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大全 | 產前檢查和篩查,一項都不能少!

2020-12-19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加油站

產科醫生最想告訴孕婦的是,產前檢查和篩查絕非可做可不做——它們是為了預防和治療妊娠期母體、胎兒的相關疾病,降低孕產婦疾病發生率、新生兒出生缺陷而產生的重要工作,是產科工作的重點,也是孕婦能生下一個健康寶寶的關鍵。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所有女性都應當了解產前檢查和篩查的必要性,切不可諱疾忌醫或滿不在乎!要知道「細節決定成敗」,懷孕過程中的任何微小異常都可能有潛在的危險,只有做好產前檢查和篩查才能將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降到最低。因此,產前檢查和篩查的項目,一個都不應該落下。

產前檢查

一、產檢項目

每名孕婦在發現自己懷孕後,都應到醫院或生育服務機構就診,接受正規的產前檢查(簡稱產檢)。產檢是指為妊娠期婦女提供孕期系統的醫療和護理建議和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於孕婦和胎兒的監護及早預防和發現併發症,並設法減少其不良影響。孕期正確的檢查手段和醫學建議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圍產兒死亡率的關鍵。

目前,全國大多數的醫療機構都是按照國家衛計委頒布的孕產婦產前檢查規範開展產前檢查服務的,檢查內容基本保持一致,都包括:

生命體徵:血壓、脈搏、體溫等;

產科檢查:宮高、腹圍、胎心率等;

婦科檢查:宮頸液基細胞學(TCT檢查)或宮頸刮片、白帶常規等;

血液學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等;

血清學檢查:肝功、腎功、生化、電解質、血糖等;

尿液檢查:尿常規等;

傳染病檢查:B肝五項、傳染病五項等;

另外,還包括超聲、心電圖等其他輔助檢查,全方位地了解孕婦的基礎身體狀況。

二、產檢時間

檢查開始的時間從末次月經來潮當天開始計算——

第6~8周(42-56天)左右去醫院進行第一次檢查,然後遵醫囑進行檢查和完善相關的孕期檢查檔案(俗稱「建檔」)。

如果沒有異常,一般是在第12周、16周、20周、24周、28周、32周、34周、36周分別進行產檢,36周以後每周進行產檢。

如果以上檢查過程中出現異常結果,應當諮詢醫生,看是否需要治療,並詢問其下一次就診的時間。懷孕40周後如果還沒有分娩也應該遵醫囑進行複查。

三、特別提示

具體產前檢查的內容每個醫院可能會有一些小的差別,但是筆者依然強調在6~8周時應當進行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相關抗體的檢測,儘早檢查方可儘早進行治療。而且,在這次檢查中,有條件的應該進行一次早孕超聲檢查,確定妊娠和相關數值,以便對預產期進行準確的推測。

由於大多數孕婦在整個孕期的產檢都是10次以上,很多人會嫌麻煩、怕花錢,不想去醫院檢查。其實,這些檢查和篩查並不是徒勞的,也不是亂花錢,是無數孕產婦特別是高危孕產婦,用鮮血甚至母兒的生命換來的治療規範,建議大家都不應掉以輕心。

產前篩查

產前篩查,簡稱產篩,是一種採用較為簡便和經濟以及較少創傷的檢測方法,從孕婦群體中發現某些懷疑有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和遺傳性疾病胎兒的高危孕婦的重要手段。產篩為進一步明確胎兒的診斷和決定早期處理方式奠定了基礎,是有效降低新生兒缺陷的重要措施。需要強調的是,只有規範的產前篩查,才能有效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

一、產篩項目

產篩的內容非常廣泛,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國也逐漸形成了規範的篩查體系,最主要是針對神經管畸形、染色體畸形(最常見的是13,18和21三體)和重大器官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等)。每名孕婦,不論是否具有高危因素,均應當接受這些篩查。

二、產篩時間和方法

在不同的孕期,產前篩查的內容不同,而且這些檢查都有一定時間限制,錯過了該時間段就減少一次對胎兒質量進行把關的機會。

產篩的主要方法是:

在早孕期(11-13+6周)採用超聲檢查NT值,小於25mm為正常;

中孕期(16-18周)採用血清學指標進行唐氏篩查,小於標準比值為正常;

中孕期(22-24周)採用超聲進行胎兒多系統、多器官篩查,觀察體表及臟器發育是否正常;

晚孕期(28-32周)採用超聲檢查胎兒生長發育情況,觀察各器官和徑限是否正常。

對於篩查異常的孕婦或預產期時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應該進行診斷性的檢查,即產前診斷,主要是通過羊膜腔穿刺術(簡稱羊穿)、絨毛穿刺術或臍帶血穿刺術獲取胎兒細胞,進行細胞培養和染色體核型分析,其中羊穿是應用最廣的診斷方式,也是篩查異常的首選。

當然近年來也產生了一些「高級別」的篩查手段,如無創性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檢測(NIPT),對於一些產篩高風險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酌情選擇,但是這種選擇也是有條件的,無論何種篩查手段均不能替代產前診斷。

總之,產前檢查和產前篩查是關係全民人口素質和個人家庭生活的大事,雖然繁瑣,但是與孕產婦健康和胎兒情況息息相關,每一個孕婦均應高度重視,每個檢查項目都不應錯過!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產前檢查、產前篩查、產前診斷,三項檢查都是孕檢,有何不同呢?
    導語:我們一般都聽過產前檢查,孕期檢查,可能一些細節上來檢查,我們都歸為孕期的檢查。但是對醫生來說會劃分的比較細緻,比如會分為產前檢查,產前篩查,產前診斷,聽起來感覺差不多。其實在理解它們的含義之後,你會發現是有區別的。
  • 產前檢查、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的區別是什麼?
    [摘要]在門診經常需要和準媽媽解釋的一個問題就是「產前檢查、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的區別。在懷孕以後去產檢的時候,醫生可能會和你說很多的名詞,但是你根本不知道醫生在說什麼。在門診經常需要和準媽媽解釋的一個問題就是「產前檢查、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的區別。 什麼是產前檢查(Prenatal Checkups)?
  • 產檢之產前篩查
    產前篩查具有以下優點:  早:孕14周就可進行;  經濟、簡便:只要抽取孕婦2ml靜脈血即可檢查;  安全:對孕婦和胎兒無任何影響;  易於普及接受。  產前篩查通常檢查哪幾種缺陷?  目前我們選擇發病率比較高的三種先天缺陷進行篩查:先天愚型(又稱唐氏症候群)、18-三體和開放型神經管缺陷。  篩查並不是確診,只是一種風險預測。篩查結果有高風險和低風險兩種。鑑於當今醫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孕婦間個體差異或有些已知和無法預知的原因,該項檢查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低風險人群中有可能遺漏個別患兒,但發生的概率極低。
  • 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可以篩查哪些疾病什麼時間檢查最好
    唐氏篩查、羊水穿刺和無創dna不都是排畸檢查麼?那就有一點不清楚了,是不是三個都必須做啊?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哪一個要好一點?裕力健康為您介紹下無創DNA檢測項目。
  • 唐氏篩查、羊膜穿刺、無創DNA,這三項產前檢查是幹什麼的?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大家都知道在妊辰期孕婦都會接受各種各樣的產檢。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唐氏篩查,無創DNA產前檢查,和羊膜穿刺。聽到這些專業術語很多還沒有做全的孕媽可能不太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一下這三種檢查主要針對的問題。
  • 提醒孕媽:產前診斷≠產前篩查
    ■ 本報記者 侯賽 通訊員 馮瓊  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廣大孕媽要在孕期做各種各樣的檢查。其中,最讓人糾結的莫過於唐氏篩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及羊水穿刺的選擇。這三者到底有什麼不同?海南省人民醫院有多年產前診斷經驗的醫學博士吳棟才為您一一解答。
  • 「唐氏兒」3歲時患了白血病,孕婦產前這項檢查不能少
    各位孕婦都知道,在懷孕以後要經過十個月的懷胎,並且在這十個月裡面,除了要注意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外,還要注意胎兒的護理,並且要定期去醫院做產檢,才能保證寶寶的發育健康,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身體素質比較好,於是在孕期也常常會跳過一些檢查,但是產檢的很多項目都是不能忽略的,很多人因為這樣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NT檢查需要空腹嗎?第一次產前篩查很重要,孕媽媽要重視
    其中孕期檢查最早的一項排畸檢查就是NT檢查,不過這也不是強制性檢查,具體還是要看孕媽媽自己的選擇。但是一般還是建議孕媽媽去進行檢查,因為NT檢查具有一定的排畸、篩查唐氏效應,可以為胎兒的發育保駕護航。做NT檢查的最佳時間一般孕期的產檢都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做的,對於NT檢查,很多孕媽媽都是在懷孕12周的時候進行檢查,但是因為每個孕媽媽的身體素質是不一樣的,所以檢查的具體時間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 孕期產檢終於全做完,一項最貴一項最難受
    最貴的產檢項目:無創DNA產前篩查孕媽年齡超過35歲,小於20歲,是21-三體症候群的高危人群,大約80%的唐氏症候群患兒是35歲以上媽媽所生。因此唐篩是我國孕婦的必檢項目。當唐篩結果呈現高危,還要進一步做羊水穿刺。
  • 關於無創產前篩查,醫生這麼說……
    今年1月,家住西門口的陳女士特意赴深圳華大基因做無創產前篩查,「孕初期的NT篩查(胎兒頸後透明帶掃描)、孕早期唐式綜合症篩查或者無創篩查、大排畸檢查這幾個項目都很重要,只要能做,我還是希望多做幾個檢測項目,確保胎兒的產前診斷準確率。」37歲的陳女士說。事實上,不少廣州孕媽媽像陳女士一樣,利用一切高科技孕產檢手段,為肚子裡寶寶的健康加持。
  • 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助力優生優育 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
    「儘管目前我國出生缺陷形勢嚴峻,但通過產前篩查和診斷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及殘疾的總體發生率。」王曉黎說,「健康的孩子是家庭和諧的基礎,每一個準媽媽特別是有高危因素的孕婦,千萬不能抱著僥倖心理放棄可能發現先天型疾病的相關檢查。」孕期檢查,我們都很容易將其歸為產檢。但是在醫學上會有比較嚴格的劃分,分為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
  • 做好產前檢查 生個健康寶寶
    規範的產前檢查能夠及早防治妊娠併發症或合併症,及時發現胎兒異常,評估孕婦及胎兒安危,確定分娩時機和分娩方式,保障母兒安全。產前檢查的時間、次數及孕周彭主任說,產前檢查包括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格檢查、產科檢查、必要的輔助檢查和健康教育指導。圍產期指產前、產時和產後的一段時期。
  • 孕婦懷孕後需要做哪些產檢?一項很貴,一項很難受,一項最沒用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在懷孕時各種的先天疾病和缺陷都能被檢查出來,讓孕媽媽很是安心。現在的人也越來越注重產檢了,每次的產檢都會按時去做。而這產檢在不同階段,檢查的項目也都不同。一些必須的和一些非必須的,大大小小的各種產檢讓孕媽媽們都有點分不清。
  • 孕期千萬不能遺漏的唐氏篩查
    對於孕媽來說,整個孕期有好多檢查要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產檢,有的孕媽會問,產檢哪些項目必須都做嗎?回答是肯定的,這些檢查對孕媽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孕前狀態和孕期狀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指標各方面都會發生變化。這其中有一項檢查叫做——唐氏篩查。
  • 國外逐漸淘汰唐氏篩查?這樣就失去了產前檢查的意義了!
    幾年前,國外唐氏篩查已經開始被淘汰,無創基因檢測技術在很多地方已經取代了唐氏篩查,也就是醫學上的母血胎兒游離DNA檢測。很多外國的媽媽都信宗教,她們認為,無論胎兒發育呈現什麼樣的狀態,他們都視孩子為上帝賜予的最好的禮物,無論孩子出生時候是什麼樣子,他們都能欣然接受。
  • 13次產檢都檢查什麼?看完全懂了!
    第4次產檢(懷孕24周)此階段應重點做妊娠糖尿病篩查: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是在孕期第24周做的。做檢查前一天晚上8點以後不要再進食,水也要少喝。第6次產檢(懷孕30周)第六次的檢查項目和第五次的檢查項目基本相同,但是專家提醒:從懷孕28周開始,產檢變為每兩周一次,第五次和第六次產檢都是常規項目的檢查,不需要太過緊張。
  • 江蘇實現產前檢查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全覆蓋
    近日從江蘇省衛生健康委獲悉,該省目前已建成以省級產前診斷中心(南京鼓樓醫院)和新生兒疾病篩查質量控制中心(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為龍頭,23家產前診斷機構、103家產前篩查機構、13家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分中心為主體,以基層產前檢查機構、助產機構為基礎的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網絡體系,實現產前檢查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全覆蓋。
  • 孕期檢查時間表,千萬別錯過了最佳產檢時間!
    將近臨盆,產檢的次數要更加頻繁,基本1—2周就檢查一次,通過胎心監護、B超檢查,密切注意羊水和胎寶在子宮內的狀況,做好待產的心理準備。臨產前要做一次全面檢查。孕媽媽們提前準備好產前檢查的時間表,方便自身及時檢查。
  • 無創產前篩查結果為低風險 但依舊生下唐氏病兒!準爸媽必看
    今年1月,家住廣州西門口的陳女士特意赴深圳華大基因做無創產前篩查,「孕初期的NT篩查(胎兒頸後透明帶掃描)、孕早期唐式症候群篩查或者無創篩查、大排畸檢查這幾個項目都很重要,只要能做,我還是希望多做幾個檢測項目,確保胎兒的產前診斷準確率。」37歲的陳女士說。
  • 這些產前檢查不能少,以防寶寶智力缺陷,準爸媽快收藏!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每對夫婦都渴望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但偶爾也會出現一些缺憾。 這種時候,產前篩查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為,它可以通過經濟的篩查方法,發現下一代中很有可能罹患遺傳疾病的可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