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到中晚期的準媽媽每次來產檢,我問她們的第一句話是:沒什麼不舒服吧,感覺胎動怎麼樣?聽到她們回答說挺好的,我就會很輕鬆愉快地進行下一步的產檢工作,如讓她們去稱體重,幫她們量宮高、腹圍,摸胎位正不正常,拿都卜勒胎心儀聽胎心,再看看她們的雙腳有無浮腫等等。但也有不幸聽到胎動不好的時候,這時就會趕緊先給她聽胎心看看情況如何,再決定下一步是緊急辦住院終止妊娠還是門診觀察。
這不,懷孕38周的二胎媽媽小莫在她丈夫的陪伴下來產檢,一問胎動情況,她說感覺昨晚開始就比較少的,但偶爾還是會動,擔心有問題,一早就來醫院了。我讓她趕緊躺在產檢床上,聽胎心比較微弱,就趕緊換胎心監護儀監測胎心20分鐘,結果提示:NST無反應性,無胎動,即胎心基線較平,波動不大,說明胎兒在宮內可能缺氧了。
這種情況,可能是胎兒「在睡覺」引起的。我幫她輕輕搖晃了幾下腹部,讓她儘量保持左側臥位及吸氧30分鐘後複查胎監,結果卻依然提示胎兒宮內缺氧。我提高了警惕,讓她先去做急診彩超。15分鐘後彩超回報示:胎兒孕晚期,頭位,胎盤成熟度Ⅱ級,擬胎兒臍帶繞頸兩周徵象。
向小莫和家屬講明可能是宮內胎寶寶臍帶繞頸兩周比較緊而導致胎兒供血供氧不足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現在胎兒已足月,胎肺也已成熟,但產程還未發動,若是等「瓜熟蒂落」,到時可能落地的是死嬰,建議他們立即辦住院緊急手術結束妊娠。他們聽從了我們的安排,在辦住院的同時,家裡的長輩就準備好待產包送過來。
20分鐘後,住院手續及術前準備都做好了。我們產科啟動了緊急手術通道,15分鐘後剖出一活女嬰,胎兒臍帶繞頸兩周,其中一周繞頸較緊,1分鐘阿氏評分7分(滿分10分),考慮為新生兒輕度窒息,經過清理呼吸道、拍打足底及吸氧處理後評分滿分,寶寶以洪亮的哭聲宣告她平安出生啦!
所以,準媽媽學會自數胎動很重要。不僅會讓你時刻感受到自己即將成為媽媽的那種美好幸福,還能讓你監測宮內寶寶是否平安,在關鍵時刻「救」他一把,避免胎死宮內這悲劇上演。
胎動是什麼?
胎動即是指胎兒在媽媽體內所做的運動。通常是在妊娠18~20周開始,準媽媽便可以感受到胎動,28~32周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較成熟,肌肉骨骼也不斷發育完整,胎動逐漸變得協調且規律。至妊娠32周,準媽媽可以感受到的胎動次數及形式會比以前更多。
1、全身性運動:胎兒在宮內進行「伸懶腰」等全身性伸展運動,一般會持續3~30秒左右。用準媽媽的感受來說:這寶寶太「頑皮」了,我的整個肚皮都被踢鼓了。
2、胸壁運動:這種胎動的反應比較弱,準媽媽不太容易察覺到。
3、肢體運動:所謂的拳打腳踢,說明「小寶寶有情緒需要發洩」,一般會持續1~15秒左右。
4、下肢運動:單純的「踢腿」運動,通常代表寶寶在玩,這種胎動一般持續1秒左右。
一天什麼時候胎動最明顯?
胎動是一種主觀感覺,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準媽媽的情緒、胎盤的位置、羊水量等,個體差異還是存在的。但一天24小時內,胎動也會有變化規律。一般在這些時候,準媽媽能感受到明顯的胎動:
1、睡前:準媽媽通常在這個時候可以靜下心來感受胎動,且這時候剛好寶寶精力旺盛,胎動的幅度比較大。
2、餐後:由於餐後準媽媽的血糖會普遍增加,胎寶寶自然也吸收到了足夠的營養,所以這一時間段的寶寶會很有活力,胎動自然而然就明顯了。
3、洗澡時:這一時間由於準媽媽全身都比較放鬆,寶寶也跟著「手舞足蹈」地放鬆起來。
4、對著媽媽肚子說話時:當準媽媽或準爸爸在隔著媽媽肚皮和寶寶講話時,胎寶寶也會以胎動回應。
準媽媽該如何計數胎動?
從前面的案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準媽媽學會計數胎動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它不僅是作為準媽媽的一種妊娠依據,而且可作為胎兒在宮內是否缺氧的臨床指標!胎動頻繁、減少或無都提示著胎兒有「危險」。所以曾醫生在此建議準媽媽們,在懷孕28周開始要學會計數胎動。
由於胎動在一天之中是呈晝夜變化,在下午和晚上動得比較活躍;此外,胎動還呈周期性,如胎兒處於「睡眠」周期時通常準媽媽是感受不到胎動的,這時間可持續20~40分鐘,很少會超過90分鐘。根據以上情況,目前我們國內多採用每天固定3小時計數胎動法,即在每天早、中、晚固定的時間各測胎動1小時,將胎動數相加乘以4即得12小時的胎動數。
結果:胎動數>30次/12小時為正常,<20次/12小時為異常,若<10次/12小時則提示胎兒已存在明顯缺氧。按每小時監測,正常胎動數是3~5次,如果1小時計數<3次,可繼續觀察1小時,若仍<3次/小時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計數胎動時該注意什麼?
1、胎動規律性。在剛開始感覺有胎動始至孕32周這段時間,隨著孕周增大,胎動會越來越明顯,胎動的幅度也可能會越來越大,猶如小魚遊梭至高峰期的「拳打腳踢」。38周後由於胎兒在宮內活動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狹窄,胎動會稍減少和減弱。
2、胎動間隔。很多準媽媽在計數胎動時,會把胎兒在宮內兩分鐘內的連續胎動計數為多次,可實際上,發生在幾分鐘內的胎動,間隔僅幾秒鐘或連續一陣的胎動,我們應只算為一次。明顯間隔2~5分鐘算下一次的胎動。
3、固定時間。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準媽媽最好靜心側躺著,把手輕放在腹壁上,舒適地、專心地數,數後用固定的筆記本記下來,方便統一查閱。
4、辨別異常胎動。如果在一段時間(如1小時)內胎動超過正常次數,胎動頻繁,或無間歇地躁動,說明胎兒開始處於缺氧狀態。如果12小時胎動少於20次,則為異常;少於10次,說明胎兒在宮內缺氧有危險了。總之,如果胎動由剛開始的頻繁,到中間的減少直至最終的停止,說明胎兒在宮內缺氧越來越嚴重。所以,希望準媽媽在發現胎動頻繁或減少時及時返院就診,避免延遲至胎動停止時才就診而釀成「悲劇」。
最後,曾醫生再溫馨提示下:在孕28周後,胎動部位多數是在上腹部,鮮少出現在下腹部。如果準媽媽時常感覺到胎動在下腹部,這也要提高警惕,說明胎位不正常,可能出現臀位或橫位,容易造成分娩困難,應及時就診,看是否可通過做胸膝臥位操或其他胎位糾正術糾正胎位,祝好「孕」!#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