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提成」已過時,如何讓2個人幹9個人的活?員工薪酬激勵

2020-12-22 騰訊網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個案例,是我之前給廣西一家企業輔導績效變革時,遇到的真實案例,他們是一家某知名品牌的家電代理商,因家電市場環境不好,公司已經連續三年虧損,面對2016年,他們不知該如何來激勵員工實現盈利,企業真的已經虧不起了!

這家公司每年都有幾千萬的營業額,為什麼會虧損呢?

調研分析

經過深入的溝通和調研,發現主要有2個原因:

一、產品毛利非常低,幾乎為零毛利

家電行業因受國美、蘇寧和電商影響,同質性太強,競爭非常大,每臺家電銷售帳面幾乎為0毛利,主要靠政策和返點實現少量的盈利;

二、企業負擔重:人效低、人工成本高

(1)管理者和二線崗位員工幾乎是固定工資;

(2)銷售員採用的是傳統的「底薪+提成」,底薪也高於同行許多,銷售員平均底薪為2400元;

(3)全公司固定的平均工資就達3800元,也就說公司無論是否有盈利,每月員工工資開支就要將近30萬;

三、員工積極性差:後勤怠工嚴重,銷售員工動力不足

(1)辦公室共10人

運營經理1人

會計2人

文員1人

商務2人(對接廠家系統、對單等)

業務助理2人

庫管對接1人

行政人事1人

最重要的是,每個辦公室二線員工每天工作量不足3小時;

(2)銷售員工動力不足原因有兩點

1)底薪較高,提成比率較低,所以銷售員銷售積極性不高,

2)因為是「底薪+營業額提成」模式,所以員工銷售時只管數量不管質量,大家普遍沒有毛利意識,每次銷售時都能找到諸多理由要求公司要進行低價銷售!

解決方案

一、KSF薪酬模式——成功關鍵因子,價值管理工具,適用於首企業高管、部門經理、技術員工、銷售員。

企業管理層是核心崗位,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勵性非常重要,為了避免高層佔據高位不做事,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

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模式,要求員工拿出好的結果。

舉例來說

一個服裝連鎖店店長,幹了3年多了,每月薪資是5000元,加一部分業績提成。業績好的時候一個月也就8000左右,業績不好的時候可能就只能拿個底薪。

平時店裡他只會關注業績,對門店費用和產品的報廢率都不去管,在崗位呆久了,工作熱情也慢慢褪去。而且沒事就晚到早退,有時還向老闆吐槽自己工資低,有一定負面情緒,也影響到了門店團隊的工作熱情。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員工的思想和心態上下手,要讓員工明白他們的工作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也唯有如此,員工才會發揮自己所有的潛能好好努力工作!

於是我們給他店長做了KSF的薪酬績效變革:

他的固定薪酬,會拿出一部分比例做寬帶薪酬,找出其工作的K指標,設置平衡點(由歷史數據得來,員工和老闆都認可),在平衡點上:

1.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 總產值:每畝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元;

6. .....

小結

實行KSF薪酬模式之後:

1. 店長對業績的關心空前增長,想盡各種辦法增加門店銷售利潤;

2. 在想盡辦法增加銷售額的同時,也會更加注意節約成本;

3. 店長與店員之間關係更加和諧;

4. 員工流失率減少,老闆說實行KSF之後,門店只走了1個人;

5. 員工工資拿的更多了,企業利潤也提升了,雙贏;

6. ...

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周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優化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前,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作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收集客戶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裡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相關焦點

  • 張勇:從海底撈薪酬制度看員工的動力,有效激勵並留住優秀業務員
    業務員是人員變動最頻繁的職業,如何有效激勵並留住優秀業務員是困擾企業及銷售管理者的一個難題? 7、平衡推動企業向上發展 8、快速促進企業利潤增長 很多企業的績效考核還是:底薪+提成+ 績效工資 詳細說明:底薪較低,提成較高,每月將「底薪+提成」總工資的30%來做 績效 工資,如:「底薪+提成」=1萬元,就會有3000元拿來做 績效 工資,然後按佔不同比例分解到不同指標上
  • SaaS創業路線圖(67):年度薪酬與激勵設計
    在做年度規劃時,CEO和部門負責人們還會遇到一個問題—— 明年關鍵崗位的薪酬與激勵方式如何設計?即便是規模超過500人、有專業HR總監(HRD)的企業,也可能在這件事情上做不到位,為什麼?因為做好薪酬與激勵設計,需要兼具以下2方面的基礎:HR薪酬激勵知識 —— 這個可以從資深HR薪酬同事那裡得到支撐,也可以自己學習;對企業自身:戰略、業務、組織及流程、崗位職責及能力、現有人才狀況的理解和創新能力。後者是我這篇文字要重點談及的。
  • 銷售人員的工資制度:純提成制、底薪 提成制、底薪 提成 獎金制
    2.底薪+提成制底薪+提成制是指企業銷售人員的工資由基本的工資收入和業績提成兩部分構成。一般情況下,底薪僅用來保證銷售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用,額度不會太高;提成是對銷售人員的激勵。考慮到底薪+提成的工資制度會過度引導銷售人員關注自身業績,而忽視團隊、企業整體的利益,因而多數企業加設了獎金。有了獎金的平衡,可使銷售人員在關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均衡考慮自身業績發展與團隊/企業整體業績發展。在企業管理實踐中,應用底薪+提成+獎金的工資模式的最大難題是如何評估銷售人員在團隊、企業整體業績中的貢獻。
  • 這樣的薪酬制度,員工才會拼命地幹
    根據調查,大多數發品商在設計薪酬時,首先考慮的是成本問題,然後考慮的是銷售人員可接受的最低薪酬問題,很少考慮激勵問題。也就是說大多數經銷商都都沒有全面考慮過:如何讓你設計的薪酬能夠真正激發你的員工。員工要什麼?要想設計出好的薪酬制度,你必須了解你的員工為什麼而工作、如何才會努力工作。有打工經歷的老闆,一般會相對了解員工的需求。
  • 啟恆智|薪酬設計這些技巧不知道,員工離職率不高才怪!
    2、薪酬機制不健全,經常會發現招新員工的時候明顯比老員工高,可能段位也差不多,但是新人比老人工資高,導致薪酬倒掛。浮動獎金在工資裡也沒有有效設計,關於員工獎勵部分沒有具體方案,很多崗位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激勵,獎勵方案也比較單一,最多就是年終獎,日常獎勵基本沒有。
  • 管理心得: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管理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思考:如何設計提成激勵才是正確的方向?解決方案: 那麼怎樣的薪酬模式,最能符合人性、激勵員工,給員工加薪還不增加企業成本? 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模式,要求員工拿出好的結果。 舉例來說 一個服裝連鎖店店長,幹了3年多了,每月薪資是5000元,加一部分業績提成。業績好的時候一個月也就8000左右,業績不好的時候可能就只能拿個底薪。
  • 一萬的焊工不做,偏要做月薪4千的普工,「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
    建議從企業管理機制方面突破,首先要建立好企業薪酬績效激勵機制,讓員工主動自發的工作!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注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
  • 如何設計富有激勵的薪酬?內附:對於不同層級員工的薪酬解決方案
    如何設計富有激勵的薪酬?如果「價值=價格」的理論是成立的,就應該將員工的價值與薪酬實現全融合。員工創造的價值越高,收入就越高。因此企業必須要做到的兩件事情:一是如何將薪酬與績效進行全面的融合;二是如何開放更多的價值流,為員工不斷提供新的價值點機會。如何設計富有激勵性的薪酬模式?
  • 底薪加提成會讓員工越來越懶惰?聽聽馬雲和史玉柱怎麼說
    但是只用底薪加提成的方法,會讓銷售員的心理產生很大的落差。這種模式非常的單一,獎勵也不夠豐富,對於企業來說,更加豐富的獎勵才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關鍵所在。史玉柱認為,第一次創業的人更容易重視收入,這反而適得其反,不但錢沒有賺到,反而賠本。想當一個合格的領導者,需要從員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 如何為員工設計誘人、得勁、科學的工資福利結構?
    績效=能力x動機激發程度,而動機激勵中,企業必須面對、且要做好科學設計的模塊之一是「薪酬激勵」,包含薪資、福利、分紅、股權,等等關乎員工直接利益的薪酬要素薪酬管理的設計是否合理,作為最大程度、最有效刺激員工,留住員工,尤其是留住人才,為公司創造利益的手段,如果沒有發揮它應有的神力的話,那負面結果真是致命了。那麼,企業、僱主如何巧妙設計薪酬管理制度,最大化地激發僱員的工作動機呢?這是效能舵手今天要探討核心議題。薪酬管理的開展,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 如何從頭搭建教師薪酬體系?
    來自駱駝樹教育運營圈102群賀老師觀點:我覺得教師薪酬設定要看很多因素:1、機構自身實際情況和實力,發展階段2、教授的科目,教學安排3、還有老師不同的發展階段,經驗水平等我個人建議抓過程,對教學過程進行考核激勵,中間的教學服務步驟做到位了,結果自然不會差;如果按課時費或只盯著續報率等
  • 薪酬結構如何設置才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大多數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員工薪酬簡單粗暴,掙得多就多分點,掙得少就少分點,但是分著分著,就出現員工不滿意,狀態不佳,自己又很被動的局面,知道薪酬制度很重要,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去改善,想分錢,但是又不敢分,擔心把員工胃口餵大了,更難管理。輔導的項目簡化版的組織系統項目一般會涉及薪酬、晉升和績效考核,組織系統,是企業從」個人英雄主義」走向」系統型公司」的第一步。
  • 企業薪酬設計5大雷區,你中招了沒有?附解決方法,乾貨收藏
    ,正確的薪酬制度稱為六維薪酬機制,也就是把公司中員工按職級分為基層,中層高層,而其對應的薪酬制度是不一樣的。就是現在發展還不好的公司,要用機制激活員工,讓員工活在希望中。因此,不是人才要跳槽,而是機制太糟糕!
  • 東莞工廠老闆挽留員工:假如哪天你要回來,工廠大門隨時為你打開
    在團隊工作中,「鞭打快牛」的事,也是屢見不鮮。 人性是趨利的,沒有不願意幹活的人,只是你的薪酬激勵不到位!業務員為什麼不能隨便加底薪或提成?
  • 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身處領導崗位,如何帶好團隊
    那麼,對於身處領導崗位,如何在履行職能時演繹好應發揮出的「管理價值」呢? 1、要有清醒的自我估價能力和堅強的控制能力 2、要有大度的氣量 3、要適時展現個人魅力,得到他人的認可
  • 老闆掙再多錢,與員工薪酬有什麼關係?
    如果企業目標更大了,意味著員工的承擔會更多,用固化的薪酬績效模式,如何激勵員工,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曾見過一個老闆,他固執地認為,收入預算不就是在去年的基礎上乘以百分比嗎,有什麼糾結的?我再問,那你如何確定增長比例?他不假思索地說,開會討論決定啊。這種拍腦袋決定的預算目標,分解首先是個大難題,更別說落地了。
  • 琴行老闆如何合理設計薪酬留住人才?
    很多琴行是五五分、四六分,更有甚者是三七分;有些琴行給全職老師發低底薪,比如1500或2000,然後再計算課時費。那麼,琴行老闆到底應該如何設計合適的薪酬制度來保持老師的穩定性呢?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來看看薪酬一般可以分為哪幾種?
  • 富士康臨時工時薪26塊,是小工廠時薪的2倍,想留在優秀員工很難
    只有給員工漲工資發高薪,員工才會願意拼命去幹,才會死心塌地跟隨你。 當然,分錢並不是說我有錢我就給你,而是要讓奮鬥的人能得到回報。你交給公司業績和功勞,公司保障給你收入和激勵,這才是最公平的交易。
  • 薪酬結構的力量
    薪酬結構的力量也在於此,通過不同的結構調整,在有限的資源內,重新分配,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給合適的人合適的薪酬,讓其發光發熱,至關重要!如何在店長、代班和營業員之間合理分配,才能更好地激勵員工,讓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為爭當店長而努力?
  • 東莞工廠老闆心塞哭訴:廠裡訂單堆成山,卻沒人做,員工還辭職了
    新員工進來了,找老員工一聊,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說好的東西啥都沒有,好點的就直接走人,脾氣暴躁點的還在你廠裡鬧事,讓你不得安生。 如何留住、激勵優秀的事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