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文化素質教育」教育理念,用適宜的載體推進美育實踐,提升學生美的感受力、欣賞力和創造力,2019年10月25日,華科附中初一(3)班在教室開展了「盆景美育進課堂」的活動。活動過程真切有趣,同學們獲益匪淺。
活動採取了視頻講座和表演製作相結合的形式,分為上下兩個單元。首先是理論講解部分,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志願者現場講解盆景藝術的基本概念和歷史,以及盆景製作的基本步驟。PPT圖片精美,講解具體生動,學生們興趣盎然,聽得十分認真。接著是實物操作展示。志願者充分利用攜帶的取自大自然的土石花草,現場演示微型盆景的製作環節,每一個步驟都清晰明確。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由中國風景園林工作者自願組成,旨在致力於保護國土自然環境資源與人文資源,繼承發揚中國優秀的風景園林傳統,建設生態健全、景觀優美的人居環境。該學會傳承風景園林、傳承中國盆景的使命與華科附中「全面育人,素質提升」的育人理念相契合。因此,初一(3)班整合家長資源,邀請了中盆會A盆景網站的工作團隊來校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微型景觀盆景課程。
師生在近兩個小時的課程中互動精彩,同學們的專注認真,踴躍提問,整個活動高潮迭起,引人入勝。
《把大自然搬回家》是我們的第一課我們人類離不開大自然,我們更欣賞大自然。大自然從來不缺乏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和創造美的雙手。
學生們興奮的觀察著設備,工作人員和家委會成員調整教室,調試錄像直播視頻。班主任羅老師在開課前,給同學們講解盆景藝術進校園的意義。(盆景協會張老師講解盆景藝術的基本概念和歷史)
講解國外及香港地區的盆景進校園開展情況:我們是發源國,我們不能落後。
(盆景協會張老師細心講解,現場演示、操作盆景製作過程)
同學們聚精會神的專注著臺上的每一步操作細節,並且不時的踴躍提問。孩子們問:「不同性狀的植物,能種植在一起嗎?」
孩子們問:「我們怎麼能很好的控制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水分量呢?」
孩子們還問:「盆中的植物和土壤永遠不更換嗎?土中殘留的昆蟲卵孵化出來危害怎麼辦?植物在盆中需要開花、結果,能實現嗎?.?」
90分鐘後,一盆精緻的微型景觀盆景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時,師生們樂了,家長們樂了,我們都樂了。
傳承藝術文化,美育提升素養。此次「盆景進校園」活動,是華科附中堅持內引外聯,開發課程資源,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舉措之一。知識與實踐結合,思維與創造的推動,華科附中希望孩子們保有對好奇心和探索欲,提高審美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創造能力。這是我們的使命!
(文稿:羅昌慶 審核: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