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曾說過:
中年人的滄桑中,總有一種無言的傷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遠行,卻只能目送,無法挽留。
人到中年,除了無法挽留,還有很多無奈和不得已。
最近幾次聚會,聽到幾個老朋友都在發感慨,互相訴說自己的身體怎麼不好,精力怎麼差,記憶力也在下降,最後都是長嘆一聲:唉,老了,人不服歲數真是不行啊。
是啊,人到中年,胳膊腿都不如年輕人靈便,精力也不如年輕人旺盛,工作沒法像年輕人那樣拼命,生活也不像年輕人那樣有激情,在感受到自己各方面能力下降的同時,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煩惱和挫敗感,這也許就是中年危機的一方面原因吧。
最近聽到一個說法,就說中年人想要幸福,有一個最好的秘訣———認慫!
認慫是什麼意思?
簡單點說就是說承認自己不行,都已經不再年輕了,還較什麼勁啊?
該放棄就放棄,工作上拼搏的事讓給年輕人,沒事不要參與競爭激烈的項目,運動健身也要挑溫和一點的,激烈對抗的不要參與,老胳膊老腿受傷了怎麼辦?
要接受自己逐漸步入老年的事實,學會養生,一切順其自然,這才是中年人應該過的生活。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實際上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煩惱都是因為拒絕接受現實。
現實已經無法改變,不接受現實就會產生無謂的煩惱。
比如說有人就是易胖體質,身材偏胖,可是身體健康,各方面都很好,可她就是不能接受,結果吃各種減肥藥,節食,甚至整容,最後好好的身體折騰跨了。
如果她接受自己的身材,不活在別人設定的審美標準裡,那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從這一點看,認慫對中年人也是一種超脫。承認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那就不去幹那些要求體力、不適合中老年人的事唄。
好漢不提當年勇,當年再激情澎湃那也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就是年紀大了,有些東西駕馭不了啦,那就承認,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項目,同樣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這不失為一種超脫的生活態度。
凡事皆有度,人到中年,適當的認慫是對現實的妥協,有其積極的意義,但無底線的認慫就是一種投降,妥協是一種鬥爭的策略,投降就是徹頭徹尾的承認失敗,是一種自暴自棄,是最不可取的。
生活最不應該失去的就是激情,人最不應該丟掉的就是年輕的心。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同事老李,50多歲的男人,仍然每天堅持跑步、健身,工作上也是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全然不是某些人「再混幾年就退休了」得過且過的心態。
老李說,他就不認慫。歲數是大了,可心態是自己能掌控的,他還要好好工作,賺錢給閨女當嫁妝,還要陪媳婦去旅遊,還要贍養家裡的老人。
老李與年輕人沒有什麼隔閡,各種遊戲和電子產品用得比別人都明白。他熱情洋溢的生活態度讓很多同齡人自愧不如,而他的成熟和自律,也讓很多年輕人有了榜樣和目標。
生活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活給自己的。
對待生活,永遠不能失去鬥志,我們可以接受自己能力的下降,卻絕不可以失去變強的信心。
人到中年,沒必要的事可以不較勁,像年輕人那樣激揚青春的事認慫也無妨,但在真正需要自己擔當的挑戰面前,決不能退縮,認慫,不是一個勇士的選擇,而幸福,從來只有勇敢的人才配擁有!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