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各地的春節習俗,知行翻譯帶你領略

2020-12-11 知行翻譯公司

「二十三,糖瓜粘,還有七天要過年」,可是小強卻感覺不到年味,小強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都會懷念那個曾經快樂的,熱鬧的大年。今天,跟著小強一起,去找回自己丟失的「那些年」!

京之春節

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飯後會盡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年初一吃餃子」就開始了。待到天明,家裡的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則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聚會的日子,或者是出門逛廟會。那時街上隨處可見頭插紅花的姑娘、手舉風車的小夥兒,還有身掛大串山裡紅、手裡抖著空竹的孩子,過年那幾天,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滬之春節

除夕夜,合家團聚,吃年夜飯,席上菜餚一般是十分豐盛的。夜間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觀看電視節目,名曰"守歲",當新的一年鐘聲敲響時,霎時鞭炮齊鳴,迎接新春。初一拂曉,人們都穿戴整齊,合家向長輩拜年,平輩間相互拜年。長輩還要給孩子們送紅紙包的壓歲錢,祝賀他們增加一歲。

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親友賀年。初四,不少人都買了活鮮鯉魚「接財神」。因「鯉」和「利」讀音相近,再因從水裡抓出活鯉魚穿絲繩貼紅紙的時候,頭尾翹起,像大元寶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熱鬧,往寺院進香或逛廟市者絡繹不絕。

蘇之春節

春節除貼桃符、門補、春聯外,還有在新年掛鍾馗象,以避一年鬼祟。傳說鍾馗善於捉鬼,這個風俗大概始於唐代。江蘇的新女婿到嶽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選在年初三。初三稱為小年朝,也不能掃地、乞火、汲水、與元旦風俗相同。初一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掃地的風俗,認為一掃地要把財氣掃掉。年初二即使掃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門,而是堆在屋角邊,一直要到正月半,稱為「聚財」。

魯之春節

大年初一零點開始這個時間鞭炮齊鳴,節日的歡樂傳遍千家萬戶。天一放亮,婦女們便忙著煮餃子,有的地方要鳴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燒火,意味著新的一年響響亮亮,節節增高。

吃罷餃子,該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輩給長輩拜,平輩之間再相互拜;而後近拜,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後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

陝之春節

陝西人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棗牌牌」就是用紅線穿上紅棗、穀草秸秸,上面掛個銅錢,下面墜個鞭炮,掛在孩子的背後,這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這裡,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每年增加一個,一直到十二歲為止。

晉之春節

每逢春節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裡面放柴,上面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後,火苗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禦寒,又壯觀。

大人孩子們圍起一圈,有的做遊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孩子們也可以走街串巷觀察評論火堆大小,誰家的火堆大,著的旺,誰家的旺氣也大。

瓊之春節

在海南的鄉下,春節來臨的前幾天是大衛生、大清潔的日子,俗稱「採屋」(海南話),且要挑選吉日才能「採」。按照習俗,一把掃帚不可同時掃兩間屋,家有幾間屋便做幾把大掃帚,一把掃帚也不可重複用兩次,掃過就得扔,不可留著用,這很講究。

「彩蛋到了」

Dear,小強如果沒有講到你家鄉的春節習俗,你可以在評論區給大家講講你記憶中的春節的樣子,在新的一年裡,希望大家財運旺,桃運旺,事業旺,一切都是旺上加旺。

Ps:年後第一天,系統會在本文評論區中隨機抽取一名幸運客戶,贈送一次免費翻譯的機會。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哦,說不定新年第一份大禮就是你的哦!

相關焦點

  • 各地春節習俗種類繁多,但這些習俗竟然很少有人知道!
    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即將接近尾聲,伴隨著它的結束我們鼓起勇氣迎來了新的一年,金豬年。給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豬年諸事順利,喜樂安康。今天小編帶你了解下各地的春節習俗,領略一下我大中國各地風土人情。現在跟隨我的腳步看一看中國人的年是怎麼過的。很多外國朋友形容中國人的春節是宇宙第一的節日,聲勢浩大極其隆重。
  • 春節習俗英語作文帶翻譯
    春節習俗英語作文帶翻譯   The Spring Festival custom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 春節習俗英語作文帶翻譯:貼春聯
    春節習俗英語作文帶翻譯:貼春聯   Spring Festival couplet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 春節習俗英語作文帶翻譯:守歲
    春節習俗英語作文帶翻譯:守歲   ShouSui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 2017年春節民俗盤點 全國各地的春節有哪些習俗?
    也是舊京年節一景。 各地春節習俗——上海老上海過年習俗春節在中國延續已有數千年。但長期以來,「春節」之稱是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孫中山下令全國改行陽曆,隨之,新年也應換在陽曆元旦了。
  • 春節習俗盤點,全國各地過年大不同,你所在的城市怎麼過年
    時間過得真快,仿佛2019年還是昨天,如今即將迎來2020年的農曆新年。春節對於我們所有的中華民族是最隆重的傳統佳節,關於過節的形式豐富多彩,各地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因為也會帶有濃鬱的各民族特色。在這樣一個紅火熱鬧、萬家歡樂的節日裡,各地都有什麼有意思的習俗呢?
  • 春節過年,各地習俗您知道嗎?
    春節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最為看重的節日意味著團圓,意味著豐收,意味著新年的開始各地的春節習俗大同小異都講究的是紅紅火火,團團圓圓成方君帶您來了解一下各地的過年習俗北京過年習俗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 過春節,全國各地的吃飯習俗都是有哪些?
    今天是春節,小編帶大家看看全國各地吃什麼?大家看完後,可以留言分享自己家的習俗。
  • 我國各地「奇葩」春節習俗,腦洞之外有深遠美好寓意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會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以下是我國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獨特的習俗,你知道多少?春節期間我國各地的獨特習俗:1、天津:剁「小人」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 知行翻譯:「平安夜吃蘋果」不是來自國外,而是「正宗國產」
    其實聖誕節就相當於我國的春節一樣,因此平安夜(Silent Night)也可算作除夕夜,不過由於中西文化的不斷交融,聖誕節也逐漸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 在西方有很多關於平安夜由來的傳說,傳說是在耶穌誕生的晚上,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到天上傳來聲音,告訴他們耶穌降生的消息。
  • 盤點全國各地過春節的特色習俗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據說中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仍保留此習俗,南方地區已偏少,臺灣等地則幾乎沒有。臘八開始,年的味道越來越濃厚,下面我們盤點一下全國各地的過年習俗。
  • 帶你了解客家人不一樣的春節習俗,領略當地客家不一樣的年文化!
    今天是大年三十,2019年最後一天,明天就是大年初一,時間即將進入2020年!身在農村,大年三十可是要遵循很多客家農村習俗,做很多事情,為了辭舊迎新,一大家子都要忙碌起來。籮擔還福是我們這邊農村的習俗。即是在第一年的時候你家去廟裡祈福了,那麼第二年你家就要去還福了!簡單的來說就是感謝吧。
  • 知行翻譯:不是「return ticket」
    「春運」一詞最早出現在1980年的《人民日報》中,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員流動限制的放寬,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鄉外出務工,求學,然後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的春運。這30多年以來,春運大軍從1億人次增長到幾十億人次。
  • 春節南北方習俗你了解多少?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具有特殊的意義,千百年的文化傳承已經為春節形成了固定的風俗習慣。中國地域遼闊,南北相距數千公裡,因此對於春節的習俗也是大相逕庭,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南北方春節習俗到底有何區別?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年夜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聊天。時時刻,鞭炮齊響,開啟了辭舊迎新新篇章。
  • 「黃昏戀」翻譯成「twilight love」?知行翻譯:中式英語
    元旦期間,小張帶著外國朋友去浙江東部的一個沿海城市遊玩,為了領略海景,他們決定去碼頭坐船,當他們一行走到碼頭時,抬頭卻看到「碼頭進口(Quay Import)」字樣的標牌,這時他身邊的外國朋友問他這個標牌是什麼意思,頓時小張的臉色紅了起來,因為留學5年的他自然明白這個翻譯時典型的「
  • 你的蛙兒都去旅行了,了解各地春節習俗,去過個年味十足的春節
    2018年初,一隻一言不合就出去旅行的青蛙火爆了朋友圈,你的蛙兒都去旅行了,你竟還窩在家裡?了解各地春節習俗,去過個中國年味十足的春節。黑龍江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山西省 山西現在拜天祭祖的規矩不多見了,但年三十兒的晚飯上不能說話的規矩被保留了下來。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
  • 《囧媽》隱藏了哪些字幕翻譯「彩蛋」?知行翻譯:字幕翻譯不簡單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原本應該熱鬧喜慶的春節完全沒了往日的繁華,而最該百家齊放的春節賀歲檔電影也紛紛宣布撤檔。原本定於2020年1月24日上映的《囧媽》,於上映前一日宣布撤出春節檔,可是在24日當天,《囧媽》出品方宣布該片在大年初一上線網絡免費播出,一時間掀起很多波瀾。
  • 春節有哪些習俗正在消失?又有什麼習俗在出現?來領略春節的變化
    春節的傳統習俗在中國過年歷史悠久傳承,在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是中華傳統過年習俗,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 北京知行翻譯:「sleep like a log」應該翻譯成什麼?
    自2019年6月8日全國高考落下帷幕,本以為家長和芊芊學子終於能夠放下壓力,好好放鬆一下,但是據北京知行翻譯小編的了解,自從考試結束後,絕大多數家長和孩子心裡的「石頭」並沒有落地,反而經常會失眠,之所以會輾轉反側,最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成績考得是否理想,經過半個月的輾轉反側,他們的心總算踏實了
  • 春節習俗知多少,你的家鄉過年有哪些習俗
    無論這一年多麼的辛苦,我們都願意放下所有,與一家人開心的過個快樂年。中國56個名族,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不同地域春節文化不同。以此篇文章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下不同地域的春節習俗,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我是四川本地人,因此先介紹咱們四川的風土人情。四川人過年喜歡殺年豬、灌香腸、燻臘肉,這是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