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迷人的數學難題」

2021-02-08 搜狐網

  「龐加萊猜想」被證明了!這個被稱為21世紀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百萬美元的「千禧難題」最終由兩位來自中國的數學家完成了「臨門一腳」———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證明了這一猜想。

這是中國人在數學史上再次濃墨重彩寫下的一筆,由於證明龐加萊猜想對於其他研究的推進作用,這一工作被評價為「比哥德巴赫猜想都重要得多」。

  前有陳景潤攻堅哥德巴赫猜想、後有朱熹平、曹懷東破解龐加萊猜想,中國的數學家在世紀難題的攻堅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但在此之外,還有許多迷人的數學難題像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吸引著人們為之痴狂……

  難題一:哥德巴赫猜想

  提出者:哥德巴赫提出時間:1742年研究進展:尚未破解

  內容表述:命題A每一個大於或者等於6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素數的和。

  命題B每一個大於或者等於9的奇數,都可以表示為三個奇素數的和。

  1742年,德國人哥德巴赫給當時住在俄國彼得堡的大數學家歐拉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這兩個問題。它是數論中的一個著名問題,常被稱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

  實際上第一個問題的正確解法可以推出第二個問題的正確解法,因為每個大於7的奇數顯然可以表示為一個大於4的偶數與3的和。1937年,蘇聯數學家維諾格拉多夫利用他獨創的「三角和」方法證明了每個充分大的奇數可以表示為3個奇質數之和,基本上解決了第二個問題。但是第一個問題至今仍未解決。由於問題實在太困難了,數學家們開始研究較弱的命題:每個充分大的偶數可以表示為質因數個數分別為m、n的兩個自然數之和,簡記為「m+n」。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龍證明了「9+9」;以後的20幾年裡,數學家們又陸續證明了「7+7」,「6+6」,「5+5」,「4+4」,「1+c」,其中c是常數。1956年,中國數學家王元證明了「3+4」,隨後又證明了「3+3」,「2+3」。60年代前半期,中外數學家將命題推進到「1+3」。1966年,中國數學家陳景潤證明了「1+2」,這一結果被稱為「陳氏定理」,至今仍是最好的結果。陳景潤的傑出成就使他得到廣泛讚譽,不僅僅是因為「陳氏定理」使中國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上處於領先地位。

  難題二:費馬大定理

  提出者:費馬提出時間:1637年研究進展:於1995年被成功證明

  內容表述:xn+yn=zn在n是大於2的自然數時沒有正整數解(這裡xn、yn、zn表示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

  在360多年前的某一天,當費馬閱讀古希臘名著《算術》時,突然心血來潮在書頁的空白處,寫下這樣一段話:「將一個立方數分成兩個立方數,一個四次冪分成兩個四次冪,或者一般地將一個高於二次冪的數分成兩個相同次冪,這是不可能的。我對這個命題有一個美妙的證明,這裡空白太小,寫不下。」

  這個世紀數論難題由普林斯頓大學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和他的學生理查·泰勒於1995年成功證明。證明利用了很多新的數學理論,包括代數幾何中的橢圓曲線和模形式,以及伽羅華理論和Hecke代數等。

  難題三:四色猜想

  提出者:格斯裡提出時間:1852年研究進展:於1976年被計算機驗證

  內容表述:每幅地圖都可以用4種顏色著色,使得有共同邊界的國家著上不同的顏色。

  四色猜想於1852年由英國學生格斯裡提出,這一猜想的證明得益於計算機技術的發展。1976年6月,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數學家阿佩爾和哈肯在3臺不同的計算機上用了1200個小時,分析了2000個構形後成功證明這一猜想。它是第一個人機合作完成的著名數學證明,在數學界、計算機界,乃至哲學界都引起了廣泛關注,引發了關於數學的本質、數學證明的意義等問題的深入討論。另外,四色難題的研究還對平面圖理論、代數拓撲學、有限射影幾何和計算機編碼程序設計等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難題四:女生散步問題

  提出者:柯克曼提出時間:1850年研究進展:已被破解

  內容表述:某學生宿舍共有15名女生,每天3人一組進行散步,問怎樣安排,才能使每位女生有機會與其他每一位女生在同一組中散步,並恰好每星期一次。

  英國數學家柯克曼於1850年提出「女生散步」問題,提出後得到多種解答,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假定一位女生固定在某一組,再將其他14位女生編上號碼(1至14號),並按照一定規律安排星期天的分組散步,則其他6天星期r散步(r=1,2,3,4,5,6)分組可按原編號與r的數字之和安排(和數超過14則減去14)。

  另外,有些數學家更將問題擴展成組合論中的難題:設有N個元素,每三個一組分成若干組。這些組分別組成一個系列,現稱為柯克曼序列。若每一元素與其他元素恰有一次同組的機會,問將N分成這種序列要滿足的充分必要條件是什麼,怎樣組成此序列?在女生問題中,序列數為7,N=15是適合條件的數。但N的一般解答直到20世紀60年代後才有突破。我國數學家陸家羲對此曾作出過重要的貢獻。

  難題五:七橋問題

  提出者:起源於普魯士柯尼斯堡鎮(今蘇聯加裡寧格勒)

  提出時間:十八世紀初研究進展:於1736年被圓滿解決

  內容表述:一條河的兩支流繞過一個島,有七座橋橫跨這兩支流,問一個散步者能否走過每一座橋,而每座橋卻只走過一次。

  這個問題起源於18世紀初的普魯士柯尼斯堡鎮(今蘇聯加裡寧格勒)。歐拉在1736年圓滿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證明這種方法並不存在。他在聖彼得堡科學院發表了圖論史上第一篇重要文獻。歐拉把實際的抽象問題簡化為平面上的點與線組合,每一座橋視為一條線,橋所連接的地區視為點。這樣若從某點出發後最後再回到這點,則這一點的線數必須是偶數。

  七橋問題引發了網絡理論之研究,被認為是拓撲學理論基本應用題,對解決最短郵路等問題很有幫助。

   ■新聞緣起

  六月三日,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龐加萊猜想」被證明了———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前有陳景潤攻堅哥德巴赫猜想,後有朱熹平、曹懷東破解龐加萊猜想,中國的數學家在世紀難題的攻堅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而數學史上那一道道亮麗的風景,仍吸引著數學精英們為之痴狂。

   ■連結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2000年5月24日,千年數學會議在著名的法蘭西學院舉行。會上,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公布和介紹了7個「千年大獎問題」。並邀請有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了較詳細的闡述。克雷數學研究所對「千年大獎問題」的解決與獲獎作了嚴格規定。每一個「千年大獎問題」獲得解決並不能立即得獎。任何解決答案必須在具有世界聲譽的數學雜誌上發表兩年後且得到數學界的認可,才有可能由克雷數學研究所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審查決定是否值得獲得百萬美元大獎。

  這7個「千年大獎問題」是: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託克斯方程、貝赫和斯維訥通-戴爾猜想。

  其中龐加萊猜想和黎曼假設是兩個最大的猜想,剩餘下的難題中,很多人攻關的黎曼假設還沒有看到破解的希望;引起很多著名數學家興趣的霍奇猜想「進展不大」;和流體有關的納衛爾-斯託克斯方程「離解決也相差很遠」;P與NP問題「沒什麼進展」;楊-米爾理論「太難,幾乎沒人做」。

(責任編輯:龔倫常)

相關焦點

  • 世界最迷人數學難題 哥德巴赫猜想居首
    環球在線消息:隨著我國數學科研事業在近幾年一直持續迅猛發展,數學愛好者規模日益壯大。都說明數學正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現象。之所以稱之為「迷人」,是因為無數數學家看見她們比看見漂亮美眉還痴迷,就想練武之人見到了武功秘籍。世界最迷人的數學難題評選調查採用的是國際通行的聯機調查方式。
  • 世界最迷人的數學難題 "哥德巴赫猜想"居首
    隨著我國數學科研事業在近幾年一直持續迅猛發展,數學愛好者規模日益壯大。都說明數學正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現象。之所以稱之為「迷人」,是因為無數數學家看見她們比看見漂亮美眉還痴迷,就想練武之人見到了武功秘籍。  世界最迷人的數學難題評選調查採用的是國際通行的聯機調查方式。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一、世界七大數學難題問題提出 數學大師大衛·希爾伯特在1900年8月8日於巴黎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數學家大會上的著名演講中提出了23個數學難題。希爾伯特問題在過去百年中激發數學家的智慧,指引數學前進的方向,其對數學發展的影響和推動是巨大的,無法估量的。20世紀是數學大發展的一個世紀。
  • 目前獎金最高的數學難題
    千禧年大獎難題(英語:Millennium Prize Problems)是七個由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CMI)於2000年5月24日公布的數學難題,解題總獎金700萬美元。
  • [趣味數學]21世紀七大數學難題
    最近美國麻州的克雷(Clay)數學研究所於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法蘭西學院宣布了一件被媒體炒得火熱的大事:對七個「千僖年數學難題」的每一個懸賞一百萬美元。以下是這七個難題。  「千僖難題」之一: P (多項式算法)問題對NP (非多項式算法)問題  「千僖難題」之二: 霍奇(Hodge)猜想  「千僖難題」之三: 龐加萊(Poincare)猜想  「千僖難題」之四:
  • 小學數學的難題
    逸天賽鴿:賽鴿遺傳(一)小學數學的難題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三大危機
    這七個問題都被懸賞一百萬美元。 一、世界七大數學難題問題提出 數學大師大衛·希爾伯特在1900年8月8日於巴黎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數學家大會上的著名演講中提出了23個數學難題。希爾伯特問題在過去百年中激發數學家的智慧,指引數學前進的方向,其對數學發展的影響和推動是巨大的,無法估量的。20世紀是數學大發展的一個世紀。
  • 21世紀七大數學難題
    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它就充滿生命力,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展的衰亡或中止。」他闡述了重大問題所具有的特點,好的問題應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21世紀七大數學難題美國麻州的克雷(Clay)數學研究所於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法蘭西學院宣布了一件被媒體炒得火熱的大事:對七個「千僖年數學難題」的每一個懸賞一百萬美元。以下是這七個難題。
  • 中國數學家破解了著名數學難題
    八月15日從浙江大學獲悉,世界著名數學難題「法伯相交數猜想」被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劉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成功證明,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日前在浙大向他們表示祝賀。 「浙大數學中心解決了這個著名世界難題,我非常興奮,祝賀你們!浙大的學生是世界一 流的!這個難題哈佛沒能證明,你們卻證明了!」
  • 破解3800年數學難題-
    昨日,60歲的崔榮琰在上海科學會堂召開「3800年世界頂級四大數學難題破解會」,公布自己對四大頂級數學難題的破解方法。儘管數學界宣布其中三題早已被判死刑,但崔榮琰聲稱將參加2010年世界數學家大會,以證明自己解法的正確性。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NP完全問題 ...
    一、世界七大數學難題問題提出 數學大師大衛·希爾伯特在1900年8月8日於巴黎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數學家大會上的著名演講中提出了23個數學難題。希爾伯特問題在過去百年中激發數學家的智慧,指引數學前進的方向,其對數學發展的影響和推動是巨大的,無法估量的。20世紀是數學大發展的一個世紀。
  • 好書推薦:《蒲公英數學圖畫書》 走進迷人的數學世界
    《蒲公英數學圖畫書》(全37冊)是一套培養幼兒數學素養的科普書,它並不要求讀者預先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而是用圖畫呈現數學,用故事講述數學,通過引入身邊常見的生活實例、輕鬆有趣的故事,提出數學問題,結合生動形象的畫面,以及精彩豐富的實驗和互動遊戲
  • 中國科學家解開這兩道世界數學難題!網友:不明覺厲
    兩位教授的成果形成論文,「Space of Ricci flows (II)—Part B: Weak compactness of the flows」,於九月在國際頂尖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上發表。
  • 數學手抄報:千禧年大獎難題
    千禧年大獎難題(Millennium Prize Problems), 又稱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是七個由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CMI) 於2000年5月24日公布的數學猜想。
  • 小學數學難題之難
    小學數學中的難題,難在哪裡?什麼原因導致學生做不出來?甚至還會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呢?
  • 又有人自稱破解世界數學難題
    東方網11月27日消息:今年以來,雲南農民王德坤稱自己證實了一元五次方程以及一元高次方程不僅有一個求解方法,而且有多個求解的世界級數學難題;重慶退休老人陳敏道稱解答了「三等分任意角」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江西自譽「哲學烏鴉」的黎鳴稱解答了「四色」定理證明的世界級數學難題。
  • 高斯破解數學難題的故事
    高斯正十七邊形尺規作圖問題此時此刻,講一個高斯在大學二年級期間破解數學難題的故事青年絞盡腦汁,感到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解開這道題沒有什麼幫助。困難激起了青年的鬥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他拿起圓規和直尺,在紙上畫著,嘗試著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去解這道題...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見到導師時,青年感到有些內疚和自責。
  • 數學難題我都會,為什麼得不了高分? 數學的難易之間
    這些學生往往解決了那些「難題」,卻常在一些他們認為的「簡單題」上面丟了大量的分數。很多人一提起提高數學,就想到刷題、解決難題,卻沒有思考以下這些問題。到底什麼是難題?難題、易丟分題目,背後到底考查著什麼?這些考察點對應你什麼樣的能力?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至今只有一題解出
    美國曾在21世紀對全世界發布了一個懸賞信息,如果誰能解出有專家組篩選出的七大數學難題中的一個就可以獲得100萬美元的獎金。到現在為止也只有龐加萊猜想被解答出來。   數學家龐加萊提出的這個猜想是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七個千禧年大獎難題。其中三維的情形被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於2003年左右證明。2006年,數學界最終確認佩雷爾曼的證明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藉助計算機解決數學難題其實可以很有趣
    目前,許多科學家正在藉助計算機來解決數學難題,相信不久的將來這方面將會有所突破。如果數學家的工作是通過理論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數學,那通過窮舉來解決問題的計算機究竟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其實相對於傳統數學,新潮數學已經悄然出現,這種新潮數學最明顯的標誌就是邏輯推理加入計算機輔助運算,二者合併起來對數學難題進行破解。也許我們只能希望早日有人能用傳統方式給出數學問題的邏輯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