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見過了大山大水,心就靜了;
人,經過了生離死別,脾氣就慫了。
人到中年,看遍了大山大水,經歷了大風大浪,嘗過了生離死別之後,最要學會的一件事情,就是認慫。
慫,表面上是一種窩囊,內在裡是一種大度。
把脾氣發洩出來,是一種本能,誰都能做到;而把脾氣壓下去,卻是種修為,不是誰都有這種本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責任不小;還房貸,繳學費,養家餬口。學會認慫,只是因為懂得了責任與擔當,明白了輕重得失。
學會認慫、不逞強鬥狠;勇於認慫,不攀比計較。才能讓自己過得越來越舒心,生活越來越幸福。
01開車認慫
剛拿駕照的時候,特別喜歡開車,喜歡開快車。
跑在路上,眼中只有兩種人:跑得比我快的,都是不要命的傻子;跑得比我慢的,都是該回駕校回爐的菜鳥。
遇到有加塞的,一定會死死握住方向盤,堅決不讓人插隊。
為此,起碼和別人刮蹭過好幾次。
雖然沒有大打出手,但也鬧過口角,後來被家裡批評,說要是遇到狠的橫的,那就危險了。
如今,路上遇到有車加塞,我都會笑咪咪踩一腳剎車,揮揮手:「你先過去吧。」
慢不了10秒,換來的,是心態平和,平安是福。
02口角認慫
前一陣,和幾位朋友在燒烤店擼串吃龍蝦。
夜晚的大排檔,很多都是吃過晚飯,再來第二局的人,酒都喝得差不多了,很多人都是臉紅脖子粗,嗓門恁大。
我們旁邊的一桌,是七八個小年輕,二十歲出頭,一看就是剛進入社會。
有位朋友去拿菜的時候,不小心踢倒了鄰桌放在地上的啤酒瓶,把一位小年輕的鞋給浸溼了。
本來是小事一樁,朋友也趕緊道了歉。可是因為喝了酒,小年輕非要不依不饒,動手推搡了起來。
兩句爭執後,鄰桌全部站了起來,其中有一位很戲劇化地拿起一支啤酒瓶,在桌上敲碎了,指著我們朋友說:「今天不說清楚就別想走。」
這時候,我們這桌組局的陳生站了起來,滿臉堆笑地過去給鄰桌散了一輪煙,說:對不起啊,我們這就告辭,不影響你們。說完,結完帳就走人了。
小年輕們見我們認慫,感覺挺有面子,哼了幾聲,也就沒再多說。
他們不知道,陳生是退伍軍人,拳館老闆,真要動起手來,他一個人撂翻幾個根本不是問題。
但是他已經好幾年不動手了。他說,年輕時血氣方剛,誰也不服,可是也給自己惹了不少麻煩,讓家人擔驚受怕。
逞一時血氣之勇,除了招惹是非,虧的永遠是自己。
03喝酒認慫
人到中年,身體大不如前。
年輕時熬夜,第二天生龍活虎;如今熬一次夜,有三五天補不過來。
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重擔都扛在自己肩上,健康已經不僅是自己的健康。
突然之間就發現,身邊很多的酒友,紛紛戒酒、少喝酒。
相熟的朋友,聚會適當喝一點,大大方方認慫:我慫我健康。
不相熟的酒局,一律不參加,參加了也不喝。人到中年,沒有必要再為了不相干的人情和面子,喝無意義的酒。
不喝激將酒,酒桌上,總有些人話裡話外諷刺人,年輕時總經不住激將,非要一較高下。
人到中年,骨氣都是自己給的,那些在酒桌上叫囂譁眾取寵的人,早就入不了中年人的眼。
然後你會發現,推掉酒,其實沒有那麼難。
生活認慫
人到中年,不攀比,不羨慕,只用心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不和親朋好友攀比財富。錢多有錢過的過法,錢少有錢少的活法。
人到中年,最要緊的,是和自己和解。
有人成功,就就有失敗,有人風光,就有人失意。人的痛苦,大部分時候都來自只看到了成功者的光鮮,卻忘了失意者的名字。
知足常樂,才能平和心境。
不和親朋友好友攀比孩子。孩子出息,自己知道就好;孩子沒有出息,身體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福氣。
須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人生一世,路都是自己走的。再愛子女,你也代替不了他們的路。
別人家孩子再優秀,畢竟也是別人家的。一家人和睦開心,比什麼都重要。
人到中年,活著就是僥倖,平安就是幸福,就不要再那麼苛求自己了。認服軟就服軟,該認慫就認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