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人到中年,關鍵時候「認慫」有多重要?

2020-12-12 微微笑了

文|微微笑了

01急於求成的社會焦慮

在成名要趁早的時代,我們很多人都被裹挾著走,要贏在起跑線上,一步都不能輸。

似乎我們只要沒有在規定的年齡取得相應的成績,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被身邊人取笑,甚至就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譬如,如果我們20歲沒考上理想大學,35歲還沒有到中層管理崗位,40歲做不到年薪百萬有車有房……

那麼,很大程度我們就會被扣上「失敗者」的名號,感嘆道:留給我們的機會就不多了。

甚至,就連如果我們30歲還沒有結婚生子,或者單純我們收入比不上隔壁鄰居老王,同樣被看成異類、失敗者、油膩的中年人。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拼命地往前跑,但是很遺憾的是:年少有為,成為精英者依舊是小數一部分人。

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渾渾噩噩地迎合社會、家裡、親朋好友,過上焦慮不堪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當今社會的急於求成的焦慮現狀。

很多人內心默許這樣一個準則:如果做不到年少有為,留給我們機會就不多了?中年以後,我們就會被定型了,創造力、能力、精力等都會直線下降,只好接受自己失敗的人生。

但,這真的是事實嗎?

不,並不是這樣子的。一次偶然機遇下,我看到了美國裡奇·卡爾加德這本《大器晚成》新書,才恍然大悟。

《大器晚成》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在任何年齡、在人生任何階段,都能創造成就。比起年輕人,中年人也有自己優勢,我們身邊很多人都可以成為大器晚成者的。

因此,對待自己的人生,我們不妨耐心一點,正如種一棵樹,也需要時間來等待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02大器晚成的六大優勢

大器晚成,才是我們大部分人最可能的常態。

研究表明,人腦25歲才開始成熟,開始擁有發育完善的執行能力,人到中年迎來創造力的頂峰。

在《大器晚成》一書,作者提出大器晚成者的六大優勢,如下

好奇心:完成偉大事業的渴望與自我驅動力同情心:讓你在未來獲得影響力與領導力韌性:讓你自己更好地與逆境相處冷靜:每臨大事有靜氣洞察力:那些改變人生的寶貴想法智慧:人到中年,更容易看清事物的全局

人到中年,更沒有必要事事休,變得膽小怕事,不敢勇往直前。

要知道,創造力並非年輕人的專利,人到中年我們有足夠時間、經驗和嘗試,也能夠開闢一道展示個人天分的路徑。

無論是35歲才創立阿里巴巴的馬雲,還是48歲才通過《英國達人秀》崛起的草根明星蘇珊大媽,亦或者是77歲開始學畫畫80多歲舉辦個人畫展的摩西奶奶……

他們都用自己的人生詮釋這樣一個道理:有些成就,的確需要我們人生的歷練、智慧、經歷以及時間來鑄造與滋養。

就如同經過漫長的黑夜,我們才迎來清晨的曙光一樣。而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知道的是:永遠保持學習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好而努力著。

03大器晚成者如何成就自己?

那麼,作為大器晚成者,我們應該怎麼成就自己?

面對質疑和冷眼以及一把年紀的自己,相信很多人都會鬱郁不得志,心裡很不痛快,卻一直苦苦地咬牙堅持著。

毫無疑問,堅持是一種好品質,但要用在關鍵處上。有時候,我們得要學會放棄,關鍵時候懂得「認慫」,這很重要。

放棄也是一種力量,並不是自暴自棄,「認慫」也是為了更好地展現自己。

《大器晚成》裡面提及到,人的毅力好比銀行帳戶,我們可以從中提取一定額度的毅力,但不能無限度地提取,我們得明智地選擇,以免餘額不足。

這種「懂得放棄」的觀念,讓我眼前一亮。比起去抓住或去獲得,放棄更有困難與凸顯智慧。

「我認為如果你已經有了清晰的備選方案,如果你已經能夠構想自己重獲新生的情形,那麼你就應該放棄當前不對路的選擇」,學會放棄,把專注用在更有效的事上。

很多大器晚成的人,都是放棄原有不適合他們的「土壤」與領域,獲得新的可能與新的成功。

總的來說,《福布斯》雜誌發行人裡奇卡爾加德打破了那些阻礙我們前行的迷思。

這本書就像是一道光,照亮我們生命的角落。無論你現在多少歲,只要你還想創造偉業,那麼你得花點時間來了解《大器晚成》。

這本書一經問世,好評連連,更獲得福布斯傳媒董事長兼總編輯史蒂夫·福布斯,全球50大商業思想家丹尼爾·平克,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指揮官《賦能》作者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等商業大咖的傾力推薦。

如果你正處於中年困境,不知道前路如何走,迷茫不已;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叛逆,你卻無法與他溝通交流,心煩不得;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獲得成功,卻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

那麼,這本書《大器晚成》特別適合你,值得你細細閱讀。

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只有自己去閱讀,去品味,去消化,才能成為你人生的養分。

期待書中的前瞻觀念或者某些句子與方法,能夠不經意打動你,給你啟發,照亮你生命的某個角度。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如果做不成少年有為,我們還可以大器晚成。

相信自己,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馬。

就算到最後,我們依舊沒有獲得成功,

但最起碼我們成為了行動的巨人,

勇於拼搏、內心充盈的智者,

活出精彩的人生。

-END-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要懂得「認慫」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有不好的一面,也會有利好的一面,認慫這件事情也是這樣的,有時候,認慫也並不可恥,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智慧。關鍵是要看向什麼認慫,怎樣認慫,關鍵是看,認慫的那個人心裡怎麼想,有怎樣的抱負和品質。
  • 人到中年,該認慫時就認慫
    人,見過了大山大水,心就靜了;人,經過了生離死別,脾氣就慫了。人到中年,看遍了大山大水,經歷了大風大浪,嘗過了生離死別之後,最要學會的一件事情,就是認慫。慫,表面上是一種窩囊,內在裡是一種大度。把脾氣發洩出來,是一種本能,誰都能做到;而把脾氣壓下去,卻是種修為,不是誰都有這種本事。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責任不小;還房貸,繳學費,養家餬口。學會認慫,只是因為懂得了責任與擔當,明白了輕重得失。學會認慫、不逞強鬥狠;勇於認慫,不攀比計較。
  • 人到中年,「認慫」,不認命
    有人說,人活著就是認慫的過程,從前你看不慣的,到了中年就要學會忍耐。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其實人到中年,學會「認慫」,其實是一種智慧。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如果老李早點學會「認慫」,懈怠一點,也不會妻離子散。不認慫,說到底是心裡的好勝心作怪,總覺得來日方長,先做出成績,再談其他,卻不知,來日並不方長。認慫不是自貶,而是學會珍惜,為了最重要的,放棄一點次要的,很划算。
  • 人到中年,應不應該「認慫」?
    龍應臺曾說過:中年人的滄桑中,總有一種無言的傷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遠行,卻只能目送,無法挽留。人到中年,除了無法挽留,還有很多無奈和不得已。是啊,人到中年,胳膊腿都不如年輕人靈便,精力也不如年輕人旺盛,工作沒法像年輕人那樣拼命,生活也不像年輕人那樣有激情,在感受到自己各方面能力下降的同時,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煩惱和挫敗感,這也許就是中年危機的一方面原因吧。最近聽到一個說法,就說中年人想要幸福,有一個最好的秘訣———認慫!
  • 男人到了中年,學會「認慫」,並不意味著是認輸
    在現在的社會中,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上到處充滿著暴戾之氣。很多人也總是要和別人爭高下,自己要比別人強,得到的利益要比別人更多。就是在面對很多不重要的事情上面,兩個人也總是會吵得不可開交,好像誰先退一步就意味著自己比他弱,比他低人一等。
  • 《大器晚成》:人到中年,你也一樣可以有一番作為
    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也曾說過:美國人的人生,沒有第二天。這人名人的言外之意是,幹什麼都要趁年輕,錯過的就再沒有機會了。恐怕就連我們普通人也是這樣想的吧,才有了年輕就是最大的本錢這一說法。但是有一個人卻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年輕的確是一個優勢,但是人到中年,其實是更大的一種優勢。
  • 人到中年,是一個逐漸認慫的過程
    某天,因為給一位孕婦幫忙,90後孕婦連聲說謝謝阿姨的時候,才驚覺「原來在別人眼裡,我已經不年輕了」!其實在思想意識裡,懵懂青澀的少年時代,不過只是昨日而已。可是不管自己怎麼感覺,怎麼認為,心裡怎麼停留在過去,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中年時代,已經到了!
  • 老祖宗的實話:人到中年,過了這兩個「坎」,會大器晚成
    1生活有時候很現實,小的時候以為外面的世界很繁華,只要踮起腳尖就離自己想要的東西很近。可是長大後卻發現兒時的自己是多麼幼稚,異想天開。當人在中年的時候,就有很多屬於自己的責任要去扛,也有很多苦需要自己獨自去熬。
  • 人到中年,懂得在這3方面「認慫」的人,說明他本事越大,很真實
    老話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很多人對於「認慫」抱有藐視態度,認為這是一種丟人、懦弱的表現。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需要認清到一個道理:認慫並非是軟柿子的代表,它不代表處處忍氣吞聲,讓人欺負到頭上來。而是一種能辨明是非黑白,不鑽牛角尖、不糾纏的豁達心態。
  • 人到中年參加飯局,遇到三種小人要學會認慫,和小人抬槓沒好處
    現如今,隨著時代發展,有很多年輕人心浮氣躁,所以在參加飯局或者是商務酒局的時候,很容易因為一些說話的毛病和說話內容導致得罪小人,久而久之,到了中年階段變成了中年人,可是在參加飯局時,卻還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無法讓自己擁有豁達的心態,那麼在和小人對峙的時候也是找不到任何好處,所以也是建議大家在參加飯局的時候
  • 這8條命理特徵的人易大器晚成
    每個人的命運都有特定的用神,只不過用神力量的大小決定命運的層次以及運勢。日柱乃是八字算命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四柱之一,是個人整體運勢的象徵。日柱代表的是中年,時柱代表的是晚年,如果其人的日柱五行為八字喜用神的話就意味著中年時期有著出色的運勢。所以,在命局的時柱出現用神,則代表自己晚年的事業大紅大紫,屬於大器晚成的命格。
  • 人到中年,所有的委屈都是無用的
    人到中年,往往身不由己。若歲月真的靜好,又有誰願意放棄自己原來的生活,選擇一條不見未來的出路。中年人的改變,從不是自己主動,而是被迫選擇。電視劇《小歡喜》中,有一個片段讓人印象深刻。人到中年,生命中承載了太多的人,他們表面「卑微」、「懦弱」、「認慫」,只因為他們不再只為自己而活。與其爭得面紅耳赤,不如慫得理直氣壯,在這個繁亂的世界,儘可能耐心地活著。懂得「認慫」的中年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 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悟透這「三句話」,也能大器晚成
    人到中年,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人生閱歷就更加豐富了,辦事也更加穩重,成大器的概率反而會更高。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悟透以下這「三句話」,也能大器晚成。這三句話,是古人的智慧,放在當今社會,依舊很有意義。人生就是這樣,你有了水滴石穿的精神,即便這輩子都不會實現人生理想,但一定能夠更加接近理想,並且收穫到不一樣的人生果實。
  • 人到中年要懂得,再落魄,也別向這三個人「認慫」,不成熟!
    明明很強悍的人,偏偏喜歡在人前表現得「弱不禁風」,一旦周圍的人放鬆警惕,他就會像狼一樣,攻擊一切妨礙自己的人。而明明卻很弱的人,偏偏又愛在人前「逞強」,讓眾人認為,他就是個「強者」。這或許是一個不怎麼好笑的冷笑話。直到中年才明白,原來,「逞強」的背後,是辛酸和痛苦。
  • 中年爆紅的男演員,靳東雷佳音上榜,最後一位真是大器晚成
    大家好,歡迎來到斌斌為你娛樂,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中年爆紅的男演員,靳東雷佳音上榜,最後一位真是大器晚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已經不再只愛慕那些顏高的小鮮肉,成熟穩重的中年大叔成為了人們的追捧對象,這些中年大叔的演技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的,所以他們的演技都不會太差,都是應該受人尊重和敬佩的,但是他們很多人總是缺乏一些機遇,缺乏一些可以被大眾銘記的作品,這讓他們很是無奈。
  • 誰是中年流行的大器晚成中的明星
    娛樂業的明星很多是小鮮肉,他們從小就在娛樂圈很受歡迎,然而也有許多例外,年輕時,他們很早就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但他們到了中年才感到不溫暖、不熱。靳東就是其中之一,他已經涉足娛樂圈,作品不斷增長,但直到2014成為《琅琊榜》的客串明星,才有了大火爆,真正著名的戲劇是《偽裝者》,後來的階段變得越來越廣,直到一塌糊塗成為最受歡迎的一部。靳東給粉絲的感覺是成熟、穩重、帥氣,實際上是男演員的大器晚成。
  • 在這兩個方面「認慫」的人,其實大有本事,別傻傻不明白
    文/慈悲秀才每個人都曾有一腔熱血,每個人也曾有過一顆澎湃的心。年輕的時候,我們遇事不怕事,每當遇到一點有損顏面的事時,我們總會硬著頭皮去爭回來。其實,結果都為兩敗俱傷。人到中年,說不完的苦,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也許,我們沒有了曾經的方剛之氣,我們變得別人眼裡的「慫」包。其實,沒有人願意變「慫」,一方面在別人眼裡,我們站不住腳,覺得面子丟失。一方面覺得自己怎麼如此懦弱,與內心過不去。我不知道要從何種角度去給大家解釋。但今天寫下此文,也是有原因的,待會兒會給大家細說。
  •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會「認慫」
    都說做人,認命也不能認慫,畢竟認慫了,就真的低人一頭了。只是在我看來,所謂的認慫,並不是承認比別人差,而是明白有些事,真的沒必要一較高低。人生無非百年,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限,在這個限度之內,花費時間去做最值得的事,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而我覺得,不認慫,很多時候就是在浪費時間。
  • 那些晚熟的人,耐得住清苦寂寞,中年後大器晚成
    說到三十而立,就讓人想像到了事業發達、家庭幸福,也有很多二十多歲的青年以此為標準,來要求自己,在三十歲之前買車、買房、創業、結婚……三十而立,到底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期待,還是少數人遇到的幸運事件?我們中有的人早熟,一進入社會的大染缸,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樣,家庭事業雙豐收;有的人晚熟,青年時清苦寂寞,人過中年,或者大器晚成、名利雙收,或者找到了為之奮鬥的人生方向,或者是坦然接受了自我,平平淡淡過完一生。
  • 富翁的忠告:能大器晚成的人,往往具備這三個特徵,希望你是
    人到中年,就意味著人生進入了新的階段,也是一個人事業的分水嶺。人在少年的時候,時間多精力足,一切都可以去嘗試,但中年後的我們,每天一睜眼,身邊全是需要依靠自己的人,生活壓力巨大,所以容不得失敗,每一步都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