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該認慫時就認慫

2020-12-12 半闕姑娘

人,見過了大山大水,心就靜了;

人,經過了生離死別,脾氣就慫了。

人到中年,看遍了大山大水,經歷了大風大浪,嘗過了生離死別之後,最要學會的一件事情,就是認慫。

慫,表面上是一種窩囊,內在裡是一種大度。

把脾氣發洩出來,是一種本能,誰都能做到;而把脾氣壓下去,卻是種修為,不是誰都有這種本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責任不小;還房貸,繳學費,養家餬口。學會認慫,只是因為懂得了責任與擔當,明白了輕重得失。

學會認慫、不逞強鬥狠;勇於認慫,不攀比計較。才能讓自己過得越來越舒心,生活越來越幸福。

01開車認慫

剛拿駕照的時候,特別喜歡開車,喜歡開快車。

跑在路上,眼中只有兩種人:跑得比我快的,都是不要命的傻子;跑得比我慢的,都是該回駕校回爐的菜鳥。

遇到有加塞的,一定會死死握住方向盤,堅決不讓人插隊。

為此,起碼和別人刮蹭過好幾次。

雖然沒有大打出手,但也鬧過口角,後來被家裡批評,說要是遇到狠的橫的,那就危險了。

如今,路上遇到有車加塞,我都會笑咪咪踩一腳剎車,揮揮手:「你先過去吧。」

慢不了10秒,換來的,是心態平和,平安是福。

02口角認慫

前一陣,和幾位朋友在燒烤店擼串吃龍蝦。

夜晚的大排檔,很多都是吃過晚飯,再來第二局的人,酒都喝得差不多了,很多人都是臉紅脖子粗,嗓門恁大。

我們旁邊的一桌,是七八個小年輕,二十歲出頭,一看就是剛進入社會。

有位朋友去拿菜的時候,不小心踢倒了鄰桌放在地上的啤酒瓶,把一位小年輕的鞋給浸溼了。

本來是小事一樁,朋友也趕緊道了歉。可是因為喝了酒,小年輕非要不依不饒,動手推搡了起來。

兩句爭執後,鄰桌全部站了起來,其中有一位很戲劇化地拿起一支啤酒瓶,在桌上敲碎了,指著我們朋友說:「今天不說清楚就別想走。」

這時候,我們這桌組局的陳生站了起來,滿臉堆笑地過去給鄰桌散了一輪煙,說:對不起啊,我們這就告辭,不影響你們。說完,結完帳就走人了。

小年輕們見我們認慫,感覺挺有面子,哼了幾聲,也就沒再多說。

他們不知道,陳生是退伍軍人,拳館老闆,真要動起手來,他一個人撂翻幾個根本不是問題。

但是他已經好幾年不動手了。他說,年輕時血氣方剛,誰也不服,可是也給自己惹了不少麻煩,讓家人擔驚受怕。

逞一時血氣之勇,除了招惹是非,虧的永遠是自己。

03喝酒認慫

人到中年,身體大不如前。

年輕時熬夜,第二天生龍活虎;如今熬一次夜,有三五天補不過來。

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重擔都扛在自己肩上,健康已經不僅是自己的健康。

突然之間就發現,身邊很多的酒友,紛紛戒酒、少喝酒。

相熟的朋友,聚會適當喝一點,大大方方認慫:我慫我健康。

不相熟的酒局,一律不參加,參加了也不喝。人到中年,沒有必要再為了不相干的人情和面子,喝無意義的酒。

不喝激將酒,酒桌上,總有些人話裡話外諷刺人,年輕時總經不住激將,非要一較高下。

人到中年,骨氣都是自己給的,那些在酒桌上叫囂譁眾取寵的人,早就入不了中年人的眼。

然後你會發現,推掉酒,其實沒有那麼難。

生活認慫

人到中年,不攀比,不羨慕,只用心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不和親朋好友攀比財富。錢多有錢過的過法,錢少有錢少的活法。

人到中年,最要緊的,是和自己和解。

有人成功,就就有失敗,有人風光,就有人失意。人的痛苦,大部分時候都來自只看到了成功者的光鮮,卻忘了失意者的名字。

知足常樂,才能平和心境。

不和親朋友好友攀比孩子。孩子出息,自己知道就好;孩子沒有出息,身體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福氣。

須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人生一世,路都是自己走的。再愛子女,你也代替不了他們的路。

別人家孩子再優秀,畢竟也是別人家的。一家人和睦開心,比什麼都重要。

人到中年,活著就是僥倖,平安就是幸福,就不要再那麼苛求自己了。認服軟就服軟,該認慫就認慫。

—END—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認慫」,不認命
    有人說,人活著就是認慫的過程,從前你看不慣的,到了中年就要學會忍耐。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其實人到中年,學會「認慫」,其實是一種智慧。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人生本就該低調謙和一些,適當放下身段,才會走的更遠。人到了中年,更應懂得,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林清玄的《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到:「生命若減到極簡,一隻蝴蝶就能找到無限的花園,一棵樹裡就有美麗的江山,一朵雲裡就是無限的天空。」
  • 人到中年,要懂得「認慫」
    提起「認慫」兩個字,人們第一時間出現的情緒和態度總是鄙夷和好笑,在大多數人看來,認慫的人,就是懦弱,膽怯,沒有擔當,不負責任的代名詞,根本不值得尊敬,更不值得學習。對於我們現今的社會來說,人文的環境已經改變很多,平常日子裡沒有那麼多威脅自己的存在,但人到中年,我們還是應該學會認慫,應該有這種靈活的思維,保全自己的智慧。青年人愛拼愛闖,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畢竟,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更容易不顧一切,放下所有。
  • 人到中年,應不應該「認慫」?
    人到中年,除了無法挽留,還有很多無奈和不得已。最近幾次聚會,聽到幾個老朋友都在發感慨,互相訴說自己的身體怎麼不好,精力怎麼差,記憶力也在下降,最後都是長嘆一聲:唉,老了,人不服歲數真是不行啊。是啊,人到中年,胳膊腿都不如年輕人靈便,精力也不如年輕人旺盛,工作沒法像年輕人那樣拼命,生活也不像年輕人那樣有激情,在感受到自己各方面能力下降的同時,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煩惱和挫敗感,這也許就是中年危機的一方面原因吧。最近聽到一個說法,就說中年人想要幸福,有一個最好的秘訣———認慫!
  • 男人到了中年,學會「認慫」,並不意味著是認輸
    很多人也總是要和別人爭高下,自己要比別人強,得到的利益要比別人更多。就是在面對很多不重要的事情上面,兩個人也總是會吵得不可開交,好像誰先退一步就意味著自己比他弱,比他低人一等。很多人沒有想過,有很多事情在不涉及底線和原則上,認慫之後帶來的後果是兩個人不計較不糾纏,這樣要比爭得面紅耳赤要好得多。
  • 人到中年,懂得在這3方面「認慫」的人,說明他本事越大,很真實
    老話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很多人對於「認慫」抱有藐視態度,認為這是一種丟人、懦弱的表現。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需要認清到一個道理:認慫並非是軟柿子的代表,它不代表處處忍氣吞聲,讓人欺負到頭上來。而是一種能辨明是非黑白,不鑽牛角尖、不糾纏的豁達心態。
  • 人到中年,是一個逐漸認慫的過程
    可是不管自己怎麼感覺,怎麼認為,心裡怎麼停留在過去,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中年時代,已經到了!儘管自己在心底一再的否認,一再的抗拒,不承認,不服輸,可是亞健康狀態的身體卻出賣了自己。李開復,在美國的名氣不亞於功夫巨星成龍,李連杰,是微軟第一個華裔副總裁。於2009年48歲時成立創新工場,成為紅極一時的「創業者搖籃」。
  • 黃曉明:和姐姐們相處,該認慫時認慫,該嚴肅時嚴肅
    在被問到會否考慮參與《披荊斬棘的哥哥》時,他連連否認:「我慫,沒那麼大膽子!」 但隨著姐姐們的練習漸入佳境,黃曉明也心態越來越放鬆,「看著一次又一次的演出,特別震撼,我真正投入到成團鑑定人的身份,見證她們成長,跟大家越來越熟悉了。」
  • 人到中年參加飯局,遇到三種小人要學會認慫,和小人抬槓沒好處
    現如今,隨著時代發展,有很多年輕人心浮氣躁,所以在參加飯局或者是商務酒局的時候,很容易因為一些說話的毛病和說話內容導致得罪小人,久而久之,到了中年階段變成了中年人,可是在參加飯局時,卻還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無法讓自己擁有豁達的心態,那麼在和小人對峙的時候也是找不到任何好處,所以也是建議大家在參加飯局的時候
  • 《大器晚成》:人到中年,關鍵時候「認慫」有多重要?
    研究表明,人腦25歲才開始成熟,開始擁有發育完善的執行能力,人到中年迎來創造力的頂峰。讓你在未來獲得影響力與領導力韌性:讓你自己更好地與逆境相處冷靜:每臨大事有靜氣洞察力:那些改變人生的寶貴想法智慧:人到中年
  • 人到中年要懂得,再落魄,也別向這三個人「認慫」,不成熟!
    明明很強悍的人,偏偏喜歡在人前表現得「弱不禁風」,一旦周圍的人放鬆警惕,他就會像狼一樣,攻擊一切妨礙自己的人。而明明卻很弱的人,偏偏又愛在人前「逞強」,讓眾人認為,他就是個「強者」。這或許是一個不怎麼好笑的冷笑話。直到中年才明白,原來,「逞強」的背後,是辛酸和痛苦。
  • 女人認慫,是從當媽開始的!
    每次產檢都揪著心,醫生皺一下眉,就被嚇到半死,醫生半天不吭聲反覆檢查,嚇到大氣都不敢出!擔心生的是兒子,怕他太調皮,怕他莽撞,怕他找不到媳婦;更擔心生出來的是女兒,怕她不受待見,怕她嬌弱,怕她被辜負,更怕她經不住生育之苦。
  • 認慫不是真「慫」
    有時候,生活中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垃圾人,如果單純為了伸張正義,與一個垃圾人較真,可能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付出生命。在一次講座中,一位專家,講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的事情,在某商店走路時,不小心把別人的腳踩了一下,別人怒氣衝天的樣子,而且不論是個子,身材都比自己有著較強的優勢,道歉的話,可能也無法解決,於是他輕輕的彎下腰,用自己的手套,把對方的鞋子擦了,同時還把另外一隻鞋子也順帶擦了一下,然後站起來,笑嘻嘻的說:「實在抱歉,這樣你滿意嗎?」事情就這樣解決了。
  • 心理學:認慫是一種高級的能力,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退讓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認慫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貶義詞,認慫意味著認輸,意味著落於下風,也意味著不如人。人們普遍有社會比較的傾向,社會比較也是自我概念的主要來源之一,通過社會比較獲得積極的自我價值,就能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會「認慫」
    都說做人,認命也不能認慫,畢竟認慫了,就真的低人一頭了。只是在我看來,所謂的認慫,並不是承認比別人差,而是明白有些事,真的沒必要一較高低。人生無非百年,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限,在這個限度之內,花費時間去做最值得的事,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而我覺得,不認慫,很多時候就是在浪費時間。
  • 在這兩個方面「認慫」的人,其實大有本事,別傻傻不明白
    人到中年,說不完的苦,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也許,我們沒有了曾經的方剛之氣,我們變得別人眼裡的「慫」包。其實,沒有人願意變「慫」,一方面在別人眼裡,我們站不住腳,覺得面子丟失。一方面覺得自己怎麼如此懦弱,與內心過不去。我不知道要從何種角度去給大家解釋。但今天寫下此文,也是有原因的,待會兒會給大家細說。
  • 一個人的成熟,從「認慫」開始
    事後,回想這一幕,如同每個人的人生中的片段,有著驚人的相似。一次次的失敗、有著一次次的挫折,眼看著成功就在眼前,可能有感覺差一點就能抓住,但是就是差那麼一點兒。那為了去迎接新的挑戰,就必須卸下自己的一些包袱,久之就成為了在現實面前的「認慫」。當「認慫」了,也就學會了思考,慢慢地也會成熟。
  • 被執行人前一秒「穩如泰山」,拘留體檢時秒認慫
    被執行人前一秒「穩如泰山」,拘留體檢時秒認慫 2020-11-27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認慫並不代表害怕
    人這一輩子每到一個年齡就會有該年齡的負擔,而現在的中年人除了富二代,哪個不是一邊低頭落淚,一邊埋頭苦幹。生活的擔子越來越重,人生不過是一場苦累史,每個人都是從幼稚到成熟,從羸弱到強大的成長史。記得周星馳的電影裡的一句話: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啊!
  • 天道秘維:一個人真正變得強大,往往是從「認慫」開始的
    1、《天道》中的「認慫」《天道》中的丁元英是一個見過大風大浪的人,為王廟村導演的一出殺富濟貧的扶貧神話令人嘆為觀止,但是也有很多人對他一些表現不是很理解。其實丁元英壓根沒在意這些,這些對他來說都是一些俗人俗事,他的每一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的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於跟你講道理。2、人到中年的「認慫」電視劇《好先生》中孫紅雷說,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一種就是你爸這種為別人活的,表面上看是慫,其實內心比誰都堅強。
  • 騰訊員工辭去75萬年薪工作回老家: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認慫
    人到中年,真正厲害的人懂懂得「認慫」。認慫在字面上來說有些負面,有些消極,但認慫不是認輸,不是認命,而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認知。01.適時認慫,是成年人該有的姿態前段時間,有兩個讓人倍感惋惜的新聞。11月2日,湖南師範大學商學院學生婷婷,在寢室上吊自殺。從婷婷家人口中得知,婷婷的自殺與最近幾個月在院團委工作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