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於1966年在義大利上映的電影,距今已快60年了。在IDMB中排名前十,在其它各種影榜中也是名列前茅,其美國西部荒原的狂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該片英文原名為《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直譯過來就是《好人、壞人和醜陋的人》。因為主角三人最終因掘金而相聚相殺,所以意譯為《黃金三鏢客》。
The ugly是個通緝犯,被很多賞金獵人追趕,開篇即使他被追捕的場景。
而The good就是賞金獵人之一。
The good長得酷似小貝,那憂鬱的眼神、滿臉的絡腮鬍、神乎其技的槍法,也是迷倒不少人,被小丑成為金髮小子。
金髮小子不滿足賞金的價格,和小丑合作幹起了買賣。先假裝把小丑抓住,領取賞金後再把小丑救出來,平分賞金,生意做得不亦樂乎。
The Bad出場就給自己的名號正名了,吃完僱主吃客戶,先把客戶處理掉拿到酬勞,反手又把僱主做掉,去追逐僱主關心的兩萬金幣了。就像是《老無所依》中的那個冷血殺手一樣,幹掉主顧後,自己去找那200萬美元了。
三人經過幾番爭鬥,最終靠比槍來決定最終金幣的歸屬,當然一切都在金髮小子的計劃之內。
除了爾虞我詐的算計,還有一個感人的場面。
在小丑和金髮小子去掘金的路上,無意捲入了一場戰爭。當時是南北戰爭期間。在這個小戰場,雙方圍繞一座橋展開,每天要圍繞這座橋反覆爭奪,死傷無數。但又不能炸掉這座橋,那樣就犯了戰爭罪,要上軍事法庭的。
上尉一心想炸掉這座橋,但又不能親自為之,剛好趕上這兩個小子的到來,借他們的手炸毀了這橋,之後雙方撤軍,避免了不必要的傷亡。而上尉在這場戰爭中身受重傷,當聽到橋被炸掉的聲音後,欣慰的離去。兩人雖是為了掘金的目的,但也間接完成了上尉的心願。
這種不露痕跡的帶入戰爭背景,把關於戰爭的部分處理得非常輕鬆詼諧,沒有將「戰爭」這個大包袱作為主體來講,將它放在一個次要位置,反而更能調動觀眾對於戰爭更多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我們看的影片畫質清晰,是2002年重新修復的結果,片方還找來了Clint Eastwood(金髮小子扮演者)和Eli Wallach(小丑扮演者)為他們三十六年前的角色重新配音,可惜當時另一名主演Lee Van Cleef(The bad扮演者)已去世,只能以配音演員代替。
影片的配樂也堪稱經典,之後被不少影片引用致敬。每當有緊張刺激的情節,此音樂就會適時響起,把劇情推向高潮。
這部影片時間長達3小時,但劇情一點也不拖沓,暢快淋漓。人物個個形象豐滿,性格鮮明。融入南北戰爭的元素使電影的立意得以提升。最好找個時間充裕的時候慢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