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復工,一邊繼續推進防疫工作,老闆還給員工每天發放清熱解的營養液,很貼心啊。」
「我們的三色管理體系,在復工後發揮的作用不小的。 」
復工復產,抓牢防疫是寧波企業近段時間穩步有序復工的兩大關鍵詞,寧波文化、文創企業在復工過程中都有哪些防疫應對措施呢?記者對此展開了一番調查。
文化製造企業
大豐實業:每天給員工發一包「營養液 」
浙江大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在餘姚,是國內文體設施行業的頭部企業。
2月17日,公司總部開始復工。「目前公司全國上下,2000餘名員工都是安全的。」大豐實業的吳立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文化製造企業,他們復工也是嚴格按照有關時間表進行的,目前到崗人員有1000多人,達到6成以上。吳立鋒說:「剩下在老家的員工,還有回餘姚按規定居家隔離的員工,我們也能實時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態,並將匯總信息每日一更新。」
據他介紹,現在市裡在統一協調企業員工復工工作,包機、包車返甬的也有他們員工。大豐實業大年初一就開始全球採購各類防疫物資,包括口罩、消毒水等且儲備充足,「符合條件的員工回來上崗,就可以用上。」
開工前,大豐實業防疫工作人員對全廠所有區域進行了一次全面消毒, 開工後,再採取定點、定人、定時消毒措施,此外工廠還在室外空氣流通的地方增加了十多個臨時洗手臺,配備好洗手液和消毒水。開工後,他們實施分批次、分階段上崗制,員工進入公司之前,在門崗處需完成體溫檢測、健康登記、清潔消毒、領取新口罩等環節。上崗過程中,還要進行兩次體溫監測,做到實時數據掌握。採訪中,吳立鋒還特別提到了公司董事長豐華託人配來的中藥配方,員工自復工之日起會連續一周發放,「這是有清熱解毒效果的健康營養液,沒副作用,煎好後,給所有人發放,包括北京及杭州公司快遞送達。此外,後續返崗的員工也都備好了。」
「目前我們復工復產秩序井然,重要緊急項目已經全部投產。」
能線上及時掌握 2000多名員工實時健康狀態和行動軌跡,得益於大豐實業自己研發的一款「人員狀況登記「微信小程序,所有員工每日線上匯總。這套軟體他們大年初一就正式上線了,這也為後續返崗復工,做好了數據保障。
大豐實業車間內,工人已經上崗生產
舜宇集團:硬幣大小三色標籤發揮大作用
2月18日上午9點多,舜宇集團有限公司員工潘玉虎來到舜宇唯一的進出通道,在門衛的示意下,出示了自己貼在工作牌上藍色標籤,順利進入下一個測量體溫的環節中……不到一分鐘的工夫,通道口的保安已經連續檢測了五六位員工,而員工已經養成了進門先亮藍色標籤的習慣。
據舜宇集團工會主席諸杏珍介紹,從全面開展疫情防控以來,該集團就實行全員三色即藍色標籤、黃色標籤、紅色標籤管理,只有持有藍色標籤的員工,才能順利進入公司上崗。
「三種顏色分別對應哪三種員工呢?」「你們是怎麼進行分類管理的呢?」「有沒有開闢員工返工綠色通道?」諸杏珍說,藍色標籤如硬幣大小,是一種具有粘性的貼紙,它所對應的是身體健康的員工,這部分員工可以正常上下班;黃色標籤對應的是在公司專門開闢區域進行健康觀察的員工,該區域實行全封閉管理,最多能容納2000餘人。觀察期滿,身體健康無異常的員工就能拿到藍色標籤,到崗正常上班;紅色標籤應對的是籍貫為重點疫區或者路過重點疫區的員工,這部分員工被送至集中醫學觀察點,截至18日,舜宇集團還有14名員工在集中醫學觀察點進行醫學觀察。
「我們還實行網格化管理。」為了方便員工返崗管理,舜宇集團推出了網格長管理制度,每位員工都能找到自己的網格,網格長負責通知外地員工分批返姚並做好相應的日常防護。「有了網格,就方便我們統計人數,等人數統計完後,我們計劃通過專列和包車兩種方式去接一部分外地員工回來,給他們開闢綠色返工通道。」諸杏珍說。
網絡科技企業
這家公司 「硬核」防疫,引發《新聞聯播》關注
2月8日至10日,央視各頻道連續3天播出象山利用大數據助力疫情防控案例,引發全國廣泛關注。2月10日晚上,央視《新聞聯播》還以《浙江:大數據助力精準防疫有序復工》為題對此事進行了播報。
據記者了解,帶領這一數位化防疫平臺研發的,正是浙江雲朵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陸世棟。「在寧波,我們一個公司在鄞州,一個在象山。」公司執行總裁陸旭東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該項目2月2日啟動,2月5日12時正式啟用,「72小時,500臺雲伺服器,我們用數位化助力健康返象和有序復工。」 陸旭東說,只要有網絡,處處是戰場。
據陸旭東介紹說,從開發指令下達的那個晚上起,雲朵網先後組織16名技術、客服、社群 團隊的人員連續加班加點2天,僅用48小時就完成管理平臺基礎模塊和模擬測試,提前完成政府 部門的應急要求。2月4日,雲朵網連夜召開管理平臺技術和客服會議,決定於2月10日組建應 急服務小分隊赴集中返象高速卡點進行一線服務,及時解決管理平臺應用技術問題。「2月5日起 ,雲朵網全體員工正式在線復工,病毒需要隔離,服務永不隔離。」
這套系統具體包括哪些內容?據陸旭東介紹,目前可提供服務模塊包括:返工人員登記審批模 塊,各單位可以實時掌握,返工人員數據信息; 企業復工審批模塊,主要為各級政府部門提 供企業復工的全流程管控,為企業復工申報簡化運作流程化。入城卡點審核模塊,主要為進入城 市的所有路口、高速卡口工作人員提供數位化審批服務,構築嚴控返城人員的第一道關卡。全域 疫情防治數據模塊,主要針對返城的人員進城後進行持續追蹤,為防疫工作提供實時決策參考。 最後是大數據可視化模塊,通過數據可視化實時呈現區域防疫工作情況,全景展示防疫工作數字 地圖。
據陸旭東介紹,該系統免費提供給各地政府應用。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注 冊企業24026家,申請復工企業6744家,申請返象人員84272名。基於雲朵網數位化防疫協同平臺 的各類地方平臺,已覆蓋寧波市各縣市區,全國40個縣市區開始落地推廣,江西、河北、海南、 山東、新疆、廣西等地均有部分縣市區正進行系統測試和人員培訓。
文化產業園區
園區「跑小二」 ,復工前後沒歇過腳
孔陽飛是寧波「7號夢工場」文化產業園區的負責人,2月17日,他開始走訪園區內復工企業,「看看大家有什麼需求,有何困難。」
「我們這裡有近200家企業入駐,涵蓋文化創意、信息技術、軟體開發、電商平臺等領域。」孔陽飛說,目前園區復工率在75%左右,「行政、管理人員其實很早就開始工作了。」孔陽飛在走訪中,告知園區企業負責人,必須要遵守到崗員工一日兩次體溫監測上報制度,為了避免堂食聚餐,他還給園區人員訂餐派送,此外也在一些公共區域增配了微波爐等設備,「現在一千多號人,基本都在各自公司內分頭用餐。」
孔陽飛表示,疫情發生前期,園區便成立了「先鋒小隊」管理團隊,對接各入駐企業負責人,「防疫中期,先鋒隊就是園區的『跑小二』,線上線下協助企業逐步復工。」復工企業多起來後,園區又邀請團委、稅務、司法等部門與企業開展線上對接,「員工社保怎麼繳?工資怎麼發,最新政策有哪些?這些問題都會一一協助解決。」孔陽飛表示,園區企業還是很有愛心的,疫情期間,入駐企業累計捐款捐物價值超過了500萬元。
「我們也擔心有員工情緒受疫情影響,不穩定,今天再給企業送一些方便麵和口罩去。」孔陽飛說,在走訪中了解到,有些員工有一些心理壓力,「有緊張感正常,復工過程中,我們打算邀請心理諮詢方面的專業人士,展開一些心理疏導服務。」孔陽飛也深知小微文創企業生存不易,為了應對疫情給大家帶來的損失,園區正在研究房租減免措施,「大家共度難關!」
此外,為了緩解園區用工難問題,他們打算舉辦多場線上招聘會,把目前留守在寧波的一些優秀人才引進來。
外次,記者還從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了解到,面對這個不尋常的「開工季」,園區內一些高科智能企業,則各自發揮優勢,以科技賦能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寧波啟迪基於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和無人機等集成技術,構築了啟迪公共防疫群智系統,形成覆蓋「公共空間、辦公空間、社區空間及空中區域」相聯動的「地面+空中」疫情防控網,讓員工「放心」上班;邁新科技則讓員工採用App打卡方式取代指紋打卡,一個小細節也讓人感到溫暖;銀成信息免費開發了一款訂餐小程序,幫助園內復工企業員工解決就餐問題;藍易思科技則利用公司自有「EASYCLASS」易課堂產品,積極為企事業單位免費短暫提供遠程辦公和網上培訓,作為釘釘的寧波服務商,為寧波企事業單位免費提供智能辦公和視頻會議及健康打卡服務,共服務單位50多家。
其他文化企業
計程車頂燈+大屏滾動防疫公益廣告2億多次
這幾天廣博集團的一線生產員工也開始陸續到崗,目前員工到崗率和產能都已經達到了50%左右,且正在穩步提升中。
在三分廠精品圖書車間,各條生產線已經陸續開啟,工人們也在忙碌地裝訂、打包。「目前到崗員工中仍以寧波本地員工為主,外地員工也正在陸續返工。」據廣博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還未到崗的員工基本來自外地,廣博一方面積極同當地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對接,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推進落實包拼機、包拼車接回外地員工的方案。
「2月21日下午,我們首批40名貴州籍員工已經抵搭乘海曙區政府專機達寧波,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員工回歸。」廣博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他們在積極嘗試自主接人的方式接員工返甬,計劃安排大巴車開進雲南、貴州、安徽、四川以及河南等地,讓員工能在家門口就能坐上返回寧波的大巴車。」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廣博已經聯繫好了車輛,時刻準備發車。
此外,針對外地籍員工因為返工而不能回到寧波當地原有住所的情況,廣博也做好了應急準備,「除了職工宿舍外,我們也在公司附近酒店預定了十多間房間,有需要可以隨時入住。」
「疫情期間,我們根據不同階段的宣傳需求,推出了六大系列公益廣告,參與抗疫防疫工作。」寧波遠見傳媒董事長魯海波說,在疫情有苗頭的春節前夕,他們就開始著手安排員工,製作防疫公益廣告了。這些公益廣告被投放在寧波3000臺計程車頂燈LED屏上,此外,市區東方商廈和邦大廈兩塊LED大屏也是全程聯動,實時滾動推送,「1月22日至2月12日,累計播放2億2042萬3680次,基本將防疫信息傳遞到了城市每個角落。」魯海波表示,這些公益宣傳都是根據不同防疫階段重點來定製的。」魯海波說,一般四五天就會更新一次廣告內容,全程完全可以居家手機端操作,無線遠程上刊。
「不用派人去現場調試,這也是我們廣告傳媒公司的優勢,在家中也可以為寧波防疫盡一份力。」魯海波表示,17日全員線上復工後,他們開始對接客戶,了解對方需求,協調解決問題。「防疫層面,我們就是一條,防護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貢獻。」
記者在採訪中,不少企業都提到了寧波文化產業促進會對他們提供的幫助與支持,「他們每天將最新防疫、復工政策彙編成電子書,發送至各家文化企業,也經常現場走訪,協調解決企業復工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孔陽飛說。(甬上新聞 記者 施代偉)
(來源:中國寧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