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是怎麼和孩子一起過寒假的?|每周一問

2021-02-22 人民教育

@[噓]不方便透露姓名的葫蘆娃(山東淄博臨淄齊陵二中 張強)

這個寒假,我陪孩子度過了一個民俗年,和孩子一起手寫春聯,做中華傳統美食,一起觀看《經典詠流傳》,賞花燈。告別了喧囂,靜靜地領略傳統民俗民物的魅力,不亦樂乎。

 

@江蘇省崑山市玉峰實驗學校學校  丁葉麗 

都說最好的教育在路上,今年寒假我們把出遊的目的地定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我和愛人商量好,放權給女兒,一進動物園,我們告訴女兒要先拿好一份地圖,才能方便找到路線,我們按著順序,一個個場館逛著,遇到找不到的地方,也會派小丫頭向工作人員詢問,並在遊玩時拉好弟弟的手,兩天下來孩子似乎長大了許多,我想有些事情經歷過比單純的說教效果更好。

@江蘇省蘇州新區楓橋實驗小學  劉燕  

寒假裡,我時常提醒自己:你的身份是母親,不是老師。所以,整個寒假我陪著我的女兒凌晚睡晚起,不給她晚起製造壓力;鼓勵凌在沒有計劃作業的日子陪外婆打牌,讓老人能享受天倫之樂;我給她買好了很多的書,她愛看什麼就看什麼;她的作業按計劃完成即可,無需增加;適當的放鬆並不可怕,而是讓她更有奮鬥的目標……女兒整個寒假安排有條不紊,她還規劃好了自己未來的文科生涯,目標是數學拿高分,因此寒假報名了數學的網絡課程。連續7天上課,每次作業都是滿分。

凌說她要考博物館學,放假第一站就是去了上海博物館參觀,提早做好了開學的演講準備,有目標,有計劃,有行動,我還要怎樣要求呢?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努力成長為她想要成為的樣子。


@郭青松

寒假期間,我帶著孩子一起回了老家,每天一起爬山,認識農村的各種動植物。同時,與孩子一起查閱各種不同的鄉村習俗,拜訪鄉裡的老人,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帶著孩子認識不同的老物件,向他講述著自己的童年生活

@行動至誠諸城市京師國際學校  王桂軍)

兒子已是大一學生,我是這樣陪孩子過寒假的。

一是涵養家風。孩子回老家陪爺爺奶奶拜年,給家族中長輩、同村人長輩拜年,當」孩子王」,帶著弟弟妹妹學習遊戲,約同學給老師拜年,陪我一起拜會師友。

二是鼓勵自主。一家人開了個家庭會議,對學校生活做了簡單的總結,探討了大學專業發展的方向和前景,規劃了假期生活;

三是增強自控。延續一貫的風格,我沒有限制孩子玩遊戲、玩手機,也沒有限制孩子睡懶覺,我只是提前和孩子一起計劃要做的事;過了十八歲生日,我鼓勵孩子嘗試喝點酒,逐漸建立起自己喝酒娛樂的原則;我們簡要交流了關於戀愛婚姻和學業事業的問題,希望孩子兼顧兩方面,同步健康成長。

 

@拆掉思維裡的那堵牆

每天清晨窗外鳥兒「唧唧喳喳」悅耳的啼鳴是我和孩子們的鬧鐘。「媽媽,再讓我賴10分鐘,看完這一夲,立馬起床。」兒子又在求情,小傢伙睡醒就看書,一看就入迷。 瞧,一歲的女兒又在找手機,聽著音樂入眠,聽著莫扎特鋼琴曲扭動來扭動去,活像一隻可愛的小精靈。 寒假一天24小時陪伴著倆寶聽音樂,讀書,玩遊戲,真是盡享天倫之樂。

 

@小數點(吉林省長嶺縣 王老師)

並沒有孩子,但是這個假期最大的收穫是有照顧孩子的經驗啦,因為來照看阿姨家的孩子。小孩子從害怕我到依賴我,每次我從外面回來都迫不及待得要我抱抱,讓我有很大的滿足感。有時候會著急,對她大哄大叫,阿姨也會耐心教導我,照顧孩子讓我體會到當母親的感覺,我想我在開學會對學生們更加耐心,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

 

@快樂的班級L爽

我和女兒在假期最常做的事是一起相約去書店書城看書選書,就這樣愜意地瀏覽一個上午或者下午,這是屬於我們母女的美好時光!

從女兒牙牙學語開始,我就堅持讀書給她聽,上學後的她也非常喜歡讀書,所以書店書城成了她最愛去的地方,寒暑假我就會陪她一起去書店書城讀書買書。即便是外出旅遊,我們娘倆也是找好落腳點,就會立即拿出手機尋找這座城市的書店書城,然後去扎紮實實地逛一整天!

 

@不拘小節

堅持每天有質量的陪伴,陪她玩玩具、過家家、角色扮演、出門運動,甚至陪她看動畫片……把自己當成和她同齡的小夥伴,讓她內心充盈地度過每一天。

@江蘇省常熟市外國語小學  蔣夢雪 

我的兒子小西瓜再過三個月就要四周歲了,懷胎十月,我便開始為他寫書,到現在已經寫了五本書了!記錄了小西瓜的成長的點滴!有責任心、會養育的父母才會教育處優秀的孩子。從他出生開始,哪怕再累,我們夫妻堅持自己照顧兒子,從不假手於人。

寒假一共三周左右,第一周我們一家出遊,放鬆心情;第二周、第三周除了過年,我陪兒子看書、遊戲、搭積木、上課等;兒子午睡時間,我會研究下學期教材,並同步備課,思考如何展開新學期班主任工作。這樣,我不僅「閒中偷忙」完成了自己的目標任務,同時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也惠及了兒子。整個寒假,我們一家過得特別充實,既休息放鬆了,也完成了部分工作,一舉兩得。

 

@發哥哥

帶孩子,看對聯,品語言,體驗文化之美;去農村,找古蹟,尋來源,感慨歷史之真。 

 

@童心童趣

充分準備春節的物品,讓孩子體會春節的氣氛,了解春節的習俗和文化,讀幾本書,看場電影。

 

@蘇恩亮

我正在準備組織家庭,期待有自己的孩子中。我喜歡附近的小朋友,今天借給了鄰居一個小朋友兩本科幻小說。有人說:孩子最不幸的是自己的父母的職業是教師或者心理醫生,比這更不幸的是一個是教師,另一個是心理醫生。這是說,有這兩種職業敏感的人容易過多幹涉自己孩子的內心世界。我想教師做父母的都應該注意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孩子。


@鹽城市建軍路小學   梅翔

一是日常的走訪親戚;二是多讀讀繪本,增強閱讀能力以及複述故事的能力;三是有計劃滲透簡單的數學知識,為幼兒園新學期學習作準備。 

 

@江蘇省崑山市婁江實驗學校    方蓴    

我有兩個女兒,姐姐11歲,妹妹3歲。我希望在寒假裡,姐姐可以增長知識、鍛鍊生活技能,而妹妹可以提高自理能力。於是,我引導孩子們通過「當小幫手」來實現這個目標。

一、閱讀小幫手。姐姐有學校布置的閱讀任務(曹文軒作品),她自己制定了閱讀計劃。我建議讓妹妹來當姐姐的小幫手,一起整理書櫃。我們商量由姐姐當我的小幫手,輪流給妹妹講故事。當寒假結束時,姐姐完成了一千三百多字的讀後感,她十分自豪。而妹妹則養成了整理書籍的習慣,還學會了自己閱讀繪本。

二、 廚房小幫手。我讓兩個孩子進廚房當小幫手,妹妹學擇菜,姐姐學燒菜。而她們最感興趣的當然還是各種點心的製作。一個寒假下來,姐姐包餃子和餛飩的速度已經超過我了,妹妹也學會了搓小湯圓。

三、起床小幫手。寒假裡,姐妹倆互相當對方的起床小幫手。妹妹的任務是:鬧鐘響後,提醒姐姐要起床了,兩個人都起床後,提醒姐姐疊被子。姐姐的任務是在自己穿衣服的同時,指導和幫助妹妹穿好衣服。整個寒假兩個孩子都沒有賴床,而且妹妹也學會了自己扣扣子、穿襪子。 

 

@江蘇省常熟外國語學校    嵇怡      

這個寒假,我帶著女兒去文廟,讓她體驗了一回拓碑的精彩,參觀言子祠,聽常熟先賢言偃的故事,了解人傑地靈的本土文化。一起爬家門口的山——虞山,在沿途聽風兒的聲音,在山頂感受鍛鍊帶來的神清氣爽。女兒帶著相機,把家鄉的美好記錄下來。 

@江蘇省崑山市周市華城美地小學  居靜芳 

我是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兼班主任,同時也是一位3周歲孩子的母親。在教育的路上,我一直相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寒假裡,我帶著她一起鏟雪、玩雪、打雪仗、堆雪人……用手去觸摸、用手去搓捏,並引導她認識雪的顏色,觸感,一起念起關於雪的詞語和詩句。寓生活於教育, 她在玩的過程中嘗到了學的樂趣,竟學會背誦了兩首雪的詩歌。

 

@江蘇省常熟市實驗中學 平蘭芳 

每到假期,總也是我們仨溫馨相守最美好的時光。祖國的大好河山,異域的風土人情……伴隨著孩子成長的足跡,我們慢慢地走過了國內十幾個省份,也慢慢地走過了歐洲、峇里島、馬爾地夫、香港、澳門、新加坡。這個寒假,我們陪孩子去了日本。旅行知世界,讀書知自己,我們所能給孩子或許就是這樣一種生活方式,這樣一種人生態度! 

@崑山國際學校小學部  戚文霞  

一、在旅行中增長見識。在放假之初,我帶著女兒來到了北海道。冬天的北海道,銀裝素裹,美得似童話世界。

二、在作品中獲得成就感。平時,每個周末會帶孩子去畫室上一節手工繪畫課。我在書房騰出一個柜子,專門給孩子做「作品展示」。女兒在大家的讚賞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也更有動力去畫。

三、在家務中提升動手能力。假期裡,我做家務時,也會給孩子安排一些事情做。如洗好衣服,我會向孩子示弱,請求幫助:「茜茜,能不能幫媽媽一起晾衣服呀?」她總是樂意幫忙,自己拿著衣服、褲子往衣架上套,然後再掛在晾衣架上。

四、在鏡頭中定格成長印跡。正月初三,我帶著女兒去拍攝了一組漢服寫真。我喜歡用文字記錄下孩子的成長,附上照片,每一年裝訂成一本「成長日誌」。如今已經做了《你是我的小天使》、《大手牽小手》、《風一樣的女子》3本成長日誌啦。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直到她長大。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  王慶梅 

這個寒假,拋開高中繁重的學業,帶著女兒回鄉品嘗年味。下車第一站,是去看望我的公公。爺爺是恢復高考第一屆中文系本科畢業,他與女兒談《紅樓夢》,還談起了他讀書時的「英雄」往事,我發現他渾濁的眼睛卻泛出明亮的光來,這讓我感到很欣慰。家風只有在這樣溫馨的氛圍中,才能自然地潛移默化地傳承下去,而不是生硬地告訴她我們的家風是什麼。

這個寒假,我還完成了一個心願——為外公家寫春聯。我的心情卻十分愉快,我又找回了熟悉的感覺,女兒在我的感染下也嘗試寫了起來,出手似乎比我好。後來決定,我寫的帶回自己家,女兒寫的貼在外婆家,而且由女兒親自貼,看她那忙乎勁,外婆外公笑得合不攏嘴。我的兩位可敬的爸爸所撐起的兩個不同的家庭,都是我的根,也是女兒的根。

 

@江蘇省崑山陸家高級中學 衛娟娟   

為了度過一個豐富而有意義的寒假生活,我提議孩子先一起做個完整的寒假計劃。有三件事我們從始至終堅持了下來:

第一:堅持運動。給兒子報了籃球集訓營,今年冬天遇到罕見大雪,看著他耳朵凍得通紅,依然每天早早爬起床去訓練,我突然看到一個堅強的男子漢在長大,一下子讓我有滿滿的力量感。

第二,家務勞動。在寒假,我也著重培養他這項習慣。飼養家裡幾條小金魚,給花花草草剪枝澆水,端飯,發筷子這些都是他每日必做的。除夕夜前我在做餃子,兒子也熱情滿滿地來幫我擀麵皮,包餃子。

第三,學習與人交往的技能。兒子天生性格內向,不善表達。利用寒假走親戚機會,我向他介紹各種長輩稱呼的知識,給他示範怎樣接人待物。二十多天的寒假生活,有學習,有閱讀,有社交,有觀光,更有無數個親子互動的溫馨畫面。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東橋中學  尤靜 

 2018年2月5日,我和女兒來到了浙江大明山滑雪場滑雪。不到半天功夫,小傢伙就學會了滑雪,能自己輕輕鬆鬆的從雪山上滑下來了,而我這個老媽卻愣是沒學習會。回去的的路上,她還拼命的向我講授滑雪技巧,看著小傢伙臉上流露出來的自信,我心裡也不禁樂開了花,我想這次滑雪場之行真是來對了,既讓孩子得到了放鬆,又能培養孩子的自信,還能促進我們的親子關係,真是一舉三得。

 

@江蘇省崑山市石牌中學  俞豔君 

女兒今年6歲,中班,是一個典型的雙子座——多才多藝,擅長溝通,但是,意志不夠堅定、不夠專心。針對她的優缺點,利用寒假,我在家中發起了「三會」寒假倡議,得到了女兒的積極響應和家人的大力支持。這裡的「三會」是:

一、會閱讀。我從孕期開始就給女兒讀各種繪本,她每晚在故事聲中入眠。中班開始,她開始自己看繪本並進行「二次創作」。我利用寒假和她一起開啟了閱讀之旅,每天早上8點到8點40分,我看書,她看繪本故事。有時,她看到興頭上時,會一個人自言自語,說個不停,把一旁的我逗得忍不住發笑。我們一起互相鼓勵,最後,我看完了四本散文書,她則把聽過的故事溫習了個遍。  

          

二、會健體。女兒身體較為虛弱,中班開始我給她報了舞蹈班,主要是為了鍛鍊身體。寒假裡,我停了她的舞蹈課,讓她在家把一學期學得舞蹈「傳授」於我。看著女兒一個勁地回憶著每一個舞蹈動作,像一個小老師般指導著我,有時,還會因為我的動作不規範生氣,我心裡卻是樂開了花呀。女兒也陪我去學校的健身房鍛鍊,我們就這樣堅持著健體,沒有在寒假囤積太多肥肉。 

                  

三、會娛樂。寒假對於孩子們來說,最主要的應該是吃喝玩樂了吧。每天下午1點到2點30,是她最喜歡的畫畫時間,畫畫總能給她帶來無窮的樂趣。我帶著她品嘗美食,甜品、冰糖葫蘆、奶油冰激凌……我們還會一起去家鄉古鎮走走,一起去遊樂園瘋玩,一起忘卻所有的煩惱,讓自己活力滿滿地迎接新學期。 

 

@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 周麗娜

畢淑說:「孩子大睜著純潔的眼睛,面對未知的世界,不斷地驚奇著、探索著,在驚奇中漸漸長大。」保持驚奇,就是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一、熱愛手作,保持對生活的驚奇。寒假裡,我準備年菜,妹妹則在爸爸的指導下,完成了蛋餃的製作,雖然模樣不那麼好看,但味道得到了姐姐的首肯。兩個人一起吃一個蛋餃,更有滋味啦。女生愛手工,從網上淘來毛氈布書籤材料包,一針一線縫製,鍛鍊的不僅僅是耐性。

二、敬畏知識,保持對書本的驚奇。讀書是每天的日常,睡前半小時是雷打不動的讀書時間。寒假裡,我陪著她們一起讀書。人手一本讀書筆記,我讀家教方面的書籍,她們讀自己的童書,邊讀邊記,讀到不明白的地方,三個人就一起討論討論。過幾天,兩個人再交換著讀。

三、對話自然,保持對世界的驚奇。 寒假裡,帶著孩子在冰天雪地裡撒野,感受尚湖冰封的秀美江南,乘坐纜車到達虞山之巔,假裝身處一片白茫茫的東北。於是,孩子們的文章裡,山上的小路「披上了白羊毛織的長袍」,尚湖的草地「鋪滿了晶瑩的燈泡」,就連木樁子也像要「出嫁了,戴上潔白的蕾絲頭紗」。      

相關焦點

  • 中小學寒假時間已確定,你家孩子的寒假怎麼過呢?
    各地已經相繼推出了中小學的寒假時間表,爸爸媽媽們有沒有想好孩子們的寒假怎麼度過呢?如果還沒有相好的話不妨來看一下下文哦 有規劃的家長們可能會讓孩子去輔導班,或者是帶孩子去旅行,而宅在家的孩子們沒了老師的壓力之後,很容易就懶散起來了,自律還是要從小做起。
  • 讓你的孩子過一個快樂的寒假
    最近快報19樓網站教育論壇上有一位網名「我亦深藍」的家長,給孩子列了一份 《與孩子一起制定的快樂寒假計劃》,跟帖達到11頁:  1.不論考試成績如何,父母不能整天掛在嘴邊並以此「要挾」孩子,考試已經結束了,假期「考試」二字免提。  2.每天學習2.5小時,時間可以分段執行,具體時間孩子自行安排,學習內容除寒假作業外,要根據考試情況,查漏補缺,父母監督學習效率和執行情況。
  • 回望2020年,您最大的感悟和收穫是什麼?| 每周一問
    原標題:回望2020年,您最大的感悟和收穫是什麼?| 每周一問回望2020,我們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都想向別人講述自己和2020年的故事。上周的【每周一問】中,老師們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在2020年最大的感觸,有艱辛也有溫暖,有挑戰也有收穫,本期的特邀嘉賓更是為大家帶來一首原創歌曲,讓我們一起回顧不平凡的2020吧~每周一問回望2020年,您最大的感悟和收穫是什麼?
  • 盤點|各國孩子的寒假都是怎麼過的?
    美國:玩好一位初到美國的中國媽媽在寒假快到的時候,問老師應該讓孩子在寒假學點什麼,老師的回答是「玩好!」這兩個字確實道出了美國學生寒假的「任務」。美國小學生寒假沒有課業任務,學生們有大量的時間參加文體活動,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
  • 孩子打「小報告」,你是怎麼處理的?|每周一問
    @布魯當了這麼多年班主任,確實總有些孩子喜歡動不動報告老師。我的做法是「可以報告」,但把握幾個前提:一是鼓勵「有話好好說」,即就事論事,實事求是,不添油加醋。@後後每個班級總會有那麼幾個愛打小報告的孩子,特別是在低年級。而他打小報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舉報別人」,而恰恰是一種吸引老師注意的方式。這樣的孩子往往有天生的交際能力,與老師走得親近。當他來打小報告,老師只需說兩句話——「我已經知道了」「那你有沒有和他一樣的行為」。
  • 一年級孩子怎麼過一個有意思的寒假?
    孩子,剛剛度過一個緊張的考試階段,面臨放假,孩子們都心懷喜悅,怎麼讓一二年級的孩子過一個有意思的寒假呢?個人提一點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過完寒假就要面臨一年下學期的緊張學習,因此過好寒假對一二年級的孩子是非常有意義的,首先,過寒假勿忘學習,這是所有老師和家長們的共同心聲,但是也不能忽視孩子的身心發展,過寒假不能以學習為主,學習和休息都要兼顧。這是最適合孩子的方法。假期學習最重要的是查缺補漏漏,對孩子的弱點,不足進行有效的補充。
  • 延長寒假縮短暑假?聽聽孩子家長老師怎麼說
    假如寒假四周變五周……「參加了一個英語寒假集訓,過了一個年,怎麼感覺沒放幾天假就又開學了呢……」明天是本市中小學正式開學的日子,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在感慨而在今年北京市兩會期間,市教委主任線聯平曾表示,為應對冬季易發的重汙染天氣,市教委正在考慮適當延長中小學生寒假時間,縮短暑假時間……面對這也許會到來的變化,孩子、家長、老師各有所思。
  • 孩子寒假怎麼過?獨家推薦:省實驗幼兒園寒假攻略來啦,請查收
    放假的熊孩子就像脫韁的野馬, 那麼如何過一個「母慈子孝」的寒假呢? 《快樂假期,健康成長》寒假親子陪伴活動方案,倡導家長參與並為幼兒提供高品質的親子陪伴。因為家庭是最出色的學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陪伴是最真實的教育。而真正的陪伴應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相互滋養、相互給予,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作為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我們期望通過家長和孩子共同記錄「健康寒假生活」的方式,將健康的智慧帶給每個家庭。
  • 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大連市甘井子區利民小學  林子虹:保持對美的敏感和追求掌握藝術技能和真的有審美是兩回事兒,我們不求培養偉大的藝術家,只希望孩子能在生活中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調劑自己的生活。
  • 都是什麼神仙老師?期末「抽獎」「發紅包」寒假打雞血,還有……
    怎麼把孩子從期末的沮喪中拯救出來, 不少老師想了不少方法。 但是,紅包是有講究的,全班52名學生,有32個紅包和作業毫無關係,譬如說,電影券、飲料券、合影券等等,它們一部分是葉老師自掏腰包,還有的是家委會贊助。
  • 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44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熊孩子寒假怎麼過?—家庭教育專家在線支招,助孩子新學期領跑!
    春節已經進入倒計時,熊孩子們已經開啟了瘋狂搗蛋的寒假模式,每逢新年家長又喜又憂。回顧過去的2019年,家長朋友們可能有諸多感慨,在孩子的教育上盡心竭力,但往往有時覺得力不從心?孩子也一直在努力,但在剛結束的期末考中成績仍原地踏步或離年初目標差之甚遠?
  • 老師,您有哪些期末複習的好方法?|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有哪些期末複習的好方法?|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47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今年寒假作業:和父母一起誦讀《弟子規》
    今年的寒假作業是——  和父母一起誦讀《弟子規》  成師附小擬在新學期把國學誦讀引入課堂  昨天,成師附小的學生家長們都領受了一項特別的「家庭作業」——在寒假期間陪伴並引導孩子誦讀《弟子規》,用國學經典滋養孩子的心靈。
  • 小學生家長如何給孩子制定寒假學習和課外實踐計劃?
    一年一度的寒假就要到來了,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和生活計劃,今天蘇老師幫助大家來整理分析一下。,回家寫作業的速度快一點了,不懂的地方問問題的多一點了,缺點的地方是早上起床慢,寫作業不是很專心等,最好讓孩子自己說出來,然後列印出來掛在牆上,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 ∣每周一問
    「每周一問」第114期 「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 上周的【每周一問】中,許多老師與我們分享了他們在應對複課後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時的一些做法和經驗,快來看看吧! 每周一問 複課後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如何應對?
  • 老師,您有哪些期末複習的好方法?|每周一問
    「每周一問」第147期 「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 又到了期末複習季,如何更好地組織學生複習,最大程度地發揮期末複習的作用,是老師們面臨的一大問題。本期的每周一問關注期末複習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每周一問
    那麼,親愛的老師,您和您的學生準備完善哪些班規?這些班規是針對什麼問題制訂的?會帶來哪些新的改變?在上周的【每周一問】中,我們收到了很多老師的留言,趕快來看看吧。上周問題〖新學期,你們班有哪些新班規?〗
  • #寒假來了#老師你該這樣過……
    忙碌了一個學期,作為一名老師的你終於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其實寒假裡事也不少,過年時準備年貨、走親竄友、人情往來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們一定要好好地計劃,怎樣才能在寒假裡過的舒心而又有意義呢?好多老師都熱衷於讀書,無奈平時工作太忙,有些做好了閱讀計劃,可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事被耽擱了。書只是隨便翻了翻,還只是嶄新地在那裡「躺著」。在寒假裡,一定要把那些被打入「冷宮」的書重新拿出來,讓書兒們嘗到「受寵」的滋味,每天閱讀一個小時還是可以做到的。這樣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工作時才能遊刃有餘。 2、認真練字。作為教書育人的知識傳授者,一定要把字寫好。
  • 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38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