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人,都善於「認慫」

2020-12-12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真正的聰明人,從不會在乎一時成敗,一地得失。

年少時看《三國演義》,總是在看烽火硝煙,攻城略地,總是覺得三國亂世,就像一場你爭我奪的鬧劇。

長大後,漸漸明白,三國講的雖是戰爭攻伐,但背後談的是人性間的博弈。

所謂成功,不過是耐心與實力的溢出;

所謂謀劃,其實是低調與退讓的修行。

劉備「三讓徐州」,卻憑藉自己的「仁德」,贏得了百姓尊敬,俘獲人心。

司馬懿「隱忍十年」,卻憑藉自己的耐心,收得了天下權力,奪取曹魏。

古往今來,鋒芒畢露者難贏,克己讓人者易得。

一個人若不懂隱忍退讓,縱使能力再強,智商再高,也難免落得事與願違、風摧流湍的下場。

曾國藩家訓中曾說:「不與人爭利益之短長,只與己爭品性之長短。」

低頭「認慫」,看似是一種懦弱,實際卻是為人處事的一種姿態,也是人生必備的通達智慧。

弱者爭理,強者認慫。昔日許都,劉備投奔曹操,在家中種菜,不思徵程,不想事業。

曹操為探究劉備真心,約劉備前來青梅煮酒,談及天下大事,評論各方諸侯。

席間,曹操問及劉備,天下英雄幾何,豪傑幾人?

劉備推託不過,只能一一說來:「淮南袁術、河北袁紹、荊州劉表、益州劉璋……」

曹操聽後,連連搖頭。

他所謂的英雄,應該如真龍一般,能大能小,能升能隱;或飛騰於宇宙之間,或潛于波濤之內。

曹操指了指劉備,又指了指自己,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劉備確實和曹操很像,同樣是能屈能伸,忍辱負重,志吞天下之人,不管處在什麼位置,遭遇多少失敗,卻始終不改變自己的理想。

但人總是矛盾的,渴望別人理解,又害怕被他人看穿。

劉備聽後,頓時大驚,手中匙箸,不覺落地。

隨後他慌忙解釋道:「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

劉備深知曹操的性格,這一刻,劉備選擇了「認慫」。

他並不是真的害怕曹操,而是不想與他再有糾纏。

只有選擇暫時認輸,才能避免之後的針鋒相對。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若一味爭理,偏要出頭,往往怨氣叢生,牢騷滿腹,最後惹得矛盾激化,得不償失。

有時候,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把自己的情緒放緩,反而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一檔節目中,撒貝寧曾問拳擊奧運冠軍鄒市明:

「如果生活中別人踩了你一腳,你會怎麼辦?」

鄒市明回答說:「當然是忍了,再不行,就向人家道歉。」

俗話說:「退一步,乾坤即大;饒一著,萬慮方休。」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會彰顯自己的優勢,反而會在最恰當的時候,選擇「認慫」,從而顧全大局。

他們懂進退、知榮辱,明白有些人無需費心,有些事也不用糾纏。

爭強的人,看似贏了當下,卻容易輸掉格局;

退讓的人,看似妥協吃虧,卻容易贏得認可。

敢於「認慫」的人,從來都不簡單。

傲者逞強,智者示弱。有人說:「傲慢的人總想證明自己,優秀的人喜好隱藏自身。」

傲慢的人,內心充滿了矛盾,遇事便是風浪。

面對問題,他們不想結果如何,而是更願印證自己的選擇。

赤壁後期,呂蒙白衣渡江,關羽被殺,荊州被奪。

劉備大怒,拒絕了孫權的割地求和,不聽諸葛亮的勸導寬慰,一心要滅掉東吳。

當時呂蒙已故,東吳失去了統領大局之人,孫權無法,只有將陸遜推至臺前。

書生拜將,在劉備看來簡直是笑話,自己戎馬半生,豈會怕一無名小輩。

劉備一攻再攻,陸遜一退再退,直至夷陵、猇亭處,陸遜才停了下來。

不斷逃避的陸遜,成了劉備眼中的膽小鼠輩。

但對陸遜來說,這一切隱忍,卻是為了示敵以弱,消耗蜀軍意志,等到最後一刻,反戈一擊。

恰逢盛夏之際,天乾物燥,而蜀軍為保證正常補給,將營寨相連。

陸遜突然襲擊,火燒蜀軍連營七百餘裡,使得蜀軍大敗,丟盔棄甲者不計其數。

劉備一生,凡事退讓,萬般忍耐,最終打下來自己的江山,可卻因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最後落得「白帝城託孤」的下場。

其實,無論是立身處世,還是做人做事,都要讓自身保持一個平和的狀態。

在《奇葩大會》上,面對馬東、高曉松和蔡康永這些情商、智商雙高的存在,趙又廷倍感壓力,而他緩解壓力的方式,便是「認慫」。

趙又廷說:

「認慫,可能從字面上來看,好像有點負面,有點消極,但我覺得,認慫不是認輸,也不是放棄,而是一種很積極的自我認知。對於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好地做好,但是在範圍之外的,就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順其自然一點。」

生活中,有很多人沒有這樣的認知。

他們錯估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對事情的判斷往往會出現偏差,結果也會偏離最初的方向。

而真正厲害的人,都有自知之明,這份自知之明會使人頭腦變得清醒。

遇事波瀾不驚,知道何事該為,何時該退。

所謂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退讓是為了以後的希望,此時看似丟了面子,卻會在以後收穫更多的裡子。

真正的聰明人,從不會在乎一時成敗,一地得失。

因為他們知道,逞強,很容易丟掉自己的優勢;

示弱,反而會贏得想要的結局。

放下如利刃,斬斷爭勝心。有時候,一個人成功與否,與能力無關,勝負的關鍵,往往在于格局。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上。

臨死前,他將軍隊交給了楊儀統領,要求大軍撤退,並讓魏延斷後。

若此刻,魏延聽從諸葛亮的安排,忍耐下來,他依舊是蜀國的擎天立柱。

然而,他卻覺得蜀國無人可壓制他,他要殺掉楊儀,奪得軍權。

最後不但丟了性命,失了忠義,還背上「反賊」罵名,被世人厭棄。

魏延從沒想過造反,他只是想要贏,想要得到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力。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只因自己一時爭強好勝,卻落得如此境地。

爭勝心太重,並不是一件好事。

它會蒙蔽一個人的雙眼,讓人只看重眼前,而忽略掉未來。

電視劇《平凡的榮耀》中,蘭芊翊這個角色深受大家的喜歡。

她是金宸資本能源組的新人,與能源組那些懶散的職場老油條不同,她一進部門就充滿了鬥志。

她為了儘快證明自己,經常不聽領導的吩咐,做一些職責範圍之外的事。

因為性子太直,總是與領導持不同意見,這使得領導很不待見她,甚至不讓她加入任何項目。

這讓她在公司寸步難行,於是蘭芊翊嘗試改變,以退為進。

她去找經理申請加入可燃冰項目,承諾只要允許自己加入,什麼髒活累活她都願意做。

蘭芊翊 「認慫」了,她的讓步,讓領導看到了她的誠意,於是領導同意她加入項目。

在之後的日子中,她放下了爭勝心,穩紮穩打,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但得到了部門所有人的認可,最後更贏得了出國深造的機會。

俗話說:「退一子而窺全局,登峻岭而觀天下。」

一個人若執著於勝負,往往會影響自己的步伐,從而失去更進一步的機會。

內心有光的人,不會糾結今天的渺小,只會執著未來的高低。

人生苦短,不只是因為每個人都被苦難所糾纏,更多是因為名利、勝負面前,世人爭得太多,搶得太盛,便會失了人品,忘了初心。

選擇放下,是一種氣度,也是一種勇氣。

它如同利刃一般,斬斷了自私狂妄的欲望,露出了淡定從容的真心。

正如劉震雲所說:「生活本沒有輸贏,但如果你一旦有了勝負心,那你便是輸家。」

寬一寸,福一分;忍一時,進一世。人生海海,難免有起有伏。

有時候,爭一時,便會失一世;急三分,便會丟七分。

越想贏的人,往往越容易輸;太用力的人,往往也得不償失。

《菜根譚》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其實,生活的困境,往往在於雙方的僵持不下,若有一方「認慫」服軟,事情便會很快得到解決。

退讓,並不是軟弱;認「慫」,也不是認輸。

委身低處,忍一時,便會從容一世;

身在平處,淡一分,便會知足常樂;

位居高處,放一下,便會通透豁達。

餘華曾在《活著》中寫道:

「活著,在我們語言中充滿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喊叫,也不是進攻,而是忍受。」

一忍可為百勇,一靜可抵百動。

那些懂得藏鋒守拙,看淡得失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相關焦點

  • 【夜讀】真正厲害的人,都善於「認慫」
    其實,無論是立身處世,還是做人做事,都要讓自身保持一個平和的狀態。 生活中,有很多人沒有這樣的認知。他們錯估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對事情的判斷往往會出現偏差,結果也會偏離最初的方向。
  •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在這3方面「認慫」,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在這3方面「認慫」,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1、對自己健康「認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強壯的身體才能有更多的精力來完成你的夢想,要是身體健康都沒了,一切都變得扯淡。很多人認為自己還年輕,有足夠的資本去揮霍,因此不斷地消耗自己的健康。
  • 騰訊員工辭去75萬年薪工作回老家: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認慫
    人到中年,真正厲害的人懂懂得「認慫」。認慫在字面上來說有些負面,有些消極,但認慫不是認輸,不是認命,而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認知。婷婷曾三次提出辭職,但都遭到老師「以院裡需要人」為由拒絕。其實在婷婷出事之前,婷婷就有過輕生的念頭。10月5日,婷婷站上天台欲輕生,直到男友趕到學校後才將其勸阻下來。
  •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會「認慫」
    都說做人,認命也不能認慫,畢竟認慫了,就真的低人一頭了。只是在我看來,所謂的認慫,並不是承認比別人差,而是明白有些事,真的沒必要一較高低。人生無非百年,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限,在這個限度之內,花費時間去做最值得的事,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而我覺得,不認慫,很多時候就是在浪費時間。
  • 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在4種人面前「認慫」,日子越過越舒心
    生活和工作都需要智慧與謀略,看我們身邊真正厲害的人,從來都不會傻傻地一直和別人爭個你高我低,在4種人面前特別懂得「認慫」,讓自己的生活越過舒心。一、在「傻子」面前認慫我們不論生活還是職場中,總會遇到各色各樣的人,而有一些人總喜歡無理取鬧,覺得自己永遠都是正確的。
  • 多少人敗在太守規矩、不懂變通!而真正厲害的人,都善於變通思維
    多少人,敗就是敗在了太守規矩、不懂變通上!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有才華卻沒有成功的人,他們的人生最大的弱點也正是:太守規矩、不懂變通!而真正厲害的人都善於變通思維,打破瓶頸,突破僵局!思路決定出路,思路靈活,出路多多。而不善於變通思維,就不會有新的思路,做起事來就很難找到好的方法,而多動腦筋,善於變通思維,就可以找到解決難題的變通之道。
  • 真正厲害的人,通常都是相似的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厲害的人大多都是相似的,他們身上有很多類似的特點,甚至是品質。總有人覺得一個人之所以成功,之所以能夠走上高位,之所以能夠站在金字塔頂端,是因為他運氣很好。他早上四點鐘起床,然後學三個小時,七點鐘之後開始準備吃早餐,並且去上班,就這樣,他堅持了整整一年,一年以後大家都非常驚訝,他的英語真的進步很快,而且和合作夥伴聊天特別順暢。那些自律到讓人覺得非常可怕的人通常都是非常厲害的,這種厲害常常帶著非凡的實力,不管他們走到哪裡,都讓人不容小覷。
  • 天道秘維:一個人真正變得強大,往往是從「認慫」開始的
    1、《天道》中的「認慫」《天道》中的丁元英是一個見過大風大浪的人,為王廟村導演的一出殺富濟貧的扶貧神話令人嘆為觀止,但是也有很多人對他一些表現不是很理解。其實丁元英壓根沒在意這些,這些對他來說都是一些俗人俗事,他的每一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的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於跟你講道理。2、人到中年的「認慫」電視劇《好先生》中孫紅雷說,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一種就是你爸這種為別人活的,表面上看是慫,其實內心比誰都堅強。
  • 人在落魄時,在這四個方面就要「認慫」,才是真正的強者
    ——克利福德庫泊失敗是經常會用到的字眼,因為很多人都經歷過,很多人都正在經歷。可是這些人敢不敢正視自己的失敗,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有的人失敗之後,認為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他們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狼狽,於是有可能開始自欺欺人。
  • 男人在這三種情況下「認慫」,不是懦弱,而是真正的高情商
    其實,適時認慫才是人生常態。 很多人認為認慫是一個貶義詞,其實不然。 事實上,大多數時候的認慫,既不是妥協,也不是認輸,而是帶著愛與責任,用一種大家都能愉快接受的方式解決問題。
  • 一段感情裡,男人真正在乎你的標誌:認慫
    楊曉芸的性格刁蠻任性,向南從來都是卑微討好,包括在兩人結婚之後,每次吵架依舊是向南主動低頭認錯。向南太愛楊曉芸了,被對方吃得死死的,可以這樣說,從愛上楊曉芸那一刻起,他就認慫了,他所有的卑微討好,皆因為害怕失去。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
    老子所說的這種人,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境界高,格局大,屬於真正內心強大、實力強大的人!但是,真正的強大,不是虛張聲勢,而是由內到外散發出來的,是一種自然流露!所以說,真正厲害的人,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了什麼,繼而在什麼外部特徵中表現出來。琢磨君認為:真正厲害的人,能力強大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
  • 真正厲害的男人,很「宅」
    01真正厲害的男人,善於控制情緒真正厲害的男人,善於對情緒的把控,在「宅」的生活裡提升自我的修養和素質。生活中有很多影響情緒的事情發生,大多數人都會在第一時間爆發,把自己的情緒宣洩在最親近的人身上,在給對方造成傷害的同時,也讓自己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一個能控制情緒的男人,肯定有著很強的定力,不會隨意的被人幹擾,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想法,所以他的「宅」會被很多人不理解,但這也正是他逐漸改變自己的因素。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善於與一種人交朋友,是人聰明、情商高的表現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善於與一種人交朋友,是人聰明、情商高的表現,那就是……與自己的競爭對手交朋友。許多人都認為,競爭對手就是「敵人」 ,與「敵人」交朋友,是一種愚蠢的選擇。殊不知,真正贏得競爭的方式是:強強聯合!與競爭對手交朋友,為共同利益結盟,其實是一種人聰明、情商高的選擇。
  • 天道:真正精明的人都善於偽裝,這2種人看似普通,卻是狠角色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厲害的人大多都是相似的,他們身上有很多類似的特點,甚至是品質。一個人厲害不厲害,往往並不看他們的身上所擁有的物質財富,而是通過這個人為人處事中表現出來的細節,通常,一個厲害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很有作為的人,很有成就的人。
  • 職場上,真正厲害的人應當具備的「高攻擊性」,善於打破公司和氣
    大家應該都聽過「欺軟怕硬」這個成語吧,善良的人總是會被欺負,那些具備攻擊性的人,反而不會有人欺負,人善被人欺,善良也要有鋒芒。我們要善於用自己的高攻擊性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徵服他人,一直軟弱下去,總是會被他人欺負,一直會讓自己抬不起頭,好的一面永遠只展現在信得過的人面前。
  • 人到中年,該認慫時就認慫
    把脾氣發洩出來,是一種本能,誰都能做到;而把脾氣壓下去,卻是種修為,不是誰都有這種本事。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責任不小;還房貸,繳學費,養家餬口。學會認慫,只是因為懂得了責任與擔當,明白了輕重得失。學會認慫、不逞強鬥狠;勇於認慫,不攀比計較。
  • 人到中年,「認慫」,不認命
    有人說,人活著就是認慫的過程,從前你看不慣的,到了中年就要學會忍耐。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其實人到中年,學會「認慫」,其實是一種智慧。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學會認慫,不較真,不攀比,才能好好地活著。小區裡有個阿姨,喜歡爭強好勝,和人爭辯,不把別人說的甘拜下風不罷休。後來,她人緣越來越差,才開始感受到「高處不勝寒」的滋味,現在小區裡遇見她,當初辯論常勝將軍的她,已經學會了沉默和微笑。
  • 真正厲害的人,都喜歡「獨來獨往」
    而我們,還會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喜歡「獨來獨往」。因為捨去了依靠誰的想法,才有了無所畏懼的勇氣,才憋一口氣,一舉成功。也許,你還是要反駁這樣的觀點,因為成功的人,身邊有很多人關心關注。其實不然,他們內心依舊是「獨來獨往」的,身邊大部分的人,都是利益關係,或者是工作關係,稱不上真心朋友。大家相安無事,其實是各需所得。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藏有四個「高層次思維」,很奇怪
    ——安迪教父真正厲害的人,肯定會有很多的過人之處,就是因為這些地方比其他人優秀,才會成為了別人心目中的成功者,甚至是一些人心目當中的偶像。我們要多同這些人在一起,細心觀察他們的行為舉止,捕捉到他們身上的優點,最好是把這些優點「據為己有」。其實這些真正厲害的人,身上往往都藏有四個「高層次思維」,如果你擁有了,你也是一個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