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帶孩子,估計很多朋友都有這麼一個體會,月子裡的寶寶特別好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只要護理得當,基本沒有哭鬧的時候;但是出了月子以後,寶寶突然由天使變成了惡魔,總是莫名哭鬧,尤其是黃昏夜晚的時候,哭鬧的更是厲害,各種哼唧、蹬腿,就連吃奶都不得安寧,每天都搞得父母心力憔悴。
真真應了老話常說的 「一睡二哭三攢肚」。
雖說「一睡二哭三攢肚」是寶寶的發育規律,但是進入二月,為什麼寶寶總是莫名哭鬧?是身體不適,還是必然發生的呢?
眾所周知,嬰幼兒時期,寶寶還不會說話,哭就是他們的一種特殊語言的表達方式,當他們有需求或者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比如身體不舒服、肚子餓了、想要媽媽陪伴、緊張害怕等等,都會通過哭來告訴媽媽。
也就是說,他們的每一次哭都在向父母傳達他們的需求,都需要獲得父母適當的回應。
月子裡,寶寶的睡眠時間是18-20個小時,每天不是吃就是睡,很少有醒來玩耍的時間,除非拉了尿了,身體不舒服,或者餓了,否則一般是不會哭鬧的。
但是出了月子以後,寶寶的睡眠逐漸減少,對父母陪伴的需求逐漸增加,為了獲得更多的陪伴,他們會通過哭來告訴媽媽;寶寶的感官能力發育的越來越完善,對飢餓和睏倦、勞累等等,越來越敏感,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滿足和安撫,也會通過哭來提醒媽媽。
一般來說,當寶寶的需求得到滿意的回應後,哭鬧基本都會停止。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身體不舒服。2個月左右,很多寶寶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腸絞痛,輕微時,寶寶哭鬧但是不會特別厲害;嚴重時,寶寶經常會哭鬧不止,甚至徹夜啼哭。
這種腸絞痛最早出現在2-4周,6周左右達到巔峰,3-4個月左右逐漸減少。雖然時間不定,但是多發生於傍晚6點到午夜這個階段,寶寶突然非常煩躁,哭鬧不止,怎麼哄都哄不好,經常伴隨尖叫、腿腳亂蹬、放屁等表現。
這也是文章開頭提到的,寶寶黃昏夜晚哭鬧厲害,各種哼唧、蹬腿,就連吃奶都不得安寧的主要原因。
除了腸絞痛,還有一種易導致寶寶黃昏夜晚哭鬧厲的原因,就是腸脹氣。
兩者的原因基本相同,但是表現和應對有所差異。所以當寶寶傍晚哭鬧、哼唧、蹬腿時,父母需要做好判斷,再根據兩者的不同做出不同的應對。
2月寶寶莫名哭鬧,是腸絞痛還是腸脹氣?不同表現要知道
1.腸絞痛
腸絞痛時,寶寶經常會哭鬧尖叫,可能持續幾個小時,也可能是陣發性的,哭一會兒歇一會兒。
因為哭鬧的厲害,寶寶面部逐漸發紅,嘴邊發白,而且腹部脹緊,雙腿向上蜷起,雙腳發涼,雙拳緊握。
不管是拍嗝餵奶,還是抱著哄著,都很難緩解。直到排便、放屁,或者哭的立竭才會停止。
而且寶寶排便困難,經常吐奶,睡眠也不安穩。
腸絞痛的發生時間不定,可能是晚上也可能是白天,不過多發生在傍晚6點到午夜這段時間。
2.腸脹氣
跟腸絞痛的表現差不多,腸脹氣時,寶寶也會煩躁哭鬧,面部漲紅、雙腿彎曲,頻繁放屁,但是不如腸絞痛那麼嚴重,發生時間也不一樣。
腸絞痛時間不定,白天晚上都會發生,只是晚上更嚴重而已;而腸脹氣一般發生在傍晚,白天基本不會發生。
雖然腸脹氣時寶寶大便也挺費勁兒,但是由於腸道內氣體比較多,大便偏稀或者帶有泡沫,次數也很頻繁,相對腸絞痛要輕鬆一些。
PS:正常來說,不管是腸絞痛還是腸脹氣,都不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而且隨著月齡增加,寶寶的身體逐漸發育成熟,這些現象都會逐漸消失。這個時間,可能是三四個月,也可能延遲到6個月。
但是如果寶寶哭鬧不輕反重,安全起見,建議帶寶寶就醫檢查。
雖然腸脹氣和腸絞痛都是常見現象,但是發生時,寶寶實在太遭罪,媽媽看著也非常心疼。其實,寶寶腸絞痛/腸脹氣,大多是吞咽過多空氣或者餵養不當引起的,此時可以試試排氣操。
①腹部按摩:寶寶平躺在床上,媽媽雙手搓熱,以寶寶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順時針輕撫, 4-8圈即可。
②推心置腹式:寶寶平躺在床上,媽媽兩手在寶寶腹部交替向下輕撫,8拍為1組,做2組。
③蹬自行車式:寶寶平躺在床上,媽媽握住寶寶腳踝,把他的兩腿交替往腹部蜷縮,就像蹬自行車一樣,8拍為1組,做1組。
④手觸膝式:寶寶平躺在床上,媽媽一隻手握住寶寶腳踝,一隻手握住寶寶小手,然後讓寶寶單手單膝交叉相觸。左手右腳,右手左腳,4拍為1組,各做1組。
⑤垂直抱腿式:寶寶平躺在床上,媽媽垂直抱起寶寶的雙腿,向腹部慢慢擠壓,8拍為1組,做1組。
這幾種排氣操輪流做一遍,寶寶差不多就可以排氣了,有的還會放好幾次屁。
PS:為了預防吐奶,排氣操必須在奶後一小時再做!
不過,要想預防/緩解腸脹氣或者腸絞痛的不適,「排氣操」並非最佳辦法,試試這5招比「排氣操」好用。
1.如果是母乳餵養,建議媽媽調整飲食,各種容易引發脹氣或者刺激性的食物暫時別吃。
2.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餵奶時都要注意三點:寶寶哭鬧厲害別餵奶,寶寶吃奶時別逗弄,寶寶吃奶別過量。
3.餵奶時,還要注意寶寶的銜接方式。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需要銜接大部分的RU暈和RU頭;如果是奶粉餵養,需要銜接大部分奶嘴,而且奶瓶最好傾斜30-45度,保證裡面的空氣全部都在奶瓶底部,不會被寶寶吸吮吞咽。
4.奶後必須拍嗝,實在拍不出來也不要擔心,豎抱15分鐘左右即可。不過放下時,最好讓寶寶側臥一會兒。
5.可以讓他們趴臥一會兒,或者試試飛機抱,期間媽媽必須耐心的陪伴寶寶、安撫寶寶,陪寶寶一起度過這個難關。
PS:如果寶寶不適非常嚴重,厭食、消化不良、嚴重嘔吐,或者伴隨高燒,一定要就醫查看。
帶娃期間,經常會遇到很多讓媽媽頭疼的難題,就像今天提到的腸絞痛和腸脹氣,大人孩子都遭罪,但是大多都是正常的,隨著寶寶的發育成熟,都會慢慢緩解。緩解期間,媽媽一定要耐心的陪伴和安撫寶寶,幫助他們一起度過這個難關。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