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已經過半,隨著作為一個在手機行業蹉跎了10年的老傢伙,自然少不了跑去蹭各種展會。在手機行業的寒冬,展會裡也透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讓我看到了一點未來的趨勢。
1.手機線下渠道從業者關注點的變遷
各類通訊展一直以來的主角都是手機,但是就今年的展會現場來看,手機的熱度較往年明顯降低,即使是一線品牌華米OV展臺也人氣低迷。通過與一些熟識的渠道夥伴交流,可以發現,目前線下渠道商對手機產品的興趣持續降低,他們參會的目的主要是尋找有競爭力的智能硬體產品,擴充渠道裡的產品品類,作為其新的銷售增長點,提升網點的坪效。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手機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且四大一線品牌裡的兩個並不以線下渠道為生存根基(華米),OV本身渠道體系成熟且2018年中低端產品的性價比越來越高,隨著而來的是渠道空間也壓縮的越來越低,加之流速的下滑,單一的手機產品線已經無力支撐其越來越高的運營成本,因此越來越多的線下渠道從業者開始關注智能硬體,希望能在智能硬體市場爆發的前期快速布局,掙得未來的一席之地。
2.數碼類零售終端的發展趨勢
類小米之家的數碼零售終端品牌(企業)業態開始出現,將來可能成為線下數碼類零售終端的一個發展方向。其特點是:(1).商品由單一品類多種型號(這裡型號是泛指,如不同品牌的手機,在這裡均視為手機品類下的不同型號)到多種品類少量型號過渡。舉例說明:傳統手機賣場主營業務為手機銷售及附帶的運營商收入和手機零配件收入。隨著換機周期的延長,由於其商品種類單一、復購率低造成整體業績的不斷滑坡。小米之家的零售模式創新在於其終端銷售產品種類豐富,且統一在小米這單一品牌之下,有統一的使用體驗和情感體驗(並非所有產品均為小米自行生產,大部分產品來自其生態鏈企業)。通過單一的品牌效應、豐富的商品種類、一致的顧客體驗提升終端的進店率與交叉銷售,最終達到提升業績的目的。該模式下還有一個成功的案例「名創優品」,這裡不做展開。(2).單一優勢品牌、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技術後臺支持,使得零售終端的效率增加。線下零售終端業績增長的另一個障礙是運營成本的增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房租、人工、庫房等成本與日俱增,而傳統的運營模式下的單人產出卻沒有相應的提高。京東、天貓在布局新零售終端時給出了解決方案。門店統一品牌,統一裝修,統一提供進貨渠道,並根據店面的零售數據、顧客行為、周邊環境等數據進行銷售預測,進行主動補貨,減少庫存資金壓力及風險,提升周轉率,未來更可能進一步實行無人零售,進一步降低成本。
3.智能硬體尤其是智能家居產品銷售方式的新可能
目前智能硬體市場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1).各種智能硬體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沒有實現彼此間互聯互通和集中控制,使用場景稀少,使用體驗較差。(2)受技術水平限制,智能硬體相較於傳統產品並沒有帶來顛覆性的使用體驗,用戶更換意願不高。(3).部分智能硬體尤其是智能家居產品(如門鎖、電源開關、水電管理)等的安裝使用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一步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意願。(4).種子用戶規模沒有達到形成大規模病毒效應的臨界點。
但是最近的展會上,清華同方、北大方正、TP-LINK傳統前端企業展臺都開始展示其新的銷售模式及成果。他們給出一整套解決方案,包括但不限於:安防、水電、家電管理、門窗管理、環境監測等等。通過房地產開發商渠道,直接走預裝模式,強制用戶接受並形成使用習慣,隨著用戶基數的增加帶動整個市場規模的增加。這樣的銷售模式可以取得多贏的局面:1.智能家居生產企業獲得批量訂單,並可根據現場情況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2.開發商通過智能物業的標籤提高其產品(房子)的品牌效應和價值。3.消費者可以直接享受一整套的智能生活場景,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現。
由此引申,在智能硬體行業,適應場景不完善消費需求未爆發的前提下,聯合行業客戶,通過行業客戶的產品和渠道能力,先把產品及服務送到消費者手裡(運營商定製家庭影音設備),讓部分消費者先形成使用習慣,並推廣到其周圍的人群,形成拉動效應,這也是一種值得考慮的銷售模式。
以上就算是這半年來對自己對行業發展趨勢的一點拙見,當然,一家之言,不免貽笑大方,望大家不吝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