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詞傳》:半生煙雨,半世桃花,寫盡人生的美麗與哀愁

2020-12-13 撿書小逸

文/撿書小逸

圖源網絡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也。

其實提起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我想大家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幾句這樣的詩: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但是李清照,她不僅僅有一支生花的妙筆,寫盡了人生的美麗與哀愁,她還愛花,愛酒,敢愛敢恨,有巾幗不讓鬚眉之豪氣,也懂得賭書潑茶的情趣。

詞苑千載,群芳競技,盛開一枝女兒花。

01願向藕花深處醉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出生在北宋盛世,此刻汴京的大街上,車水馬龍,繁華似錦。

她的父親李格非為人清廉公正,於宋神宗熙寧九年中進士,一生兩袖清風。1084年,一位奇女子出生了,父親為她取名清照。

此乃古語有言,「明如水,清如鏡」也。

因為從小備受寵愛,家境尚可,少女時期的她是如清泉一樣的人物,靈動秀美,卻也有著愛玩的天性。

在沉醉不知歸路的少女時期,是她人生中最愜意的時光。此刻沒有所謂的哀愁,這首《如夢令》年方十六的她初次提筆寫詞,流露的儘是歡顏。

02少女情懷,詩意濃

十七歲,是雨季,是花季,是情竇初開季度。

年方十七歲的李清照,寫下了「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海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鬥草是個用花草賭勝負的遊戲。古時的女子,平時基本上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但是呢,在寒食節這一天,她們允許可以在外面和自己的同伴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互相用花草賭賽勝負。

此刻,情竇初開的李清照在等與自己心意相通的另一半,不久她就等到了,所以寫下了《點絳唇》這首詞。詞的下半闕是「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從和羞走,倚門回首,可以看出李清照此刻的心情是非常的害羞的,走了幾步,不禁躲在一扇半掩的門後面,那裡長了一棵青梅樹,剛好將她的身體掩蓋,然後她就可以倚靠著門回手首假裝在嗅眉,然後安靜而認真的關注著屋內人的一舉一動。只因這個男生是她中意的人兒,所以才會有如此美妙的場景。

歌德在《少年維特之煩惱》裡寫道,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鍾情。

歌德的這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少男少女們渴望美好愛情的來臨,而此句和李易安的詞剛好有異曲同工之妙。

03寂寞空庭春欲晚

晚年的李清照猶如浮萍一樣飄零,從一位書香門第的千金小姐變成了一位寡婦,丈夫趙明誠去世後她悲痛欲絕,又逢家國巨變,金人入侵,她流落南方。

後來,遇到一位男子與其成親,以為遇到了下半輩子的依靠,沒想到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她憤而離婚。之後,一人過著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生活。

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春怨》詩云: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日落黃昏時分,金屋不見人,獨見淚痕,第二句說的是漢武帝金屋藏嬌,後來陳阿嬌幽閉而終。寂靜的院子裡,春天就將要過去,屋外的地面落滿了梨花,但是門始終沒有打開。

整首詩是一種悲傷的情緒,就如晚年的李清照一樣,孤寂落寞,無人問候。

此刻突然想起趙麗穎的《知否》電視劇,劇名和主題曲也是得益於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昨夜雨驟風疏,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就覺得詞寫的好棒,因為仿佛在哪裡看到一樣。原來是出自李清照的生花妙筆,唱出來婉轉動聽,卻也帶著哀怨,和電視劇的情節波折一樣令人動容。

《李清照詞傳》是一本把她的生平和詞結合起來解讀的一本書,語句柔和優美,文採飛揚。我特別喜歡本書封面的一句話:半生煙雨,半世桃花

哪怕擁有千古第一女才子的名號,她也希望像平常女子一樣渴望美好愛情的降臨吧,也不想半生漂泊,無依無靠。

這一句是對全書的高度概括,但是要領略一代女詞宗的風採,翻開這本書去體會那意境之美妙,何其快哉!

雙十二過兩天就到了,也就是後天。

(註:這本書我是上半年買的,已經看完了,書中妙語連珠的解析,有趣而深刻。)

說句心裡話,買衣服,包包,那是裝飾自己的外表美美噠,也是對生活熱愛的體現,但是內心的充盈是靠著知識來滋養的。

多讀詩詞,是對自己心靈的淨化,想起第三屆詩詞大會裡的冠軍雷海為從一個外賣小哥變成了站在央視舞臺上都不會怯場的星星,靠的就是詩詞的力量。

沉著冷靜,腹有詩書氣自華用在他身上再好不過了。董卿曾讚譽他:雷海為,你不僅戰勝了生活,同時也戰勝了自己。

在成名後,眾多橄欖枝的拋出下,他沒有跟著金錢走,放棄百萬年薪,最終他選擇做一名講詩詞的老師,現在已經成為小學生崇拜的對象,很多媽媽都在詢問他是怎麼讀詩詞的。

雙十二在即,改變自己的內在修養,也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讓孩子多受到古典文化的薰陶,培養語文上的語感,在語文成績上面快人一步,這四本詩詞傳值得購買。

現在去京東下單,領券100元,只要28元,也就一杯奶茶的錢,但是書中的智慧以及對自己和孩子的文學薰陶那是價值連城的。同時還在培養自己和孩子讀書的好習慣,在閒暇時間裡讀詩詞成為你和孩子的親子時光吧。

詩詞才女武亦姝也是從小在和父母的閒暇時光裡長時間被詩詞的薰陶下,才能在16.17歲讀高中時站在舞臺上能淡定自如,氣質獨特,最後一舉奪魁。

註:我上半年買的也是套裝,不過我花了58元。每本書基本都有看,看完書之後相當佩服李清照這位奇女子,才華不輸其他詩詞大家。)

這個時代,會獎勵認真讀書的人。不信你看樊登讀書,十點讀書,有書,……都是靠著讀書慢慢走向成功的。

雖然我們達不到李清照那樣的才華,也成不了樊登和十點那樣現象級的IP,但是呢,我們可以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豐盈而美好。

相關焦點

  • 半生寫盡半世秋,半世滄桑半生愁,悲歡離合人間世
    導語:半生寫盡半世秋,半世滄桑半生愁,悲歡離合人間世,紛紛擾擾何時休,半輪明月半壺酒,半世滄桑半白頭,一縷清風一個人,一生浪漫一黃臉。世人皆是紅塵客,紅塵之中寫人生,滾滾紅塵盡詩篇,細細品味紅塵中,多少人在紅塵嘆,看破紅塵出塵路,可知紅塵無邊際,人生百味夢中景,何人不是紅塵客。誰用一生浮華, 共我半世滄桑,誰願意陪我走過一生,一起面對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半生寫盡半世秋,半世滄桑半生愁,半世滄桑風雨過,百年坎坷愛情隨。
  • 夫君去世後,李清照看著梅花,寫了一首傷感詞,道盡了孤單寂寞
    這本《李清照詞傳》中收集了李清照一生所作的詞和詩,讓你可以真正了解他的一生,看到了她的高雅。當你真正走近這位「風流才女」,再讀「花自飄零水自流」這樣的詩句,才懂了「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幽深意境。這本書還以李清照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李清照一生的生平際遇做出了深入的分析。除此之外,這套詞傳還包括《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 李清照:一個好酒愛賭,離經叛道的女人,卻是中國千年第一才女
    說起李清照這個女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不但長相美,還特別有才情,那些傳世的經典詩詞,清新自然、典雅韻律,無不讓人拍案叫絕,開創了婉約派之先河,被尊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最讓你想不到的是,眼前這個端莊美麗的才情女子,不僅是個名副其實的酒鬼,而她那傳奇、多舛的一生更令人大開眼界、可悲可嘆。
  • 李清照的真實生活,酒色財氣,樣樣都沾,從她的詞中就能看出
    李清照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作品一直都被後世的人喜歡。在李清照的很多作品中都能夠了解到她是一個喜歡飲酒的人。相比之下,那些一直養在深閨中只會繡荷包的女子來講,李清照一定是那個標新立異的人。對於李清照來講,她與丈夫趙明誠分居兩地,產生的孤獨之感就會讓李清照做點事情打發時間。作詞是一件,喝酒就是另外一件,而且著兩件事情還比較和諧。或許人在意識清醒的時候寫出來的詞和醉酒之後寫出來的詞相比之下,酒後作出來詞會更加優美。
  • 李清照最美詩詞名句,滿滿的美麗與哀愁
    李清照生在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這一時期正是北宋王朝最為煊赫繁華的時候,如蘇軾、秦觀、周邦彥、晏幾道等詞壇大家均在世。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在父親亦是著名文學家李格非的悉心教導下,很早就流露出了詩詞創作的才華。夕陽西下,彩霞滿天,一群小姑娘划著船兒在碧綠的荷葉間穿梭,船槳搖動間,是一陣陣的歡聲笑語,驚起了一群鷗鷺。16歲時,李清照隨著父母來到京都汴京。
  • 宋詞裡的美麗哀愁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這首詞與蘇軾的《江城子·記夢》被後人稱為宋朝「悼亡詞」的「雙壁」許多人都非常喜歡李清照的詞,如《如夢令》,這首詞都學過,上學時就非常喜愛了。更有《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一篇,被胡夏與鬱可唯演繹過這首詞,也別有一番風味。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不少人卡在第二界
    蘇軾的這首《廬山煙雨》也是有所此意的。「廬山煙雨」、「浙江潮」說的是山和水。到這裡來時,人們被這山水吸引,來此地不過是想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這時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此為第一境界。到達山水前的時候,人們的願望得到了滿足。
  • 李清照想起曾經的休閒時光,寫了一首詞,短短6句,便充滿畫面感
    李清照的才華和人品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她的大部分詩詞都被後代的人奉為經典,並且導入語文的古詩詞中,讓同學們背誦。而在她的眾多詞中,她寫了一首非常具有才情的詞,那便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詞僅僅六句,不僅寫得優美,而且令人驚嘆。
  • 自負的李清照:瞧不上別人的詠梅詞,自己寫了一首,成為千古名作
    說是詠梅詞,字裡行間表達的卻是對亡夫趙明誠的思念和哀思,這首詞也可以說是寫給趙明誠的悼亡之作。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紙帳中醒來,卻有一種說不盡的哀愁和傷感。屋子裡只有時斷時續的香菸和香爐與我作伴,心情如水一般悽涼。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就算孤獨,她還是那個與眾不同的李清照,才華橫溢,自成一家。距離她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近900年,她的才華,她的家國情懷,她的膽魄骨氣,她的風流無二,現如今,我們只能從她的詩詞裡尋找了,不妨看看這本《李清照詞傳》。風流的人註定孤獨。李清照的一腔愁苦,無處可訴,無人可言,她只能寄情於詩書,傾訴給詩詞。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經典的15首詞,讀懂這千年哀愁!
    仰望中國文化的星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不是因為女詞人的稀缺性位列其中,她的光芒不黯淡於同時代任何一位我們耳熟能詳的男性詞人。人人都知道中國文化的標誌之一「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李清照是婉約之宗。
  • 思念丈夫的李清照,喝醉了酒,寫了一首詞,最後一句成為經典
    李清照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表達思念之情的詞句,無論是對已故丈夫的,還是曾經無憂生活的,亦或是國泰民安社會的,讀來都讓人嘆息。其中《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讓人讀了一遍又一遍,寫盡了離別之苦和閨中情愫。第一句對天氣環境進行了描寫,天氣陰沉之下難免有很多煩悶的心事,外面天氣煙雨濛濛,只能呆在房中無所事事,更加容易多想。而且對於一個身居閨房的女子而言,憂愁的心緒更加深沉。
  • 李清照寫的一首詩,「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乍看之下,李清照這兩句詩似乎是曠達之語。但實際上卻透露出了她對生活的無奈愁苦之情。然後從花謝、花飛,到花悲、花淚,再到花舞、花哭、花瓣飛,是李清照對一朵鮮花一生的概括描寫。即從花的蓓蕾到初開、綻放,隨風舞蹈,再到花的敗謝,花瓣紛飛,一朵美麗的鮮花就這樣破碎在世間。所以李清照為花哭,為花淚。因為這朵美麗的鮮花,其實就是李清照她自己呀。
  • 李清照令人稱讚的一首詞,盡顯風流才氣,3句話值得你一讀再讀
    詩詞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藝術,今天也是我們心中最美的文化,在我們心中,美好的詩詞永遠像一道美麗的白月光,照在世人心上。當然,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年輕人們讀詩詞越來越少了,以至於很多人會有這樣一種感覺:詩詞距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
  • 半生陽光半生冷:詞國皇后李清照被家國巨變改寫的人生
    而想像歸程,則只能聽憑命運之手的擺布,只有任由那人生的末路等著她。(3)人間太寒涼,到詩神的懷抱裡取暖出獄後的李清照的世界開始下雪,陽光燦爛的前半生已成雲煙消散,整個生活也已經陌生不再像從前,任何的人和事都溫暖不了她的視線了,心中只能裝得下悲傷。
  • 「皇帝秘書」蘇軾,60歲終於頓悟,留下一詩首尾相同寫盡人生哲理
    作為宋代最著名的文人大家,蘇軾精通儒、釋、道,創作了很多帶有深刻哲理的禪意詩,而這首《廬山煙雨》是蘇軾臨終前寫給自己小兒子蘇過的一首哲理詩。回首往事,已經60多歲的蘇軾不禁感慨萬千,他一生坎坷,大半生都是在貶謫中度過的。曾幾何時,他也是滿腔熱血,壯志凌雲。
  • 《知否知否》大火:李清照7首醉酒詞,寫盡人世無常
    有人感嘆:年少莫讀李清照,人生最苦是相思。塵煙如夢,人間悲喜。李清照用7首醉酒詞,寫盡了世事無常。1.《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一首《聲聲慢》成了李清照晚年的註腳。沒有人會鍾情於孤愁,只是不想再失望罷了。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不想去尋找新的人生,但是老天太會捉弄人。再婚的丈夫張汝州,只為她的家產而來,在得知她的所有收藏盡數毀於戰亂後,竟然對她拳腳相加,還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科舉作弊的勾當也說了出來。
  • 李清照向夫君撒嬌寫一首詞,少女心「爆棚」,堪稱打情罵俏的經典
    李清照彈完笙簧,接著又對鏡梳妝,這一句展現了李清照初為人妻的羞澀,她想要讓自己更加美麗動人,所以梳妝打扮,可以看出李清照對於此時的婚姻生活是滿足的,此時的她是快樂的。李清照的這首詞渲染的是一種曖昧,春心萌動的氣氛。
  • 李煜一首《相見歡》,只有短短四句,卻寫盡了人生苦短的哀愁
    即使現已過去上千年,但我們依然可以從詩詞中找到力量,感受到那時李煜的心情,不僅是李煜,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納蘭性德等等這些,哪一個不是有感而發?讀李煜,體會人生百味李煜的詩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例如《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近期在看1本《李煜詞傳》,裡邊收錄了李煜的詩詞,讓我們以詞為媒介,去感受李煜被歷史塵封的過往。
  • 愛酒好賭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用詩詞描繪自己的四段式人生
    在被苦痛所累,李清照依然勇敢振作,自立自強。品讀詞傳,「千古第一女詞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73年的跌宕人生中的四段命運。縱觀李清照,無論在那個人生階段,都是真實率性的生活。哪怕後期處於逆境,依然堅定地奔跑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