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的蘆臺」之十八:花兒與少年——懷念摯友邢鐵勳

2020-09-05 民間畫家姜志彬

我高中時的摯友邢鐵勳可說是年級的學霸,樂器的多面手,體育的尖子,他不幸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難了,四十四年過去了,我十分懷念他。

鐵勳勤奮好學,愛好廣泛。他在北京上的小學和初中,高中轉學到了蘆臺一中,和我們這些縣城的學生相比,他明顯的比我們學得多、學得好、見識廣。高中一年級的聯歡會上他就為我們表演了俄語版的童話劇《拔蘿蔔》,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在高中的三年裡,他的學習成績在班裡一直領先,他的哥哥畢業於北大,他大姐畢業於河北師大,二姐畢業於北師大。在準備高考期間,哥哥姐姐頻繁的來信,教他如何複習,如何填報志願,因此他對高考做了充分準備。在填報志願時,他選擇了唐山鐵道學院為第一志願。

當我們交了高考試捲走出考場,大家在一起核對答案時,我發現他數理化的題幾乎一點錯都沒有,這樣的考試成績讓我非常吃驚,太厲害了!

錄取結果卻讓全班同學都大失所望,填報了二十個志願竟然一個都沒被錄取,這樣的結果對鐵勳的打擊該有多大呀!邢鐵勳是共青團員,高三甲班文體委員,高考成績好的無人可比,這樣一位佼佼者竟被落榜,為什麼,為什麼呀?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家庭出身,這個他個人不能左右的原因導致他與大學無緣。

還好,學校為他找了個到蘆臺一小當老師的工作。面對如此大的打擊,鐵勳挺住了。他送走了上大學的同學,拉起了手風琴活躍在小學音樂教師的講臺上。鐵勳的文化課學習就不多說了,音樂上的天分更值得一提,他二胡、小提琴、笛子、手風琴樣樣都行,既是蘆臺一中樂隊成員,更是高三甲五人小樂隊的主力。我與鐵勳一起參加過學校樂隊的《金蛇狂舞》、《花兒與少年》的演奏,為甲班王愛珍的獨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明》、《革命熔爐火最紅》伴奏,還為班裡的男女小合唱《我的算盤好夥計》、《十送紅軍》伴奏。鐵勳對音樂的執著深深的感染影響著我,記得在緊張的高考複習階段我們仍未放棄節目的排練,急的老師都不知怎麼辦好。

照片背面我寫的文字

在1965年下半年,我剛去太原上學不久,他給我來信說他正在天津市一處建築工地幹建築工,工作特別累,但精神狀態不錯,在那麼艱苦的環境裡還常以音樂為伴,開拓自己的新生活,還不忘記給我寄來演唱歌片《老兩口學毛選》。鐵勳在體育上的過人之處也是很值得一提的,尤其是短跑一百米,他總是在這個項目上為高三甲班奪得榮譽,在全校運動會上百米第一名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後來鐵勳結識了一位北京姑娘,她下鄉到蘆臺。在他結婚前,我買了一個檯燈送給了他,算是對他的祝福吧。在此之前我曾經為他畫過一幅畫《薊運河之春》,雖畫技不高,但他相當珍惜,把畫貼在了床邊的牆上,他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幅畫,這裡還有著濃濃的同學情......。

光陰似箭,一晃鐵勳離開我們四十四年了,每當我拉起小提琴曲《花兒與少年》就自然而然的想起我的好朋友邢鐵勳,鐵勳,我真的好想你。

花兒與少年

我是姜志彬,1946年出生於蘆臺,1965年畢業於天津市寧河縣蘆臺一中,1970年畢業於太原重型機械學院鍛壓專業,並於當年分配到唐山齒輪廠工作,2006年正式退休,現在居住在唐山。

相關焦點

  • 「我記憶中的蘆臺」之十九:高三甲班五人小樂隊
    退休後我參加了老年合唱團樂隊。每當我拉起小提琴,總會想起我學生時代的蘆臺一中高三甲班五人小樂隊。二0一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晚我上網與漢沽的老同學付連倉聊天。他給我發過來一張四十八年前我們五人小樂隊合影的珍貴老照片。看到照片後我心情異常激動,可以說是悲喜交加。悲的是在照片上見到了已經離開我們三十七年的昔日同窗:邢鐵勳、萬國玉,引發了我無限懷念之情。
  • 「我記憶中的蘆臺」之二十:一張老照片,一段師生情
    眼前的一張珍藏了五十多年的已經發了黃的老照片勾起我對中學時代美好的回憶。這張照片裡有段難忘的師生情。那是1962年我和我的好朋友靳懷祥、邢鐵勳正在一個班裡讀高一,我們三人都是班裡的文藝愛好者。張德鈺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在張老師的倡導和支持下,我們高一甲班的文娛活動搞得十分活躍,張老師經常為我們的活動出主意、想辦法,在班上的聯歡會上還親自表演節目。
  • 「我記憶中的蘆臺」之八:難忘蘆臺一小
    我是在1953年上的蘆臺一小,在那裡度過了金色的童年。那段時光充滿了陽光、童趣,充滿了天真、快樂,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充滿了多彩的夢。當年我在蘆臺第一小學(六丁)班,就說說當時的幾件趣事吧。在少年先鋒隊隊旗下,一曲童聲合唱《少年先鋒隊隊歌》,至今每到「六一」國際兒童節都迴響在我的耳邊,那熟悉的歌詞,隨口都能哼出來:「我們新中國的兒童,我們新少年的先鋒。
  • 「我記憶中的蘆臺」之二十一:俄文歌曲《三個坦克手》
    五十多年前蘆臺一中的楊傑寧老師教會了我一首俄文歌曲,歌名叫《三個坦克手》,老師教的好,我也特別愛學。當時正值抗美援越時期,學校組織各科課外學習小組,我參加了俄語小組。我們先學了一首用俄文寫的抗美援越內容的詩,楊老師教我們朗誦。尤其讓我五十多年後仍記憶猶新的是楊老師教我們唱的一首俄文歌曲《三個坦克手》,半個多世紀後我仍能按原曲調,完整地唱下來,想起來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 「我記憶中的蘆臺」之二十三:懷念老同學靳懷祥及「碰球」和罰站
    眼前的這張照片勾起了我對五十多年前高中生活的回憶。靳懷祥在我們蘆臺一中高三甲班是位品學兼優的學生,特別是組織能力相當強,只要有他在,就會有歌聲,就會有有趣味的活動。高中一年級時有一次冬季,徐聯珍老師給我們班上生物課,不知是何原因,我把頭貼在了課桌上,看上去像是在睡覺。徐老師見我沒注意聽講,就把我叫起來,問我剛才講的什麼內容,我答不上來。徐老師批評我說:「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你怎麼大冬天的還睡覺?」然後老師說:「上課要注意聽講,坐下吧。」此時坐在我後邊桌的靳懷祥偷偷的把我的坐凳藏在了一邊,想讓我坐下時,突然坐空,搞一場惡作劇。
  • 「我記憶中的蘆臺」之十六:我的老同學王克起成了名人
    前幾年回老家蘆臺探親,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了一本近期出版的《寧河縣誌.》信手翻了翻,翻到了本縣名人錄一欄,很多都是歷史上為國家作出過突出貢獻的寧河籍名流,有兩彈一星的科學家,有現在海外的著名作家。突然間「王克起」三個字出現在眼前,這不是我在蘆臺一中高中的老同學嗎?
  • 「我記憶中的蘆臺」之十七:歌聲與無悔的人生相伴
    回憶蘆臺一中高三甲班歡送老同學闞勝宇、萬國玉參軍1965年我在蘆臺一中高三(甲班)。就要高考了,歷經十二年寒窗苦讀的學子,考上大學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願望。正好這個時候徵兵工作在我們畢業班開始了,我們班團支部書記闞勝宇第一個報了名,在他的帶動下,我們許多男同學都踴躍報名。論政審、表現、學習成績,勝宇考個像樣的大學那是不成問題的,可他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保家衛國,這是多麼高尚的情懷。
  • 「我記憶中的蘆臺」之六:難忘的學生時代
    1962年我在蘆臺一中上初三。我和班上的同學關係搞得很好。平時都愛跟我鬧著玩。全班就我一個姓姜的,許多同學都習慣把我的『』姜『』字念成『』蔣『』字,喊我『』蔣志彬『』,甚至個別同學還叫過我『』蔣委員長『』,對這些我從來也未在意過。然而,有一天這樣的玩笑就鬧得大了。
  • 「我記憶中的蘆臺」之二十五:從天主教堂到三公廟
    一九五三年我七周歲,到了上學的年齡,暑期開學時大姐領著我,我穿上了大姐給我做的新衣服和新書包,來到了寧河縣蘆臺第一小學分校,這裡原是座教堂,被改成了小學校。除了學校大門上方還保留有「天主教堂」四個字以及上面的「十」字外,其他的方早已經找不到一點教堂的影子了。
  • 命運冠位指定:金固記憶中的芬巴巴之花,其實是恩奇都的重要信物
    在Fate系列十月新番《命運-冠位指定 絕對魔獸戰線 巴比倫尼亞》的第五集中,繼承了恩奇都記憶的金固腦海中閃現了閃恩兩人的過往。而在回憶之中,閃閃身旁出現了一簇花朵。這可並不是普通的點綴,而是恩奇都的重要信物——"芬巴巴之花"。
  • 花兒與少年們的夢想起航啦!綻放吧,花兒;奔跑吧,少年!
    這是花兒們的天地,這是少年們的主場!
  • 《花兒與少年》將添新元素Alin或將客串當翻譯
    據知情人曝料,在《我是歌手3》中大放異彩的臺灣女歌手將再度與湖南衛視合作,或將助陣《花兒與少年》第二季,以翻譯的身份為花少團「保駕護航」。  《歌手》收官不說再見《花兒與少年2》再加盟  近日,陪伴了大家三個月的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三季以高收視實現完美收官,在節目中有著超高人氣和良好口碑的臺灣女歌手黃麗玲成為了第三季公認的「最大贏家」。
  • 《花兒與少年》實在太晶採!竟有人和小爽在英倫餐廳約會
    還在懷念「花兒與少年」第一季中明星姐姐和挑夫弟弟們帶來的異域背包之旅嗎?
  • 傑爾凡教育(託管)中心招生中(蘆臺一小,三小,五小,香榭校區)
    的辦校理念,始終保持以專業的水準,全心的服務,秉承著素質教育、情商教育、課後輔導、興趣培養、習慣養成為一體的連鎖教育品牌,學習範圍涵蓋小學、初中和高中各年級,傑爾凡教育中心2016年入駐寧河區域,短短四年間的發展和擴大,寧河區域目前開設蘆臺三小校區
  • 花兒「怒放」法臺山 ——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
    花兒「怒放」法臺山 ——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側記 2020-12-23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院八語版MV《那些花兒》-長清湖畔青春未央,山師花兒不說再見
    是我心心念念期待過的畢業,是讓我不知所措的畢業。該說些什麼,該寫點什麼,但我還是想,把心情,通通唱給你聽。畢業,到底是什麼呢?是老狼那首從小清新被用到爛大街,然後每次聽到還是會熱淚盈眶的歌嗎。是範瑋琪那最初的夢想。還是李榮浩老街裡的情愫。
  • 《花兒與少年》停播!娜扎發文表達心情,9個字看出她有多念舊情
    近日,明星旅遊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被節目負責人吳夢知證實第四將會停播,並回復網友表示「沒有了,勿念」,看得出負責人同樣也是非常捨不得,可是由於連續播出三季中,每期都是出國拍攝需要昂高的經費,然而收視卻平平,導致入不敷出的尷尬局面,最終砍。
  • 花兒與少年
    颯爽秋意中,白蘭花吐露陣陣幽香,少年們燦爛的笑臉與花兒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9月30日,孩子們手持白蘭花與老師、家長們一起參加了「花兒與少年——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校花認領儀式」。白蘭花作為科小的校花,伴隨著孩子們的琅琅書聲,聽孩子們歡聲笑語,陪伴孩子們一同長大。
  • 夜話丨梁曉聲:花兒與少年
    作者:梁曉聲有一少年,剛上小學六年級,班主任老師多次對他媽媽說:"做好思想準備吧,看來你兒子考上中學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學。"同學們也都這麼認為,疏遠他,還給他起了個綽號"逃學鬼"。那一天他竟又逃學了。他逃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貧窮。
  • "飛地"何以成"肥地"{蘆臺經濟開發區對接京津紀事
    近年來,隨著天津經濟的快速發展,蘆臺人意識到,從地理條件上,「飛地」不會「飛」回到唐山,「等靠要」的思想一定要拋棄。  蘆臺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楊玉滿認為,從區位條件上講,「飛地」一方面是劣勢,但同時也是一種優勢,因為天津的各種資源稟賦都能為我所用,「身在天津,就要融入天津」。  於是,蘆臺開始在基礎設施上積極對接天津,壯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