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包餃子 雲溫暖」 冬至,讓我們來保護你們的小耳朵

2020-12-22 澎湃新聞

「雲包餃子 雲溫暖」 冬至,讓我們來保護你們的小耳朵

2020-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冬至大如年",我國很多地方大都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為了更好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宣揚「慈心為民,善舉濟世」的慈善美德。12月21日,我國傳統節日冬至當天,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項目執行團隊鄭州市實驗幼兒園和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織女團的慈善志願者專門到登封盧店劉家溝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慈善有愛 情暖冬至」活動。

 

 活動中,劉家溝小學的孩子們收到了「織女」姐姐們親手織的新圍巾,紅紅的圍巾既有過年的喜慶,又代表著慈善志願者的一顆火熱的紅心,圍巾上還有「織女」姐姐親手寫的祝福和鼓勵的卡片,讓孩子們的心也暖暖的。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黨總支書記張莉通過鄭州慈善總會向劉家溝小學捐贈了750冊繪本和圖書,為鄉村小學的孩子們充實了精神食糧。最讓孩子們開心是和「織女」團的姐姐們一起做遊戲:老鷹捉小雞、手指操、人行貪吃蛇、做手工筆筒。還有一些小朋友加入到了包餃子的行列,在志願者的指導中,小朋友們包起餃子來也有模有樣。看得出來,比起吃餃子,小朋友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得到了更大的樂趣。

 

 「清水飄芙蓉,元寶落玉盤。饕餮世間味,最是此物鮮。」一盤盤親手包的餃子下鍋讓小朋友們興奮不已。大家就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碗碗濃濃的餃子,有溫暖、有愛、有一切人世間的美好。讓在場的每一位都忘記了冬日的寒意,讓這個冬至溫暖而又有意義。

 今天的活動通過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新媒體中心和河南廣播廣播電視臺「為愛發聲」欄目組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網直播,有將近20萬的網友和粉絲通過網絡和孩子們一起「雲包餃子,雲溫暖」,大家紛紛網絡留言互動,一起感受冬至別樣的溫暖和慈善公益的熱情。據悉,自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項目的「與寒流賽跑 暖冬行動」自11月啟動以來,已經為五百多留守兒童送去溫暖,也有越來越多的單位、組織、愛心人士自發加入到愛心織女團的行列,用行動踐行「"慈善為人人,人人可慈善」的理念,一起溫暖鄭州這座大愛之城。(樊延峰)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冬至,讓我們來保護你們的小耳朵
    "冬至大如年",我國很多地方大都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為了更好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宣揚「慈心為民,善舉濟世」的慈善美德,12月21日,我國傳統節日冬至當天,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項目執行團隊鄭州市實驗幼兒園和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織女團的慈善志願者專門到登封盧店劉家溝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慈善有愛 情暖冬至」活動。
  • 我在南方過冬至,您在北方包餃子
    冬至 水餃 梅施雲今天冬至,一時間思緒萬千,總想表達點什麼,卻無從下筆,印象中作為北方的人,總以為南方的天氣像春天一樣溫暖,沒想到依然這麼寒冷,卻沒有北方的大雪紛飛。冬至 水餃 梅施雲記憶中小時候的媽媽手總是那麼巧,媽媽的味道總是那麼溫暖濃厚。長大後由於上學或者工作幾乎沒有在家裡過過冬至。
  • 濃情餃子 溫暖冬至——崆峒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冬至包餃子活動
    2020年12月21日,崆峒區實驗幼兒園組織了以「濃情餃子 溫暖冬至」為主題的師幼包餃子活動。活動前,幼兒園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商討制定了周密的活動方案,進行了詳細的人員分工。根據方案安排,各班結合班級實際,劃分布置活動場地、準備託盤、一次性桌布、籮筐、案板、擀麵杖等操作材料,製作冬至包餃子PPT及冬至主題教育PPT。
  • 衡水中學|溫暖冬至,今天我們都是乾飯人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 冬至包餃子,楓葉成驕子
    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這一天,全國人民都要吃餃子「以防天冷凍掉耳朵」,為讓同學既感受到冬至的節氣,又能感受到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氣氛和樂趣,培養同學集體生活的樂趣,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我校初中部在響應第八屆餃子文化節的號召,召開了全員動手包餃子的活動。
  • 情暖冬至,你我同包|我院舉辦冬至包餃子活動
    by 卓別林諺語稱「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這天,為讓大家既感受到冬至的氣氛,又能感受到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樂趣,我院特地分別於桃園餐廳二樓和教職工活動室舉辦以「情暖冬至,你我同包」為主題的冬至包餃子活動。接下來隨小外一起感受冬至「餃子宴」的溫暖吧!
  • 母親包的冬至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從昨天開始,母親就開始忙碌,割肉、調餡兒、醒面,就是為了讓我和妻子吃上一口餃子。因為今天是工作日,而我和妻子每天中午又不回家,因此冬至中午沒法兒在家吃餃子。母親就提前做好各種準備工作,一大早就讓我們吃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其實我們各自的單位也準備的有餃子,但是母親執意說單位的餃子沒有家裡自己包的餃子香,自己家包的餃子真材實料,味道更好。前一段,家裡的大蒜髮了芽,母親就把它們插在土裡,最近竟然長了半尺有餘,青翠欲滴,正是一把好菜。掐了剁碎拌在餃子餡兒裡,鮮美無比。
  • 冬至送溫暖!他們陪伴20餘名特殊人群包餃子
    中國江蘇網訊「熱氣騰騰的餃子,紅紅火火的中國結,讓今年的冬至充滿年味。謝謝你們的圍巾,很溫暖。」張奶奶開心地說。12月21日是冬至,當日,中建三局南京堯化門項目的建設志願者聯合南京棲霞區殘疾人聯合會,走進棲霞區殘疾人之家,陪伴20餘名特需人群過冬至、迎暖冬。
  • 冬至冬至,溫暖而至——寨子街中心幼兒園開展包餃子主題親子活動
    為了使幼兒了解傳統節日的習俗和製作餃子的過程,感受節日的氣氛。12月21日,寨子街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我和冬至有個約會」包餃子的主題親子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傳統文化內涵、享受親手製作餃子的樂趣、感受親子的溫馨之情。
  • 冬至如大年,人間小團圓,吃了媽媽包的餃子,再也不怕耳朵凍壞了
    自從上學以來,直到參加工作,每年的冬至再也吃不到媽媽的餃子,雖然每次也都會吃上,但那餃子已經變了味道,直到現在,也包括以後,那餃子的味道,永遠的存在了記憶裡,那味蕾為餃子永遠緊閉了大門。冬至吃餃子,這是河南的習俗,不知道其他是否也有,小時候媽媽總說:「多吃點餃子,不然耳朵就凍壞了」,不知道是習俗就是這樣,或是媽媽想讓多吃點,我唯一知道的,耳朵依舊會凍得發疼,因為對吃餃子不會凍掉耳朵,說法的不相信,才會令現在的味蕾依舊懷念曾經的餃子味。
  • 護眼食譜|冬至吃餃子,護眼健康又好吃怎麼做?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在冬至之後,標誌著即將進入一年中最寒冷時節,吃餃子有「消寒」之意。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今天又是一年冬至日,我推薦兩種包餃子的方法。保證讓你包出健康又好吃的「護眼水餃」。
  • 冬至和家人吃餃子的朋友圈說說 冬至和家人吃餃子幸福文案句子
    冬至和家人朋友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平平淡淡,迎接福氣到溫暖整個冬天 。人間小團圓,冬至大如年和家人在一起更有了年味。冬至和家人吃餃子的朋友圈說說 冬至和家人吃餃子幸福文案句子。我這邊是這樣的哎,吃完了可以和自己爹來一頓掃帚追逐戰  冬至最為普遍的風俗便是吃餃子。冬至和家人圍坐桌前吃一頓餃子也是最為美好的事兒了。  冬至的味道 這個冬至和家人一起吃餃子了嗎  冬至這天,在北方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南方的赤豆粥、混沌、湯圓也別有一番滋味。冬至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餃子,該是多溫暖的一件事。
  • 新蔡縣郵政分公司迎冬至包餃子送溫暖
    駐馬店網訊(記者 雷倩 通訊員 周浩)迎冬至、包餃子、送溫暖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不過餃子。為了讓支局員工過一個傳統、溫馨的冬至,又能感受到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氣氛和樂趣,12月21日上午,新蔡縣分公司黨總支和工會組織開展「迎冬至包餃子」活動。黨總支書記王磊、工會主席劉祖運、黨總支成員任俊峰、楊新玲帶領各包聯人員分別下到支局,為奮戰在一線的支局員工包餃子、做飯。支局員工有的和面、有的拌餡、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大家分工有序,忙而不亂。不一會,桌子上擺滿了包好的餃子。
  • 李家社區:「情暖冬至 幸福大有」冬至包餃子
    李家社區:「情暖冬至 幸福大有」冬至包餃子按照中國傳統習俗,冬至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餃子,象徵全家團圓、和和美美,為進一步增進社區和居民間的感情。12月22日,李家社區聯合大有公館小區物業共同組織了「情暖冬至 幸福大有—2017冬至業主包餃子活動」為主題的活動,特地邀請轄區居民和大有公館物業工作人員一起包餃子過冬至,和諧鄰裡情。
  • 溫暖的記憶,是媽媽包的餃子
    敦敦實實的案板,被父親搬到了堂屋裡,案板邊擺好了小凳子。父親轉身大門外抱柴,到灶屋裡大鍋燒水。我們簇擁著母親,圍在案板前包餃子。母親早和好了面,攪好了餡,一盆一盆端到案板跟前。屯了面的瓢在案板上晃悠悠、轉溜溜,灑案板上一把麵粉鋪了底兒。
  • 溫暖!冬至餃子送千家,東營中山社區暖人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薛梅 東營報導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大部分地區吃餃子、南方則吃湯圓。在北方,民間有句俗話叫「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已經成為中國北方人延續多年的傳統。
  • 天安人壽開展「溫暖冬至包餃子」 團康活動
    2020-12-26 17:09:37 來源: 信陽訊 舉報   時臨冬至
  • 冬至包餃子、送奶茶 別人家的物業又來了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民俗文化,增強社區居民之間的鄰裡關係。12月21日,走入哈市的各個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們,紛紛為業主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冬至溫暖行動。「我來和餃子餡,我和的芹菜豬肉餡餃子可香啦!」
  • 冬至包餃子、送奶茶,別人家的物業又來了!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民俗文化,增強社區居民之間的鄰裡關係。12月21日,走入哈市的各個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們,紛紛為業主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冬至溫暖行動。
  • 山東即墨:巧手包餃子,溫暖迎冬至
    冬至來臨之際,山東青島市即墨區環秀街道墨香郡社區組織轄區志願者、社區居民一起包餃子、嘮家常,迎接冬至,讓居民們感受溫暖又溫馨的傳統節日。 居民們聚集在一起,分工協作,包餡、擺盤,忙得不亦樂乎,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包著各式各樣的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