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養成記:這6種行為最容易慣壞孩子,家長要注意

2020-11-07 海霞育兒日記

我看到一位博主說過這樣一句話: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個熊家長。事實確實是這樣,每一個孩子在犯「熊」的時候,其實都是家長的不斷包容所造成的

我也總結了6種行為,這6種是最容易慣壞孩子的,家長們時刻警惕!



熊孩子養成記:這6種行為最容易慣壞孩子,家長要注意!

1、熊孩子養成記:不能獨立的娃娃

朋友們都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孩子離開家之後不會洗衣服,不會自己穿衣服,也不會疊被子。這樣的孩子就是自理能力差,不能獨自生活,而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個例,甚至有的不會自己吃飯。



這種孩子的家長都是:你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學習就可以。看似為了孩子,實際上也是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權利。讓孩子形成一種心理,就是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等到他們獨自面對社會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吃力。

親子教育家尹建莉老師說:「父母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父母的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2、熊孩子養成記:唯我獨尊的娃娃

有一種孩子在家裡表現的是天大地大我最大

這種特殊對待會讓孩子誤認為,家裡的什麼事情都要聽他的,他才是整個家庭的中心,慢慢地就會形成一種自私的性格

就像電視劇虎媽貓爸裡的茜茜一樣,穿個衣服還要奶奶說:公主更衣。後來也是在媽媽的嚴厲管教下才改變過來。



3、熊孩子養成記:不尊重人的娃娃

有的時候我們在孩子面前沒有威嚴,可能都是自己的問題,比如孩子吃飯的時候,我們總是追著孩子跟孩子說,求求他吃一口,好不好?然後一直處於央求的一種狀態。

這樣的態度很難讓孩子明確做家長的威嚴,孩子越長大弊端暴露得越多。家長放低姿態,孩子就不會把父母當回事情。而到後來不尊重父母、不尊重長輩、不尊重其他人

這樣的孩子是會吃虧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您一定要明確一點,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就是父母,只有將自己的位置擺正,才能正確地教育孩子。



4、熊孩子養成記:被人袒護的娃娃

你總能聽到這樣一個帶孩子去朋友家玩,孩子把人家的東西弄壞了,然後家長卻一直為孩子辯解,孩子小,不懂事,別計較之類的。

這個時候父母出面的袒護則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沒錯。或者是以後犯了任何錯誤,都由家長出面幫她解決,總是一種有恃無恐的狀態

雖然可以庇護孩子一時,但不能庇護一世。未來總會有人幫你教育孩子讓他認識錯誤,並且付出巨大的代價。



5、熊孩子養成記:不懂珍惜的娃娃

教育專家馬卡連柯所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有的家長對孩子是有求必應,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曾經有一名小姑娘拉著媽媽要買蘋果手機,並稱:同學朋友都有,就我沒有,你今天一定要給我買一個,要不然我在他們面前沒有面子。媽媽是個殘疾人,無法支付蘋果手機高昂的費用,只能跪下求孩子,女兒卻一點也不為所動繼續指責媽媽。



這些孩子眼裡,父母對他們的付出就是一種彌補,所以無論他提出什麼要求,父母都要滿足

有一個博主,有這樣一句話,我也很喜歡:如果你不能養他一事,請不要寵他半生。



6、熊孩子養成記:過於依賴的娃娃

孩子受了一點小傷,本來沒哭,但家長一去哄反而開始大哭。其實如果不去看孩子,孩子還不以為然繼續玩。但就是家長的驚訝反而讓孩子覺得這一件可怕的事情。有的時候,不是孩子不夠勇敢,而是家長有些過於擔驚受怕。

而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之後,孩子就會過於依賴父母,將來也很難融入集體中,也不會得到大家的喜歡。總會讓人有一種這個人不可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十一放假,家長的這10種行為,最容易慣壞孩子
    十一長假,家長、孩子歡聚一堂。開心之際,家長的這10種行為,最容易慣壞孩子!在人民日報微博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為我們總結了10種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家長們請自查!你在其中嗎?孩子犯錯當面袒護許多家長以「不要太嚴,TA還小」為理由袒護孩子的錯誤,這會使孩子全無是非觀念,造成孩子性格扭曲。3. 過分注意孩子一家人無時無刻都在關心孩子,圍著TA轉,會使孩子認為自己是中心。
  • 國慶8天假,家長的這10種行為,最容易慣壞孩子
    國慶8天小長假,家長的這10種行為,最容易慣壞孩子!各位家長要謹記。前不久,人民日報在微博上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為我們總結了10種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家長們請自查!孩子犯錯當面袒護許多家長以「不要太嚴,TA還小」為理由袒護孩子的錯誤,這會使孩子全無是非觀念,造成孩子性格扭曲。3. 過分注意孩子一家人無時無刻都在關心孩子,圍著TA轉,會使孩子認為自己是中心。
  • 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父母這樣做,容易慣壞孩子
    在人民日報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為我們總結了10種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和17種不合格父母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家長們請自查!種行為容易慣壞孩子1.孩子犯錯當面袒護許多家長以「不要太嚴,TA還小」為理由袒護孩子的錯誤,這會使孩子全無是非觀念,造成孩子性格扭曲。3. 過分注意孩子一家人無時無刻不關心孩子,會使TA認為自己是中心,家人都要圍著TA轉。4.
  • 人民日報公布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老師轉給家長)
    據報導,某高層小區有熊孩子跑到32樓頂往下扔磚頭,剛好有位阿姨帶娃遛彎差點被砸到。而孩子家長卻回應:「又沒砸到人,趕緊把孩子放了,別嚇著我娃。」熊孩子的行為雖可恨,但更毀三觀的,是家長的態度。每一位「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熊家長」!在人民日報微博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為我們總結了10種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和17種不合格父母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家長們請自查!
  • 人民日報公布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看看你中了幾條😜😜
    每一位「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熊家長」!在人民日報微博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為我們總結了10種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和17種不合格父母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家長們請自查!種行為容易慣壞孩子1、給孩子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地位高人一等,處處受到特殊照顧,如吃「獨食」等,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
  • 10種容易慣壞孩子行為
    孩子犯錯當面袒護許多家長以「不要太嚴,TA還小」為理由袒護孩子的錯誤,這會使孩子全無是非觀念,造成孩子性格扭曲。3. 過分注意孩子一家人無時無刻都在關心孩子,圍著TA轉,會使孩子認為自己是中心。4. 輕易滿足無理要求小孩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這樣TA會養成不懂得珍惜,講究物質享受和不體貼他人的性格。5.
  • 「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快看看你是不是合格的爸爸媽媽
    這樣危險的事情,孩子家長卻回應說:「又沒砸到人,趕緊把孩子放了,別嚇著我娃。」孩子的行為雖可恨,但更讓人氣憤的是家長的態度。每一位「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熊家長」!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責無旁貸。家庭教育,重結果,更重過程。
  • 家長的這3種行為,容易讓孩子變成「軟柿子」,在外面常被欺負
    這類孩子,我們稱之為「軟柿子」,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變成「熊孩子」,欺負別人,但家長同時也要避免孩子變成「軟柿子」,受人欺負。一:家長的這3種行為,容易讓孩子變成「軟柿子」雖然家長想避免把孩子養成「熊孩子」,但千萬過猶不及,再善良的孩子都要一點鋒芒來保護自己。
  • 新學期,人民日報公布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
    人民日報微博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為我們總結了10種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和17種不合格父母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家長們請自查!一、這10種行為容易慣壞孩子1、給孩子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地位高人一等,處處受到特殊照顧,如吃「獨食」等,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
  • 人民日報公布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父母這樣做,太耽誤孩子了...
    經了解,小宋今年只有13歲,家長擔心他玩手機影響學習,就給他買了一部老人手機。於是小宋在24日拿走爺爺的2萬元現金,一口氣買了4部手機想玩個夠。小宋的行為讓人又氣又覺得好笑,但是這些讓人又愛又氣的「熊孩子」背後,又何嘗不是站著各自的「熊家長」呢?
  • 可怕的熊孩子是怎麼產生的 | 社交型寶寶養成記04
    這算是我遇到熊孩子的一次經歷,我想大家在生活中或者新聞上一定遇到過熊孩子,亂按電梯,亂翻東西,大聲喧譁,也許他們只是調皮搗蛋。但是有的熊孩子在草莓中藏針,導致數千噸水果被銷毀,因為好奇孕婦摔倒是不是會流產,就猛推孕婦,這可就不單是惡作劇了,這是觸犯法律,甚至威脅到他人的人身安全。
  • 孩子這幾種行為,很容易讓人心生厭惡,不要讓你的孩子變成熊孩子
    每個孩子在家裡都是小少爺,小公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對於自己的孩子,總是非常寵愛的,總是有一種護犢子的行為,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有些孩子會因為家長過於溺愛而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雖然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但是愛孩子也要有一定的分寸,立的規矩,一個都不能少,不然的話,孩子會逐漸長成渾身都是毛病的樣子,會變得人見人厭。
  • 熊孩子毀百萬手辦遭索賠,家長認為在詐騙:別再拿他是孩子當藉口
    而帶他們去看電影的大人就坐在一旁管都不管,就好像兩個孩子是空氣一樣,這究竟是怎樣的家長?正常人都會覺得這樣危險吧,萬一孩子被電到算誰的?到時候又要來找影院賠償。現在,影院銀幕表層的金屬粉已經徹底脫落,電影成像完全變形,影院被迫暫停開放。據統計,光是銀幕製作費用這一項就高達一萬多元,這還不算銀幕製作的半個月影院關門所造成的其他虧損。
  • 孩子的這幾種行為,很容易讓人心生厭惡,別讓你的孩子變成熊孩子
    甚至還有一些家長會因為過於溺愛孩子,從而養成孩子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那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如果說你的孩子有下面這幾種行為,請你一定要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不然等到你的孩子真的成為那種人見人討厭的熊孩子,你後悔都來不及了!
  • 家長這3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
    但是,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是一門學問,家長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家長的一些行為會導致孩子變成白眼狼,不願意親近父母,甚至怨恨父母,容易把孩子養成&34;,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家長的3種行為容易把孩子變成白眼狼
  • 家長自查,讓孩子給你打分,看看你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嗎?
    小區裡經常有家長說:誰誰誰家的「熊孩子」又搗蛋了,每層電梯全按了;誰誰誰家的」熊孩子」又不講究衛生,電梯裡拉屎了;誰誰誰家的」熊孩子」又在公共桌椅上亂跳亂蹦了……然後接著就有人出來說,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家長,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肯定是家長慣的,家長素質不行等等諸類的話。每次我看到這些,我就為這些家長所不齒,孩子熊,估計家長也熊。
  • 李玫瑾: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3個習慣,長大後才容易出息
    人想要養成好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需要每天的重複訓練才能達到,如果你家孩子從小就調皮、做事不認真,家長沒有及時糾正的話,那麼這些壞習慣會跟隨孩子一輩子。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育兒專家,她的講座近幾年火爆全網,得到很多家長的認可,李玫瑾表示: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3個習慣,長大後才容易出息。
  • 「熊孩子」養成記,你家的孩子也有這些情況麼?
    對於「熊孩子」這個稱呼想來大家並不陌生了,這是泛指那些惹人討厭的孩子,常常被用來形容調皮,歲數小不懂事,無法無天,並且暫時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那這些「熊孩子」是怎麼出現的呢?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 幼兒園老師坦言:這2種性格的孩子最容易被同學排擠,家長要注意
    孩子在逐漸成長之後,必然要開啟人生的新旅途,比如首先就是要進入到幼兒園中。很多的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在進入到幼兒園之後,會不會無法融入到生活中,會不會被其他的同學所排擠。被排擠的孩子其實這類現象在生活中出現機率比較高,幼兒園老師坦言,有這兩種性格的孩子往往最容易被同學排擠
  • 熊孩子是如何形成的?多半是因為父母這3種習慣,家長要重視
    熊孩子是如何形成的?多半是因為父母這3種習慣,家長要重視現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每位家庭成員都將孩子視為"掌中寶",很多時候,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誤,家長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完全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