有些人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反而會讓人覺得這個人不好,這與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有關,在什麼樣的氛圍下長大,都會對一個人的性格產生影響。
  • 「吼媽」式的陪伴,請別傷孩子太深
    2、吼,可能也會成為一種輪迴。往往種什麼因,便得什麼果。小時候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長大了習慣性也會吼自己的孩子。在繪本《生氣王子》中,只要追溯大象艾迪脾氣火爆,就會發現原因是爸爸也很愛生氣。為什麼會對孩子吼叫呢?有時並不是孩子真正犯了多大的錯,只是當我們面臨生活和工作過大的壓力的時候,孩子的一點小失誤就會成為讓父母爆發的最後一根稻草。可是孩子是無辜的,他們承受的傷害誰又能明白呢?
  • 孩子被父母吼完後的表現,暗示其性格?有類娃長大往往最有出息
    對此,兒童心理學專家表示,孩子被父母吼完後的不同反應,暗示著將來的性格,有一種會影響終生,父母最好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這類孩子內心往往不願直面父母的怒火,只要能讓父母不再生氣責罵,那麼無論是不是自己的錯誤,他們都會承認下來,並懇切地對父母道歉。
  • 父母經常吼孩子?如果孩子變得內向膽小,試試3種補救措施
    雖然每一位父母都知道吼孩子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帶孩子這種事也越來越不容易。尤其當孩子淘氣,不聽話,甚至不斷挑戰父母極限的時候,父母總有一天就會爆發。尤其對於很多急性子的父母,雖然明知道吼孩子傷自己也傷孩子,但是還是忍不住把這件事情當成家常便飯。
  • 《爸媽學前班》:父母吼一聲,孩子毀一生!
    三對父母都表示,很多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吼出來,但事後會跟孩子賠禮道歉,而有時候對孩子大吼,是因為孩子遇到危險的情況,當父母的心裡著急。可是,即使道歉,即使內疚,大吼過後,孩子心中作何感想呢?閨蜜,不久前深夜裡打電話給我,開口就是一聲哭腔,說自己對不起女兒,這段時間還對女兒發火,真的對孩子心生愧疚。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了之後,不會記恨父母?3點原因很暖心
    執筆:橙媽現在很多人吐槽自己家的孩子,在學校裡不聽話,回到家裡愛玩,對於作業一點都不認真。導致父母直接看不下去,尤其是調皮的孩子,家長甚至會執行「中國式」的教育,狠狠把孩子教育一番,只為了孩子能夠聽話。難道這樣做,孩子真的能夠聽話嗎?
  • 吼罵式教育亡羊補牢
    吼罵教育的危害1、容易造成孩子身心受損吼罵式教育源於,現代人,節奏緊湊,工作生活壓力大,時常遇到不順心的事,碰巧這個時候孩子調皮不聽話或者學業不佳、帶情緒地與孩子溝通長期吼罵也會導致孩子和父母關係逐漸疏遠。
  • 被吼大的孩子和沒被吼過的孩子有什麼區別?長大後,差距不是一點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費盡心細、絞盡腦汁,都想培養出一個全能娃。孩子溫順聽話時,皆大歡喜;可當孩子犯錯或是未達到父母要求時,有的父母忍無可忍,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吼過後效果如何呢?孩子會變成父母所期望的那樣嗎?真實的情況是完全相反,父母再不控制自己,停止吼叫,將後悔一生。一、大吼大叫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影響?
  • 經常被大吼的孩子真的會變「愚鈍」?不是誇張,心理學這樣解釋
    導讀:經常被大吼的孩子真的會變「愚鈍」?不是誇張,心理學這樣解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大吼的孩子真的會變「愚鈍」?不是誇張,心理學這樣解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3種父母養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沒出息,還易成為「啃老族」
    導讀:這3種父母養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沒出息,還易成為「啃老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種父母養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沒出息,還易成為「啃老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最危險的教育是你吼了孩子,他卻不說話!
    其原因有以下幾種:因為恐懼,安全感受到了傷害,孩子會不願意再相信父母,所以會刻意地和父母拉開距離,甚至會在心中懷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被吼得多了,有些孩子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心裡雖然不服氣,但也懶得去反駁!
  • 心理學:「易怒型」父母會養出3種孩子,每一種都令人心疼!
    易怒的父母或許沒有真正虐待孩子,但是易怒的性格卻在無形中給到孩子傷害。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般難逃這3種性格。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為父母發洩情緒的理由,進而對孩子大吼大叫。殊不知,此時父母自身的情緒,遠比孩子身上的缺點更可怕。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更容易讓孩子變得膽小而懦弱,形成畏首畏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