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不凡」,這個詞在大多數人看來並不是什麼好詞,很多人都曾感嘆地說,是年少時的「自命不凡」害了自己。其實,真相未必如此,如果你能將「自命不凡」堅持到底,那往往你就會真的不凡!事實上,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將「自命不凡」堅持到底的人!而最可悲的就是,曾經「自命不凡」,在遭遇現實的打擊後,又變得自暴自棄,讓自己成為碌碌無為的庸人。
說到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將「自命不凡」堅持到底的人,歷史上有很多傑出乃至偉大的人物都是最好的證明,比如,劉邦看到秦始皇出巡,感嘆道「大丈夫當如是」,項羽也說「彼可取而代之」。在這一方面,三國英雄劉備也堪稱翹楚,從小,劉備就是一個自命不凡的人,而在東漢亂世風雲中,雖然歷經挫折多年,但他始終相信自己,將「自命不凡」堅持到底!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響應,各地紛紛告急。一時間朝廷無法抽調足夠兵力到各地去圍剿,因此,朝廷一面調動官軍鎮壓,一面行文各郡縣,可自行招募軍兵,維持地方秩序,就地圍剿黃巾義軍。於是,各州郡縣治紛紛貼出招軍榜文。
幽州涿縣招軍榜文在城牆上一貼出,城門外便整日不斷地有眾人來圍觀。在圍觀的人群裡有一壯漢不由得長嘆一聲,眾人回頭看時,卻見此人雖衣著服色平常,身邊放著一攤草竹編織物,卻生得相貌堂堂、氣宇非凡。身高雖只七尺有餘,但卻手長過膝,雙耳有輪,大可垂肩,生就一副英雄氣概。此人正是涿縣樓桑村人氏,姓劉名備,字玄德。
劉備的父親劉弘也曾由地方向朝廷推薦為孝廉,並因此做過東郡範縣縣令。可惜壽命不長,早早過世,留下了劉備孤兒寡母在這世間。在範縣,劉弘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一般,任期太短,並沒有什麼根基。因此,屍骨未寒,就門庭頓冷。劉備只得隨寡母千裡迢迢從冀州東郡返回地處燕山山麓長城腳下的故鄉——幽州涿郡樓桑村。因為這裡尚有他的同祖叔父,緩急之間也好有個幫助和照應。
回到故鄉後,劉備的母親買了幾間土房便居住了下來,恰好在房子的東南方牆角處生長著一棵大桑樹,高五丈餘,遠遠望去樹幹挺拔,樹冠整齊巨大,幢幢如帝王羽葆車蓋,過往行人都言此樹不凡。同縣名士李定偶然經過樓桑村,見此樹之形盛也說道:「此家必出貴人」。鄰居問當為何貴?李定則搖首緩語:「貴不可言」。
人的一生窮達乃是未可測知的事情,當時,對劉備一家而言最要緊的事是解決吃飯問題。由於父親去世並沒有什麼積蓄,處理完後事,家資早已無餘,母親只能靠編織草鞋、草蓆為生,仍勉力供劉備讀書識字,以盼有個出人頭地之日。可是,劉備偏偏不去讀書,整日裡與同村孩子們做遊戲。
劉備雖然剛剛隨母從東郡歸來,可村裡大小孩子卻都願意聽他指揮,還有人願意給他當馬騎。一日,劉備忽然不再把孩子當馬騎,而是指著那棵大桑樹說:「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此語乃是有當皇帝之意。劉備的叔叔劉子敬聽說後,連忙捂住他的嘴,警告道:「你不要胡說,小心遭滅門之禍!」但劉備並不以為然,但從此並不再作此言。可是,自命不凡的那片雄心卻在這個破落皇族遠枝子弟的胸中時時鼓蕩不息,堅持了一生,歷經挫折而永不放棄。
有一種觀點:我們可以得到我們心中所期盼的一切。如果你的願望十分強烈。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將「自命不凡」堅持到底的人!正是基於這一觀點,他能使人產生強烈自信心,雖然說希望越大,痛苦也就會越深,但只要你不放棄希望,就永遠都有實現的可能!(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