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近日在臺北、廈門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今年,臺灣經濟發展遭遇了不少挑戰,臺灣產業界人士難免擔憂。
疫情以來,島內民生問題凸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10個月同比下降,反映了臺灣民眾的消費不振。根據臺當局統計部門的數據,臺灣放無薪假的職工人數自從疫情暴發就一直居高不下,工資收入得不到保障,有錢的人不敢花,沒錢的人沒法花,消費需求自然下降。
與此同時,疫情中臺灣的股市、房價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漲了。分析人士認為,民進黨當局發放了一些補助給企業,但這些企業沒有把補助投入到生產中,反而投入到了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中,讓房價上漲勢頭不可阻擋。儘管臺灣金融主管部門出重拳打擊投機,但據業界估計,房價可能很難回落。房價一漲,房租即漲,工薪階層一邊面對無薪假和低薪水,一邊面對上漲的房租,苦不堪言。
疫情中的臺灣經濟沒有絲毫亮點嗎?也不盡然。臺灣經濟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出口的增長。增長從而何來?2020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和香港的出口增長14%,佔總出口比例達到43.8%的歷史新高。難怪有臺媒稱,天佑臺灣,有大陸這個「惠我良多」的好兄弟。此言誠不我欺。
可就這唯一的好消息,仍然暗藏隱憂。由於臺灣地區缺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如果RCEP日後落實更多的商品與服貿協議,臺灣地區的產品競爭力將大幅下降,投資人出於將被邊緣化的擔憂,也會離開臺灣市場。
西晉與東吳對峙,面對晉名臣羊祜廣施德政,東吳大將陸抗感嘆:「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而自服也。」問一句臺當局,以今日兩岸情勢,民進黨的「反中謀獨」,到底是害臺灣,害臺灣,還是害臺灣?
策劃/牛寧
文案/鄭雲天
主播/鄭雲天
後期/趙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