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應不應該「認慫」?

2020-12-12 優美而低回

龍應臺曾說過:

中年人的滄桑中,總有一種無言的傷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遠行,卻只能目送,無法挽留。

人到中年,除了無法挽留,還有很多無奈和不得已。

最近幾次聚會,聽到幾個老朋友都在發感慨,互相訴說自己的身體怎麼不好,精力怎麼差,記憶力也在下降,最後都是長嘆一聲:唉,老了,人不服歲數真是不行啊。

是啊,人到中年,胳膊腿都不如年輕人靈便,精力也不如年輕人旺盛,工作沒法像年輕人那樣拼命,生活也不像年輕人那樣有激情,在感受到自己各方面能力下降的同時,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煩惱和挫敗感,這也許就是中年危機的一方面原因吧。

最近聽到一個說法,就說中年人想要幸福,有一個最好的秘訣———認慫!

認慫是什麼意思?

簡單點說就是說承認自己不行,都已經不再年輕了,還較什麼勁啊?

該放棄就放棄,工作上拼搏的事讓給年輕人,沒事不要參與競爭激烈的項目,運動健身也要挑溫和一點的,激烈對抗的不要參與,老胳膊老腿受傷了怎麼辦?

要接受自己逐漸步入老年的事實,學會養生,一切順其自然,這才是中年人應該過的生活。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實際上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煩惱都是因為拒絕接受現實。

現實已經無法改變,不接受現實就會產生無謂的煩惱。

比如說有人就是易胖體質,身材偏胖,可是身體健康,各方面都很好,可她就是不能接受,結果吃各種減肥藥,節食,甚至整容,最後好好的身體折騰跨了。

如果她接受自己的身材,不活在別人設定的審美標準裡,那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從這一點看,認慫對中年人也是一種超脫。承認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那就不去幹那些要求體力、不適合中老年人的事唄。

好漢不提當年勇,當年再激情澎湃那也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就是年紀大了,有些東西駕馭不了啦,那就承認,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項目,同樣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這不失為一種超脫的生活態度。

凡事皆有度,人到中年,適當的認慫是對現實的妥協,有其積極的意義,但無底線的認慫就是一種投降,妥協是一種鬥爭的策略,投降就是徹頭徹尾的承認失敗,是一種自暴自棄,是最不可取的。

生活最不應該失去的就是激情,人最不應該丟掉的就是年輕的心。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同事老李,50多歲的男人,仍然每天堅持跑步、健身,工作上也是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全然不是某些人「再混幾年就退休了」得過且過的心態。

老李說,他就不認慫。歲數是大了,可心態是自己能掌控的,他還要好好工作,賺錢給閨女當嫁妝,還要陪媳婦去旅遊,還要贍養家裡的老人。

老李與年輕人沒有什麼隔閡,各種遊戲和電子產品用得比別人都明白。他熱情洋溢的生活態度讓很多同齡人自愧不如,而他的成熟和自律,也讓很多年輕人有了榜樣和目標。

生活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活給自己的。

對待生活,永遠不能失去鬥志,我們可以接受自己能力的下降,卻絕不可以失去變強的信心。

人到中年,沒必要的事可以不較勁,像年輕人那樣激揚青春的事認慫也無妨,但在真正需要自己擔當的挑戰面前,決不能退縮,認慫,不是一個勇士的選擇,而幸福,從來只有勇敢的人才配擁有!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認慫」,不認命
    有人說,人生猶如四季,年齡的變化和溫度的改變一樣,涇渭分明,由不得你不認命。有人說,人活著就是認慫的過程,從前你看不慣的,到了中年就要學會忍耐。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其實人到中年,學會「認慫」,其實是一種智慧。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隱忍是認慫,大智若愚,也是認慫,懂得了認慫背後的含義,也就讀懂了人生。同事老李,一輩子兢兢業業,別人做不了的工作,他迎難而上。
  • 人到中年,該認慫時就認慫
    人,見過了大山大水,心就靜了;人,經過了生離死別,脾氣就慫了。人到中年,看遍了大山大水,經歷了大風大浪,嘗過了生離死別之後,最要學會的一件事情,就是認慫。慫,表面上是一種窩囊,內在裡是一種大度。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責任不小;還房貸,繳學費,養家餬口。學會認慫,只是因為懂得了責任與擔當,明白了輕重得失。學會認慫、不逞強鬥狠;勇於認慫,不攀比計較。才能讓自己過得越來越舒心,生活越來越幸福。
  • 人到中年,要懂得「認慫」
    提起「認慫」兩個字,人們第一時間出現的情緒和態度總是鄙夷和好笑,在大多數人看來,認慫的人,就是懦弱,膽怯,沒有擔當,不負責任的代名詞,根本不值得尊敬,更不值得學習。對於我們現今的社會來說,人文的環境已經改變很多,平常日子裡沒有那麼多威脅自己的存在,但人到中年,我們還是應該學會認慫,應該有這種靈活的思維,保全自己的智慧。青年人愛拼愛闖,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畢竟,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更容易不顧一切,放下所有。
  • 男人到了中年,學會「認慫」,並不意味著是認輸
    很多人也總是要和別人爭高下,自己要比別人強,得到的利益要比別人更多。就是在面對很多不重要的事情上面,兩個人也總是會吵得不可開交,好像誰先退一步就意味著自己比他弱,比他低人一等。很多人沒有想過,有很多事情在不涉及底線和原則上,認慫之後帶來的後果是兩個人不計較不糾纏,這樣要比爭得面紅耳赤要好得多。
  • 人到中年,懂得在這3方面「認慫」的人,說明他本事越大,很真實
    老話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很多人對於「認慫」抱有藐視態度,認為這是一種丟人、懦弱的表現。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需要認清到一個道理:認慫並非是軟柿子的代表,它不代表處處忍氣吞聲,讓人欺負到頭上來。而是一種能辨明是非黑白,不鑽牛角尖、不糾纏的豁達心態。
  • 《大器晚成》:人到中年,關鍵時候「認慫」有多重要?
    很多人內心默許這樣一個準則:如果做不到年少有為,留給我們機會就不多了?中年以後,我們就會被定型了,創造力、能力、精力等都會直線下降,只好接受自己失敗的人生。但,這真的是事實嗎?不,並不是這樣子的。研究表明,人腦25歲才開始成熟,開始擁有發育完善的執行能力,人到中年迎來創造力的頂峰。
  • 人到中年,是一個逐漸認慫的過程
    某天,因為給一位孕婦幫忙,90後孕婦連聲說謝謝阿姨的時候,才驚覺「原來在別人眼裡,我已經不年輕了」!其實在思想意識裡,懵懂青澀的少年時代,不過只是昨日而已。可是不管自己怎麼感覺,怎麼認為,心裡怎麼停留在過去,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中年時代,已經到了!
  • 人到中年參加飯局,遇到三種小人要學會認慫,和小人抬槓沒好處
    ,如果遇到以下這三類小人,應該學會認慫,因為和小人抬槓,對你的人緣或者是前途是沒有任何好處的。第一、酒肉朋友人到中年,如果在職場和社會上混得並不是風生水起,那麼在參加飯局時也應該要懂得跟酒肉朋友保持一定距離,因為你和這些朋友在一起相處,難免會因為一些私人的原因導致彼此之間出現矛盾,但是對方會認為和你喝酒聊天能夠讓你們的關係越來越好,尤其是在被朋友勸酒的時候,也應該學會認慫,畢竟這些朋友可能混得比你好,等你需要他們幫忙的時候
  • 人到中年要懂得,再落魄,也別向這三個人「認慫」,不成熟!
    明明很強悍的人,偏偏喜歡在人前表現得「弱不禁風」,一旦周圍的人放鬆警惕,他就會像狼一樣,攻擊一切妨礙自己的人。而明明卻很弱的人,偏偏又愛在人前「逞強」,讓眾人認為,他就是個「強者」。這或許是一個不怎麼好笑的冷笑話。直到中年才明白,原來,「逞強」的背後,是辛酸和痛苦。
  • 在這兩個方面「認慫」的人,其實大有本事,別傻傻不明白
    人到中年,說不完的苦,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也許,我們沒有了曾經的方剛之氣,我們變得別人眼裡的「慫」包。其實,沒有人願意變「慫」,一方面在別人眼裡,我們站不住腳,覺得面子丟失。一方面覺得自己怎麼如此懦弱,與內心過不去。我不知道要從何種角度去給大家解釋。但今天寫下此文,也是有原因的,待會兒會給大家細說。
  • 人到中年,所有的委屈都是無用的
    人到中年,往往身不由己。若歲月真的靜好,又有誰願意放棄自己原來的生活,選擇一條不見未來的出路。中年人的改變,從不是自己主動,而是被迫選擇。電視劇《小歡喜》中,有一個片段讓人印象深刻。人到中年,早已失去了向前衝的勇氣,只求安安穩穩,照顧好家人妻子。然而,往往天不遂人願,事不從人心,到最後,依舊是自己一個人去扛。張愛玲說:「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人生多變,有得有失。
  • 心理學:認慫是一種高級的能力,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退讓
    ,這就是為什麼人到中年但功利心比起年輕人絲毫不減,而很多老人也試圖在某一擅長的領域與他人一較高下的原因所在。這一切都表明了遺傳因素對人們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因此一味地追求比別人強是一種不理智也不科學的心態,在適當的時候選擇認慫,其實是一種自我調節。
  •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會「認慫」
    都說做人,認命也不能認慫,畢竟認慫了,就真的低人一頭了。只是在我看來,所謂的認慫,並不是承認比別人差,而是明白有些事,真的沒必要一較高低。人生無非百年,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限,在這個限度之內,花費時間去做最值得的事,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而我覺得,不認慫,很多時候就是在浪費時間。
  • 天道秘維:一個人真正變得強大,往往是從「認慫」開始的
    1、《天道》中的「認慫」《天道》中的丁元英是一個見過大風大浪的人,為王廟村導演的一出殺富濟貧的扶貧神話令人嘆為觀止,但是也有很多人對他一些表現不是很理解。混沌攤大嫂收他兩次錢,他不計較;拉麵店老闆擠兌他不工作,他不言語;了解父親病情後決定扒掉管子而遭致家人的數落,他不解釋;在公園看曉丹跳街舞的時候被情侶擠走搶佔椅子,他連看都不看對方一眼……從表面上看,這簡直就是窩囊漢
  • 人到中年,身在職場最不應該做的事(系列三)
    人到中年,有哪些事在職場中最好不要做,你知道嗎?2. 為什麼有的人到了中年,在職場中還是錯誤不斷呢?【閒聊】人到中年,在職場中還是各種錯誤不斷,那離終結自己的職場生涯就不遠了。看似得過且過沒任何影響,一旦厄運到來,擋都擋不住了。所以,職場中那些不該做的事,就該收一收了。
  • 女人認慫,是從當媽開始的!
    從得知自己懷孕的那一刻開始,就擔心娃生出來太醜怎麼辦,擔心寶寶不健康怎麼辦。每次產檢都揪著心,醫生皺一下眉,就被嚇到半死,醫生半天不吭聲反覆檢查,嚇到大氣都不敢出!年少懵懂時,對遭遇背叛卻不離婚的女人嗤之以鼻,我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一天吶喊三次,出軌了,當然要離婚啊!這種人給他生了孩子,難道還要等著給他抱孫子嗎?面對萬能回覆:如果沒有孩子,我早就離婚了。我們大怒、口誅筆伐:你怎麼那麼慫?!
  • 認慫不是真「慫」
    有時候,生活中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垃圾人,如果單純為了伸張正義,與一個垃圾人較真,可能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付出生命。是的,面對這件事,自己錯了,也許自己認為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只認為一件無所謂的小事,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俗話說得好,拳不打笑臉人,如果這樣問題解決,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 認慫並不代表害怕
    人這一輩子每到一個年齡就會有該年齡的負擔,而現在的中年人除了富二代,哪個不是一邊低頭落淚,一邊埋頭苦幹。生活的擔子越來越重,人生不過是一場苦累史,每個人都是從幼稚到成熟,從羸弱到強大的成長史。記得周星馳的電影裡的一句話: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啊!
  • 劉禹錫:人到中年無自由,不如唐朝一條狗
    剛剛人到中年的劉禹錫,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初衷。他寫下了自己的願望,背起行囊,頭也不回地南下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此刻他的心,就像那隻直衝雲霄的仙鶴,拼盡全力掙脫開一切枷鎖,尋找一片自由的天空。能夠不受約束的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一次,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奢望。尤其是人到中年,這份勇氣在當時,只屬於劉禹錫。
  • 人到中年,一定要拿好這三道護身符
    即便是天王巨星劉德華,到了一定年齡,也不得不對身體認慫。2018年,劉德華57歲了。被稱為「業界拼命三郎」的他,在香港巡迴演唱會中,即使身體抱恙,還是決定連唱20場。撐到第14場的時候,他的喉嚨嚴重發炎,聲音極度沙啞,第三首歌唱完,他就再也發不出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