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歲以下託育機構:小託兒所衛生差 大機構老師顧不過來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5月23日訊,不想讓老人帶、又不放心交給保姆……從產假結束到上幼兒園,這段時間孩子由誰來管,令不少職場媽媽倍感頭疼。

王金輝 製圖

日前,上海率先出臺《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託育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和《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讓託育機構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在北京,託育機構究竟現狀如何?還有哪些問題仍待解決?

入託難--

「小託兒所衛生差,大機構老師顧不過來」

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徐婷(化名)已經給兒子貝貝換了三家託兒所。

前年7月,徐婷休完產假,重新回到朝九晚五的節奏,剛滿半歲的兒子留在家裡由爺爺奶奶照看,「我爸媽還沒退休,只能指著一邊老人過來幫忙。」然而,去年春節前夕,奶奶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

不得已,徐婷臨時找到小區附近的家政公司,以每月5800元的價格僱了個育兒嫂,「畢竟是外人,心裡多少有些不踏實,也不知道白天我們都去上班時,孩子到底怎麼樣。」思前想後,徐婷裝上了監控,結果很快發現問題,「育兒嫂只顧玩手機,貝貝好幾次險些出意外,餵飯時,居然直接拿貝貝的勺子嘗,衛生習慣太差。」

觀察了兩個月,徐婷決定辭退育兒嫂,把貝貝送到託育機構,「先去了小區裡的幼兒園打聽,覺得相對正規點,可那邊小小班只接收2歲以上的孩子,而且需要排隊,哪怕年齡符合,也未必能輪上。」

相比之下,開設在自家隔壁單元樓裡的託兒所可以「隨去隨收」,「其實就是民宅改造的,看起來倒也親切,接送比較方便,價格也低得多,日託每月三千,送過去的基本都是鄰居家孩子。」

剛送過去那段時間,貝貝還算適應,可沒過多久,徐婷便發現兒子總是拉肚子,還很容易感冒,「那邊衛生條件還是太差,清潔消毒工作不到位,很容易發生交叉感染,給孩子吃東西也不講究,有次我提前去接,看見孩子手髒兮兮的就抓起水果塞嘴裡。」

三個多月以後,徐婷選擇另找機構。這一次,她看中了小區底商的一家幼託中心,「面積有兩百多平,設施方面要全一些,管理也更規範,每天會對場地進行紫外線消毒,孩子送過去還要先量體溫。」

可惜,徐婷再次覺察出異樣,「我們平時在家幾乎不開電視,但孩子從那邊一接回來,就指著要讓打開,性格也變得有些孤僻,出去見到小朋友就躲。」徐婷打算一探究竟,「隔著窗戶我發現,他們正圍著電視看動畫片,半個多小時一動不動,二十多個孩子,只有兩個老師一個阿姨,根本顧不過來。」

又過了四個月,徐婷不得不給兒子換第三家機構,「聽同事說,我們寫字樓裡也有個日託樂園,上班的時候送過去,下班再接回來,裡面早教課程挺豐富,師資方面好一些。」徐婷狠狠心,以每月6000元的價格交了半年費用,依然算不上滿意,「孩子這麼小,天天跟著我趕早晚高峰,實在折騰。況且寫字樓空間有限,很難有戶外活動的機會,但眼下只能先將就。」

辦託亂--

「幾乎不可能辦下來正規手續,該找誰辦都說不清楚」

去年「六一」,二胎媽媽小賈的家庭式託兒所正式開張,第一個入託的正是她的小兒子洋洋。

「之前找過育兒嫂,可她一個人沒辦法兼顧做飯和帶娃,也請爺爺來幫過忙,但老人不習慣城市生活。」無奈之下,小賈開始考察周邊的託育機構,卻始終覺得不夠理想,「好不容易動員專門做託育聯鎖機構的校友到小區開店,結果對方因為聽說同類機構曾經被投訴,最終放棄計劃。」

小賈不甘心,索性決定自己開一家,「談不上有多少經驗,只能邊學邊做。」多方權衡後,小賈選擇把託兒所開在自家樓下,「剛好一樓有套120多平的三居室,南北通透,周邊有綠地,方便做戶外活動空間。」

籤好了長租合同,小賈便開始動工改造,「全屋做了牆面軟包,又在主要活動區鋪上厚厚的地墊,定製幼兒專用洗手池和馬桶,裝上新風系統、空氣淨化器和監控設備……真正做起來才發現,裝修布置有很多細節需要考慮,但很難找到成熟的執行標準,只能多參觀多打聽,在實踐中摸索。」

相比起硬體來說,軟體更是擺在小賈面前的一道難題,「畢竟是小機構,又沒辦法給出高工資,不好招到合適的人。」一開始,小賈找來一名育兒嫂和一名幼師,但很快發現,習慣了一對一服務的育兒嫂很難適應一對多的狀態,而幼師之前幾乎沒有帶過三歲以下的孩子,「沒辦法,又專門花了一千多塊錢買簡歷,一個個面試,覺得還不錯的,招過來再培訓,像蒙特梭利、正面管教等理念,我也是剛接觸。」

開辦之初,小賈曾經想過註冊,「跟業內人士請教完,才知道幾乎不可能辦下來正規手續,甚至究竟該找誰辦都說不清楚,還不如別自找麻煩。」就這樣,小賈的託兒所悄悄開張了,「一直不敢對外宣傳詳細地址,連招牌都沒掛,生怕引來麻煩,招生基本靠家長主動聯繫我。」如今,小賈的託兒所裡有五六個孩子上日託,四五個孩子上晚託,「一個人每月收三千多,勉強夠維持日常開銷。」

儘管如此小心翼翼,小賈的託兒所還是在半年前遭遇了上門檢查,「居委會的人以查消防的名義來,我堅持說是自己家,他們大概也沒想好該怎麼處理,就這麼不了了之。」

不過,即便沒有檢查,小賈也並不輕鬆,「安全是最重要的,孩子本來就小,一不留神就可能出事。前段時間有兩個孩子打鬧,其中一個臉被抓了下,後來就不來了,我再怎麼道歉都沒用。還有個孩子因為尿不溼換得不太及時,有點紅屁股,家長意見很大。」

談及託兒所的未來,小賈坦言「心裡沒底」,但她希望繼續開下去,「其實很多人都在醞釀著開辦這樣的機構,僅僅是我們的幼託聯盟群裡就有60人。大家也看到了上海出臺的標準,覺得在場地面積和園長資歷的要求上可以更靈活些。」

觀點--

建構多元一體的嬰幼兒託育服務體系

「現階段,我國3歲以下的社會託育服務,總結起來就是『有需無供,有教無保,有心無門。』」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菊華表示,相較於眾多雙職工家庭的需求來說,目前託育服務的供給總量明顯不足,結構嚴重失衡,質量也得不到保證,一些有志於辦託育服務的社會力量沒能得到合理的規範引導,造成大量「黑託」存在。

「北京的情況與全國各地的情況類似,原本有的公辦或民辦幼兒園可以開設託班,但由於學位緊張,為保證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求,只好縮小託班規模或取消託班。適應群眾需求,一些在工商部門以『教育諮詢機構』的名義註冊的機構,開始涉足託育服務,但嚴格來說,這些機構不具備提供全日制託育的資格,也缺乏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管。」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研究員蔣永萍認為,應當明確託育服務發展理念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制定支持性發展政策,並儘快確定託幼服務的管理體制和主管部門。

「儘管需求很大,但我們並不贊成一哄而上,還是應該制定發展目標,確定主管方,明確準入門檻,這樣才能加以規範。」楊菊華建議,建構「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主體,以社會為補充,以社區為依託、以家庭為基礎」的多元一體的嬰幼兒託育服務體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福利性與公益性、市場化運作與家庭照料相結合的多層次服務模式,「從上海這次出臺的文件就能看出,託育服務涉及教育、衛生、公安、消防、民政、人社、婦聯等十多個部門,需要明確誰來統籌、如何分工。」

此外,在楊菊華看來,人才隊伍建設也亟待加強,「託育工作風險比較高,專業性要求也很強,但市場上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加強培訓的同時,還應提高他們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加入進來。」

 

 

來源:北京晚報  宗媛媛

相關焦點

  • 上海多家託兒所數十年如一日服務3歲以下託育,「媽媽老師」讓你...
    原標題:幼有所育在上海|多家託兒所數十年如一日服務3歲以下託育,「媽媽老師」讓你放心入託上海託育新政下,記者採訪發現,有託兒所為解決雙職工家庭實際困難,在新形勢下主動挖掘自身潛力,擴大現有託班容量,原來的幼教老師主動報考育嬰師證書,以更好適應3歲以下幼兒。  在上海,有一批辦園數十年如一日的託兒所,在上世紀人口高峰時承擔幼兒園功能,增開大、中、小班,在託育機會緊張的情況下,舉辦者積極響應上海託育文件精神,為3歲以下幼兒做好託育服務。
  • 北京首張託育機構營業執照發出 3歲以下託育市場走向正規化
    央廣網北京2月27日消息(記者王啟慧)2月21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北京妙樹託育服務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申請,並於今日(27日)正式發放到企業手中。據了解,這是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通過的首家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 妙樹託育中心獲北京首張託育機構營業執照
    2月21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北京妙樹託育服務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申請,並於2月27日正式發放到企業手中。據了解,這是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通過的首家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北京市的實施意見,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15號)精神而制定。北京市託育服務機構的核准登記,將按照國家衛健委《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等政策文件而落實實施。
  • 3歲以下嬰幼兒「無處可託」有望改善 託育服務機構安全和費用備受...
    3歲以下嬰幼兒"無處可託"有望改善!日前,臨沂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成立託育服務機構備受市民關注,「寶媽」們期待政策儘快落地,她們關注託育服務機構安全和費用比較多,而一些幼兒園等幼託機構則希望在推進託育服務時在政策上給與一定的支持。
  •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印發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託育機構管理...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15號)的要求,我委組織制定了《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可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下載)。第一條  為建立專業化、規範化的託育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本標準。
  • 在湖州,如何申辦託育機構?
    託育機構是指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服務的機構,主要為嬰幼兒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護等服務。《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湖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明確了託育機構申辦相關要求。
  • 3歲以下寶寶也可託育 東陽市三家託育機構成功備案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此前處於政策空白期的0-3歲託育服務行業,首次提供了國家級的發展指導意見。 3歲以下寶寶有了託管的地方12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琴嵐幼兒園,看見這裡託管著39名3歲以下的寶寶。在老師的帶領下,寶寶們在操場上做遊戲,現場歡聲笑語一片。
  • 我市舉辦3歲以下託育機構衛生保健人員上崗培訓班
    7月25-26日,我市舉辦3歲以下託育機構衛生保健人員上崗培訓班,共有60多位來自3歲以下託育機構的衛生保健人員參加培訓。 本次培訓班專門邀請了浙大兒童醫院、市婦保院、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圍繞託育機構設置標準、生長發育、兒童膳食營養與餵養技巧、兒童常見病及傳染病防治、兒童心理髮育、消毒管理、食堂管理等方面內容進行授課
  • 妙樹託育中心獲北京第一家託育機構營業執照
    2 月 21 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受理並核准「北京妙樹託育服務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申請,並於 2 月 27 日正式發放到企業手中。據了解,這是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通過的首家 3 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有著落啦!深圳首家託育機構通過備案
    王女士說的「託育中心」是佳諾國際嬰幼中心,日前,該中心通過國家託育機構信息管理系統提交備案,這是深圳首家在衛生健康部門成功備案的託育機構,標誌著深圳在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未來,該中心也將作為大鵬新區普惠性託育機構示範點。
  • 河北: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服務的託育機構應登記備案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高小茹)近日,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共河北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河北省民政廳、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河北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聯合印發關於河北省託育機構登記和備案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其中明確,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服務的託育機構,都應按規定辦理登記和備案。該細則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 標準|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印發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  行)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的通知                國衛人口發〔2019〕5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為加強託育機構專業化、規範化建設,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 寧波託育機構如何備案?操作指引來了
    託育機構是指對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服務的機構,主要為嬰幼兒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護等服務。   去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加強社會力量參與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支持和引導,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導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或個人舉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 《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正式發布
    第一條  為建立專業化、規範化的託育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本標準。  第二條  堅持政策引導、普惠優先、安全健康、科學規範、屬地管理、分類指導的原則,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積極性,大力發展託育服務。
  • 魚龍混雜 缺乏監管——託兒所何以走出困局
    日前,上海率先出臺《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託育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和《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讓託育機構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在北京,託育機構究竟現狀如何?還有哪些問題仍待解決?入託難「小託兒所衛生差,大機構老師顧不過來」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徐婷(化名)已經給兒子貝貝換了三家託兒所。
  • 行業資訊 | 《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正式發布
    第一條  為建立專業化、規範化的託育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本標準。  第二條  堅持政策引導、普惠優先、安全健康、科學規範、屬地管理、分類指導的原則,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積極性,大力發展託育服務。
  • 多種資源辦託班 上海新增託育機構迎來首批小毛頭
    市婦聯2017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上海自2012年至2017年共出生127.5萬新生兒,對託兒所和幼兒園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的託育機構。為了解決雙職工家庭幼兒看護難題,上海今年出臺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並支持多種力量參與開辦託育機構,為確有所需的家庭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託育服務。
  • 北京市發出首張託育機構營業執照 經營範圍增加「託育服務」
    近日,妙樹託育中心獲得營業證書。據了解,這是北京市首家在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登記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託育服務機構)。記者了解到,北京市首家核准登記的託育服務機構營業證書,主要體現在名稱中行業特點首次用「託育服務」四字,全稱為「北京妙樹託育服務有限公司」,以及經營範圍首次增加了「託育服務(不含幼兒園、託兒所)」兩方面。「此證書有著重要的意義,標誌著首都(北京市)託育服務市場正規化發展之路正式拉開帷幕」。
  • 0-3歲嬰幼兒「無處可託」?老人累育兒嫂貴託育服務「供需失調」
    調查顯示,在發達國家,3歲以下嬰幼兒的入託率在25%至55%之間,而我國0至3歲嬰幼兒入託率僅為4.1%,城市0至3歲嬰幼兒入託率也不足10%,國內託育早教機構的數量遠不能滿足家庭的現實需求。在北京的一家託育班,負責人王勁春從事學前教育10多年,今年,她看準了0到3歲嬰幼兒託育市場,開辦了這家託育班。剛開班一個月,就受到周邊小區家長的青睞。北京某託育機構負責人 王勁春:飲食配餐,每天給孩子們做一些撫觸訓練,這些方面都是需要專業性的老師。為了適應大量增長的嬰幼兒的託育需求,王勁春開始招聘老師,但是讓她發愁的是,理想的老師很難招。
  • 你真的了解託育機構嗎?
    什麼是託育機構?相關資料上寫著:「為0-3歲嬰幼兒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託育服務的機構」。這樣一看,不就是以前的託兒所嗎?說的也沒錯,但其實也是有區別的。現在的社會,家庭形態漸漸地轉變為雙薪家庭為主,父母都需要工作,不能長期的在家帶孩子,加之當代父母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發育有更高的要求,老一輩的教養方式又有很多弊端,把孩子交給家裡老人帶並不是最佳選擇,因此一種新的更科學的照護嬰幼兒的方式——託育,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