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朋友問小新:想給自己和家人買上保險,諮詢了保險業務員,也在網上看了不少保險產品,突然發現,為什麼網上買的保險會比我在保險業務員那兒買藥便宜那麼多,甚至有的產品是一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這是很多朋友們的疑問,但也有不少朋友能理解。
畢竟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很多東西都選擇網購,保險也不例外。現在很多朋友都選擇在網上購買保險,在網上購買保險除了方便快捷之外,更多的是價格便宜。也正因為價格便宜,引起了不少朋友的疑問,正如小新一開始所講的,為什麼這麼便宜,產品靠譜嗎?
為什麼網上買保險這麼便宜?
原因如下:
1.成本低
在保險業務員那買保險,保險公司需要支付保險業務員的人力、交通等成本以及線下的保險產品也需要推廣,宣傳等費用成本,都會大大增大產品的銷售成本,而這個成本一般會計算在保費中,而相反在網上買保險,很大程度上,這些成本會減少很多。成本少,那麼產品就自然而然收取的保費會相對少一些。
2.產品形態不同
網際網路保險產品更加致力於消費型保險產品。消費型保險的本質在於保障上,產品便宜,保障功能強。
但線下很多保險產品要麼是返還型產品,要麼是捆綁很多附加產品進行銷售,產品本身並不純粹。比如:購買某福必須附加一款長期意外險,而這款長期險本身的保障作用不大,但每年要交很多的保費。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網上購買保險產品便宜的原因之一。
其實,小新一直大家說,購買保險產品,要致力於保障作用,不要被返還、高收益所誘惑,同時,最好購買純消費型保障產品,壽險是壽險、重疾險是重疾險,這樣不僅保費低廉,或可能得到雙重保障。兩者一旦捆綁於一款產品上購買,不僅保費高,而且大多有且僅賠付一次。
因此,用戶最好根據保險需求進行合理配置和規劃,這樣不僅能做到保障最大,保額最高,還能使保費做到最低,才能配置出最好、最性價比、最合適自己的保險產品和規劃。
很多用戶在網上購買保險產品,最怕的便是產品本身和保險公司的靠譜性?那麼在網上購買的保險產品靠譜嗎?
1.網上購買的保險合法合規嗎?靠譜嗎?
要知道保險行業是一個強監管的行業,保監會對保險公司的監管非常嚴苛謹慎,且保險產品的發行受到保監會的嚴格監管,《保險法》也有明確規定。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保險產品已經是經過保監會審核,受法律保障的公眾產品。
一個保險產品的上線,保險公司會通過許多渠道銷售出去,比如:保險銷售網站與保險代理人等,都是保險產品的銷售渠道。用戶無論是從哪裡購買保險,最終均是和保險公司籤訂保險合同。即便是在第三方網站購買的保險,也同樣會擁有保單和保單號,入了保險公司的系統,購買者都可通過保險公司官網和客服熱線查詢保單信息。但需要注意,在網上選購保險要選擇正規、有名聲的大平臺(比如:新一站保險網)或者保險公司的官網,這樣才能保證「質量」。
只要我們的購買渠道是正規的,就可以在保險公司官網查到其合作的網際網路保險平臺,也可以直接去到原保監會、中保協官網查詢保險產品的備案信息,以及投保成功後還可再確認一次保險合同的真實性。
2.電子保單合法嗎?靠譜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13條規定,「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應當載明當事人雙方約定的合同內容。當事人也可以約定採用其他書面形式載明合同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籤名法》第4條規定,「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書面形式」。因此,以數據電文形式籤訂的保險單與紙質保單具有同等效力,也應同紙質保單一樣遵循監管規定。
所以,我國的法律允許保險單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呈現。這是有法律規定的。
關於電子保單的理賠問題,大家也不必要擔心。《合同法》已將數據電文列為合同的合法表現形式,《電子籤名法》也對以電子籤名為手段的數字認證賦予了法律認可。因此,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是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它就相當於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籤訂的保險合同,記錄了投保信息、投保條款等。
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不會有理賠區別的,都一樣。在理賠時,保險公司要求提供保單的話,咱們用戶只要把電子保單直接下載列印,遞交理賠材料的時候一併提交就可以了。
辨別電子保單真假的方法有2種:
a.保險公司官網,查詢自己的保單;
b.直接打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按照語音提示,就能驗真查新電子保單。
3.網上購買的保險,理賠會不會更難?
如果真要出現理賠,電子保單理賠過程是不是更繁瑣,有沒有專人為我服務?
在網際網路購買保險無論是在官網還是第三方平臺都會有理賠指引,只要按照網站指導,線上就能很快獲得理賠,當然也額度要求,大額度通常需要線下理賠,這個需要看理賠要求。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理賠, 保險理賠過程都是這4個步驟:
①報案。聯繫保險公司客服電話進行報案。
②提交理賠資料。報案後,客服會給客戶發送索賠指引郵件,告知具體的理賠資料要求、理賠流程以及紙質材料的寄送地址,按照要求將理賠資料寄送到保險公司即可。
③理賠資料審核。收到理賠賠資料後,保險公司理賠部門會著手審核,對於事故責任明確,理賠資料齊全的案件,審核周期當然就很快;案情複雜的,會長一些,但通常也不會太長。
④領取理賠款。一般審核材料沒有問題,理賠款會很快到帳。
理賠過程都是一樣的,而且相對線下理賠,線上理賠的理賠過程會更簡單明了一些,更方便快速一些。大家在購買網絡保險的時候,網購平臺也擔心說不明白理賠問題而損失業務,所以會非常清楚的標註明白理賠的步驟、所需資料和提供理賠特色服務,比如:新一站保險網的省心賠服務,購買帶省心賠標誌的保險產品,在發生保險事故時不僅快速便捷,還可獲得先行賠付。
通常情況下,理賠的周期長短、繁瑣和糾紛不是在於電子保單還是紙質保單,而在於理賠材料是否齊全或購買保險時,有沒有如實告知。
這裡小新有一個小建議,在網際網路購買保險以後,可以把電子保單列印出來保留一份,然後把理賠時需要的資料也備註一下,再記下保險公司客戶電話和第三方平臺電話,最後歸檔,以防萬一真出現理賠時,能第一時間報案和提供準備充足的理賠資料!
4.我在網上購買保險,理賠服務是不是就沒有了?
有些人可能認為電子保單服務沒有代理人或其他銷售人員的協助,是不是服務水準會低於紙質保單的服務?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目前各家保險公司都在打造微信、APP、智能客服等多層次的統一服務平臺,很多線下購買需要填寫單據、現場辦理的服務(如聯繫方式變更、小額理賠)已經有逐步向線上辦理遷移的趨勢。
並且,保險公司銷售人員是流動性較大的職業,有較大可能在發生理賠時,保單服務人員已經發生變動,那麼這時候更多的是依賴保險公司本身的服務制度和服務質量,建議選擇保險公司服務評級高的保險公司,而不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是線下購買還是網絡購買上。
5.我發現在網上的保險公司都是小公司,會不會倒閉啊?
我們要知道一個保險公司的成立到底有多難。
成立一家新的保險公司要有以下實力:1.有錢:根據《保險法》第68條規定,淨資產出資不能低於2個億,但是目前的實際出資情況大都在幾十個億;2.股東有實力:只是有錢還不行,保險公司的主要股東還要有實力,信譽良好,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並且願意終身在保險行業奮鬥,不是抱著暴利分羹、為掙塊錢的態度;3.有一套符合規定的經營制度:公司有一套合理合規的公司制度,有具備任職專業知識和業務工作經驗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等其他條件。所以,就看這3條的實力規定,我們就能看到一家新的保險公司成立到底有多難了!不僅如此,成立階段國家對保險公司有嚴格的要求外,在保險公司成立後,還有系列性的手段對保險公司進行有效的監管。
可謂保險公司是所有公司成立中最難的,所以保險公司無論大小,只要是一家正規的保險公司,在保監會下面經營的,都是非常靠譜的!
6.我買的保險期限那麼長,幾十年的,小的保險公司倒閉,我該怎麼辦?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三章第八十四條規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分立、合併外,不得解散。」簡單來說,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只要不出現亂來的情況,國家不允許你倒閉的,但是保險公司可以破產。
如果保險公司破產,我們的購買的保險一般有兩個去處:轉讓給其他願意接手並進行兼併重組的公司;如果沒有願意接手的公司,國家會指定某家保險公司強制接手,一般是國資的非常有實力的保險公司。
所以,大家不必擔心自己的保單會因保險公司破產而收到很大影響,國家會安排的,因為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
其次,我們要知道再保險公司:
再保險公司是保險公司的堅強後盾,幫助保險公司分散他們直接承擔的重大風險。簡單說就是保險公司承保一筆業務,再將其中的部分風險保額轉移到再保險公司,那麼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就不用去承擔全額的賠付風險,而是與再保險公司共同承擔,這個結果將會降低保險公司的風險程度,將自身風險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再保險業務也需遵守保監會的相關規定。
而現在市面上很多網紅保險產品,再保公司不僅在背後默默支撐,不少都是由再保公司和直保公司,甚至網際網路平臺一起定製開發,充分發揮了再保的數據優勢和風控定價能力。
所以保險公司很難倒閉,即使倒閉,我們的保險還是相當有保障的。
最後,我們要知道保險保障基金:
保險公司在成立時,必須向保監會繳納一筆準備金,額度大概是公司註冊資金的20%,同時保險公司每賣出一份保險都要拿出一小部分保費上繳到保險保障基金。這部分錢由保監會保管,一旦有哪家公司出現風險,可以用來救急。
所以,要看一個保險公司靠不靠譜、會不會倒閉等問題,建議去看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比如這幾個數據:償付率、保單投訴量數據、看服務評價等。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保險公司4個季度為一年的數據做對比比較,這樣能夠了解這個保險公司這一年的經營情況是否穩定。如果長期或一直穩定在B級以上的保險公司,是比較靠譜的,大家可以放心選擇。如果出現了下滑或下調,大家需要再觀望觀望這家保險公司的問題以及整改效果後,再做選擇。
所以,買保險並不一定非要找大保險公司。只要保險產品中的保障項目足夠滿足我們的需求,在同等保障責任下,選擇性價比高且服務好的公司和產品。
今天就說到這裡,還有幾句話想告訴大家:
關於健康險,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險,大家在購買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
比如:這款產品好不好?適不適合我?這個疾病保不保?我能不能買?有什麼限制嗎?等問題。
關於身故保障,尤其是壽險,大家在購買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比如:該給誰買?不該給誰買?買多少?最高限額是多少?什麼產品最適合?等問題。
大家對保險有任何問題和疑惑的地方,都可以私信給小新,小新立馬回給予解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