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為何不去臺灣?其實是因為一張「紅帖子」,它跟蔣介石有關

2020-12-19 文史年輪

杜月笙此人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上海皇帝」、「青幫大佬」,種種稱號無一不表現出他當時的身份煊赫。他在上海縱橫馳騁二十餘年,將整個上海灘的地下勢力都牢牢控制在他手中。而根本原因是杜月笙非常會做人,無論是軍界還是政界的的人關係都很好,他懂得怎麼去處理這種關係並藉以己用。這也是他幾十年縱橫不敗的原因。據說,杜月笙和國民黨的主席蔣介石也是頗有一番交情,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前還特地邀請他一起去,最後卻是被婉拒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1949年初,當時我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在毛主席的指揮下進入了戰略反攻的階段,各個部隊在全國範圍內都興起了一股向國民黨反動勢力進軍的熱潮。國民黨軍隊且戰且退,被打的潰不成軍,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大局已定了。可是蔣介石卻是仍然賊心不死,想著負隅頑抗。當時他見在大陸上已是事無可為,所以就打算如果全局崩盤的話就撤到臺灣去。而走的話一定是不能空空而去的,他不僅把北京故宮裡的古董珍寶運了去,還親自去了上海命令駐紮上海的的國民黨部隊將上海的金庫裡的黃金和白銀用軍艦運到了臺灣,美其名曰是「為將來的反攻大陸做準備」。

那時候的他可謂是野心勃勃,認為國民黨仍然有翻盤的機會。不僅是物,他還打算把一些人才也帶過去,畢竟經營臺灣也不能靠一些只會打仗的人,而杜月笙就是這麼一個人才。杜月笙在抗戰時期為了避難從上海去了香港,不過雖然他人是不在了,但是仍然對於抗戰出哦很大的一份力,他不僅捐錢捐物,支援前線將士,而且他手下的青幫弟子也是盡忠報國,一個個的都進入到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線中來,的確是,戰爭面前,沒有黑道白道之分,只有愛國叛國之人。而抗戰勝利以後他又回到了上海,仿佛又回到了從前的生活。

而蔣介石卻是突然就召見了他,問他要不要跟他一起同去臺灣。杜月笙也是人老成精,深知如果他直說不去的話估計過兩天上海的報紙上就是他意外死亡的頭條新聞了。所以肯定是要去的,不過如果跟蔣一起去的話就很有危險,君不見張學良的老故事?所以他從容答到:「月生最近哮喘病復發,也需醫治,且容我去香港治好病,再去臺灣報效總裁。」蔣介石也是個老狐狸,一聽到這句話就知道什麼意思了:我杜月笙是不會留下來幫共產黨的,我是站在總裁你這邊的。不過有事情我需要處理,等我處理完了就去投奔你。

蔣介石知道杜月笙不會投降共產黨以後就讓他離開了,畢竟是是上海灘大佬,不能逼之過甚。但是杜月笙不去臺灣的實際情況其實並不只是如此。據杜月笙的長孫杜順安所說,他們家裡曾經有過一份叫「蔣寶清」的「紅帖子」。紅帖子就是投門的象徵,也就是代表他拜入了你的門下,是你的弟子了。而這蔣寶清就是當初蔣介石學生時期所用的名字。那麼這句話就很一目了然了。當初蔣介石還沒發跡的時候,曾經拜過杜月笙的碼頭。

原本這個也是互利共贏的東西,你可以借用我的名聲做後臺,而我也可以多一個能幹的弟子。可是蔣介石晉升速度太快,一下就到了國民黨的最高層。那這個關係就不好借用了。畢竟那個領導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汙點。所以杜月笙只能把這個紅帖子收藏了起來。可是抗戰時期他去了一次香港,再回來之後就發現這個紅帖子不見了,但是和紅帖子一起收藏的金銀財寶卻是一樣沒動。這時候杜心裡就別有想法了,也許他認為蔣介石是對他不滿,也可能是不想以前的事情洩露。反正杜月笙是不可能和蔣一起去臺灣的了。

最終,杜月笙去香港治病卻於1951年的時候病逝於此,沒有踏足臺灣半步。

相關焦點

  • 杜月笙說:蔣介石拿我當夜壺,不用了就塞到床底下
    對於這種情況,杜月笙當然也是心知肚明的,這裡面一定有它的政治背景,蔣介石政府就是要存心要打擊自己。原因當然很複雜,或許在蔣介石心目中,杜月笙之流始終脫不了「大流氓」的底子,自己作為國民政府的最高領袖,怎麼能跟這些人扯在一起呢?跟這些人扯在一塊,我自己以後還咋混呢?「紅帖子」不見了杜月笙的長孫杜順安說,蔣介石早年尚未發跡時,曾經到上海由旁人引薦見過杜月笙,並且遞過「紅帖子」。
  • 杜月笙晚年不跟隨蔣介石,因為關係差被當「夜壺」?其實另有原因
    1951年,杜月笙病逝於香港。當年風光霽月,如今慘澹收場,甚至於臨走前連個「收容」之地都沒有。 有人說杜月笙不去臺灣,是因為他和蔣介石關係差。其實, 二人並沒有什麼私人恩怨,不去臺灣另有原因,而他最想去的上海,也因為多年前的一件錯事而「有家不能回」。
  • 杜月笙生前不願去臺灣,但他死後逃脫不了宿命安葬在臺灣
    1949年3月,蔣介石將杜月笙請到南京,告訴他:「上海看來是難以守住的了,杜先生應有所準備,必要時攜家小去臺灣,協助黨國共圖復興大業。」杜月笙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只是模稜兩可地回答:「我是準備放棄上海以後的退步了。」
  • 1949年,為何杜月笙既不去臺灣,也不留在大陸,而是舉家遷向香港?
    杜月笙既不隨蔣,也不從共: 蔣介石在臺灣多次發出邀請,希望杜月笙來臺灣重振雄風;毛澤東也加以挽留,明確表示,杜月笙代表上海資產階級,希望杜月笙繼續在上海發光發熱
  • 杜月笙遺言死後回故鄉入土 為何死後骨灰被人帶到臺灣安葬?
    時人不認識上海市長的很多,沒有聽說「黃金榮」這三個字的卻少之又少。然而,10年過去,風雲突變。一個從鄉下來到上海灘,礙於生計不得不混跡水果攤的的小混混,竟然取代了黃金榮,成為上海灘的頭號老大。此人叫杜月笙。在上海灘三個流氓大亨中,杜月笙最年輕,但他卻最會處事。杜月笙在上海灘結交的圈子極廣。
  • 上海是杜月笙根基,為何解放前非去香港?三個原因,讓他不得不走
    便在這緊要關頭,蔣介石卻抽空單獨接見了杜月笙,原因很簡單,希望杜月笙能為自己效力,而中共方面,也對杜月笙拋出了橄欖枝,希望杜月笙能夠留在上海,結果,杜月笙權衡再三,既沒有跟隨蔣介石前往臺灣,也沒有留在上海,而是去了香港。
  • 杜月笙去世後,蔣介石贈了他這四個字!字數雖不多,卻道盡了一生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杜月笙這個青幫頭子的形象就是一天到晚打打殺殺,沒有一天在幹正常人做的事。如果你帶有這種想法,只能說你對他還不夠了解,想法過於刻板。曾經同杜月笙有過交往的人就說過:杜月笙不是那種偉男人,完全就是一個文弱書生的品質,和平常大家所想的英雄不同。
  • 蔣介石與杜月笙合辦上海選美比賽,原來是為了幫助他們
    我們在上網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不少有關當今選美的吐槽「這到底是選美還是選醜啊」「選美小姐前三名長得個個辣眼睛」「讓人看了簡直是懷疑人生」「模特居然連路人都比不上,這裡頭一定有黑幕」等。小編覺得這一點都不奇怪,選美作為一種商業活動,從來就不是光看長相和才藝,有太多的其它因素會影響到比賽的結果。
  • 蔣經國抓了杜月笙兒子,杜月笙一語驚人,蔣經國乖乖放人
    這才有了蔣經國去上海查案的事情,蔣經國來到上海後,掄圓了板斧,不打蒼蠅,專打老虎,突然查封了他最大的一個倉庫。經查發現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的倉庫裡面堆滿了明令禁止囤積的物品。 一直跟著蔣介石幹,打完了抗戰,又走進了內戰。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蔣經國想拿他開刀。先是蔣介石特意在報紙上回電,讓他支持蔣經國的改革。
  • 杜月笙60大壽時,蔣介石送了一塊牌匾,上面的字讓人尷尬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 1947年8月的一天,在上海市的某地正在舉辦一場聲勢浩大的壽宴。這場壽宴中,不僅有商界的各種名流,也有政界的軍界的重要領導,其中就包括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那麼,誰會有這麼大的面子呢?想來,在當時也只有上海青幫的杜月笙了。
  • 周恩來寫信望杜月笙回大陸,結果杜看到一張相片,立馬改變主意
    最熟悉的杜月笙,寒門出身,兒時家中窮到揭不開鍋,爹娘在他年幼之時雙雙離他而去,他依靠這親戚和鄰裡的幫扶勉強活了下來,因為從小沒有家人的關愛,所以性格獨立,心腸如同豺狼般狠毒。
  • 葬在臺灣的杜月笙,墳墓多年無人問津,為啥陌生老人掃墓多年?
    想必各位網友都了解杜月笙吧,哪咱就聊一聊威震一方的上海土皇帝杜月笙,杜月笙,男,出生於1888年,19518月16日逝世於臺灣。原名杜月生,後因章太炎建議而改名鏞,號月笙,江蘇川沙(今上海浦東新區)人,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
  • 張嘯林、杜月笙60大壽,蔣介石各送四個大字,為何張喜杜憂?
    都說老蔣出自青幫,曾經拜入黃金榮門下,而實際上,這三人曾一度唯老蔣馬首是瞻,為老蔣做了無數上不了臺面的事,捐錢捐物從不吝嗇。而老蔣除了給他們一些虛職,平日裡捧捧他們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實際上一直將他們當作一件可以利用的排除異己的工具。按照杜月笙的說法,蔣介石就當他們是夜壺,用完之後就趕緊藏了起來。
  • 當年,北大清華兩校長胡適和梅貽琦,為何要追隨蔣介石去臺灣?
    對於這些頂級知識分子來說,新中國的成立就代表他們必須要快速決定自己的去與留。除了胡適和梅貽琦,其他三位都選擇留在共產黨,那麼為何胡適和梅貽琦會選擇離開大陸前往臺灣呢?胡適當時是北京大學的校長,而梅貽琦則是清華大學的校長,這兩所學校都是國內最頂尖的學校,而兩位校長卻選擇了離開。
  • 臺灣人清明習俗不一樣!不能殺豬竟然和蔣介石有關
    臺灣人過不過清明?答案是肯定的。臺灣人不僅過清明,也跟大陸一樣,在清明這天放假。儘管在陳水扁主政時期,島內綠營人士為了「去中國化」,曾企圖廢除清明節的法定假期,改立鄭南榕忌日(4月7日)為臺灣所謂「言論自由日」,但這件事引發藍營以及廣大民眾的強烈反彈,陰謀最終沒能得逞。
  • 號稱「遠東第一殺手」的王亞樵,為何不怕流氓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和...
    蔣介石一提他,假牙就發酸;戴笠若是聽說這個人又露面了,第一反應就是檢查門窗是否關好;而汪精衛的肋巴骨硬是被王亞樵活活敲斷的;連上海灘超級惡霸黃金榮、杜月笙一類流氓泰鬥遇上王亞樵也得趕緊繞道走。」王亞樵的暗殺對象,上不封頂,如果給他機會,就是日本天皇,他也會去殺。
  • 蔣介石當年有三條退路,為何最終選擇了臺灣?退守臺灣優勢在哪
    1949年,隨著渡江戰役的失敗,蔣介石最終痛下決心,帶著他的人馬以及在人民身上搜刮出來的七百七十四箱黃金、二百多萬兩銀元,一溜煙地跑去了臺灣。這一走,便是一輩子,老蔣到今天還有家難回。 可是,有人不解,以當時蔣介石的勢力,他是必然要反攻大陸的,既如此,為何要選擇臺灣而不是就近一些的地方呢?
  • 上海灘黑幫「三巨頭」結局,他被蔣介石嚇死,他80歲在上海掃大街
    幫派之間相互吞併,形成了以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為代表的黑幫「三巨頭」。上海灘「三巨頭」當年風光一時,就連蔣介石這樣的人物,面對他們也要畢恭畢敬,黑白兩道之間形成默契的平衡。「三巨頭」雖然壞事做盡,但涉及到民族大義時,也並非都是那麼混帳,比如杜月笙和黃金榮,日軍攻陷上海後兩人就沒有為日本人服務,而張嘯林做了漢奸。
  • 杜月笙之女杜美霞病逝 杜月笙總共有幾個子女
    上海解放前夕,蔣介石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臺灣,而共產黨也通過黃炎培等會見杜月笙勸他留在上海。但他自己判斷雖然抗日有功但擁蔣20餘年,不敢不走。杜月笙最後決定既不前往臺灣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選擇前往自由港香港。杜月笙到了香港,國共雙方又都開始爭取杜月笙。中共安排喬冠華、潘漢年一直與杜月笙保持聯繫,並派金山、章士釗等人赴港,勸說他返回上海。杜月笙的一個兒子也留上海時常往返滬港兩地,傳遞信息。對於共產黨的邀請,杜月笙推託身體欠佳暫不能回大陸,但是會遵照潘漢年「儘可能範圍內多為人民服務」的指示精神辦事。
  • 杜月笙找人算命,算命先生寫了14個字,杜月笙見到竟一病不起而靈驗
    回看20世紀的上海,遠比現在亂,黑幫白道的人全都湧現出來,成為20世紀出名的人物,當時黑幫盛行,尤其是上海灘的青幫,跟斧頭幫這兩個幫派很是著名,而這些人也形成了鼎立的圈子 古有桃園三結義,現有上海灘三大亨,青幫杜月笙,斧頭幫張嘯林,還有黃金榮,三人在20世紀的影響力可不是虛設的,隨著世道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