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一卒丨八大教學原則及對應古語名言匯總

2021-03-01 江蘇教師

教學原則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備考的過程中基本是全題型去備考,然而俗語與原則對應、俗語與俗語對應也是常考的一種類型,故為方便記憶,特此做以整理,便於大家學習!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及古語名言整理典籍:

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該原則遵循的是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即教書育人。

相關古語名言

1.赫爾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

2.「文以載道」的意思是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的,強調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德育,體現了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原則。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該原則遵循了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側重於理論上解釋知識,實際中運用知識,強調知識的學以致用。

相關古語名言

1.施用累能。

2.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3.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4.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5.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力行近乎仁。

8.烏申斯基:空洞的毫無根據的理論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理論不能脫離實際,事實不能離開思想。

9.劉向:「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見之」。

教師應該儘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直觀教學可以分為三大種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三大類。

該原則遵循了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強調提高學生感知能力,通過清晰的表象傳遞知識,事物的具體感知。

相關古語名言

1.荀子:故聞而未見,雖博必謬;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

2.誇美紐斯:

(1)一切的知識都是從感官的感知開始的,因而提倡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

(2)應該儘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放在眼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

3.烏申斯基:兒童是依靠形狀、顏色、聲音進行思維的。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該原則遵循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的規律,強調引起學生主動思考。

相關古語名言

1.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君子之教,喻也。

3.蘇格拉底:產婆術(問答法)。

4.朱熹:開其意,達其辭。

5.第斯多惠:一個壞的老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老師教會學生發現真理。

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循序漸進的「序」,包括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生理節律的發展之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活動本身的順序,是這四種順序的有機結合。

該原則遵循了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強調知識與學生發展的順序。

相關古語名言

1.《學記》:不陵節而施;學不躐等;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2.荀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孔子:欲速則不達。

4.孟子:盈科而後進;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

5.其進銳者,其退速。

6.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

7.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8.揠苗助長。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

該原則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指導學生及時複習,掌握知識。

相關古語名言

1.孔子: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

2.烏申斯基:複習是學習之母。

3.學習不能像將水灑在米篩上。

4.學貫時習,須是心心念念在上,無一事不學,無一時不學,無一處不學。

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該原則體現了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強調教學要把握好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學要走在發展的前面,不可過「度」。

相關古語名言

1.《學記》: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2.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從事焉。

3.王守仁:隨人分限所及。

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該原則遵循了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強調學生的個性、差異問題。

相關名言古語

1.大有大成,小有小成。

2.朱熹:聖賢施教,各因其材。

3.孔子: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孔子: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5.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6.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7.西鄰之人有五子焉。一子樸,一子敏,一子蒙,一子僂,一子跛。乃使樸者農,敏者賈,蒙者卜,僂者績,跛者紡,五子者皆不患於衣食焉。

8.「十個指頭有長短,山口樹木有高低」。

9.量體裁衣、對症下藥。

10.《論語》: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

11.陶行知:用培育牡丹的土培育松樹會把松樹燒死,用培育松樹的土培育牡丹會把牡丹旱死。

相關焦點

  • 常見的幾個教學原則所對應古語
    教學原則在陝西特崗考試當中是一個全題型考點,需要熟記常用的幾個教學原則以及貫徹要求,其中單選題和多選題常考題型就是古語或名人名言去對應原則,所以對這一知識點進行總結,方便同學們進行歸納識記。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統一的原則含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古語及名人名言:1.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2.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 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教學原則中常考的名言和古語
    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教學原則中常考的名言和古語 2019年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陸續發布中,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八大教學原則考試類型分析
    教學原則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點內容,考試題型有單選、多選、簡答、案例分析。單選題可以考教學原則的涵義、例子以及與教學過程規律的對應;多選題可以考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簡答題可以考其中一條教學原則的涵義和貫徹要求;案例分析題通過對一個教學過程的描述讓考生分析材料體現了哪些教學原則。所以,這部分知識非常重要,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
  • 八大教學原則,小學科二經常考!
    那麼具體的常用的教學原則包括以下八大原則:基本含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考察方式:1、規律與原則對應: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符合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的規律;2、例子反選:「教師在講解『精忠報國』這個知識點時,會結合南宋嶽飛的實例,先讓學生體會到愛國之情,再講解知識點的含義。」符合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3、古語或人物反選:赫爾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學原則」符合科學性與教育性想結合原則。
  • 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上)
    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有幾個大的考試模塊是考查的重點,分別是課程、教學、德育三大模塊。在之間的文章中,老師曾經為大家分析過教學的基本規律,今天在這裡,繼續為大家來分析一下另一個重要的考點——教學原則。此部分知識點出題形式依然多樣,全體型備考。包括:概念反考(單選),俗語、俗語、例子反選題(單選),教育原則與教學規律對應(單選),簡答題,論述題和案例題等。
  • 教學原則之古語例子總結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教學原則一直是考查的重點內容。該知識點的考查,一般是定義內涵的反選以及古語例子的釋義反選。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總結一下本部分的常考古語及例子,以期幫助小夥伴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部分內容。
  • 教育理論考點-教學原則
    教學部分總的來看有四大規律,八大原則,四大類方法,以及五大個環節,八大環節往往在主觀題當中考察較多,作為考生,應當對這一部分有一定的關注,八大原則需要抓住其本質,利用一些名人名言或古語俗語來進行適當的理解。(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1.基本涵義雙基(科學性)+德育(教育性)教育。
  • 古語彙總-常考知識點與對應的古語
    主觀能動性: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蓮出淤泥而不染 人定勝天(3)環境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性相近,習相遠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孟母三遷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 居必擇鄉,遊必擇士(4)學校教育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之使然也二 、教學原則
  • 啟發性教學原則考題匯總
    在天津教師招聘考試中,啟發性教學原則一直以來是考試的一大重點,在歷年考試中頻繁出現在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等題型中,以下是關於啟發性教學原則相關考題匯總,旨在幫助大家快速提高做題準確率。一、單項選擇題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三隅反,則不復也」其體現了( )教學原則。
  • 教育學之八大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核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八大教學原則是考試中常見的知識點,有這樣一類考查形式,即以俗語或名人名言進行考察,今天我們一起來總結下考試中常見的這些話。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指既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既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道德品質。此原則體現了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相統一的教學規律。
  • 教學的八大基本原則,必須知道的教學常識!
    二、啟發性原則(對應:雙邊性規律,即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規律)  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性相統一的規律提出來的。  教學活動要靠教師的啟發誘導,使學生處於積極的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 教學的八大基本原則,必須知道的教學常識
    對應: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規律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性相統一的規律提出來的。鞏固性原則名言俗語,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對應: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規律
  • 教學中的循序漸進原則
    在教育學的教學八大原則中也有循序漸進的原則。它是指教師要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要把握該原則,我們的重點在一個字——序。此處的「序」簡單來說包括兩個方面:人的發展順序和知識的邏輯順序。具體來說包括四種順序的有機結合,分別是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生理節律的發展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活動本身的順序。
  • 教育理論—教學原則與德育原則習題整理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原則是( )A.尊重與嚴格要求原則 B.導向性原則C.因材施教原則 D.疏導原則【中公講師解析】答案D。題幹中,循循然善誘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誘:勸導,引導。意思是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孔子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誘導啟發,對應選擇D選項。
  • 教學原則的常見名言和俗語
    教學原則的常見名言和俗語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1)涵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2)名言赫爾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認有 任何無教育的教學文以載道2.理論聯繫實際教學原則(1)涵義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 教學八大原則的記憶策略
    在《教育學》中教學的八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學起來都顯得特別費力,常常會將這八大原則弄混,讓學習變得很苦惱。今天教大家個方法快速記憶這八大原則:首先大家通過聯想記下這八個數的具體形象:1像學校升國旗的旗杆、2像白鵝、3像耳朵、4像楊帆起航的帆船、5像秤鉤、6像勺子、7像鐮刀、8像八葫蘆。現在大家在心裡想像它們的形象。
  •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之教學原則
    在學習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在我們提到「教學」時一定要分開來解讀,它既包含教師的教又包含學生的學,切不可片面對待。教學原則在考察過程中主要以這幾個點切入:(1)概念;(2)教學原則對應的規律基礎;(3)結合名人名言進行考察;(4)呈現教學片段或教師的教學行為考察對應的理論原則;(5)考察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 八大教學原則之記憶口訣(二)
    上一期我們了解了八大教學原則的前四則,這期我們接著了解後四則以及你們期待的記憶口訣。(五)循序漸進原則(系統性原則):即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原則又稱系統性原則。我國古代的教學注重按一定順序進行。
  • 教學原則考情分析與備考指導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教學原則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點內容,考試題型有單選、多選、案例分析為主。單選題可以考查教學原則的概念、俗語以及與教學過程規律的對應;多選題可以考查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案例分析題通過對一個教學過程的分析讓考生選出材料體現了哪些教學原則或者違背了哪些教學原則。
  • 常見教學原則名言金句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原則涉及較多情境性例子及古文鑑賞類題目,本文就常見教學原則名言進行歸類梳理,幫助考生建立框架,合理備考。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學記》2..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赫爾巴特3.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 ,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赫爾巴特4.任何真正的教學莫不具有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