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記憶,是媽媽包的餃子

2020-12-25 飛行季羽翼飛鴻

作者:魏軍濤

冬至日,吃餃子。母親包的餃子,要多好吃有多好吃。

早上,父親一早頂著寒霧趕了集,割了肉,買了八角茴香醬油醋。母親到門口霜覆的菜地,從埋的蘿蔔坑裡扒了蘿蔔,蔥窖裡拽了老蔥。然後,父母洗蘿蔔,擦蘿蔔絲,煮蘿蔔水,洗姜蔥,擇韭蒜,剁肉餡,和麵團……忙得不可開交。看平常忙得眉頭緊鎖的父母,今天難得放下其他雜事,鄭重地開始一道道工序,一心一意為過節吃餃子做準備。父親眉頭舒展,脾氣異常地好,輕易不呵斥人,樂樂呵呵地忙活著。我們也恍然大悟了,慶幸而得意地開心,肆無忌憚地可勁兒樂,打心眼裡快活。走路不是走,是跑,是一蹦一蹦地雀躍。一會兒從堂屋裡溜到院裡,一會兒從院裡竄進灶屋,一會兒又從灶屋跑到大門口。逞能般又獻殷勤地給父母做幫手,卻總是添亂幫倒忙。只惹得滿院子雞飛狗跳,豬翻鴨叫,一刻不得安生。

點擊

天是冷的,屋子裡卻洋溢著熱乎乎的暖意。堂屋生了爐子,茶壺在爐子上「吱吱」響。敦敦實實的案板,被父親搬到了堂屋裡,案板邊擺好了小凳子。父親轉身大門外抱柴,到灶屋裡大鍋燒水。我們簇擁著母親,圍在案板前包餃子。

母親早和好了面,攪好了餡,一盆一盆端到案板跟前。屯了面的瓢在案板上晃悠悠、轉溜溜,灑案板上一把麵粉鋪了底兒。白白胖胖的一大團面搦到案板頭,揪一骨朵面鬏鬏揉一個圓蛋兒,撲撲麵粉,手一壓一個餅,小擀杖「咣當咣當」擀,那圓圓薄薄的麵皮兒一會兒就疊成了一沓沓。母親擀麵皮快,包得也快。一手攏指成甌狀託著麵皮兒,一手拈筷,筷子尖厾一撮餡兒,抿進麵皮兒窩裡,放下筷子,倆手指跟團一朵花兒似的,捏著捏著,那餃子就胖乎乎圓鼓鼓地嘟嚕出來了,那一排餃子邊的月牙兒印,就像孩子出齊整嫩嫩的小牙。

母親包餃子時,給我們出謎語猜:「白白胖胖一群鵝,撲撲通通跳下河。一會沉多浮的少,一會沉少浮的多。」我與妹妹便瞎猜:「石頭!」「雞蛋!」「魚!」答案五花八門,最後還是母親撲哧一笑:「傻孩子,就是餃子。」我們便涎水流出來了。後來包餃子時母親再給我們出這個謎語,母親剛起了個頭,我們便爭先恐後回答:「餃子!」「餃子!」「我先說!」「我先說!」「媽,我先說的!」「媽,是我先說!」母親笑了:「你們說的都對,都對,一人獎一個小元寶!」小元寶,是母親特意捏的幾個模樣特別好看的小餃子:張起兩翼尖,彎起來捲成一個環兒,圓鼓鼓的,像一個戒指,還像一個可愛的小元寶。我們便不爭了,心滿意足了,學著跟母親一塊兒包餃子,但總是包得奇形怪狀,不是癟嘴凹肚,就是撅屁股拱腰,放鍋排上,餃子直不起身子,一個個東倒西歪,擠眉弄眼,我們看著自己都感到好笑了。

母親粗糙的手,倒那麼巧,包出的餃子那麼玲瓏,擺起來好像精緻的藝術品。餃子在鍋排上一溜溜整整齊齊的,像一隊隊鵝,像地裡一畦畦嫩嘟嘟的蘿蔔娃,像一團團白生生的雲朵朵。我和妹妹便伸著指頭撅著小嘴巴,低下頭來一個一個地數,數著數著數馬虎了,又一次次從頭來。

包滿了一鍋排餃子,母親便端到廚房下鍋。院裡下起了小雪兒,母親束著頭巾,雪花簌簌落在頭巾上。母親眯起眼,微笑著,扯起頭巾擋住臉側,避一避迎面而來的雪花,隨手捋了捋垂下來的一縷頭髮。那頭髮花花的,不知是手上沾的麵粉染的,還是天上的雪花落上了。

煮好的餃子,先澆奠,祭祀先祖。父親盛滿滿一碗餃子擺上筷子放在祖宗牌位前,嘴裡念叨著:「今兒個冬至哩!請老祖宗嘗嘗餃子。請老祖宗照望著,保佑一家平平安安。」然後用筷子挾一挾餃子,點一點湯水,象徵性地請老祖宗享用。母親盛上兩碗餃子,喊我和妹妹給爺爺奶奶端過去,讓爺爺奶奶先吃。接著,便是我和妹妹捧著大碗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頤了。

熱餃子,好吃!母親包的,特香!一碗蘸芫荽蔥姜蒜醬醋的油花餃子,熱的熱,燙的燙,鹹的鹹,香的香。餃子裡的油滋了一下巴,滴溜溜順嘴流。直到我們吃得挺著肚皮打著飽嗝還要添第二碗,父母才忙得暫時告一段落,端起了碗筷,細細品嘗這鮮靈靈的熱餃。

一晃我們長大,各在海角天涯。匆匆又到冬至,看看又是一年。家鄉的回憶,父母的影子,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無論你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無論你是家人團團圓圓,還是漂泊在外孤孤單單;無論是北風凜凜,還是雪飛漫漫,冬至日,一碗濃香的湯餃,熱氣騰騰,香氣瀰漫,舌滑齒粘,腹溫肺暖,多少甜蜜,多少喜歡,多少疼愛,多少思念,多少憧憬,多少祝願,都攪在一起,和在一團,含一口,氤氳,嚼一下,纏綿。

有道是,天下的餃子都嘗遍,還是父母做得最好吃。父母一雙勤勞的手,把那殷殷期盼,虔誠祈禱,綿綿祝福,都裹在一皮一餡裡,一層層,包了又包;下在一鍋一湯裡,一遍遍,煮了又煮;濡在一醬一醋裡,一滴滴,鹹了又酸。

冬至日,吃餃子。一回又一回,一年又一年。冬至還是冬至,餃子還是餃子。只是父母越來越老,家鄉越來越遠,思念越來越深。

作者簡介:魏軍濤 漯河市作協會員,漯河市網絡文學協會成員,喜讀書,偶作文,樂山水,法自然。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溫暖記憶,叫媽媽的餃子
    將日子過得活色生香編者語:無論是在外漂泊的遊子,還是在家守候著父母的朋友,如果你回老家不僅可以叫一聲媽,而且還能吃到老媽親手包的餃子,那一定就是幸福至極的事情。在這裡,我只箱說:有一種思念叫家鄉的味道,有一種記憶叫媽媽的餃子。又逢禮拜,母親又打電話,禮拜回家不?一起包餃子吃吧。我說:「周末很忙,以後有空再說吧!」電話那頭依然是母親欣喜的回應:「忙就空了再回吧,注意身體,別太累了!」
  • 軍民一家親「兵媽媽」進警營包餃子送溫暖
    「兵媽媽」閆和平(右二)走進警營,與官兵們包餃子過春節。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日電(記者 劉尚君 通訊員 劉珠源 趙振)1月29日是農曆正月初二,武警北京總隊一支隊二中隊的武警戰士們迎來了一位熟悉的客人,北京東直門街道社區的「兵媽媽
  • 冬至|「媽媽牌」餃子,最溫暖的期待
    冬至大如年,在北方人的心裡,沒有什麼比冬至的一頓餃子更讓人溫暖和幸福了。愛青島小編發起了一個調查:哪裡的餃子最好吃?很多人給我們留言:「我媽包的餃子最好吃」。今天,就跟著小編走近島城的一對母女。樊靜,一家餐館的老闆,平時的她豪爽豁達,能徵服她的美食不多,但媽媽包的餃子,絕對是其中之一。樊靜的母親劉玲萍,包得一手好水餃,尤其擅長韭菜蛤蜊肉水餃。女兒和外孫的聚會,劉玲萍往往受邀一展身手,吃過的人無不叫好。
  • 濃情餃子 溫暖冬至——崆峒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冬至包餃子活動
    為了讓我園幼兒更貼近生活,了解生活,傳承傳統飲食文化——包餃子,同時加強幼兒勞動教育,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幼兒在包餃子的活動中體驗家人勞動的辛苦與快樂,教育孩子學會感恩,鍛鍊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2020年12月21日,崆峒區實驗幼兒園組織了以「濃情餃子 溫暖冬至」為主題的師幼包餃子活動。
  • 我在南方過冬至,您在北方包餃子
    所以,記憶的小時候,媽媽總會在這一天從早上開始進行忙碌,「洗菜-晾菜-切菜-拌肉-和面-擀皮-包餃子-下餃子」,再到熱騰騰的餃子出鍋裝碗,我一口一大個的吃完,滿足的去玩耍!以前總覺得這是一個一氣呵成又覺得無聊的過程,沒想到成了今日我如此懷念的一個畫面!
  • 熱乎的餃子 溫暖的心 ———記桃園學校「包餃子」實踐活動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家家戶戶都有吃餃子慶賀冬至的習俗,為了豐富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桃園學校於12月21日開展「熱乎的餃子,溫暖的心」包餃子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展開,各班老師積極準備,提前製作了精美的課件,讓孩子們了解了冬至的傳說、來歷、習俗以及餃子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 我給媽媽包餃子
    美的學校1831班 吳優 證號:200924942360 指導老師:彭曉芳我的媽媽是北方人,愛吃麵食。我和爸爸的飲食習慣是吃米飯,媽媽為了遷就我們的習慣,幾乎餐餐都是米飯,今天我和爸爸密謀了一次超大計劃,那就是給媽媽包一頓餃子。
  • 暖新聞 | 「這是我媽包的餃子,我能吃出來!」
    暖新聞 | 「這是我媽包的餃子,我能吃出來!」>景平大街消防救援站消防員訓練之餘一份冬日裡的溫暖也飛馳在路上當天中午消防員魏肖立和隊友一起吃餃子時忽然間愣住了「這是我媽包的餃子!我能吃出來!」
  • 山東即墨:巧手包餃子,溫暖迎冬至
    冬至來臨之際,山東青島市即墨區環秀街道墨香郡社區組織轄區志願者、社區居民一起包餃子、嘮家常,迎接冬至,讓居民們感受溫暖又溫馨的傳統節日。 居民們聚集在一起,分工協作,包餡、擺盤,忙得不亦樂乎,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包著各式各樣的餃子。
  • 天安人壽開展「溫暖冬至包餃子」 團康活動
    : 信陽訊 舉報   時臨冬至,為了讓公司員工共同感受節日的氣氛,體會天安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
  • 懷念小時候媽媽包的餃子!
    小時候家裡很窮,菜很少,很多時候還都是鹹菜,有時候3個雞蛋蒸一碗雞蛋羹,就是一家六口人的菜,那時候最盼望的就是吃上媽媽包的餃子。買菜都沒錢,何況買肉?兩三個月吃一回餃子就不錯了。買回的肉剁好先放鍋裡炒一下,只放醬油,是為了上色。
  • 媽媽包的餃子(微小說)
    七歲時,他上學的第一天,媽媽給他特意包了餃子,不過他吃的是肉餡的,家人吃的是蘿蔔餡的;後來他生日、考試等高興的時候,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媽媽,今天包餃子罷!」媽媽總會慈祥地說「好,今天就吃你最愛吃的餃子。」十七歲,他高中畢業上大學走,媽媽問「兒子,我給你做頓好吃的,你要吃什麼?」他不加思索地說「就吃餃子罷!」。
  • 包餃子作文優秀作文,三年級作文包餃子
    好了一切準備就緒,我們開始包餃子了,我們端來爸爸做的餃子餡,一人用一雙筷子,把餡挑在餃子皮上,我用力一捏中間,肉從兩邊擠出來了。媽媽看著我這狼狽的樣子,便告訴我:「包餃子是不能用勁的,要注意手方法。一定要輕輕地從兩邊往中間捏。」經過媽媽的指點,我又包了幾個,好看多了。  我們包完了,水也燒開了。
  • 新蔡縣郵政分公司迎冬至包餃子送溫暖
    駐馬店網訊(記者 雷倩 通訊員 周浩)迎冬至、包餃子、送溫暖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不過餃子。為了讓支局員工過一個傳統、溫馨的冬至,又能感受到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氣氛和樂趣,12月21日上午,新蔡縣分公司黨總支和工會組織開展「迎冬至包餃子」活動。黨總支書記王磊、工會主席劉祖運、黨總支成員任俊峰、楊新玲帶領各包聯人員分別下到支局,為奮戰在一線的支局員工包餃子、做飯。支局員工有的和面、有的拌餡、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大家分工有序,忙而不亂。不一會,桌子上擺滿了包好的餃子。
  • 人生中最好吃的是媽媽包的餃子,該媽媽吃一回我們包的餃子了!
    出門在外想家,想得非常多的是媽媽的餃子,媽媽做的餃子有一種魔力,能招待遠在天邊孩子的惦記。胖哥以為大概家的滋味,即是媽媽餃子的滋味吧……本日胖哥教你3招,把餃子包落髮的滋味。迅速到母親節了,送禮品不如送情意,在家的你也給媽媽包一次餃子,連忙隨著胖哥學起來!第一招:餃子皮 用冷水和面,但在加水的時分要用筷子攪著加,如許水加的勻稱,也輕易控制住加水的量,普通攪到只剩一點乾麵就不要加水了,而後用手揉面揉成一團後密封安排十幾分鐘再揉一會。
  • 冬至,在高新一中自己包餃子,感受家的溫暖
    周末留校的同學們歡樂地圍坐在一起,餐廳的叔叔阿姨們在一旁教我們擀餃子皮、包餃子,看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整個房間充滿了一種「家」的溫暖,儘管大家並不熟識,但這似乎沒有影響到我們每個人想傳達的東西——家的愛與溫暖,我稱它為「餃情」。——2023屆 荊嫦莉     餃子出鍋了!
  • 「暖心媽媽擁軍服務隊」 為戰士們縫衣理髮包餃子
    煙臺文明網11月25日訊 「我們一定要做得更用心,給『兒子』們改善一下生活……」為了讓駐地部隊官兵感受到福山區福新街道這「第二故鄉」的溫暖,紓解戰士們離家在外的思鄉之情,近日,福新街道「暖心媽媽擁軍服務隊」再次來到轄區駐地某部隊,為戰士們送去冬日的溫暖。
  • 最懷念的就是媽媽包的餃子
    前幾天和南方朋友聊起來南北差異,說起餃子,我說在北方,餃子都是主食,而且餃子餡還有很多種類。什大蔥豬肉,韭菜豬肉,粉條雞蛋等。南方朋友特別驚訝韭菜還可以配豬肉?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下家裡做的韭菜豬肉餃子。
  • 消防員吃餃子,忽然就愣住了……
    #的視頻  在網絡熱傳,不少網友看後淚目  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這是我媽包的餃子  我能吃出來」  12月21日,冬至在陝西鹹陽西鹹新區消防救援支隊景平大街消防救援站  消防員訓練之餘  一份冬日裡的溫暖也飛馳在路上
  • 冬至送溫暖!他們陪伴20餘名特殊人群包餃子
    中國江蘇網訊「熱氣騰騰的餃子,紅紅火火的中國結,讓今年的冬至充滿年味。謝謝你們的圍巾,很溫暖。」張奶奶開心地說。12月21日是冬至,當日,中建三局南京堯化門項目的建設志願者聯合南京棲霞區殘疾人聯合會,走進棲霞區殘疾人之家,陪伴20餘名特需人群過冬至、迎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