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生寶寶的家庭,必須會做兩種鍛鍊操——排氣操和產褥操。排氣操主要是針對一月齡寶寶,新生兒1月左右的時候容易出現嚴重脹氣,家長可以給寶寶做幾組排氣操,減輕脹氣症狀;產褥操針對的是產後媽媽,在分娩過程中,寶媽的陰道及骨盆底的肌肉被胎兒撐開,肌肉纖維常有部分斷裂,造成分娩後陰道及骨盆底的肌肉彈力減弱,變得鬆弛。產褥操能加速這些肌纖維的恢復,使之達到或者接近孕前狀態。
排氣操
孩子攢肚、消化不良,大便艱難的時候,要給寶寶做幾組排氣操,幫助寶寶腸道蠕動。當寶寶出現腸絞痛,嚴重哭鬧的時候,排氣操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第一種:蹬單車鍛鍊
握住寶寶腳踝、小腿,讓寶寶像蹬自行車一樣,兩腿交替壓向腹部,左右交替各兩個八拍。
第二種:上下肢交叉鍛鍊
一手抓寶寶左膝蓋,另一手抓寶寶右側手臂,同時向上抬起儘量挨近,左右交替兩個八拍。
第三種:雙腿蜷曲,搖擺鍛鍊
蜷起寶寶的雙腿,向腹部擠壓,然後朝著一個方向輕輕搖動寶寶,搖幾圈後,再向相反的方向搖。
產褥操
除了照顧寶寶,也不要忽略了寶媽。其中,最有利於寶媽產後身體恢復的方法之一,就是產褥操了。
第一節:腹式呼吸
平躺、放鬆,注意力放在腹部,主要促進內臟復位和子宮收縮;呼氣:腹部凹陷;吸氣:腹部鼓起。
第二節:縮肛運動
平躺、放鬆,注意力在肛門括約肌以及恥骨尾骨肌、盆底肌等等這些肌肉上;主要促進肌肉群的回縮,防止子宮下垂。
呼氣:收縮(兩到三秒);吸氣:放鬆;每天可以多做幾遍,每次做100到200次。
第三節:上肢運動
平躺、放鬆;注意力放在胸部、背部肌肉群以及整個上肢;主要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產奶量。
呼氣:以胸背肌肉的力量帶動上肢緩慢上舉,上肢繃緊,停2-3秒;吸氣:胸背肌肉帶動上肢緩慢放下,上肢繃緊。
第四節:抬頭運動
平躺、放鬆、注意力放在項背的肌肉,這個拉伸動作可以鍛鍊督脈和膀胱經,促進氣血運行以及營養物質的運化。
以上四節,每節做兩個八拍,每天做兩遍,適合產後1-3天做。
第五節:下肢屈伸運動
平躺、放鬆;注意力放在腰腹部,呼氣:屈腿;吸氣:伸腿;主要就是鍛鍊腰腹部的肌肉,促進腹直肌、盆腔肌的恢復。
第六節:下肢伸舉運動
平躺、放鬆;注意力放在腹腔。呼氣:一側腿抬起伸直,停2-3秒鐘;吸氣:放下。主要是鍛鍊腰腹部的肌肉,同樣也是促進腹直肌、盆腔肌的恢復。
以上兩節,每節做兩個八拍,每天做兩遍。適合產後4-10天做。
第七節:腰背運動
平躺、放鬆,腿收回。注意力放在腰背肌肉上。
呼氣:向上挺身,停2-3分鐘;吸氣:向下放平,腰部留空隙,收腹,保持骨盆中立位。
第八節:子宮收縮運動
跪在床上,雙臂90度支撐,頭部略向上抬。隨著呼吸,進行腹部深層運動:背、腰、臀在一條線上,主要促進子宮的收縮。
第九節:全身運動
呼氣:一側腿向後平舉,收腹,腿繃緊,在一條線上,保持2-3秒;全身肌肉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加快。吸氣:放下;換腿。
第十節:腹部運動
平躺、放鬆,雙腿抬舉在腹部,做蹬自行車的動作;呼氣:屈回;吸氣:伸出。
以上四節,每節做兩個八拍,每天做兩遍。適合產後14天開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