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01急於求成的社會焦慮
在成名要趁早的時代,我們很多人都被裹挾著走,要贏在起跑線上,一步都不能輸。
似乎我們只要沒有在規定的年齡取得相應的成績,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被身邊人取笑,甚至就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譬如,如果我們20歲沒考上理想大學,35歲還沒有到中層管理崗位,40歲做不到年薪百萬有車有房……
那麼,很大程度我們就會被扣上「失敗者」的名號,感嘆道:留給我們的機會就不多了。
甚至,就連如果我們30歲還沒有結婚生子,或者單純我們收入比不上隔壁鄰居老王,同樣被看成異類、失敗者、油膩的中年人。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拼命地往前跑,但是很遺憾的是:年少有為,成為精英者依舊是小數一部分人。
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渾渾噩噩地迎合社會、家裡、親朋好友,過上焦慮不堪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當今社會的急於求成的焦慮現狀。
很多人內心默許這樣一個準則:如果做不到年少有為,留給我們機會就不多了?中年以後,我們就會被定型了,創造力、能力、精力等都會直線下降,只好接受自己失敗的人生。
但,這真的是事實嗎?
不,並不是這樣子的。一次偶然機遇下,我看到了美國裡奇·卡爾加德這本《大器晚成》新書,才恍然大悟。
《大器晚成》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在任何年齡、在人生任何階段,都能創造成就。比起年輕人,中年人也有自己優勢,我們身邊很多人都可以成為大器晚成者的。
因此,對待自己的人生,我們不妨耐心一點,正如種一棵樹,也需要時間來等待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02大器晚成的六大優勢
大器晚成,才是我們大部分人最可能的常態。
研究表明,人腦25歲才開始成熟,開始擁有發育完善的執行能力,人到中年迎來創造力的頂峰。
在《大器晚成》一書,作者提出大器晚成者的六大優勢,如下:
好奇心:完成偉大事業的渴望與自我驅動力同情心:讓你在未來獲得影響力與領導力韌性:讓你自己更好地與逆境相處冷靜:每臨大事有靜氣洞察力:那些改變人生的寶貴想法智慧:人到中年,更容易看清事物的全局
人到中年,更沒有必要事事休,變得膽小怕事,不敢勇往直前。
要知道,創造力並非年輕人的專利,人到中年我們有足夠時間、經驗和嘗試,也能夠開闢一道展示個人天分的路徑。
無論是35歲才創立阿里巴巴的馬雲,還是48歲才通過《英國達人秀》崛起的草根明星蘇珊大媽,亦或者是77歲開始學畫畫80多歲舉辦個人畫展的摩西奶奶……
他們都用自己的人生詮釋這樣一個道理:有些成就,的確需要我們人生的歷練、智慧、經歷以及時間來鑄造與滋養。
就如同經過漫長的黑夜,我們才迎來清晨的曙光一樣。而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知道的是:永遠保持學習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好而努力著。
03大器晚成者如何成就自己?
那麼,作為大器晚成者,我們應該怎麼成就自己?
面對質疑和冷眼以及一把年紀的自己,相信很多人都會鬱郁不得志,心裡很不痛快,卻一直苦苦地咬牙堅持著。
毫無疑問,堅持是一種好品質,但要用在關鍵處上。有時候,我們得要學會放棄,關鍵時候懂得「認慫」,這很重要。
放棄也是一種力量,並不是自暴自棄,「認慫」也是為了更好地展現自己。
《大器晚成》裡面提及到,人的毅力好比銀行帳戶,我們可以從中提取一定額度的毅力,但不能無限度地提取,我們得明智地選擇,以免餘額不足。
這種「懂得放棄」的觀念,讓我眼前一亮。比起去抓住或去獲得,放棄更有困難與凸顯智慧。
「我認為如果你已經有了清晰的備選方案,如果你已經能夠構想自己重獲新生的情形,那麼你就應該放棄當前不對路的選擇」,學會放棄,把專注用在更有效的事上。
很多大器晚成的人,都是放棄原有不適合他們的「土壤」與領域,獲得新的可能與新的成功。
總的來說,《福布斯》雜誌發行人裡奇卡爾加德打破了那些阻礙我們前行的迷思。
這本書就像是一道光,照亮我們生命的角落。無論你現在多少歲,只要你還想創造偉業,那麼你得花點時間來了解《大器晚成》。
這本書一經問世,好評連連,更獲得福布斯傳媒董事長兼總編輯史蒂夫·福布斯,全球50大商業思想家丹尼爾·平克,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指揮官《賦能》作者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等商業大咖的傾力推薦。
如果你正處於中年困境,不知道前路如何走,迷茫不已;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叛逆,你卻無法與他溝通交流,心煩不得;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獲得成功,卻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
那麼,這本書《大器晚成》特別適合你,值得你細細閱讀。
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只有自己去閱讀,去品味,去消化,才能成為你人生的養分。
期待書中的前瞻觀念或者某些句子與方法,能夠不經意打動你,給你啟發,照亮你生命的某個角度。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如果做不成少年有為,我們還可以大器晚成。
相信自己,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馬。
就算到最後,我們依舊沒有獲得成功,
但最起碼我們成為了行動的巨人,
勇於拼搏、內心充盈的智者,
活出精彩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