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初周說》:小說家鼻祖的代表作(洛陽古代典籍·名人名著⑧)

2020-12-16 洛陽網

  《虞初新志》 (圖由晁會元先生提供)

  我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其中不少與洛陽相關:或由洛陽人所著,或所述為洛陽事,或成書於洛陽……在那些發黃的紙張背後,閃耀的都是智慧的光芒。在本系列中,我們選取部分古籍,看看它們當年的模樣。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虞初新志》

  洛陽人虞初的小說集

  兩千多年前,《虞初周說》問世。這是一部由虞初根據《周書》改編而成的小說集,後來亡佚。好在書雖已不存,虞初作為小說家鼻祖的地位卻確立了下來,至今還時時被人提起。

  不過,關於虞初本人,史書上的記載不多。

  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史記·孝武本紀》中:「是歲,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洛陽虞初等以方祠詛匈奴、大宛焉。」此後班固作《漢書》,在《藝文志》篇中錄小說十五家,其中有《虞初周說》「九百四十三篇」,並自注云:「(虞初)河南人,武帝時以方士侍郎號黃車使者。」——也就是說,虞初是西漢洛陽人,這一點毫無疑問。他是一名方士,在漢武帝身邊任方士侍郎,是一名較有地位的黃衣使者,著有《虞書周說》九百四十三篇。

  因《虞初周說》早已失傳,其內容今人無從得知。東漢著名學者應邵認為:「其說以《周書》為本。」由此可以推斷,《虞初周說》是在《周書》的基礎上改寫而成的,其中少不了根據周史演義的故事。比應邵早生幾十年的張衡在《西京賦》中稱:「小說九百,本自虞初。」在他看來,虞初是中國最早的小說家,《虞初周說》就是中國最早的小說文集。

  虞初生活的時期,大約在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作為東漢人的班固及張衡、應邵等,應該是見過《虞初周說》並對其相當推崇的。那麼,此書為何後來失傳?

  在古代,小說的概念與現在不同。「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可見那時的小說,泛指採自民間的各種雜記瑣言,而小說家自成一家,地位不高,被視為不入流者。東漢末年,上層文士憎恨小說,主張把它們全部燒掉,《虞初周說》也未能倖免。

  現在,書雖不在了,其影響卻不可忽視。比如清代,有人認為《太平御覽》等書中所引《周書》,實際上就是《虞初周說》的佚文。而1934年出版的《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也為虞初和他的作品正了名,稱「書雖不存,但(虞初)因之被推為古代唯一的小說作家」。

  那些年流行的「虞初體」

  「小說九百,本自虞初。」虞初是中國小說家的鼻祖,後世更以「虞初」為小說命名,使其成了小說的代名詞。

  這些「虞初體」小說,就是「傳布奇文」的志怪、傳奇小說選集,明清時期最為流行,共出現了十幾種。其中第一部是明中期的《虞初志》,內容多採用唐人小說,編者陸採,又稱《陸氏虞初志》。其後,又有湯顯祖的《續虞初志》、鄧喬林的《廣虞初志》等,也多選漢唐小說,少見時人作品。

  到了清初,張潮編有《虞初新志》20卷,「文多時賢,事多近代」,在「虞初體」小說中最為著名。張潮,字山來,號心齋,安徽人,生於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他耗費半生心血編著的《虞初新志》,多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其中多為真人真事,如王思任的《徐霞客傳》、吳偉業的《柳敬亭傳》、侯方域的《郭老僕墓志銘》等,這與以前各家選本有所不同。當然,像《核舟記》《口技》這樣的奇聞異事,他也情有獨鍾。

  在每篇文章之後,張潮還以「張山來曰」的形式點明主旨。如《象記》一篇,他點評道:「聞象房群象皆行清禮,三跪九叩首;獨一老象不能,猶作漢人跪拜雲。因錄此文,附記於此。」

  這種編選原則和體例,對其後的「虞初體」小說影響很大。比如清代較有名氣的《虞初續志》,便大體參照了《虞初新志》,只是篇末點評者多了,不限於編者鄭醒愚本人。

  「虞初體」小說的最後一部,是民國年間胡寄塵編著的《虞初近志》,其中收錄了許多非小說體裁的作品,如梁啓超的《戊戌六君子傳》等。

  《虞初新志》的傳世版本

  在我國小說史上,以「虞初」命名的系列小說佔有重要地位。作為其中的佼佼者,《虞初新志》尤為喜愛清代文言小說的人們所重視。

  「當前,《虞初新志》流行的清代版本主要有兩種,一是康熙年間的初刻本,二是鹹豐年間的小嫏嬛(láng huán)山館刻本。」洛陽古籍收藏家、白河書齋主人晁會元說。

  據學者考證,清康熙年間初刻的《虞初新志》只有8卷,後來陸續才刊成20卷,暢行於世。此書代有重刻,發行量很大,清嘉慶初年已「幾於家有其書」,並很快傳至東瀛,有和刻本(即日本早期翻刻的中國文獻)傳世。

  「白河書齋收藏有小嫏嬛山館刻本的《虞初新志》和《虞初續志》,去年我還得到一套日本作家著的『虞初體』小說——中文版《本朝虞初新志》。只是康熙年初刻本《虞初新志》流傳太少,一直沒有收藏到,十分遺憾。2011年冬,我曾趕到北京參加拍賣會,想拍一套康熙刻本,可競爭太過激烈,最後被別人以12萬元的價格拍走。」晁先生說,他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希望更多人參與進來,一起搶救洛陽文獻。

  「虞初是中國小說家的鼻祖,作為洛陽人,我感到非常驕傲,因此也對小說收藏情有獨鍾。」晁先生介紹,幾十年來,他已收藏小說類古籍版本1000多種,其中與洛陽有關的不少,有一些還十分珍貴。「舉例來說,《聊齋志異》的木刻版本,包含各個階段的代表性版本,我收藏了15種以上;《紅樓夢》木刻版本,我有十幾種;《三國演義》的版本不下20種……有朋友開玩笑說,只要提一部小說的名字,我就能拿出民國以前的版本。」

  作為虞初的家鄉人,又收藏了這麼多小說,晁先生打算做什麼呢?原來,他有一個願望,就是建一座洛陽晁氏藏書樓,並在其中開一個分館,「分館的名字就叫『洛陽虞初小說博物館』,將免費開放」。(記者 張廣英)

相關焦點

  • 《水經》:中國最早的水系專著(洛陽古代典籍·名人名著⑨)
    晁氏收藏的《水經》和《水經注》 (圖由晁會元先生提供)  我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其中不少與洛陽相關:或由洛陽人所著,或所述為洛陽事,或成書於洛陽……在那些發黃的紙張背後,閃耀的都是智慧的光芒。他在書中記述了「天下之水百三十七」,通過這137條河流反映全國的水系概貌,是古代極為重要的一部地理著作。  那麼,桑欽何許人也?東漢班固在《漢書·儒林傳》中,有「《古文尚書》,塗惲授河南桑欽君長」的記載,南宋晁公武在《郡齋讀書志》中,也有「桑欽,漢成帝時人」的說法。根據這些零星文字,大致可以得出結論:桑欽字君長,洛陽人,西漢學者,精通《古文尚書》。
  • 《四十二章經》: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洛陽古代典籍·名人名著篇③)
    核心提示:我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其中不少與洛陽相關:或由洛陽人所著,或所述為洛陽事,或成書於洛陽……那些發黃的紙張背後,閃耀的都是智慧的光芒。在本系列中,我們選取部分古籍,看看它們當年的模樣。劉莊聽了他的話很高興,便派出一個十幾人的使團,由蔡愔(yīn)、秦景等人帶隊從都城洛陽出發,到天竺國(即古印度)尋求佛法,史稱「永平求法」。蔡愔等人運氣不錯,遇到了攝摩騰、竺法蘭兩位天竺高僧,蔡愔邀請兩位天竺高僧同來中國。  攝摩騰亦稱迦葉摩騰,他丰神俊朗,精通大小乘佛經,以弘揚佛法為己任,在天竺國頗有名氣。永平十年(公元67年),他隨蔡愔一行來到洛陽,受到了漢明帝劉莊的隆重接待。
  • 古「小說」與民間故事:《虞初周說》、《皇帝說》
    我們研究民間文學,在古代,要搜集民歌是毫無問題的,搜集民間故事,卻很難著手。我覺得《漢書·藝文志)的「小說家」,卻正是研究當時民問故事的好資料。《漢書·藝文志》所錄小說15家為《伊尹說》27篇,《公子說》19篇,《周考》76篇,《青史子)57篇,《師曠》6篇,《務成子》11篇,《宋子》18篇,《天乙》3篇,《黃帝說》40篇,《封禪方說》18篇,《待詔臣饒心術》25篇,《待詔臣安成未央術》1篇,《臣壽周紀》7篇,《虞初周說》943篇,《百家》139篇,共計1380篇。
  • 法國偉大的小說家,意識流文學鼻祖,普魯斯特這十句名言太精彩了
    1984年,《讀者》雜誌做過這樣一次調查,主題是在讀者心中,歐洲前十名「最偉大作家」都有誰,其中法國小說家馬塞爾·普魯斯特名列第六。他憑藉小說《追憶逝水年華》名聲大噪,同時憑藉這部鴻篇巨製,不僅讓馬塞爾·普魯斯特成為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也讓其躋身世界頂級小說家的行列。
  • 中國文化詞彙:古代典籍
    說到中國古代文化,四書五經和四大名著肯定是少不了的。近幾年,不少外國友人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要向他們介紹咱們的古代文學典籍,先把下面這些說法記下來吧!古代典籍 Famous Ancient Books《 史記 》 Historical Records《 山海經 》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 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代典籍的英語名稱
    說到中國古代文化,四書五經和四大名著肯定是少不了的。近幾年,不少外國友人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要向他們介紹咱們的古代文學典籍,先把下面這些說法記下來吧!Classics   《 詩經 》 The Book of Songs   《 書經 》 The Book of History   《 易經 》 The Book of Changes   《 禮記 》 The Book of Rites   《 春秋 》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古代典籍
  • 閒話洛陽古代的百合花
    洛陽是食用和藥用百合的原產地,百合是洛陽古代的名優特產,有悠久的栽培史。  1龍門南溪訪百合  古代洛陽南部山區多有野生百合,很早就作為一種重要的中藥材為人們所認識。平泉河一帶是中國最早種植百合的地區之一。
  • 作為漢學家,理雅各英譯中國古代典籍,陸續翻譯出版中國經典
    作為漢學家,理雅各英譯中國古代典籍,陸續翻譯出版中國經典英國的漢學研究稍遲於法國,但在鴉片戰爭以後發展較快。牛津大學自1876年始設中國語文講座。12年後,劍橋大學亦設漢學講座。接下來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
  • 漫繪鹽城古代名人:「建安七子」之一陳琳
    漫繪鹽城古代名人:「建安七子」之一陳琳 2020-10-21 0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古代諸子百家中的小說家是幹什麼的?跟現代的作家有什麼區別?
    且不說古今中外的小說名著,我們知道,近幾年比較火熱的很多電視劇,都是從小說改編而成。而小說作家也是現代比較熱門的一大職業,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大家對小說的喜愛。現代小說作家如此吃香,不禁讓我想起了古代諸子百家中的一大流派「小說家」。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空前繁榮,誕生了很多學術流派,爭芳鬥豔,史稱百家爭鳴。
  • 中國古代思想家之--老子孔子等大盤點及其代表思想介紹
    中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其中以子結尾的就有好幾位,那他們的名字及思想是什麼?1.老子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2.孔子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 •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萬丈長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張昊蘇、陳洪:《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文的文本結構與學術建構 ——以小說家為核心的考察
    《百家》一書的直接材料實較《虞初周說》為多,但由於其位在小說家之末,其證據效力必須結合《藝文志》著錄之特色參觀。《百家》百三十九卷,劉向《說苑敘錄》言:「除去與《新序》復重者,其餘者淺薄不中義理,別集以為《百家》」[劉向、劉歆撰,姚振宗輯錄,鄧駿捷校補:《七略別錄佚文.七略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7頁。
  • 稗官野史,古代小說家記錄的文學作品
    稗官這個詞的本意是官職名稱或小說家的意思。《漢書》中寫道,「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這句話的意思是,小說家這個文學創作群體,始於古代的一種叫做稗官的小官。小說家是諸子百家之一,他們根據民風民俗進行創作,把民間的街談巷語轉化成文學作品。這些小說家的私人記錄就是稗官野史。從這個角度看,稗官野史很容易和謠言、瞎話混為一談。
  • 中國典籍翻譯的現狀與發展策略
    浩如煙海的典籍作品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中國文化要「走出去」,典籍翻譯是重要一環。 關鍵詞:典籍翻譯;中國文化;對外傳播 作者簡介:   在《辭海》中,典籍被定義為「國家重要的文獻,亦統稱各種典冊、書籍」。浩如煙海的典籍作品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
  • 名著閱讀:《名人傳》複習資料
    ①《名人傳》名著閱讀複習資料,各位讀者如有需要,請隨意收藏。②動動手指滑倒底部,還可以點擊題目,閱讀往期內容。③掃底部二維碼可加入語文教師微信群②,隨時參與微信互動。名著閱讀《名人傳》複習資料相關練習:1、我國先哲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在《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體現
  • 《三俠五義》的作者玩梗,裡面藏著古典名著的影子,你知道哪些?
    《三俠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步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也是古典小說中從以《水滸傳》為首的綠林小說,進入江湖俠義小說世界的開始。這部武俠小說的鼻祖在古代小說史上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也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小說中的很多橋段有著古典名著小說的影子,作者藉此向明清小說的前輩們致敬。而故事中的很多經典段落又被後來的武俠小說家們借鑑,成為很多後世武俠小說的模板。
  • 歷史上王姓最具影響力10大名人,鬼谷子王詡第二,第一非他莫屬
    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等名句流傳千古。入榜理由:七絕聖手,邊塞詩之王。8、王勃王勃,約公元650年—約676年,字子安,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昭君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其中「落雁」,是一個「沉沙落雁」的故事,就是指昭君出塞途中,彈奏歌曲而使空中大雁忘記扇動翅膀而落在沙地上。
  • 名著《名人傳》內容梳理,附常考知識點練習!
    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傳記作家,人們首先舉出的是古代希臘史學家布呂達克,著有《名人傳》,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偶然翻閱此書,從中找到了可以幫助他忍受疾病痛苦並戰勝痛苦的精神安慰。8、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包括了《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託爾斯泰》)三部傳記。其中,(貝多芬)(人名)飽受耳聾折磨。9、請你根據《教學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名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內容。
  • 印度古代典籍中文版《博伽梵往世書》問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近日出版《博伽梵往世書》(12卷)及《博伽梵歌(原意)》兩部印度古代文化經典中文版,這是該社繼出版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之後,又推出的兩部印度古代典籍。這不僅是中印兩國文化交流史上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也是我國出版人對世界文明做出的又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