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9年5月8日消息:5月8日,由中國權威民航測評機構CAPSE舉辦的第五屆CAPSE民航服務峰會在廣州召開,本次會議以「創新服務 營銷未來」為主題,圍繞新形勢下旅客滿意度提升、差異化服務的精準營銷、空地互聯時代航空服務優化、智能科技在民航服務中的應用及從旅客需求中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等話題,共同探討新環境下的民航服務轉變。
在8日下午峰會的互動座談環節,廈門航空傳媒總經理呂瑋、深圳納德光學有限公司CEO彭華軍、松下航電中國區總監David Tan以及主持人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就航旅娛樂如何成為未來經濟增長點進行了熱烈討論。以下為互動座談主要內容: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將進行今天下午的第一次圓桌討論《航旅娛樂如何成為未來經濟增長點》,有請彭華軍教授、呂瑋總、David陳總上臺。
首先感謝三位參加圓桌討論的嘉賓,剛剛涉及到內容、設備、政策研究、航空公司的方面,基本構成了機場WIFI的沉澱。剛剛三位都介紹了自己主要的部分,以您的身份視角來看產業鏈其它的幾方。舉個例子,比如說呂總分享一下機場WIFI對於硬體,或者內容、通訊商需要怎麼跟我們配合,因為機場WIFI的生態產業不是一家的,我們要共同把這個產業做好。
呂瑋:剛剛彭教授也提到了,航空公司就是在兩頭中間,夾在技術和顧客的體驗需求中間,包括現在航空公司有12家寬體機設了WIFI系統,使用也正常,但是目前來講,衛星上網的技術是屬於快速變化的過程中,在成熟應用的方面是帶寬有限的,剛才提到在飛機上沒有辦法體驗WIFI,不瞞您說,我在飛機上自己也連過,我基本不知道是連上了還是沒連上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即使允許的情況下,可能帶來通訊的費用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一年的通訊費可能夠我們把設備拆下來、裝上去再拆下來再裝上去,就是這樣的高昂費用,糟糕的體驗,不穩定的技術環境,這些都制約著航空公司做嘗試。
我們作為監管部門,在政策當中有一些模糊的地帶,能不能收費?有的合作夥伴跟我說,航空公司不能收,我可以收,這樣就繞開了,這樣可行嗎?其實好像可行,又好像不可行,就是這樣的狀態。
第二,對於硬體供應商,他們的設備是不是可以信號更好,更穩定,供應商也很難,高通量的KUO,不同的有很多,包括松下的同事說的話,可以在飛機上世界盃的直播,可以嗎?但是那種體驗並不能保證是非常好的。可能不是太禮貌,但是我說的是實實在在的感覺。包括剛才講到的國外的航空公司有很多的辦法,有很多的收益,而且數據也非常亮麗,作為國內的航空公司也非常羨慕,也希望把這個場景在國內推動。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中國的消費者和國外的消費者偏好,消費習慣都不一樣,所以對於場景的樂觀性也沒有那麼強。所以種種的原因導致了,政府的政策一出來,大家都說我們是第一個。但是在旅客的角度來說,只聽說有,不知道在哪裡,或者偶爾連上了但沒有體驗到。當然有一些特殊的還是可以,但是跟乘客的數量對比,體驗的強度可以說是微不足道。這是個人的理解。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聽聽陳總的意見,航空公司,或者內容供應商,應該如何促進產業發展,您是代表硬體,可能在鏈條的下遊產業,您說說您的展望。
David:其實松下,就是我說的,幾年前還是一個硬體系統的供應商,剛才說到了,剛好我是在香港,所以我其實在國內跟國外的那些航司,我都有接觸,比如說新航,阿聯之類的,所以我說說不同的方案。為什麼國外沒有那麼大的聲音,那麼大的差異。但是國內有一些東西還沒有上,有一些是政策上的問題,有一些是改朝換代的問題。我講解一下,在國內體驗的,是KU換代算是第一代,基本上發射器是30兆,但是現在松下覆蓋的來看,飛到過來,就像KAA一樣,都是點播數,不再限制於之前第一代產生的問題,所以我剛才放的圖也說明了,到第二季度,我們發射只在國內的超高通量,肯定體驗不一樣。所以希望下次我們談這件事情的時候,到明年第一、第二季度就可以體驗到,這個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這對整個市場有什麼影響,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說國內消費和習慣不一樣,但是我本身覺得,你要旅客付錢,也要創造價值,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先說明,國外有一個方式,就是我們運行收費,並不代表國內不能收費,是一個轉型式收費,國外是用積分換取的,這也是一種價值。我說僅僅付費是不夠安裝這個系統的,但是我說創造價值呢?舉個例子,在國內北京、上海飛得比較多,我那天延遲了四個小時,然後說可以上飛機了,來不及通知你的行程,會議要改時間,那怎麼辦呢?其實有一些價值,就算我能發微信,不看視頻,我能做到很多東西,酒店已經訂了,那樣就作廢了。所以創造價值,不是松下本身的工作,但是松下為了整個行業尋找創新的合作夥伴,打造生態圈。
最近幾個月前,有一個航司發布了一個消息,如果想改變行程,你在飛機上更改你的票,及時更改你的票,行程接下來的班機,這對於商務旅客更重要,我訂了會議,司機的錢都訂了,如果延時了,那整個行程都完了。這就是創造價值,如果可以及時安排,如果說我可以付錢,我可以付,因為我可以減少流失。
所以國內有一些班機延誤了,第一我能為旅客做什麼,第二能做哪些有價值的創造收入,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重點我們在整個行業中,怎麼創造價值。其實我們也有跟他們談,我們怎麼跟他們配合,怎麼創造更多的服務,更多有價值鏈。我在北京發表的時候我就說了一句話,因為我常飛香港,我每次都很晚才到香港,可能是最晚一班機,如果你的飛機延誤了,下了飛機大概11點多一點,沒有車了,那就不方便了,我們也怕。所以當時我就在想,為什麼航司不可以在這方面提供服務呢?如果你是我的忠實旅客,我用積分兌換,給我安排滴滴打車。因為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叫我下飛機,但是航司是知道什麼時候落地的,但是我沒有在地面安排,如果航司這樣幫你服務的話,是有價值的,可以增加對航司的黏性。如果這再連上我的APP,價值就更大了。好的,謝謝!
主持人:謝謝陳總的分享,我發現了兩個很重要的關鍵詞。一個就是「客戶細分」,也給我們指明了一個方向,機上WIFI的整個產業,不能預設WIFI的需求是機上所有的旅客,因為目前我們不一定做得到。但是這個是我們可以配及給真正需求的人,甚至我們可以暢想用平板電腦,誰有急需的問題,可以以某種方式給他們。第二個就是「免費」,「習慣」。前幾年,我感覺我接到媒體的詢問,飛機餐好不好吃的問題,因為飛機餐是免費的,給鮑魚,給魚翅也不好吃?為什麼?因為他希望更好,如果算錢了,價值就不一樣了,標價化。即使我標價了,可能我用別的方式來呈現。
剛才陳總提到了積分的問題,航空公司都有什麼樣的計劃。我們知道積分制是航司的潛性負債,旅客對積分這個消費的敏感度並不高,以積分的消費作為輔助營收的突破口,或許是一種嘗試,至少讓我們已經投入很高成本的一項服務,讓別人感覺這不是免費得來的。我們要將成本或者將服務價值化,就是產業很重要的維度。
接下來有請彭總分享一下,硬體之外的這個產業,有什麼期待?
彭華軍:我是航空之外的人士,不是行內的,但是從航空外的人士的一些角度分享,我在想WIFI這個事情的時候,有一些思考,WIFI可能是用來看內容,這有即時性的內容,也有非即時性可內容,剛才說是用微信,即時性的處理,這是相對比較少的,必須用有網絡的連接,另外就是區域網。
接上WIFI的話,5G有大量的投入,有一些航司都不敢投入,做什麼應用,怎麼收錢?大家朝一個方向來看,就是流量,WIFI就是流量,流量就是內容,什麼樣東西可以帶來最大的流量?按內容收費,按流量收費,有沒有可能?什麼可以帶來很大的流量,就是視頻。所以為什麼運營商對視頻感興趣。現在在海外,韓國是全球做5G最快的,所以他們對於視頻內容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這個有沒有可能跟機上的娛樂設備關聯起來。如果娛樂設備的體驗感升級了,大家對於看視頻的需求就會增加。如果用手機看的話,體驗會比較差,因為現在的手機如果沒有WIFI的話,就用自己的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去看,如果無WIFI可以提供高質量的內容,接上娛樂設備。這裡可以通過流量去收費,可能是最近上映的,已經獲得版權的電影,能不能預先收留,其實有一定的收費。這個只是局外人的角度來看。
這個時候看把內容,WIFI,娛樂設備能不能打通,這是我作為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其實也不是局外人,我也是一點一點加入到這個行業中。
主持人:謝謝彭總的分享,我們跟嘉賓的探討交流中,突然想到了一個模型,現在整個機上WIFI場景。我理解目前的狀態是微笑曲線的,松下肯定賺錢,下遊的內容供應商絕對賺錢,因為這個做好了可以給任何人看,只不過是場景和媒體的不同而已。
這個產業什麼時候可持續?由微笑曲線變成供應的「一」字,這才是一個產業的生態。為了參加今天這個環節,我個人在機上WIFI領域不是專業的人士,我特意問了這個方面的專家,王總,王總的觀點,如果把機上WIFI看成一種基礎設施的話,誰應該付費,誰應該提供,中國電信,移動,他們投入前期的,包括4G,未來的5G,誰投入?國家。
機上WIFI的成本增加,是不是可以納入到民航的智慧化,或者其它的節點範疇,給旅客整體的體驗,那麼出錢方知道這個成本不應該直接由企業和參與方直接支付成本。可能有人說我投錢了,那我要考慮怎麼變現。我建了高鐵就要讓高鐵上市,有鐵塔公司,未來要有一個空中WIFI公司。整個產業的發展,需要再做的各位,整體呼籲,這個微笑曲線如何拉直,不僅僅是航司一方的事情,更需要站在微笑曲線的兩方共同承擔,只有共贏了,大家才能共同促進。由一個小的微笑曲線變成一個很粗的,價值很大的直線。
感謝大家的分享,謝謝!
1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