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調查:券商去年利潤翻倍至近千億 風控是最大挑戰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27日發布中國證券業調查報告顯示,儘管近期股市波動為市場帶來挑戰,但中國證券行業平穩較快發展的總體趨勢將會持續。

  畢馬威中國發表的第9份中國證券業年度調查報告對119家證券公司進行了研究。證券行業的業績在過去幾年的改革和創新後,迎來2014年的「大豐收」。證券公司總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比增長64%至人民幣2553億元,淨利潤總額更是增長121%至人民幣949億元。

  報告指出,券商對於經紀業務客戶的爭奪更加激烈,佣金率進一步下滑。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以及相關政策的配套,未來經紀業務的平均佣金率水平還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

  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進一步提速。畢馬威中國金融服務諮詢主管合伙人張楚東說:「部分港資和臺資金融機構積極籌備在國內設立全牌照證券公司。另一方面,多家中資證券公司通過併購境外金融機構快速建立和發展海外業務平臺等,國際化戰略實施步伐大大加快,海外資源整合的力度和視野更為寬廣,我們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券商進行海外併購。」

  但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市場的超預期發展,給券商帶來不少挑戰。畢馬威中國證券基金業主管合伙人王國蓓說:「2015年6月至7月間中國證券市場的大幅波動給市場全體參與者上了一堂深刻的風險教育課,也給證券公司進行了一次壓力測試實戰。券商經過此次市場波動,深刻體會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行業迫切需要在信息系統、風險管控、內部控制等環節夯實基礎以防範風險。」

  「改革和創新仍是證券公司發展的主題。證券公司需要打造其核心競爭力,積極應對『新常態』下券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激烈的市場競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大力協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證券公司需要在市場競爭的長跑中保持高速發展和穩健腳步的平衡,近期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幅波動更是適時地提醒全行業主動加強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畢馬威亞太區證券基金業主管合伙人廖潤邦說。

相關焦點

  • 畢馬威:國內券商行業分化與整合不可避免,未來需差異化發展
    9月1日,畢馬威中國最新發布了《2020年中國證券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國內券商行業在戰略轉型、差異發展、行業整合等方面的前進步伐不斷加快。下一步,證券行業的分化與整合或不可避免。
  • 畢馬威:未來四年上海最有希望挑戰矽谷
    畢馬威:未來四年上海最有希望挑戰矽谷 畢馬威中國3月6日表示,今後四年,上海最有希望挑戰矽谷的科技創新領袖地位,超過了紐約、東京、北京和倫敦。
  • 淨利腰斬,萬華化學卻被券商齊刷刷打出買入評級,因為藏利潤?
    魯股「盈利王」萬華化學上半年盈利腰斬,股價卻幾近翻倍,下滑的業績公布後券商卻唱多,給予買入評級。這背後或與其「藏利潤」有關。根據年報,2018年為37.8億,2019年萬華化學固定資產折舊高達42.74億。另外,2018年——2019年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分別為19億,32億。按照平均折舊年限,以及設備裝置使用壽命來算,萬華化學的折舊費明顯偏高。
  • 上市券商密集披露去年12月業績 環比大幅增長
    【上市券商密集披露去年12月業績 環比大幅增長】 9日晚間,多家券商披露2019年12月份業績。其中,方正證券母公司淨利超3億元,環比增逾9倍;長江證券母公司淨利超2億元,環比增371%;中信證券母公司14.57億元,環比增逾2倍;海通證券母公司淨利10億元,環比增205%;中國銀河母公司淨利6億元,環比增95%;招商證券母公司淨利10.75億元,環比增近1倍;國泰君安母公司淨利9.43億元,環比增長113%;華泰證券母公司淨利潤11.19億元,環比大增超13倍。
  • 券商評級「考試」規則將重修 合規風控計分標準大改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券商「期末考試」規則迎來重新修訂。4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券商處獲悉,近日監管部門向各券商下發關於《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下稱《規定》),其中優化完善了分類評價指標體系,並在今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適用。
  • 券商經紀業務叫賣傘形信託 風控嚴叫好不叫座
    不過由於這類產品嚴格的風控要求,又令很多資金需求者望而卻步。  嚴格風控  「你炒股缺資金嗎?如果你有500萬元,可以為你配1000萬元,解決你的資金短缺。」這是在券商創新的背景下,南方某券商經紀業務日前針對老客戶推出的新型融資產品。
  • 風控指標鬆綁:創新型券商更易由輕轉重
    8月初,證監會下發《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擬下調券商三項風控指標,以破解券商開展諸多重資產類的創新業務的資本瓶頸,放大券商的槓桿水平,推動券商行業轉型升級。在這個券商業務「由輕轉重」的時代,已經開展了諸多跨界業務、勇於創新的券商,比傳統券商能更快速地利用槓桿盤活資本,獲得更長足的發展。
  • 起底接盤瑞幸的最大股東畢馬威
    在陸正耀對瑞幸的控制走向終結之時,外界對瑞幸最新的最大股東也充滿興趣。畢竟,如果不是圈內人士,很多人不知畢馬威是何方來頭,又如何成為了瑞幸最大股東?又能否成為瑞幸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陸正耀一方認為,這部分股票在轉給畢馬威後,就自動轉為A類股,失去了B類股的「超級投票權」。其他一部分股東則認為,這些股票還沒有履行B類股轉為A類股手續,因此仍具有「超級投票權」。爭議的關鍵在於:一旦1.31億B類股轉為A類股,那麼畢馬威也就成了瑞幸的最大股東,將持有瑞幸18%的股權,而劉二海的大鉦資本持股佔比不變仍為7.15%,但投票權將上升至43%。
  • 安達信魅影再現 醜聞纏身的畢馬威會成為一家隕落的「四大」嗎?
    隨後,英國財務報告理事會(FRC)就該公司外部審計師畢馬威的審計工作展開調查,審視畢馬威是否違反了職業道德和審計技術準則,以及畢馬威對該公司重大合同收入的確認和養老金會計的意見。該委員會稱,普華永道、安永和德勤的工作質量也都有所下滑,但畢馬威的狀況是最糟糕的。FRC認為,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質量整體下滑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難以挑戰管理層以及審計機構整體上缺乏恰當的懷疑態度等。
  • Wirecard財務造假,畢馬威的報告都說了什麼?
    就在去年,Wirecard陷入了一起會計醜聞。英國《金融時報》率先報導了舉報人提出的問題,而後新加坡警方突擊搜查了Wirecard在亞洲的數家子公司,並對其涉嫌的會計違規行為進行了調查。Wirecard在慕尼黑對英國《金融時報》提起訴訟,聲稱後者濫用了商業機密,並表示儘管一些員工可能面臨著刑事責任,但他們的行為對整個公司的財務影響非常有限,公司將吸取教訓。
  • 券商ABS業務調查:27家券商連發近60個崗位狂攬ABS人才
    原標題:券商ABS業務調查(上):27家券商連發近60個崗位狂攬ABS人才,基本年薪飆到200萬元了!初步統計,節後一周就有27家券商(含1家券商資管)發布近60條ABS業務招聘廣告。ABS整個團隊、資產證券化部門總經理、項目承攬崗、資產證券化項目經理等職位幾乎全數囊括。
  • 6上市券商公布12月經營業績 淨利潤均環比翻倍
    原標題:6上市券商公布12月經營業績,淨利潤均環比翻倍   截至1月8日晚間19時,紅塔證券
  • 記者調查 | 小小玩偶創造近千億市值,這是投資人在搏傻,還是泡泡...
    記者調查 | 小小玩偶創造近千億市值,這是投資人在搏傻,還是泡泡瑪特未來成長空間很大?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記者 | 何豔  一個小小的盲盒能創造千億市值
  • 畢馬威調查報告:中國CEO對本國經濟和企業發展前景更有信心
    根據畢馬威近日針對全球眾多CEO的兩次調查顯示,新冠疫情發生後,全球CEO們面臨的風險和首要關注因素發生了明顯變化,一些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的CEO們已將人才風險視為對增長威脅性最大的風險之一。同時,和其他國家的CEO相比,中國CEO對本國經濟和企業發展前景更有信心。
  • 財經早班車|去年12月業績暴增,A股回暖,券商才是最大贏家?
    12月當月,豬肉價格同比(比去年同期)上漲97.0%,影響CPI上漲約2.34個百分點。4、長租公寓房東被強制降租金:降幅超三成,不接受就解約據澎湃報導,有房東位於上海虹口的房源原本給青客的租金為5900元/月,但在2019年12月20日左右接到青客通知,以房源「虧損」為由要求下降租金至3800元/月,降幅達到了35.6%。
  • 畢馬威等「四大」爆大量醜聞 英國政府試圖拆分他們
    由於「四大」都在倫敦金融城有大量業務,英國政府正以調查畢馬威的幾樁醜聞為由頭,質疑該公司的「生存能力」,並試圖拆分重組「四大」的審計部門。 對此,畢馬威等「四大」紛紛表態,讓英國政府自己「掂量掂量」。
  • 2018年券商分類七大亮點:近9年來首家D類評級券商!
    基金君為大家整理了此次評級的一些亮點:1、華信證券是此次98家券商中唯一一家評級為D的券商,也是近9年來證監會給出的券商最低評級。2、A類券商有41家,較去年增加1家,其中有12家券商被評為AA(目前最高級),較去年增加一家;3、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證券連續9年維持AA級評級,國泰君安是第11年連續獲得AA評級。
  • 26家A股券商12月業績出爐,多家公司計提巨額減值致全年利潤暴跌
    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共有26家上市券商公布了去年12月業績報告。這26家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業收入230.37億元,環比增長70%,實現淨利潤59.86億元,環比增加2.6%。共有19家券商環比增長超過30%,包括9家環比增幅超過100%,其中東興證券和財通證券12月實現營收分別為5.7億元和3.73億元,環比增幅分別高達174.04%和170.29%。而同時也有7家券商12月營收環比不增反減,其中長江證券12月營收1.32億元,環比減少67.65%,是26家券商中環比跌幅最大的一家。
  • 畢馬威「避稅」事件警示稅務諮詢業
    根據調查的結論,這種產品的使用僅一年時間就讓政府少了10多億美元的稅收收入。  畢馬威表示為此已經中止了對於幾種有爭議產品的營銷行為。  除了服務於企業客戶外,畢馬威還向一些高級經理人提供個人避稅方案。這點恰恰是IRS近一段時間打擊的重點。
  • 2019年港股大數據出爐:市值增8萬億 產生82隻翻倍股
    82隻翻倍股,港股最大漲幅近7倍根據wind數據,港股2019年最大漲跌幅數據出爐,港股共計有82隻翻倍股。其中,港股漲幅最大的中植資本國際,漲幅高達675%。2019年多隻物業股集體大漲,新城悅服務漲238%,佳兆業美好漲201%,此外物業股還有4隻股票漲幅翻倍。受益於行業集中度的提升,2014年至2018年,物業服務百強企業前十名平均純利的複合年增長率高於百強企業的平均水平,預計該趨勢將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