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無法改變,就接受它——舍與得的幸福之道

2021-01-09 任萬事俱非

事情既然如此,就不會另有他樣,既來之,則安之。

在我孩童的時代,有一次我和我表哥打鬧,那個時候我也忘記了是因何生氣,只記得非要追到他,因此面對關上的門也失去了理智而一頭撞上,如今額頭還是留有一個包難以痊癒。有一段時間我都一直記著,也有過苦惱,可它卻也陪伴了我如今十餘年之久。如今每次輕撫額頭的時候還是會有所想起,有時看著鏡子也回想起,可是卻再也不會因此而苦惱不堪。我們也時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情,而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也採取了同樣的做法,接受和適應。

人生長路漫漫,我們也都會遇到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事情,既然已經如此了,也不可能改變了,那我們又何必太過強求。我們也只有接受這種已經無法挽回的事實,否則也只會因為由此帶來的煩惱、焦慮而痛苦不堪、毀掉人生。樂於接受必然發生的狀況,接受必然的結果,也是戰勝任何可能的第一步。所以很顯然,我們的快樂和悲傷並不是因為環境本身,而是我們面對它們的態度。

「不幸並不令人難過,難過的是你不能接受不幸。」我們在生活中不可能永遠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事事都能遂心如意,總還是會遇到許多無法跨過的門檻和挫折,我們雖然無法改變它們,但卻能改變自己。而如今我也變得比以前更為積極,只要能有補救的機會都會盡力,而無法補救的也坦然接受。面對無法挽回的失去,我也不再自憐自艾、徒增煩惱,因為我明白除了接受別無他法,而生活的美好還需要我去體驗,我並不願意為「失去」浪費時間。

布思·塔金頓曾說過:「人生加之於我身上的任何事情,我都能接受,除了一樣——失明。」而在他60多歲的時候,很不幸的他真的失明了,他的視力衰退得很厲害,一隻幾乎失明而另一隻也離失明不遠,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在了他的身上。他在如此的情況下還是幽默地說:「黑,黑斑老爺爺又來了,今天這麼好的天氣,不知道它又要飄到哪裡去了。」後來在他完全失明的情況下,他說:「我覺得自己可以承受失明這個事實,就像接受別的事情一樣。哪怕我的五種感官都喪失了,我還是可以活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

面對不可抗爭的暴風雨,我們只有選擇暫時忍受,如果我們不接受這種痛苦,就會被摧毀、擊垮。而面對生活中許多無能為力的事情,我們一味地反抗拒絕會讓我們感受到焦慮甚至崩潰,而逃避也會讓我們存活於孤獨的童話角落。對於必然之事,不如輕快地加以接受,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也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快樂之道就是:對於我們意志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要憂慮。

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苦難,都堅強地支撐下去,把悲傷藏在微笑底下,因為生活還得繼續,既然事情已成定局,沒有辦法改變,也只有接受。叔本華說過:「能夠順從,這是你踏上人生旅途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能經受得住挫折和苦難,並非我們辦不到,而是我們未曾體會過生命的堅強。而大多數我們所認為「成功」的人也都能夠經受得住他們遭遇的挫折與苦惱——我並不知道苦惱能帶來什麼價值,我只會竭盡全力地把自己做好。

當我們不再為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煩惱時,我們也就擁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創造一個更為幸福的生活。喬治五世的白金漢宮牆壁上掛著這樣一句話:「教我不必為月亮哭泣,也不要因錯事後悔。」沒有人能夠望穿未來,也沒有人能夠看透世事,所以我們根本不必太過煩惱和擔憂,我們無法掌控的事實太多太多了。如果碰到很難的事情,只要還在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我們都應該竭盡所能去想辦法解決,而超越了我們的能力範圍則忘了吧,煩惱也無濟於事。

忘了吧,為自己歡呼,為未來歡呼

相關焦點

  • 用坦然之心,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深度好文)
    我們要修得月白風清的淡定,也要修得人淡如菊的從容。灑脫一點,會看開更多,優雅一點,會美麗更多,坦然一點,會更幸福。做一個坦然的自我,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 不執著便沒有憂愁。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說:「讓我們學著像樹木一樣順其自然,面對風暴、黑夜、飢餓、意外等挫折。」
  • 《人性的弱點》不為打翻牛奶而哭泣,既然無法改變,那就欣然接受
    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曾說:「人活著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使自己幸福。」 人生哪裡有那麼多痛苦悲哀呢?教授笑了,然後很開心地喝掉了手裡另一杯牛奶,並告訴同學們,既然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我們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欣然接受,而不是一直懊惱。與其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不如轉身去享受下一杯新鮮的牛奶。
  • 對於無法改變的一切,接受和放下,便是最明智的選擇
    作者:醉紅塵零下十五度的寒冷好多年都沒有過了,走在寒冬的風裡,有種與之對抗的感覺,也如同自己並不接受命運的安排的掙扎。不管最後結局至少我曾努力,想起你我又信心十足抖落一身徵塵和寒冷,我毅然向前走去。既然一切都已塵埃落定,那麼長痛不如短痛,好聚好散才是對過去最好的交代。人活一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因此不要固執地堅持完美,並不是都要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那麼所謂的圓滿,也只不過是人們內心的美好期望而已。其實,很多時候你的期望值越高,反而失望越重,只有不期不望的時候,反而覺得一身輕鬆。
  • 舍即是得,得即是舍
    捨得,舍即是得,得即是舍。【微信公號:國學生活】捨去越多,得到越多人們常說:「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捨不得,越舍越得。」儒言捨得,佛曰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捨得財富,得財富;分享智慧,得智慧;顧念眾生,得健康長壽。有所舍,必有所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就是一種得。
  • 馨漫之舍真的假的,馨漫之舍祛痘啫喱測評
    馨漫之舍是我回購的品牌之一,我從大學開始長痘,那時候痘痘也不多,自己好得快,也沒怎麼重視。後來可能是熬夜熬狠了,臉上開始爆痘超嚴重,不管怎麼樣都不好使,還去了美容院做了一個凍痘的療程,還有在臉上塗中藥,把痘痘擠出來,擠痘痘的時候特別疼,錢也花了不少,痘痘也好了,但是沒過多久又長了。
  • 既然都逃不過能量的守恆定律,那麼就學會平衡自己的舍與得吧
    能量守恆,是物理學名詞,我中學的物理學的是一竅不通,因此很難用物理思維去解答,我是一個只會過日子的小女人,不知道平衡自己的舍與得,能不能套用這物理的能量守恆定律呢?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生活很苦,自己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跟自己過不去,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忽略了舍與得,是自己不懂得如何去平衡,總覺得捨棄了,自己一定會吃虧,卻不知道捨棄了,自己也會得到,我想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平衡點吧,只要找到那個點,心便能平靜不做過多掙扎了,就好比悲傷和喜悅是共同存在的,就看我們是如何平衡和轉換了。
  • 舍+得=人生
    同學們頓悟:原來要先學會舍,才有得。不舍是人生常態,但人生註定有舍有得。賈平凹曾說過:「會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實都懂得兩個字,那就是『捨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很多時候,一個人幸福與否,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而是在於懂得取捨。
  • 情感合集:幸福只是一種心理的感覺,它與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有關
    要是這算不上幸福,為什麼古代有那麼多人要逃離城市的「幸福」生活和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官場而來到鄉下,去過田園生活呢?比如陶淵明,放著縣太爺不當,就要跑到鄉下悠然見南山去了,在城裡「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他,卻為了鄉下的一把米累彎了腰。  其實,幸福只是一種心理的感覺,它甚至與收入和物質、環境條件無關,它只與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有關。窮人有窮人的幸福,富人有富人的不幸。
  • 面對生活的諸多無奈,既然無法左右,不如順其自然
    仔細想想,一切確實是這樣,比如很多人事的變遷,我們無法左右;很多人都來去,我們決定不了;很多始料未及和猝不及防的事情,我們無所適從等等。生活在俗世紅塵裡,我們總有太多的無奈,改變不了又不得不接受,只能讓一切隨緣。快節奏的生活,總是讓人們感覺很累,壓力很大,卻又無法逃避。因此,人要想活得快樂,就要學會悅納自我,清醒地做事,糊塗地做人。
  • 人到中年,懂得了該改變的勇敢改變,該接受的坦然接受!
    當遭遇人生第一次挫折時,親人對我說「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長大了發現,越來越懂得,既然無法避免挫折,那就讓自己磨合,該改變的勇敢改變,該接受的坦然接受,不抱怨、不氣餒。敢於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也勇於接受生活的本真。因為只有看得開,才能活得明白。學會接受我們所失去的東西,無論是一時疏忽造成的遺憾,或是生活給予我們的,而我們卻無能為力改變的事實。學著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緒,直面它,然後越過它。做一個堅強的人,坦然面對,勇敢體會,酸甜苦辣,各種滋味, 忘記消逝的人和事。
  • 上天是公平的,舍與得,其實是一個無限循環的圈
    這道檻,離人很遠,前世和今生的距離;也離人很近,只在一呼一吸間。大多數人窮其一生都無法到達般若之門,而有的人一個低眉,一個回眸,就了悟禪意。人生如棋,步步相隨,無論好與壞,每一天都一樣的重要。人生中沒有一個時刻是無關緊要的。人生,就如同自己和自己下棋,你越計較,最後輸的永遠都是你自己,只有捨棄一些棋子,才能換得一生的平靜和幸福。
  • 學會接受吧,心甘情願的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認識到生活中充滿著不公平這一事實的一個好處便是,它能激勵我們去儘自己所能,而不再自憐自傷。讓每件事情完美並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們對自己生活的挑戰。當我們真正清楚生活並不公平時,我們會對他人也對自己懷有同情,充滿理解,所到之處都會發出充滿愛意的仁慈。
  • 佛說:舍與得【晚課】第367期
    人生,註定是有舍有得,在舍與得之間,有小歡喜也有大智慧。捨得,有舍有得,不捨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即是去,離,失。得,即是獲,取,來。捨得微笑,得到溫暖;捨得寬容,得到大氣;捨得虛名,得到自在。捨得小,就有可能得大;捨得近,就有可能得到遠。
  • 生活的最高境界,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能改變的
    心態不好的女人往往沉浸於自己的幻想中,當幻想破滅的時候,她們往往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實,於是為了改變不可能改變的現狀,就「走捷徑」,甚至走向人性的反面。人的一生就是一張單程車票,所有做過的、經歷過的都成為不可更改的事實和歷史,對於過去,女人只能緬懷,而無法更改。事實分為三種,良性的、惡性的以及處於中間狀態不鹹不淡的。
  • 且認幸福:幸福是一種坦然接受一切的心態
    幸福是什麼?很多人想對它定義,卻始終沒有一個共同的定義,各自對幸福有各自的見解。但是幸福既是一種可以感知的東西,猶如酸、甜、苦、辣一樣,有人說到苦,便能想到苦的滋味,斷然不會聯想到酸、甜和辣,否則就是大腦神經出了問題。既然是大家能感覺到的東西,必然有一個共同的定義。
  • 如何改變性格之改變命運
    改變性格即是化性。如何改變呢?就像人落在苦海裡,要是沒有會遊泳的去救,自己很難出來。因此,古聖先賢都立志要救人的性命。  能知人的性格,才能認識人;能知物的屬性,才會利用物,這是智慧。你要是看他不對,是不知他的性,也就是不明他的道,準被他氣著。就像屎殼螂好推糞球,黃皮子(鼬)好吃小雞,爭貪的人,好佔便宜。哪一界的人,辦哪一界的事,豬往前拱,雞往後刨」,所以說都是對的,這是由於他的性格所至。
  • 《俱舍論》講記(十)
    第二分別根品分二:一、根之安立;二、有為法產生之理。  甲一(根之安立)分六:一、根之自性;二、此處所說根之本體;三、根之分類;四、根之得舍;五、沙門四果以幾根而得;六、具根之理。  乙六(具根之理)分二:一、必具;二、會具。
  • 惠空法師:難捨能舍之道
    即使不是故意的去為難別人,刁難別人,而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疏忽,無心的過失造成他人的不方便,引起別人的苦惱及憤怒之心,這就是我們的不對。你說:「我不是有意的。」不是有意,也是你的錯。 總而言之,我們隨處把自己的姿態壓低,抱持著一份清淨謙和的心,以好的東西都供養別人,以處處為別人著想修福報的心情與眾相處的話,相信大家都能和樂相處。尤其千萬要記住!在厲害關鍵處,一定要退一步。
  • 林依晨為懷孕暫停拍戲,不覺遺憾「有舍才有得」!
    說到林依晨,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惡作劇之吻》中她飾演的袁湘琴,雖然林依晨也拍過許多別的電視劇,但是《惡作劇之吻》這部電視劇實在是讓人印象深刻,無法忘懷,即便是現在,依然會有許多人反覆去觀看這部電視劇,劇情實在是太甜太甜了。
  • 婚姻幸福的秘笈,在於從不奢望改造另一半,真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他們看不下去,會跟另一半爭吵、理論,試圖改變他們。然而,這樣做,不僅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還加劇雙方的矛盾。原本只是針對問題的本身,後來上升到人身攻擊,人格侮辱,雙方關係十分惡劣。如果你問他,既然婚姻這麼不幸,雙方這麼痛苦,看不慣,為什麼不離婚分開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