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摘楊梅墜亡:中老年人怎成不守規則的代名詞?

2020-12-12 姬鵬

有媒體報導,廣州一位六旬老人在景區遊玩,在上樹摘楊梅的過程中,因樹枝斷裂不慎摔落,之後送醫院救治無效死亡。事後老人的親屬將景區告上法庭,認為景區未採取安全疏導或管理等安全風險防範措施,並向景區索賠60多萬。

最終法院認定,作為成年人未經景區管理人員同意,私自上樹採摘楊梅,其應當預料到危險性,本身應當對自身損害承擔主要責任。而景區作為楊梅樹的管理方,應當意識到這種行為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情況,但其沒有對這一行為的危險性,作出一定的警示告知,存在一定的過錯。於此,當地法院酌情認定景區方應該承擔5%的責任,並向老人的親屬進行對應的賠償。

對於這樣的事件,輿論焦點再一次投向景區與遊客的權責問題上。作為遊客在旅遊景區遭受人身財產的損失,旅遊景區到底該承擔怎樣的責任,或許依舊是一個難解的死結。不過,從「動物園老虎咬人事件」開始,撇開景區的邊緣性法律責任,公眾對於類似悲劇的反思,更傾向於規則層面的追問。而這也就導致,受害者一方並不會受到過多的同情。甚至就立場而論,在輿論場上出現「受害者活該」的論調,著實值得深思。

而對於因不講規則而導致的悲劇事件,一旦有「中老年人」的參與,輿論的情緒就更加激烈。在某種層面上,中老年人似乎已經成為「不守規則」的代名詞。而這一切從「廣場舞」的迅速擴張開始,「大媽們」的汙名化就越來越嚴重,而「大爺們」也緊跟其後。

實際上,我們都清楚,不守規則與年齡性別等都沒什麼必然關係。可是,當中老年人群體中,不守規則的人群比例顯得較大時,就好像中老年人群體就會被認定為都不怎麼守規則。目前而言,起碼從輿論的反饋和認知來看,短期內這種標籤不會輕易被洗刷掉。

更進一步講,對於目前「中老年群體」的厭惡,也不只是年齡本身的問題,更多是對於這代人所經歷的時代的一種厭惡。因為他(她)們所經歷的那個時代,不僅物質匱乏,甚至常識也匱乏,這就使得他(她)們中多數人缺乏規則意識,甚至從某種層面上講,只有不講規則才能更好的活。於是,利己主義大行其道,規則邊界被他(她)們逐步磨平。

而規則邊界的模糊,必然就會引發互害焦灼的爆發,而這也是近些年來,人們不斷反思的沉重一面。所以不守規則的人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唾棄。因為,大凡對生活有期待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規則之下,而非混亂之中。所以,不守規則的人群自然就會「遭人嫌」。

不過,不守規則的人群之所以遭人嫌,最根本就在於「低成本獲利」邏輯。某種意義上,這與貪腐遭人恨都屬於同類邏輯。然而,「低成本獲利」往往就與風險掛鈎,同時也會遭受道德範疇內的詬病。但絕大多數時候,緣於規則不完善,對這些違規的行為難以有效遏制。所以,輿論上也只能是以各種鄙視和抨擊回應,除此之外就是祈禱他(她)們大禍臨頭,以現世報的因果邏輯懲治他(她)們。

於此,每當出現「低成本獲利鏈條」的坍塌時,輿論上總會冒出「強勢叫好」的聲音。依照人們的邏輯,老人未經景區許可,私自上樹摘「免費的楊梅」,本質上就是一種貪小便宜的行為,而因「貪小便宜吃大虧」,自然就是一種自作自受的因果關係。

而作為道德層面的以正視聽,這樣的「自作自受」自然就成為公眾輿論喜聞樂見的事情,即便這對於受害者和他(她)的家屬而言是一件悲劇。於此,也就能理解,為何在這件事情的輿論紛爭中,公眾的立場總是與「受害者」相對。實際上,公眾只是更期待規則意識的形成而已。

不過,對於公共規則的形成,除卻公共服務機構的規則完善,也需要個體對於規則本身有敬畏的意識,而只有雙向規則都逼近規則本身,真正的規則社會才能形成,而這一天的到來,著實不會一蹴而就,但從人們對於相關事件的追問來看,我們卻能明顯的感受到潛在的「驅動力」。

劉再復說:「天堂到處都有,地獄也到處都有,樂園與牢房均在附近。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斷的往前走,走的愈遠愈好,走到心靈的節奏與宇宙的節奏同一韻律,那裡便是偉大的家園」。而我總覺得,所謂的美好的家園,起碼的基質就是規則的尊崇與敬畏,否則那些邪惡必將泛濫,併吞噬那些卑微的靈魂。

相關焦點

  • 私自上樹摘楊梅墜亡,樹主人有責嗎?
    2017年5月19日下午,林春美又興致勃勃地喊上丈夫華超峰一起去情人堤河道摘楊梅。她爬上樹,戴上手套,穩準狠地把一顆顆成熟的楊梅採摘下來,輕輕放在籃子裡。丈夫華超峰一直在樹下接應照看著。很快,摘了滿滿的一籃子了,華超峰說摘夠了、不要再摘了。但林春美看著樹上還有好多楊梅,實在捨不得就此罷手,又非常迅速地摘、摘、摘。
  • 遊客偷摘楊梅墜亡景區被判賠4萬5 但網友炸了
    去年5月,年近60歲的吳某在廣州某山村景區遊玩時,爬上河道旁的楊梅樹摘楊梅,由於樹枝枯爛斷裂,吳某從樹上跌落,經送醫院救治無效死亡。隨後家屬將景區管理方村委會告上法庭,索賠60餘萬。吳某的親屬認為,該山村景區作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在核心區域的河堤兩旁種植了不少於50株楊梅樹。
  • 村民私自到景區摘果墜亡索賠60萬 法院判自行擔責
    其中,廣州一村民私自上樹摘果墜亡索賠案入選。案涉某村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不收門票,該村內河堤旁邊栽種有楊梅樹,該村村委會系楊梅樹的所有人。案涉景區屬於開放式景區,未向村民或遊客提供採摘楊梅的旅遊項目,楊梅樹本身並無安全隱患,若要求某村委會對景區內的所有樹木加以圍蔽、設置警示標誌或採取其他防護措施,顯然超過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標準。吳某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當充分預見攀爬楊梅樹採摘楊梅的危險性,並自覺規避此類危險行為。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廣州私摘楊梅墜亡案再審改判,村委會不擔責
    村民私摘楊梅墜亡,村委會被判擔責 2017年5月19日,當年60歲的吳某在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紅山村旅遊景區情人堤河道旁的楊梅樹上採摘楊梅時,因樹枝枯爛斷裂導致其從樹上跌落,經送醫院救治無效死亡。花都區法院認為,首先,被告作為景區管理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的責任不應無限制擴大。其次,被告作為楊梅樹所有人及景區管理者,沒有對採摘楊梅及攀爬楊梅樹的危險性作出一定的警示告知,存在一定過錯。
  • 老人景區爬樹摘楊梅墜亡,家屬稱樹太好爬索賠60萬,該賠償嗎?
    大概看了下判決經過,老人年紀近60歲,看見楊梅樹的楊梅,不顧及年齡和偷竊的行為,竟然自己爬樹去摘,最後因為樹枝斷裂,進而摔落身亡。事發地的楊梅樹是栽在花都區的一個景區裡的,該景區是國家3A景區,種了不少的楊梅樹,也就是說楊梅樹和楊梅毫無質疑不是無主物,是景區所有,也就是某山村委員會。此外由當地景區也得知,該景區也並沒有做任何的免費吃楊梅的活動。
  • 村民私自上樹摘果墜亡索賠案
    一、基本案情  案涉某村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不收門票,該村內河堤旁邊栽種有楊梅樹,該村村委會系楊梅樹的所有人。楊梅樹僅為觀賞用途,該村委會未向村民或遊客提供楊梅採摘旅遊項目。案涉景區屬於開放式景區,未向村民或遊客提供採摘楊梅的旅遊項目,楊梅樹本身並無安全隱患,若要求某村委會對景區內的所有樹木加以圍蔽、設置警示標誌或採取其他防護措施,顯然超過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標準。吳某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當充分預見攀爬楊梅樹採摘楊梅的危險性,並自覺規避此類危險行為。
  • 侵害烈士名譽、上樹摘果墜亡怎麼判?最高法發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
    「暗刷流量」合同無效案7.開發商「自我舉報」無證賣房毀約案8.吃「霸王餐」逃跑摔傷反向餐館索賠案9.自願贍養老人繼承遺產案10.困境兒童指定監護人案今天,跟隨小編一起了解十大典型民事案例中的「侵害烈士名譽、上樹摘果墜亡」三個案例,看看法院怎麼判?
  • 五一假期,到元謀浪巴鋪土林景區摘楊梅啦!
    五一假期將至如果受夠了人山人海和擁堵交通小編給大家推薦一處小眾度假地——元謀浪巴鋪土林景區5月的元謀浪巴鋪土林國家AAAA級景區,歷經幾場春雨的浸潤,天更藍、雲更美、山更綠、水更清、景更秀。黃昏時分,高大雄偉的土柱,猶如飽經滄桑的「元謀人」,默默注視著前來頂禮膜拜的四海遊子……今年的楊梅已經熟了、熟了、熟了摘楊梅了5月,是最熱鬧的季節,也是浪巴鋪土林景區百畝大樹楊梅成熟的季節。
  • 老人不顧警示爬上樹摘楊梅摔死,家屬狀告景區,法院:自己負責
    上樹摘楊梅摔死法院判景區無責據媒體1月20日報導稱,廣州市花都區某村村民吳某,因擅自採摘村委會種植的楊梅造成摔死一案,經過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後,撤銷一審判決,判決村委會沒有違反任何保障義務,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 摘完櫻桃摘楊梅!楚雄最全楊梅採摘地圖,約起來!
    的確,此時正是摘楊梅的好時候帶上孩子或約上三五好友一起都是不錯的選擇小楚為你準備好了楚雄最全楊梅採摘地圖收好就可以親手摘得新鮮美味的楊梅喲!摘楊梅之餘,可到農莊附近走走,領略人間煙火,體驗純樸生活,農莊裡的純天然魚蝦味道鮮美,值得一嘗。雙柏虎鄉園度假農莊入園採摘不收費,帶走18元一公斤,楊梅已經成熟,小夥伴們近日就可以入園採摘。交通路線:虎鄉園度假農莊位於彩鄂線171公裡處,適合自駕遊,農莊可供食宿。
  • 私爬果樹摘果跌落,經營管理者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最高法解釋來了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私自攀爬景區內果樹採摘果實而不慎跌落致其自身損害,主張經營管理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該案例對於明確安全保障義務的範圍、規範人們行為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法院生效裁判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紅山村村民委員會是否應對吳某的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首先,紅山村村民委員會沒有違反安全保障義務。
  • 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 地勤人員被意外帶上天空墜亡
    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 地勤人員被意外帶上天空墜亡時間:2020-12-01 1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 地勤人員被意外帶上天空墜亡 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雲南省騰衝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通報,11月30日上午,當地火山景區內熱氣球活動結束後
  • 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一人從熱氣球上墜亡
    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雲南省騰衝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通報,11月30日上午,當地火山景區內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颳大風。
  • 在景區摘楊梅的老伯從樹上掉下來,除了摔死自己,還摔死了什麼?
    2017年5月19日,年近60歲的吳某在廣州花都區某景區河道旁的楊梅樹上採摘楊梅時,由於樹枝枯爛斷裂,導致其從樹上跌落。不幸的是,經送醫院救治無效,廣州老伯就這樣去世了。老伯的家屬認為,該景區作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在核心區域的河堤兩旁種植了不少於50株楊梅樹。
  • 60歲老人偷摘楊梅摔傷致死,家屬哪來的勇氣索賠60萬?
    今天看到主流媒體報導廣州一年近60歲的老人,在景區爬樹偷摘楊梅,從樹上摔下來,因受傷嚴重,導致死亡。家屬卻以景區沒有盡到安全提醒義務為由,索賠60萬!最後當地法院還是判決景區賠償死者家屬4.5萬。新聞一出,招致網友一片罵聲。世上還有如此無恥之人!
  • 掛上蛋袋,爬上別人的楊梅樹上摘楊梅,少兒時端午的標準配置
    端午前後是楊梅上市旺季,守在老家的楊梅樹下,防止別人偷摘楊梅。而自己卻總是爬到別人家樹上偷吃楊梅,吃楊梅帶核吃試過沒?楊梅酒,楊梅幹,酸梅湯。楊梅絕對是端午標配。傳統不能忘,也不能少。粽子做為美食一直是端午節絕對主角,摘粽葉,洗粽葉,泡糯米,調餡。自己動手的樂趣不亦樂乎,還能一家人其樂融融。小朋友少不了的應該是掛上一個蛋袋,裝上一個精挑細選,堅硬無比的蛋。炫耀的同時,還可以和小夥伴比試下誰的蛋蛋硬。掛艾草,划龍舟這些都是端午節傳統習俗。
  • 不再望梅止渴,榮縣千畝楊梅熟了,等你來摘!
    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 文/圖6月10日,自貢榮縣度佳鎮白坡村的千畝楊梅基地,人頭攢動,遊客們在楊梅林裡邊摘邊吃,酸酸甜甜的味道,讓人大快朵頤。6月正是楊梅成熟季,當天,度佳鎮楊梅採摘節開幕,今年度佳楊梅產量預計10萬斤,目前開始銷售,一直賣到端午節。從自貢出發,沿樂自高速往樂山方向,駕車一小時即可到達度佳楊梅基地。楊梅節期間,遊客僅需10元入園費,就可進入基地採摘品嘗楊梅,自採楊梅每斤10元。
  • 雲南一景區工作人員從熱氣球墜亡現場圖曝光!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
    就在昨天,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公園景區內的熱氣球項目就引發了一起墜亡事故。現場畫面 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11月30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視頻,一名工作人員從一個熱氣球的繩索上滑落,墜地身亡。事件回顧雲南一景區工作人員從熱氣球墜亡繼湖南株洲一大學生做兼職地勤人員,被熱氣球帶至高空後墜亡後。11月30日上午,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內也發生類似意外。一名50歲左右的地勤人員被熱氣球帶上高空後,從吊籃外墜落不幸身亡。
  • 慈谿的楊梅什麼時候成熟?哪裡摘?線路怎麼樣?
    點點楊梅散落在綠意之中,紅得燦爛、黑得發亮。楊梅大戶寧波慈谿素有"中國楊梅之鄉"之稱,已通過楊梅原產地保護認證。這裡的楊梅以「荸薺種」和「早大種」楊梅為多,果子圓潤可愛,色澤飽滿,紅得發烏。今年楊梅初花期為3月18日,與往年接近,但花期氣候多變,花期延長,坐果期推遲到了4月8日-13日,比去年晚了4-5天,但是,今年掛果較少,若後期氣候正常,預計今年成熟期比去年略有推遲。6月10日為始產期,6月15日-25日為採收旺季,6月底基本結束。楊梅採摘園推薦橫 河 鎮寧波慈谿的楊梅一直在全國小有名氣,但是橫河鎮的楊梅可謂是精品中的極品。
  • 村民私自上樹摘果墜亡索賠,法院:自身過失自己負責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1.董存瑞、黃繼光英雄烈士名譽權糾紛公益訴訟案2.淮安謝勇烈士名譽權糾紛公益訴訟案3.村民私自上樹摘果墜亡索賠案案例三、村民私自上樹摘果墜亡索賠案——李某某等人訴某村委會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案核心價值:公序良俗、文明出行一、基本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