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壇的「百歲畫仙」,為寫生102歲登泰山,生命最後一刻都在畫畫

2020-12-17 巡文閣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事物,可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又能有幾個人一直堅持,堅持一生,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畫家,被人稱為」百歲畫仙」,他在病床上都畫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畫畫,被稱「百歲畫仙」自然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因為他精湛的繪畫,二是因為他的長壽,110歲逝世,可以說是非常長壽了。

晏濟元,四川內江人,別號素貞老人,濟公等,從七歲就開始學習書畫,還學習了詩詞,篆刻,學習範圍也是比較廣泛,並且在哪一方面都有很大的造詣,他對山水,花鳥,工筆,寫意等方面都很擅長,張大千也曾對他讚譽有加,二人關係也是很好.

他曾受到郭沫若的邀請作畫《紅日青松圖》,而且他不斷地在學習,經常去野外寫生,曾用五年的時間畫出了近30米長的《百裡灕江》,同仁都認為這是傳世經典,畫畫本就耗費心神,一般人根本不能做到,他99歲的時候登玉龍山,101歲登華山,102歲登泰山,都是為了寫生,華山險峻,現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很難登上華山,其中的艱辛只有登過的人才知道,而一百歲的老人登上華山只為寫生,這份堅持十分令人欽佩,2011年,先生早年的作品《嫦娥玉兔》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最後被一個人花一千萬人民幣買下,令人驚嘆。

晏老先生逝世的時候110歲,以前很多人都會問他為什麼這麼長壽,他都會回答:「沒有什麼特別的,寄託書畫,清心寡欲,開開心心,就是最好的長壽秘訣!」

而且還說自己是個平和的人,沒錢的時候不會痛苦,有錢的時候也不會開心,能做到這種心態的人已經少之又少,而且受社會發展的影響,人們變得急功近利,一味追逐名利,專心研究的越來越少,老先生對畫的堅持真的是讓人欽佩,在晚年,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在醫院進行治療,平時沉默不語,有次有位客人拿兩幅畫讓他鑑定,一看到畫精神就來,而且也開口說話,說「大千的畫是好畫,我這幅也是真的,兩幅畫都不錯。」只要有人拿畫讓他指點,都會倍有精神。

晏老先生一生中最後一幅畫是在病床上畫的,吃力地拿著筆,花了幾篇石頭,葉子,晏老說這是「蘭草」,在重病期間,在臨走前都不願意放下手中的筆,那得多麼的熱愛,也許,已經到了心裡,骨子裡,血肉裡。

相關焦點

  • 他生於1915年,學畫88年,如今106歲還在畫畫
    一般來說,年逾九旬的老者都屬是「壽星」,而百歲老人則會被鄰裡視為是當地的福壽「明星」。具體到畫壇而言,能夠跨越百歲之壽的藝術家則有如「藝術大熊貓」,比如說朱屺瞻、晏濟元,都是壽高百歲能揮毫,皆為畫壇「老神仙」級的大師。
  • 百歲醫生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
    以「全世界執業時間最久醫師之一」身份聞名的日本百歲醫生日野原重明因呼吸衰竭去世,享年105
  • 陳君:登泰山而小天下
    陳君喜歡畫畫,愛好收藏。走進他的畫室,如同走進了一個私人博物館,屋內擺滿了他幾十年來收藏的寶貝,佛像、玉石、彩陶等藏品將房間布置得古樸典雅、趣味橫生。這麼大的畫您一個人畫,又是70多歲的老人了,我很想在您身邊學畫,照顧您老人家,我並不是想著要畫來了。」何海霞先生聽後笑著說:「那你就先留下來幫我吧。」3個月《大地長春圖》的創作,陳君與老師之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老人家逐漸喜歡上了忠厚老實、對藝術執著的陳君,並正式收他為自己的弟子。陳君也沒有讓老師失望,在老師身邊一待就是20年,在藝術上受益匪淺。
  • 畫畫的baby!美術課寫生活動!
    這天氣也非常給面子,美術老師當然不能辜負了如此暖陽,讓同學們紛紛拿上凳子和紙筆,今天的主題是「校園寫生」。同學們各自找到合適的位置,一兩個同學獨自行動,有畫校園雕塑的,有畫樹木的,神情格外專注;女生喜歡成群結隊,時而專注於畫紙上,時而打鬧歡笑,看到有趣的事物又和夥伴分享,當然,也有一兩個調皮的同學偷偷和隔壁班上體育課的同學一起打籃球,被美術老師無情地拽了回來。
  • 他是中國畫壇巨匠,作品賣到3億天價,立下遺囑把作品捐給國家
    黃賓虹在畫畫方面的天分,在很小時就已經顯露出來。1869年,當時金華一帶戰亂頻頻,黃定華帶著家人避到金華山,暫時居住在羅店。當時黃賓虹拜了李灼先、李詠棠為老師,平時讀書之外的時間,黃賓虹對於金石書畫充滿了很濃厚的興趣。1870年,黃賓虹到金華中學讀書,在這期間他勤奮學習畫畫,為日後提升畫技奠定了基礎。
  • 弟弟過百歲生日 102歲姐姐送紅包上門祝壽
    (原標題:弟弟100歲大壽,姐姐上門祝賀!猜她多少歲了?) 如皋是長壽之鄉,全市有440位百歲老人,在如皋城北街道有兩位百歲老人很特別,弟弟馬治元99周歲,姐姐馬士鳳102周歲,真可以稱得上是長壽之家。3月14號是馬治元老人的百歲壽辰,姐姐前來祝賀,姐弟倆上演了溫情一幕。
  • 詩畫中國行——「周蘇英」詩畫中國行,她隨團回了趟江南
    周蘇英說,可能正是因為這樣,這裡的山林、樹木,處處都透露著一種野性之美,一種原始的生命張力,也帶給她無限的創作靈感。以前,她最怕畫樹,覺得怎麼都表現不出它的美。「老師說,除了符合生長規律,還要有感情。」樹與樹之間的交流,枝與杈之間的纏綿,葉與葉之間的眉目傳情,種種課堂上一時參不透的內容,她在此次採風的過程中一一體悟。
  • 天才畫家,3歲學畫,10歲聞名世界,一場意外半身粉碎不再畫畫
    八十年代曾經有這樣一個天賦奇才的小朋友,他僅僅三歲的時候就開始痴迷於畫畫,剛剛十歲就已經聞名全世界成為年齡自小知名度最高的畫家,如今當年那個紅遍全球的天才神童已經四十六歲了,他如今咋樣了呢?譚崢嶸國畫在天賦加培養的雙重作用下,譚文西尚僅五歲時就開始在畫壇發光。
  • 【綠色沁源】「畫畫的baby」走進韓洪溝紅色小鎮採風寫生
    近日沁源縣第一中學一群「畫畫的荷花一朵又一朵曼曼妙妙地綻放碧藍如洗的天空飄著淡淡的炊煙鄉村美景讓人心曠神怡如詩如畫般的美景同學們都迫不及待的展開畫板開始取景寫生一個個畫畫的身影融入到村落裡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大寫山川風貌品格 承接嶺南畫脈精神
    就此,記者與中國美術館館藏徵集部副主任王雪峰、86歲高齡的梁世雄先生進行了深入交流,以期更深入地揭示梁世雄的創作對於今天嶺南畫壇的意義。王雪峰還特別提到,梁世雄向中國美術館捐贈的精品力作中,既有山水畫大作,也包括了《黃山勝景寫生》1套(10幅)、《懷集寫生》1套(10幅)、《西藏寫生》1套(14幅)。「像《西藏寫生》是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中央代表團選取了四位畫家隨團前往採風,以便為人民大會堂的西藏廳創作組畫。
  • 石家莊百歲老人過春節:102歲老人全家福近60人(圖)
    大年初三拍攝的辛集102歲老人李素臺的「最全」全家福。李素臺、李素亭姐妹倆在互相為對方梳頭。    從1月26日開始,燕趙晚報開闢專版,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為題,連續報導了8位居住在石家莊的百歲老人。
  • 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畫的寫生中國畫人像
    畫家強東昕繪畫筆記中午,可能別的老師都睡覺了,我利用這個時間段,找有時間喜歡老師畫他們的學生來,快速的畫一幅人物國畫寫生。四尺三開大小宣紙,在畫架上展開,固定好以後,我毛筆直接沾墨,仔細全身觀察好以後,毛筆線條斬荊截鐵地畫起來了,從頭部開始畫,在臉部輪廓線定下來以後,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及耳朵依次畫好,畫畫強調整體感覺,每畫一處都要整體看,整體畫,捨棄孤立的觀察和描繪。
  • 一枝一葉總關情,孤行只為繪生命——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描草畫木...
    ▲曾孝濂7月14日在昆明植物園寫生。本報記者周磊攝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嶽冉冉)10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一枝一葉總關情,孤行只為繪生命——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描草畫木,「把人美哭」》的報導。
  • 通訊:畫壇「女王」王玉珏: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
    中新網廣州7月8日電 題:畫壇「女王」王玉珏: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  中新網記者 李凌  提起著名國畫家王玉珏,廣東畫壇的後輩們會有不同的稱謂:關山月的接班人、廣東畫院的老院長、豪邁卻又不失優雅的畫壇「女王」……  這位在中國畫壇留下濃墨重彩一頁的八旬女畫家,近日將其數十年來創作的60多幅畫作精品,無償捐予廣東美術館。
  • 美術研究|畫人物是傳神,畫花鳥是寫生,畫山水是留影!
    明代唐志契說:「昔人謂畫人物是傳神,畫花鳥是寫生,畫山水是留影。」(《繪事微言》)傳統繪畫的「寫生」與當下中西結合後產生的「寫生」是截然不同的,後者可以理解為一種手段,而前者則不僅是手段,更是一種審美精神。站在中國傳統繪畫的高度上看寫生的發展過程,宋代「寫生」的表現範疇和審美取向充分體現那個時代的繪畫特色而成為繪畫史上的焦點。
  • 那時我喜歡寫生,畫得比較野
    人們可能以為莘莘學子們,學業有成後,寫生就到頭了,就會把那學畫時形影不離的速寫夾子收起來了,其實不然,我畢業後就一直過著寫生的日子,當老師了也沒有完。平日裡背著個大夾子和學生到處轉,畫速寫。教師進修的時間,同老教師、新同事,聚在畫室調墨色,一畫就是半日一天。上課的時候,口述的東西講完了,對著模特兒師生一起上,這是課堂示範,一邊畫一邊講,外加一邊探。
  • 推薦給大家風景素描寫生的方法
    古今中外的藝術大師,似乎沒有不畫風景畫的。中國山水畫富有無窮的妙趣,以東方特有的審美觀,感悟著天地的靈秀;西方從對古代墓穴的發掘到風景畫從肖像畫中獨立出來以及對法國巴比松畫派的研究,影響了整個畫壇。風景畫中包羅了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光線等元素,體現著特有的藝術魅力和審美情趣。
  • 美術館清潔工畫畫獲國際大獎,上央視後一幅賣20萬,專家:畫毛線
    汪化因為曾經的汪化,是一位與藝術毫不沾邊的人,她在30歲之前,都一直在一家餐廳裡做工,當過哪裡的服務員、清潔工,各種打雜的活兒也都幹過,只因為她沒有什麼文化,十六七歲的時候,因為家裡貧窮便外出打工養活自己
  • 2019亞迪斯美術館春季寫生
    名校研究生、優秀專業美術教師親臨教學,並以先進的理念及學院課程架構為基礎,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針對4歲以上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設計了系統的遊戲性美術教育課程,為孩子提供最佳的美術學習方案。       館內分設大廳、展覽廳、書吧、油畫工作室國面書法室、專業基礎繪商室、動漫室、兒童美術室、硬筆書法室、教師辦公室等功能室,為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提供舒適安全的工作學習環境。美術館因專業贏得聲譽,靠實力拼搏領先,施行真正的小班化教學,真誠期待您的加入!春天是太陽的微笑,遠航的風帆,生命的象徵。
  • 曾經「臺展三少年」:臺灣畫壇名師林玉山
    畫藝之啟蒙,受到幼時家中聘請的民間畫師影響,隨家中開設風雅軒裱褙師蔡騰祥習畫,自小便展露出繪畫的天分。   林玉山十九歲負笈東瀛,留學東京川端畫學校,開始接受完整的專業美術教育。一年後暑假返臺期間,參加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即獲入選,並與郭雪湖、陳進同被譽為「臺展三少年」,自此崛起畫壇。1935年,二度赴日深造,建立了個人風格,壯年時期已是領道嘉義地區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