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愛吃饅頭、烙餅、麵條之類的麵食那是全國聞名的,地球人都知道。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款芝麻蔥花餅的做法,它有三大特點:
第一,採用熱水和面,水的比例高麵團軟,烙出來的餅層次豐富,熱吃外酥裡軟,香氣四溢,涼吃外皮回軟,裡面也不硬。愛美食的朋友一定要牢記做烙餅的時候和面的水量要稍微多一些,只有和出來的面軟,烙出來的餅才好吃。
第二,今天用的菜籽油,菜籽油是金黃金黃的,做出來的餅也是色澤誘人的黃色啊,炎熱的夏季不想吃東西的時候一看就讓人食慾倍增。菜籽油有軟化血管,延緩衰老的功效,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高,大家可以試一下。
第三,這個餅除了常規的抹油,撒鹽和蔥花的動作之外,又多加了炒熟擀碎的芝麻,越嚼越香,好吃得停不下來,趕快來看看吧:
【芝麻蔥花餅】
麵團:普通麵粉500克,鹽3克,溫水330克,菜籽油15克。
配料:菜籽油、鹽適量,白芝麻50克,香蔥4-5棵。
【具體的做法】
1.首先在和面盆中加入500克普通麵粉,加入3克鹽,它的作用是增加面的筋性。倒入330克溫水和面,水溫在50-60度之間,這個溫度和出來的麵團既柔軟又不失筋性,攪拌成大面絮狀之後,淋入15克菜籽油,這樣和面的時候一點也不粘手,下手揉成光滑的麵團,很容易就做到了三光:面光盆光手光。蓋上蓋子醒面30分鐘,讓麵粉和水有一個充分融合融為一體的過程,烙出來的餅才好吃。
2.如果一次揉不光滑,也可以使用懶人和面法,在揉成團之後靜置5-10分鐘,再揉幾下很容易就揉光滑了。
3.平時做麵食每次經常用的是300克麵粉,這次用500克麵粉,從這個量上的增加,你就應該猜到這個餅有多好吃,不亞於人民幣,人見人愛啊!
4.有朋友說水溫不好掌握,分享一下我慣用的小竅門:用170克開水和160克涼水兌到一起就是330克50-60度之間的熱水。燙麵粘,死面硬,溫水和面正合適。
5.趁醒面的時間,準備芝麻餡料,在平底鍋中倒入50克白芝麻,開小火加熱,這一步不能偷懶,要不停地翻炒,讓芝麻受熱均勻,一直炒到變成微黃色,芝麻就熟了,可以關火了。
6.把炒好的芝麻倒到案板上放涼之後,用擀麵杖擀碎,差不多就行,最好帶點顆粒狀,這樣吃起來會更香。趁著芝麻放涼的時間,把幾根小蔥洗淨瀝乾水分切成蔥花備用。
7.炒好的芝麻一定要等到放涼了,外殼變脆了再擀,這樣操作起來比較方便。
8.把擀碎的芝麻放到小碗裡,加入少許的鹽攪拌均勻,它的作用是增加一點鹹味,讓芝麻碎更香,讓烙出來的餅更好吃,這裡不需要再放其它任何的調料了,芝麻鹽就足夠了。
9.芝麻鹽做好了,面也醒到位了,接下來在面板上撒一些乾麵粉,取出醒好的麵團,不需要揉面,直接搓成長條,切成4個大小相等的面劑。我的平底鍋比較大,如果鍋比較小,也可以分成5份。
10.拿出其中的一份(其餘的要蓋上保鮮膜防止風乾),先用手壓扁,再用擀麵杖擀成一個大圓餅的形狀,先均勻地刷上一層菜籽油,一定要刷均勻了,這一步是餅起層的關鍵,撒上芝麻鹽,再撒上切好的蔥花。
11.從中心位置切出一條半徑,然後慢慢地把麵皮捲起來,增加餅的層次。
12.將兩頭及邊緣處捏嚴實,防止擀的時候漏油,然後大頭朝下,小頭朝上,從上到下按扁,一個生坯就做好了,依次做好全部。
13.拿出第一個做好的生坯,從中心向四周擀開,保持餅的紋路不變,兩面都要擀,保證餅的層次厚薄均勻基本一致,擀成3毫米左右的餅皮即可。
14.平底鍋預熱刷油,放入擀好的餅坯,在表面刷上一層薄油鎖住水分,全程中小火慢烙。
15.烙到底部定型,表面微微變色,邊緣處鼓泡把餅翻個面。
16.另一面微黃再次翻面,多次反覆翻面,使餅受熱均勻,一直烙到兩面金黃,花色均勻,鏟子按壓快速回彈,餅就熟了。
17.每烙好一張餅,就摞在上一張餅上,上面蓋上乾淨的布,防止表面風乾,同時熱氣互相騰著,餅會變得更加柔軟。
18.剛烙好的餅表皮是酥脆的,撕開看看,層次分明,內部是柔軟的,由於是熱水和面,烙出來的餅即使一頓吃不完,涼了也不硬,加入了芝麻鹽,越嚼越香,特別地好吃。喜歡的朋友趕快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