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的昨天,今天 ,明天
昨天
2000年,走出校門,我便成了一名獸醫,每當有人問起,你是做什麼工作的?支支吾吾的回答總是那麼不爽快,好像獸醫很丟人,我從沒正面回答一次,我是獸醫,在外人的眼裡的確有人帶著偏見的看不起這個行當,四年的專業,我還是對獸醫工作充滿著期待,用我的專業幫助挽救雞鴨鵝的生命。
那個時候的獸醫就是治療為主,我在一家藥企做技術,主要客戶群就是養雞的,大多養殖模式很簡單,規模小,雞棚硬體不硬,管理上的弊端很多,雖然養雞技術不高,稀裡糊塗的每批雞都能掙錢,即使得了病,治療起來也沒那麼費勁,那時候養雞的環境好,飼料品質好,雞苗質量也好,疾病單一,藥品也敏感,雖然技術欠缺,但雞群的抵抗力強,養殖規模小,群體小,好管理,由於養戶大多不懂養雞,所以非常依賴獸醫,幾乎把所有的寄託都交給了獸醫,只要看到有死雞,嚇得趕緊打電話,我永遠不會忘記剛畢業進入藥企第一次的出診,當時騎著一輛嘉陵摩託車,帶著一箱子藥,由於路面顛簸,七拐八拐的,捆箱子繩子斷了,箱子直接從車後座上掉下來,大家能想像到結果了吧,箱子爛了,藥瓶子嘰裡咕嚕的滾多遠,這前不靠村後不著店的咋辦,看著爛箱子,一堆藥,發愁了,埋怨自己咋這麼倒黴,不一會有個過路的大爺騎著三輪車,我發現有個口袋,就急忙上前說明意圖,老大爺一看現狀,就把口袋送給了我,裝上藥後趕緊去客戶雞場,到達雞場後就觀察雞群,問詢疾病的經過,最後開始解剖,解剖了兩隻雞,也沒看出來什麼病,心想怎麼跟客戶交代啊,我接著又解剖,一連解剖10來只,我是有意拖延給自己一個思考的時間,最後終於鎖定解決方案,交代了一番,留下藥品,走出雞場後,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終於完成了我的一次,連用藥回訪我都沒有勇氣,獸醫這一行,實戰永遠大於理論。
今天
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養殖模式,養殖理念,養殖環境都發生了巨大改變,昨天靠治療養雞,今天向管理要效益,養戶越來越重視管理,但是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一些新入行的養殖新生,養雞成績超過了老養戶,為什麼養雞多年,經歷多了反而養不好呢?再看看老養戶的現在,當初養2000,現在養20000,當初地面養,網養,現在是籠養,苗,料,藥,病都變了,唯獨沒有變的就是養雞思維,經驗主義害死人,養雞新生,大多是年輕人,他們不懂養雞,越是不懂的人,越能虛心接受獸醫的指導,他們善於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養雞技能,客戶能力越來越強,作為獸醫你的思維轉變了沒有?從治療型獸醫到管理型獸醫還是很大的跨越,管理型的你一定會養雞,客戶懂的你不懂,談何指導?面對這一現狀,我在公司申請要去標準化雞場學習雞場管理,
我所處的雞場位於大山溝裡,離最近的村子也得10公裡,一到晚上雞場外靜的嚇人,枯燥的雞場生活成天跟一群雞相守,跟幾位養雞的大爺大媽生活,條件不算好,但是我知道我要在雞場得到什麼,我邊看書邊學習,經常走在雞棚帶著耳機聽專家的管理講課,每批雞,每天都做著詳細的養殖筆記,尤其是出欄總結,會引領我下一批雞取得更好的成績,三批雞後由於我指導的雞場成績很好,雞場老闆非常滿意,我就拿到了場長的待遇,未來養殖向管理要效益已經不再是口號,是趨勢,治療型獸醫的路子會越走越窄,本來抱著學習管理來的,現在卻喜歡上了養雞,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擺脫不了管理上的漏洞,疾病並不是非得用藥物去解決,不配合管理,再好的藥品也是無濟於事。
明天
不同的時期,不一樣的養殖理念,與時俱進多麼的重要,規模大了,模式成熟了,管理,看病,連養戶都懂了,這對獸醫的要求會更高,如果你不及養戶的能力,就不要談什麼合作,就很難生存,肉雞的未來一定是規模化籠養,專業化管理,微利時代,無藥殘雞產品時代,當然環保這一塊不屬於我們獸醫把控的範疇,未來成功養殖必定是 保健+預防+管理=養殖成功
即使你把管理做到百分百也不能保證雞群不發病,未來的養殖環境會越來越差,疾病不斷變異,原來好使的藥會變得越來越不敏感,飼料的品質,雞苗的質量,大家都懂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養雞水平越來越高了,雞養的還是不理想,有些因素管理者是很無奈的,所以,未來一定是從提高雞群的體質為核心,在弱勢環境下,儘量讓雞群發揮最大的生產性能,只有這樣養殖才具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