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議員叫囂:用所有貿易和外交手段反制中國並正式承認臺灣

2020-12-25 和訊網

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聲稱,澳大利亞應該著眼所有貿易和外交手段來終結與中國大陸持續存在的爭端,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

多家臺媒今日援引天空新聞網報導,克利斯坦森宣稱,「中國大陸正在透過我們殺雞儆猴,以嚇唬其他國家。」

克利斯坦森聲稱,他希望總理莫裡森政府著眼各種手段,包括對外國投資規定做出改變,以防外國國有企業持掌所有權。

他也提到聯邦參議員卡納凡所提出的建議,即對中國大陸亟需的澳大利亞鐵礦徵稅,並拿這筆稅收來補貼遭北京貿易制裁手段波及的產業。

克利斯坦森囂張表示:「我們有許多政治手段可以運用。」

「中國大陸最不願見到的,是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正式承認臺灣為『國家』。我希望這類事情現在都能端上外交談判桌。」克利斯坦森叫囂,「如果中國大陸想玩硬的,澳大利亞自當奉陪。」

對此,島內網友表示,「又拿臺灣當棋子,可憐吶。」

海峽導報綜合臺媒報導

相關焦點

  • 澳議員叫囂:「反制中國大陸,並正式承認臺灣」
    而且直到現在,仍有部分澳大利亞政客絲毫沒有悔改之意,依舊熱衷於做美國的「反華」急先鋒。而在近期,一些澳大利亞政客的行為愈發放肆,甚至聲稱要「反制中國大陸」,並「公開承認臺灣地區」。據臺媒12月17日報導,有澳媒指出,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於近日公開叫囂稱,澳大利亞目前應該考慮用所有外交和貿易手段來解決與中國大陸持續存在的爭端,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地區」。克利斯坦森表示,中國大陸現在想要通過懲罰澳大利亞來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 澳大利亞議員叫囂:反制大陸,正式承認臺灣
    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聲稱,澳大利亞應該著眼所有貿易和外交手段來終結與中國大陸持續存在的爭端,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多家臺媒今日援引天空新聞網報導,克利斯坦森宣稱,「中國大陸正在透過我們殺雞儆猴,以嚇唬其他國家。」
  • 敏感時刻,澳大利亞議員叫囂:「正式承認」臺灣
    中國與澳大利亞在近期的爭端不斷,起因是澳大利亞政府片面地追隨美國政策,對中國的內政指手畫腳,對中國政府實施的政策進行抹黑。 澳議員叫囂,應當「正式承認」臺灣 近期,一位澳大利亞的國會議員就在一次會議上公開提議,澳大利亞政府應當考慮承認臺灣地區作為一個「國家」來對中國政府作出回擊。
  • 欲和中國硬碰硬 澳大利亞政客提議正式承認臺灣
    中澳關係不斷惡化,在試圖利用本國華裔「以華制華」後,澳大利亞政客又想出打「臺灣牌」,以應對中國的反制。中澳關係不斷惡化,傳中國批准限制進口澳大利亞煤炭。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這篇報導後,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澳總理莫裡森15日對此回應稱,政府仍將此消息視為「媒體猜測」,但若猜測成真,會對環境與兩國貿易關係「產生雙輸局面」。莫裡森還就中澳間展開對話充滿期待。
  • 澳大利亞一錯再錯,澳議員瘋狂叫囂:承認臺灣
    據海峽導報12月17日報導,因為澳大利亞商品近日對華出口屢屢受挫,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瘋狂叫囂,澳大利亞應該著眼所有貿易和外交手段來終結與中國大陸持續存在的爭端,
  • 要正式承認臺灣?!澳大利亞又要作死了!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於觀察者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在企圖利用本國華裔「以華制華」後,澳大利亞政客又妄想打「臺灣牌」。
  • 澳大利亞政客又開腦洞:我們乾脆承認臺灣為「國家」算了
    為此,澳大利亞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議員克裡斯滕森(George Christensen)15日接受採訪時竟建議稱,政府應該通過所有的貿易和外交途徑來結束兩國持續爭端,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在談及原因時,克裡斯滕森聲稱:「中國最不想見到,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正式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中國如果要來硬的,那澳大利亞也可以。」
  • 澳議員:如果中國想採取強硬手段,澳大利亞也可以承認臺灣
    文\白山隨著中澳貿易關係的逐步惡化,澳方甚至試圖在政治層面對中國「下手」,並發表「如果中國想採取強硬手段,澳大利亞也可以承認臺灣」的荒謬言論,可笑之極。據悉,中澳貿易關係在澳大利亞的「一意孤行」之下變得不容樂觀,尤其是國內煤炭出口產業遭遇重創後,澳方便開始了一系列的「反擊」活動,利用本國華裔「以華制華」,尋求「五眼聯盟」的幫助,最近,澳大利亞政客又想出打「臺灣牌」,稱「考慮正式承認臺灣」,試圖以外交手段來壓制中國,並發表了各種抹黑中國的言論。
  • 為對抗中國,議員叫囂「正式承認臺灣」,澳大利亞邁出最危險一步
    臺灣問題涉及中國最重要的核心利益。然而澳大利亞方面已經有人動起了歪腦筋,試圖以此為切入點來與中國進行對抗。 澳大利亞人顯然對此頭疼不已,除了提出要向世貿組織臨時上訴機構進行上訴外似乎並沒有太多好的方法。但是在12月15日的一檔節目中,昆士蘭自由國家黨議員克裡斯滕森大放厥詞,稱莫裡森應當考慮任何方法來結束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包括正式承認臺灣為一個「國家」。
  • 中方對澳採取行動後,澳議員叫囂「承認臺灣」,國臺辦已有言在先
    面對澳大利亞歧視中國企業和蓄意挑起爭端的行為,中國先後決定對產於澳大利亞的大麥和葡萄酒徵收高額的關稅。澳大利亞的大麥和葡萄酒被迫退出中國市場,英美法等西方國家則趁機取代澳大利亞,搶佔中國市場出現的空缺。澳大利亞國內相關產業受到重創,出現危機,陷入困難的境地。
  • 澳大利亞政客建議承認臺灣是國家 英國傳來一則...
    Action Economics全球匯市分析董事總經理Ronald Simpson稱,「股市的走勢是基於疫苗消息和財政刺激前景,但如果你放眼全局,就會發現一切都沒有真正改變。」他表示,隨著疫苗的推出和經濟的重新開放,美元在2021年可能仍將面臨壓力,而周二公布的美國工業生產和紐約州製造業數據幾乎沒有對美元造成影響。
  • 鐵礦石會成為澳大利亞反制的「殺手鐧」嗎?
    公開履歷顯示,特翰不乏貿易和外交領域的工作經驗。1995年至1998年間,特翰在外交事務和貿易部工作,之後兩年到外交部門工作。澳媒稱,莫裡森表示,如果中國禁止澳洲煤炭進口的消息屬實,這可能使澳大利亞經濟每年損失數十億美元。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還看不到盡頭。
  • 局勢不斷惡化,欲和中國硬碰硬,澳大利亞向臺灣伸出橄欖枝
    文\唏兮中澳之間的貿易關係不斷惡化,在澳大利亞政府不斷拒絕中國企業的投資,導致中方企業受到嚴重損害之後,中方企業減少了對澳大利亞產品乃至企業的購買和合作。前段時間,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並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加徵關稅,這應該算是中方真正對澳產品實施的措施。其他都只不過是對澳大利亞產品進行的合法合規的例行檢查,但澳方認為這是對澳大利亞產品的制裁,澳大利亞近日透露出的消息顯示澳方欲和中國硬碰硬,有向臺當局伸出橄欖枝之意。
  • 巴拿馬承認只有一個中國 即日斷絕與臺灣"外交關係"
    ,茲決定自公報籤署之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友好關係。  巴拿馬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馬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係」,並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
  • 曾叫囂全面戰爭,如今又鼓吹和我國開戰,澳大利亞的底氣來自哪裡
    最近,澳大利亞表現得非常活躍,一些澳大利亞官員腦洞大開,叫囂著要對我國採取強硬措施,來解決中澳貿易問題。甚至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目的,澳大利亞官員還建議介入兩岸問題,正式承認臺灣。因為澳大利亞官員的煽風點火,我國和澳大利亞的雙邊關係,都開始變得緊張了起來。
  • 澳大利亞打起了臺當局的主意 澳官員:應該計劃與臺灣達成自由貿易...
    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稱,儘管澳大利亞清楚,在當下這個敏感階段,與臺灣當局達成任何經濟協議都可能進一步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但澳政府現階段不排除與臺灣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不僅如此,在包括牛肉、啤酒和旅遊業在內的品牌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還有潛在市場。當被問及與臺灣當局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是否會進一步激化中澳緊張關係時,卡納萬聲稱,澳大利亞「不應允許另一個國家決定我們應該與誰最終達成協議」。自由黨議員泰德·奧布賴恩(Ted O'Brien)也跳出來幫腔:「如果我們的經濟要追求多元化,我們怎麼能不繼續與臺灣發展更深的經濟關係?」
  • 英議員稱中國借造梗「痛擊」澳大利亞,呼籲政府表態
    據《雪梨先驅晨報》,當地時間12月1日,英國保守黨議員、前黨首鄧肯·史密斯(Duncan Smith)無端指責漫畫是「令人瞠目」的「造梗」行為,證明中國正「痛擊」(beat up)澳大利亞,喊話英國政府「應該予以譴責」。「他們(中國)製造了一個梗(meme),我認為是通過網絡上的某種模仿工具,描繪一名澳大利亞士兵試圖殺死一個小孩。
  • 澳大利亞開始勾搭臺灣了
    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稱,儘管澳大利亞清楚,在當下這個敏感階段,與臺灣當局達成任何經濟協議都可能進一步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但澳政府現階段不排除與臺灣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卡納萬聲稱,澳大利亞在臺灣大宗商品上擁有強大市場,包括煤炭、鐵和礦石。不僅如此,在包括牛肉、啤酒和旅遊業在內的品牌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還有潛在市場。當被問及與臺灣當局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是否會進一步激化中澳緊張關係時,卡納萬聲稱,澳大利亞「不應允許另一個國家決定我們應該與誰最終達成協議」。
  • 蔡英文承諾「送溫暖」後 臺灣給澳大利亞的支持來了
    臺灣當局兌現了蔡英文「給澳送溫暖」的承諾,非常「爽快」地購入了……200多瓶葡萄酒。上月底,我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輸華葡萄酒,徵收臨時反傾銷稅,不久之後,澳總理莫裡森突然被一幅漫畫氣到「自爆」,中澳外交風波牽動了世界輿論場。一個名為「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的「草臺班子」,發起了「支援澳大利亞、12月買澳產葡萄酒」的活動。
  • 美國承認臺灣?不容忍!或將發生難以預計後果
    近日有人在國際上叫囂,希望川普政府正式承認臺北在國際上的地位,但如果美方真的在國際上承認了臺灣的地位,勢必會對「中美」關係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美方前北約司令向川普做出警告:美國若在「外交」:上承認臺灣,臺灣終將成為衝突的「原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