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給娃講點啥?一天一個好故事,月圓夜可不是只有嫦娥奔月……

2020-12-13 二娘說育兒

中秋國慶雙節,喜歡混跡各大育兒論壇的我看了看網上的各種節日資源。

各路「雞血」爸媽使出渾身解數,又是給孩子科普月相,又是和他們開展長城、餃子、中國地圖等摺疊書的製作。他們所使用的資源基本上都是全英文,活動取材於外文網站或早教app平臺,同質雷同,讓老母親我倒吸了一口冷氣,立刻反省了自家娃的「佛系早教之路」。

我家男娃,喜科普,對唐詩宋詞一路說NO,唯一肯背的《三字經》也就停留在「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曾幾何時,我打著「興趣優先」的旗號,家中的早教內容基本放棄了傳統文化,這似乎和罈子裡的爸爸媽媽如出一轍。

也是巧了,正好看到某母嬰大號發了《漢聲中國童話》的推介。我翻了翻,發現這套書是臺版,以農曆按月製作了12本大開本內容,一天一個傳統故事。畫風很像「年畫」,和兒子平時看的書風格迥異。

我國臺灣地區和大陸國學一脈相承。兒子最近讀的臺灣地區出品的《小小牛頓幼兒館》反饋良好,在老母親這裡為臺版書刷了一波好感。再加上網站活動打折後原價900元入手也就300出頭,我毫不猶豫就入了。

然後,我發現,這套《漢聲中國童話》太值了。

0101 和節氣時令環環相扣的內容設置

前段時間,看千帆神人G大分析的語文題目,饒是像我這樣文科出身的人都感到亞歷山大。

2020年松江初三一模的這道真題貫穿了文言文、詩詞和歷史知識,還順帶倡導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報國情懷,可以說非常靈活了。「大語文」的趨勢來勢洶洶。

這也不奇怪。這些年學以致用和學科融合的呼聲從未衰減,反映到試卷上就是如此。最近,經常看到罈子裡有人呼籲「從小雞語文」、「語文的時間分配比例要高於英語」,連帶著這兩年重新演繹四大名著的低幼版《美猴王》、《幼三國》等書籍走俏,價格居高不下,老母親我很是糾結到底買不買。

對低幼小寶寶來說,想給他往「大語文」方面靠一靠,還真是難。尤其是我家這種不愛唐詩宋詞愛科普的「小直男」,每每聽到巧虎唱詩就在床上邊跳邊喊:「媽媽,快進,我不要聽這個。」

《漢聲中國童話》給了我一個契機。它和月份時令節氣相結合的做法,讓傳統文化在孩子心裡生了根。

比如,我拿到了這套書,第一時間結合中秋節給兒子講了《月亮上的兔子》、《砍不倒的桂樹》的故事。

這些傳統故事我們80後耳熟能詳,但其中的細節卻不太說得清。這套書按孩子們所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了改編,還給我們提供了出處。

比如,提到《吳剛砍樹》,「給媽媽的話」部分明確提供了出處,告訴我們:《吳剛砍樹》原本是一個悲劇英雄的故事。不過,在這次改編的過程中,編輯們希望給孩子們一點正能量,就擴充了這個故事,賦予了新的含義。

而另一個歷史故事《潮神伍子胥》,不僅結合了季節特點,還兼有地域、歷史、地理知識。

伍子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無論是伍子胥「一夜白頭」還是「吳越爭霸」的故事,都是值得孩子們認真了解的故事。

《漢聲中國童話》將他的這些故事串聯在了一起,講述了忠心耿耿的大臣被昏庸的君王賜死後,心有不甘引發錢塘江潮的故事。

中秋節、錢塘江、伍子胥、西施、臥薪嘗膽、吳越爭霸……這才是無形中學習「大語文」的正確姿勢吧!

如果進而拓展比對一下春秋戰國的吳越地圖和現在中國地圖,講解潮汐現象的科普知識,給孩子讀一讀關於西施、王昭君等四大美女的古詩詞,順帶對著顧愷之風格的插圖給孩子講解下顧愷之是何許人也,再扔給孩子幾本類似《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之類的書籍……不香嗎?

我家娃還小,這些活動暫時就留給其他爸爸媽媽吧。

0202 傳統文化元素齊備的良心之作

如果僅僅把這本書就定位為時令節氣童書,那低估了這本書的價值。

雖然這套書致力於時令、節氣緊密的對應,但仔細翻閱這套書,無論是對傳統文化不同形式的選取,還是對孩子藝術的薰陶,考慮的都很全面細緻。

我還是以《漢聲中國童話》8月的這冊為例吧。簡簡單單的這一冊30個小故事,涵蓋了中國歷史、神話、民間傳說、偉人故事等不同內容。

比如,就偉人故事來說,這本書結合了李靖的誕辰和孔子的誕辰之日,提供了關於他們兩個人的小故事。

李靖的故事叫《風塵三俠》。簡單的故事鑄造了耿直的李靖、心胸狹窄的楊素,有識人之明的紅拂、儒雅而有風度的李世民、充滿抱負的虯髯客……

民間故事中間有《白米飯》的故事。人們不愛惜糧食,天神發了怒,所以才讓顆粒飽滿的稻米只留下了上面尖尖的一小部分。我兒子不好好吃飯,我準備給他好好講一講這個故事。然而,我估計講了也白講,但是白講總比不講好吧?

神話傳說中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后羿射日》的故事我兒子早就聽過,這本書收錄的內容更明確具體。比如,10個太陽待的地方名字叫做暘谷,太陽是發著光的三腳烏鴉。

歷史故事就更多了。比如,月餅上面的那個點的朱元璋、程咬金的三板斧、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的故事……每個故事都生動活潑,又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多思考。

插畫也非常的精緻。很多插畫都大有來頭,比如前面提到的《風塵三俠》的故事中的插圖模仿了《清明上河圖》,還有的插畫運用了皮影戲、剪紙、版畫等不同形式。

0303 好書怎麼用?啟動自雞雞娃模式!

寫到最後,想提到一個很感慨的事情。

在這本書的版本裡,《嫦娥奔月》的故事很有意思。嫦娥是一個智慧、溫柔、心懷天下的女人,后羿當了皇帝以後,昏庸無道,一心長生不老。嫦娥得到了長生不老藥,害怕后羿昏庸繼續為禍人間,多吃了丈夫后羿的那顆仙丹,最終飛到了月亮上。

這和我所記憶中的版本大相逕庭。在我的記憶中,嫦娥是一個非常貪心的女人,她吃了仙丹,獨自一人飛到了月球上,所以日日非常孤獨。

為了求證版本,我詢問了豆友厚媽,她的暱稱叫棲逸,她對古典文化和詩詞頗有研究。

她給我發了自己在很久以前寫的關於不同詩人對《嫦娥奔月》的故事的詩詞梳理。

這個故事所涉及的詩人還真的多,有張衡、李白和李商隱。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漸漸希望這個故事更美好一點,於是在故事裡添加了后羿的徒弟逢蒙。逢蒙偷藥,嫦娥為了保護藥而吞下仙丹飄上月亮。

厚媽的兒子厚厚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是《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迷。年紀很小的他能背很多詩詞,積澱也很深厚。看了厚媽的解釋,我自愧不如,終於知道什麼叫做家學淵源,為什麼三代才能養出一個貴族。

不過,平凡人也有平凡的快樂。但多點文化,哪怕不單純是為了應試需要學習大語文,總是不錯的吧?

相關焦點

  • 歷史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講了后羿趁著這八月十五講講嫦娥為什麼奔月,傳聞后羿射殺九日降妖獸有功,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服下後可列位仙班,后羿捨不得嫦娥自己在凡間,想與嫦娥共度餘生,便將仙藥交於妻子嫦娥保管。這事剛好被門徒蓬蒙看到心生歹念,便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藥向天上飛去。
  • 從小聽到大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實真相是?
    秋高氣爽,風輕雲淡院子裡飄著桂花香,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團圓飯,都是我愛吃的菜;喝桂花酒,還是那個熟悉的香味;品月餅,反正不是五仁的;賞明月,也做一回詩人最愛的還是聊家常,聊中秋節的傳說。特別是關于美人嫦娥姐姐的故事。
  • 關於中秋節除了嫦娥奔月還有的幾則傳說
    說中秋節,就想到明月、嫦娥、吳剛和玉兔這些人物、角色,和他們傳世的故事。唐朝有一種精湛的「月宮鏡」,融合傳統中秋節日的民俗故事於工藝鑄造中,既實用又精美,代代傳說中秋故事。到了唐代,已經將「中秋節」定為節日,唐代文學「詠月詩」中也有許多月宮、桂、蟾蜍、玉兔、嫦娥的元素。那麼,中秋節傳統故事起源於何時呢?
  • 中秋節竟然是這樣來的,跟嫦娥奔月沒有半毛錢關係
    中秋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幾個大節日之一,中秋節的重要程度,和春節有的一拼。那麼,中秋節是怎樣來的呢?是不是和嫦娥傳說有關?當然不是!中秋節竟然是這樣來的,跟嫦娥奔月沒有半毛錢關係!《周禮》記載:「中春晝,鼓擊士鼓吹 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中秋節的起源,與古代秋祀、拜月習俗有關。先秦時代,就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祀制。《禮記》記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皇帝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之後歷代帝王都沿襲此俗。
  • 五年級作文:月圓之夜
    在一個漆黑的晚上,我們期待已久的中秋節到了,我們家歡聚一堂吃燒烤,賞月亮,慶中秋。在中秋節的這一天,我和家人都去外婆家過中秋,看見外婆家桌面放著有糖果,有水果,有月餅,還有燒烤,象徵合家團圓…。大家都聽說過,中秋節的月亮是最圓的,最亮的,我心想:今晚一片漆黑,月亮真的會出來嗎?我一邊吃燒烤一邊賞月,抬頭仰望天空,只見月亮慢慢的從天空中升起月亮之夜,把周圍照射的光亮。月圓之夜,就是團圓之時。我突然想起嫦娥奔月,嫦娥你在天上冷嗎?嫦娥是再也不可以回自己的家月,只可以悽美的在天上和月兔一起過這一個中秋節。
  •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時間:2018-09-22 2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今天是中秋佳節,過中秋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亮,看見月亮就會想到那些久遠而神奇的傳說。
  • 濰坊古代神話——從小耳濡目染的嫦娥奔月,原來是來自於濰坊!
    如今已成為附近村民祭祀的場所,每逢初一、十五,村民都來此祭祀,重溫遠古時期嫦娥奔月的美麗景象,並將此傳說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在寒亭,關於嫦娥奔月流傳著三種說法。一是嫦娥在浴池旁一座能照出人影的石碑裡,看見了自己的三生。想永葆青春的嫦娥,便隨著雲彩一樣的水霧飄到了月亮上。
  • 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變成了現實
    千年前,嫦娥奔月只是一個故事;千年後,嫦娥奔月卻成了現實。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獨特的風俗習慣,如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拜月等。神話故事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遠古時期,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將大地曬得異常焦熱,後來后羿射掉了其中的九個太陽並讓剩下的一個按時升起降落,此後百姓們又可以安心生產並把后羿當成大英雄。很多人也拜后羿為師學習武藝,這些人中確有一個叫逄蒙的奸詐貪婪小人。
  • 線上故事會|中秋節傳統小故事來了~(第三期)
    一 個 有 溫 度 的 公 眾 號x關注家庭關心女性關愛兒童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說到中秋節大家都會想到賞月、猜燈謎、看花燈還有合家團聚一起吃月餅但關於中秋節的故事,你又了解多少?順義區公益童書館「志願媽媽」團隊給大家帶來了2則關於中秋節和國慶節的小故事一起來學習傳統文化吧~中秋傳說許多孩子肯定都聽過嫦娥奔月的故事,這個中秋節,家長可以給孩子講點不一樣的中秋傳說。
  • 中秋節的由來簡短故事 臨沂人從小就知道嫦娥奔月
    中秋節不僅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關於中秋節的浪漫傳說,你知道哪些呢?   中秋節由來簡介: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 你以為中秋節only和嫦娥姐姐有關?你太天真了!
    中秋之際,每每都會想起這首歌可是發現自己除了嫦娥奔月,並不了解中秋的其他故事雖然中秋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是普及知識隨時都要的嘛~所以小編特別搜尋了一些有關中秋story打算講給米娜桑聽聽先來講講具有玄幻色彩的故事吧~掌聲歡迎!!!
  • 中秋節手抄報:嫦娥的故事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小時候就特別喜歡月亮,特別是喜歡中秋夜的月亮。
  • 中秋節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最後竟然還和朱元璋有關!
    其實有關中秋節的故事非常之多,好多都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並且流傳久遠,深入人心。今天就和大家分享3個中秋的小故事,不但有趣,而且還蘊藏著人生哲理智慧。一 嫦娥奔月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個大力士叫后羿,他看到天上有十個太陽,莊稼都給烤枯死了,人們苦不堪言,就登上崑崙山的頂端,運足神力,劍拔弩張,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留下一個太陽。然後命其東升西落,照耀天下,為民眾造福。后羿由此受到百姓們的敬重,成為當時的大英雄。
  • 中秋節之玉兔的由來
    但是,這一天要祭拜月亮,但是並不是每個秋分都是圓月,這樣祭月行為就不是很圓滿。因此,我們的祖先要選一個月圓之夜。於是乎就把本來秋分的祭月節調到了八月十五。由此,八月十五祭月節盛行起來,以至於後面演變出來了很多的活動,比如,女子拜月呀,玩花燈,賞月吃月餅啊,賞桂花以及喝桂花酒等等這些民俗。節日越來越熱鬧,才會經久不息。
  • 關於中秋節的民間傳說,除了嫦娥奔月,還有這3個你應該了解!
    關於中秋節的民間傳說,除了嫦娥奔月,還有這3個你應該了解!文|少年的歷史故事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其中出現了許多的歷史人物以及事情,而在這裡邊就有我們今天所要說的中秋節的民間傳說,而這其中除了嫦娥奔月以外,還有這3個你應該了解一下!
  • 黃振輝老師 | 嫦娥奔月
    中秋節的重頭戲是賞月,其歷史非常久遠,可能有3500-5000年以上;然而吃月餅的歷史較短,約有1400年,典故出自唐朝,皇帝賞科舉才子吃圓餅而發展出了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之外,還有拜月的習俗,這大體出自嫦娥奔月的故事。
  • 嫦娥奔月怎麼與中秋節聯繫上的?中秋節吃月餅原來是這麼回事
    好了,閒話不說,我們過了那麼多的中秋節,是否還記得關於中秋的那些傳說呢?歷史總是神秘的,也是美麗的,它留下一些痕跡,卻不告訴你確切的答案。也正是因為如此,歷史顯得更加迷人。月餅在諸多關於中秋節和月餅的傳說中,有一個最悽美,也是大家最熟知的,也就是題目中提到的,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
  • 中秋傳說故事四:嫦娥奔月
    在我國的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動人也影響最大的一個。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嫦娥有四千多歲了一般地,人們以為是西漢宗室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的《淮南子》最早記錄了嫦娥的故事。嫦娥最早出現的地方是《歸藏》,張衡、幹寶對嫦娥故事的補充,也不是杜撰,是從《歸藏》來的。齊梁時期的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羿斃十日,常娥奔月。」唐人李善注《文選》,在謝莊《月賦》提到嫦娥的地方作了這樣的解說:「常娥,羿妻也。《歸藏》曰:昔常娥以不死之藥奔月。」不過,大家對《歸藏》的真偽在很長時間裡有疑問。但考古發現證明了《歸藏》的真實不偽。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
  •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