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八分」這個詞語,是一個人獨自旅遊經過一個小的村落,在住的旅館裡,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經常抽著煙,和我們這一大幫住客嘮著家常。
她說,對我來說,從不把一件事情做得太滿,只要有八分,八分就足夠了。她總會不斷地強調「八分」,像是一個高中授課的老師給我們說高考重點一樣,一絲不苟又帶著點恨鐵不成鋼的意味,總會惹得我們大笑不止。
比如說她以前有一份挺好的工作,認真努力得做了好長時間,特別喜歡。可當她做到四十五歲的時候,發現無法再做下去,因為她感覺自己可能會疲乏,甚至厭倦,於是毫不猶豫地辭職了。然後,她就開了這個小旅館,她總是特別有感慨地說這是她小時候的夢想,沒有朝九晚五的壓力,也沒有追求升職的競爭力,每天,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情去做事,養養花養養草,空閒還可以遛遛狗,對於外在的好多東西她都可以放下,她會覺得這種生活是無憂的,可以安度晚年,是一種完全不同以往的生活體驗。
我們中總會有人感嘆,您這真是好啊,無憂無慮又無所顧忌,一個人自由自在,這可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日子。可惜現實對我們並不寬厚,我們只有去奮鬥,因為我們有責任,有壓力,迫使我們不得不去前進。
她聽完頓了頓,感嘆道,每個人都有身不由己的時候,主要是自己得看開,有些東西不是強求就會有的,有的時候適當地放鬆自己,可能會看到新的天地。
然後她嘆了嘆氣說,不過,我在這已經做了二十多年了,再過兩年,也可能會是三年,我打算把店盤給別人,全身而退。因為在我沒有對它非常厭倦的時候離開,會保留更多美好的記憶。她說完,不舍地打量了一下整個旅店。
我相信,她不是第一次向住客訴說他的經歷,我也相信,她的話語都是發自肺腑的。因為她的小院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格調,她喜歡壁畫,但不放得滿牆壁都是;她喜歡月季,只是庭院裡許多盆中的其中三盆而已。她也喜歡抽菸,我們聊天的那個晚上,她卻只抽了一根。
從此以後,我開始觀察、理解並熱愛八分這個詞語,就是在遇見「八分老闆」之後,我發現八分是個被人很熱愛也值得被愛的詞語。八分飽,八分愛,八分生活……八分,離十分很近,卻又有距離,允許自己有兩分的不足,有一種完美的不完美。
人生沒有十全十美的,萬事能追求做到最好,但一定離完美有一定差距,所謂知足才能常樂。想起有一篇文章叫做《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世界或許會有一點點的不同,卻可以讓自己變得自由、美好而充滿希望,生而為人,感到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