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亂書」,他罵「醜書」,王冬齡的書法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2020-12-15 騰訊網

有時候,審美是個很靠不住的東西。就拿關於美女的審美來說,春秋時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墨子·兼愛中》)吳越西施以一身病態成為了四大美女之一;西漢時期,趙飛燕體似纖燕,能在掌中跳舞,深得皇帝喜愛;宋代以降,纖弱、病態、婉約、秀氣、憂鬱、楊柳細腰、柔美等等更是女子的美稱。可是偏偏有個唐代,以胖為美,豐腴肥美成為了女子的審美標準。但總體來看,大部分時間審美的主調還是一致的。

書法也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審美標準的變化。自東漢始,書法審美自覺,書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登入了藝術的殿堂,雄強與流美的書風便交織發展。唐代李世民從「治世之用」的目的出發,將流美一路的王羲之抬高到了「書聖」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又因為科舉制度的興起,崇尚法度的楷書便成為了「學而優則仕」的讀書人趨之若鶩的書體,至明代的「臺閣體」、清代的「館閣體」更是登峰造極,「烏黑、方正、光沼、等大」的書體特點,成為讀書人練字的圭臬。

張芝《冠軍貼》

書聖王羲之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中說:「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點畫耳。」但是時至今日,書法早已失去了其實用功能,而成為一種純粹的線條藝術,可我們還是有很多人恪守科舉餘續,以「館閣體」的「排排坐,吃果果」為標準,以是否「認識字」、是否「好看」是否「漂亮」來評判一幅書法作品的「好壞」。如若不符合自己的這些標準,動輒便冠以「亂書」、「醜書」,亂扣帽子亂掄棒子,大加鞭笞,大有一種置之死地而後快之勢。

張芝、張旭、懷素的大草,相信沒有經過專門研究的人,沒幾個「認識字」,但是卻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代草聖」,千餘年來,令歷代文人書家如痴如醉。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說:「張芝創造了草書問世以來的第一座高峰,精熟神妙,兼善章今」。

張旭草書

書法有法。書法是在法度範圍內用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是通過各種書法要素來表達創作者情緒及審美的一門抽象藝術。書法有筆法、字法、章法三大要素,近現代書家也越來越多地注重墨法的運用,以增加筆墨意趣,使自身情緒更能得到酣暢淋漓的宣洩,審美追求得到更好地表達。

99版《辭海》對草書的定義為:「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當時通行的是草隸,即草率的隸書。後逐漸發展成為章草。相傳張芝脫去了隸書中保留的隸書筆畫行跡,上下字之間的筆勢,往往牽連相同,偏旁相互假借,成為今草,即一般所稱草書。到唐代,張旭、懷素今草寫的更加放縱,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成為狂草。」

草書是一種抒情性很強的書體,藝術價值高,書家通過草書的書寫,書法的美質可以發揮到極致。

懷素《自敘帖》

草書最能表達書寫者的性情,作者的性情通過書寫達到一定程度的表達,也是書家應該具備的素養,正如蔡邕在《筆論》中說:「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也;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但是,書寫的難於辨識,也是不爭的事實。即便在書法審美教育遠遠高於當今的民國時期,也有草書辨識的難度,因此于右任先生在百忙之中編寫了《標準草書》,功莫大焉。

在中國書法中,「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歷代書家都對書法的「勢」作出過自己的闡釋,並輔以藝術實踐。其中崔瑗《草書勢》的出現,表明書法進入了一個自覺時期,書法脫離了作為學術與文字附庸的地位,而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他從草書的形態美、動態美等方面,肯定了書法的審美價值,並指出了書法能夠表達創作者情緒和意志的特徵,是表現作者情感個性、意象結合的抒情藝術。

王冬齡及其作品

王冬齡的藝術探索,也正是這一美學概念的藝術實踐。

王冬齡在書法界的地位及傳統書法功底人所共知,筆者不再贅述。他在美國講授中國書法三年餘,接觸了解了西方後現代主義藝術,並將其中一些元素與中國傳統書法相結合,進行大膽創新,便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甚或口誅筆伐。綜合起來,無外乎「不認識」、「這還是中國書法嗎?」

王冬齡及其作品

其實不僅僅是書法審美教育嚴重缺失的當代人,就連漢代張芝時期,一代大儒趙壹,也寫過一篇在中國書法史上非常著名的文章《非草書》,對張芝及其草書大加非難。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趙壹從立身顯名的功利標準出發,對草書進行了否定,認為書法對於仕途並無直接的效用。在他看來,儒家經典始終是學問之大者,有助於立德立功,而文藝只是雕蟲小技。

但是從趙壹的《非草書》中同樣可以看出,東漢時期,書法就已經擺脫了它的實用功能,成為一種以審美價值為主的藝術。書法審美的自覺也始於東漢後期,它的標幟便是草書的成熟。草書的成熟使書法脫離了文字符號的階段,由於草書本身流美而富於動感的線條,及其自由變化的造型,致使它易於表現人的情感個性,因為含有傳情達意的作用與觀賞審美的價值,於是,書法作為一種中國特有的藝術進入了藝術的殿堂。

王冬齡作品

如果我們還是以是否「認識字」、「排排坐,吃果果」為標準而來衡量書法藝術,衡量王冬齡的草書創新,是否太過淺見偏陋?而且動輒以「亂書」、「醜書」的大帽子亂扣,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段不堪的年代,也恰恰折射出了我們自身的狹隘愚昧。

單從書法藝術角度來看,王冬齡的草書創新,並沒有脫離筆墨紙硯等中國書法的基本元素,只從這一點來講,王冬齡的草書創新自然還是書法。中國書法的「筆法」、「字法」、「章法」,尤其是章法墨法方面,王冬齡在書寫中運用的可謂淋漓盡致。他以筆墨的豐富變化,首先營造了整體空間的縱深感,以書法的形式充分演繹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象說,用書法探索,實踐並詮釋了蔡邕所謂的「形勢」與「筆勢」相結合的「書勢」。在王冬齡的作品中,「計白當黑」、「濃淡乾濕」、「欹側向背」、「穿插揖讓」等等傳統書法的筆法技法都有充分的展現與探索,在章法墨法上更是進行了大膽的繼承探索創新,怎麼就在很多人眼裡變成「醜書」了呢。

當然,那些「射書」、「鼻書」、「發書」、「性書」等等譁眾取寵的跳梁小丑,請不要與王冬齡相提並論。

王冬齡作品

明末清初大書家傅山曾說過:「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動輒「亂書」、「醜書」亂噴者,捫心自問,真的能深解其中真諦?

文藝需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任何有益的探索創新,我們都應該報以寬容理解的態度,不能因為自己的淺見無知,動輒就亂打棒子亂扣帽子。如果僅僅以「不認識」而對其探索創新大加鞭笞,不但暴露了自己的愚昧無知,更是不利於藝術的健康良序發展。試問,張芝、張旭、懷素等草書大家,我們又有幾個人能認識幾個字?亂扣帽子亂打棒子的人,確定能看懂梵谷、畢卡索?

王冬齡作品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看懂藝術,需要我們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藝術素養,站在一定的高度,從文化的角度審視學習藝術。對於藝術家的探索創新,應該更多地給予包容理解,而不是暴露自己的無知,亂舞棒子亂扣帽子。

大家好!

我是【聽琴山館】王萬平,古琴、書法職業教師。讀書、彈琴、寫字,略有心得,願與您分享交流。歡迎關注【王萬平書法】,您有任何批評、意見及建議,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提高。謝謝!

相關焦點

  • 王冬齡寫醜書?冤枉啊,他的亂書可能是受「最後一位皇帝」啟發
    有畫說|藝外討論本期導讀:著名書法大師、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以其亂書名動江湖,卻被眾人批為醜書,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最後一位皇帝」留下的御筆墨寶,才明白原來王冬齡可能真是被冤枉了,他的亂書,極有可能傳承自這位皇帝的書法,他的書法可有著「皇家血統
  • 如何欣賞王冬齡亂書《心經》,並非表象那麼簡單
    王冬齡是當今比較有影響力的書法家、藝術家,是當年「學院派書法」、「現代書法」代表人物之一,雖然已經73歲了,但是它的思想仍然很前衛,很潮流。對於他的亂書風格,社會上很多不同意見,大部分觀點是糟蹋書法,當代最醜書法等。特別難聽的我就不說了。
  •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稱,寫竹書打破了前人規矩,比古人寫竹簡還難
    他自稱,之所以至今沒人寫,有四大原因,而且自己在毛竹寫書法,是打破了前人的書法規矩,可謂獅子搏象。比古人寫竹簡還難。從曾翔的吼書,邊吼邊寫大字,寫出一堆大醜書,再到邵巖的用針管射墨的射書,用漁網蘸墨撒網而成的漁網書法,醜書的級別一級級往上升,現在又出來亂書大師王冬齡在毛竹上寫書法的「竹書」。
  • 當代書壇3大網紅書法,射書、亂書、吼書,哪個是真藝術?
    書法江湖大師何其多,網絡上靠秀書法大紅大紫的大師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在當代書壇排得上號的卻不多。網紅大師不一定是真正的書法大佬,但書法大佬卻一定是網紅大師。當代書壇就有三位網紅大師——邵巖、王冬齡、曾翔,這三位大師打造了當代書壇三大網紅書法——射書、亂書、吼書。
  • ...寫楷書不成,後轉向醜書,並成為富於創新的書法藝術家!究竟怎麼樣?
    王冬齡是走在書法藝術前沿的一位書法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為什麼說王冬齡是藝術前沿的探索者?因為他在書法專業上出道很早,並且多次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多個因家傳播中國書法文化,他見識了國外藝術的多元性,走出了一條自我書法藝術性的道路。 但人們對王冬齡的書法歷來是有爭議的。
  • 書法家王冬齡太廟揮毫 展32米鏡面壁書《易經》
    《易經》 主辦方供圖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 應妮)「道象·王冬齡書法藝術」6日在北京太廟藝術館開幕,書法家現場在太廟前廣場上揮毫。展出的全長32米的大型鏡面壁書《易經》尤為矚目。  本次展覽王冬齡以「亂書」和「壁書」的形式來呈現中華文化經典,主要展出其新近創作的大型鏡面壁書《易經》,作品全長32米,高3.5米,由白色的油漆在不鏽鋼板面上書寫而成。同時展出的還有書法家近年來創作的蠅頭小草《道德經》和《莊子·內篇》等十餘件草書作品。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和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聯合擔任該展的總策劃。
  • 劉炳森:書法是中華民族藝術瑰寶,你們卻向國外醜書認祖歸宗?
    醜書、吼書、亂書、江湖體、射書......你方唱罷我登臺。甚至一些原本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藝術家,也不能好好寫字了,一出手非醜書不寫!一些沒有什麼書畫基礎的江湖騙子也趁機魚目混珠、喧囂其上,撈錢撈名。無一例外,這種種亂象,無一不冠上了「現代書法」的帽子,招搖過市,聲稱傳統書法已經過時,仿佛他們才是書畫救世主。
  • 他的書法被認為是「醜書」,卻斬獲「蘭亭獎」,網友:皇帝的新裝
    他的書法被認為是「醜書」,卻斬獲「蘭亭獎」,網友:皇帝的新裝。有網友問我,書法博士蔣樂志的行書是「醜書」嗎?蔣樂志書法鬥方作品當然,也有可能是大家對於「醜書」的定義不一樣,很多書法愛好者認為,只要是結構不美觀就是「醜書」,哪怕他的筆法和墨法很有書法藝術之美,另一部分則認為「醜書」其實是一種亂寫,不學習中國傳統書法,不臨帖,這種書法作品毫無內涵和出處,才是真的「醜書」。
  • 人物|王冬齡:寫境與造境
    一時間全國眾多有志於書法的青年才俊紛紛報考,最終有五人通過考試成為第一屆書法研究生,分別是:浙江朱關田,江蘇王冬齡,浙江祝遂之,上海陳振濓,江西邱振中。之後不久,陸維釗因身體原因住院,接替他的是沙孟海。沙孟海對書學、印學和金石學等等方面均有頗高造詣,其書法之作力能扛鼎,師法吳昌碩諸名家。
  • 他自稱醜書高手,還說為醜書獻身,網友:書壇又出了一個瘋子!
    可能大家有這樣一種感覺,大凡寫醜書的人,都自命不凡,認為自己的書法功底不得了。這種狂傲之態,不僅在老一輩醜書大師中大量存在,而且在新一輩醜書狂徒中也有,譬如,張子山就是其中代表性人物之一。據了解,小張2015年畢業於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專業,2014年參學於嵩山十方精舍至今。他原來書法寫得不錯,走的是傳統路子,應該說是很有天賦、造詣、前途的書法新人。然而,正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一樣,不知不覺,張子山便開始崇拜起一些醜書大師來,他嘴裡也時常念叨著王冬齡、曾翔、邵巖、沃興華等一些當代醜書大師的大名,對傳統章法再也提不起興趣了。
  • 「醜書」界的5位美女書法家,人長得漂亮,書法卻走錯了方向
    「醜書」界的5位美女書法家,人長得漂亮,書法卻走錯了方向。書法發展至今,「醜書」總算是被一些人弄出了名堂,邵巖的「射書」,王冬齡的「亂書」,都在大眾面前出盡了風頭, 越來越多不甘寂寞的書法人也紛紛加入到「醜書」行列,其中其包括一些美女書法家,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這五位。
  • 邱振中:這些教授們,為書法賦予新生命,看不懂得說是「醜書」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央美教授邱振中先生《書法》一書,他對現代書法創新,結合當今國內外書壇各種創新,進行剖析,加上本人對書法一點淺薄的理解,寫出本小文,有不到之處,請大家斧正!在毛筆逐步退出日常書寫的今天,是書法史上大事件,書法通過日常書寫而獲得的各種性質,都面臨淡化和枯竭,而部分傳統書家,開始走向革新,給書法賦予新生命!
  • 王冬齡個展呈現書法對攝影再創造 美文美圖美書韻
    王冬齡這樣解釋《書體》系列,由於在人體攝影的印刷品上創作,墨水無法滲透到銅版紙中,形成了類似碑拓的效果,「我使用了真草隸篆行等書體,用了毛筆、鋼筆等多種書寫工具,除了黑墨外,還用了白、金、銀、紅、綠等色。」如果說,傳統書法是在使用黑白兩色和漢字留白來營造獨特的美學,這場帶有實驗意義的展覽使用的則是中國傳統美學和西方人審美觀念的融合對照。
  • 美女書法博士寫出了小學生了字,是書法藝術還是自我標榜
    一個漂亮的姑娘為啥要寫那麼醜的字?難道是老師沒選對?我們再看看她的老師:王冬齡——是「亂書」的發明者,是打破古代書法章法排列規矩有序而成為點畫相互交織、錯亂的亂書之人;王鏞——是提倡把書法和寫字分開的人,也是用小筆寫大字的人,他提倡和鼓勵人們向民間借法,才能創作出書法藝術作品;陳振濂——寫了半輩子字卻寫不出大氣象的人
  • 沃興華教授的醜書到底怎麼樣?有人說:那是美到極致,醜而不醜!
    大家好,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是關於書法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書法一直都是我們特有的藝術,真的是非常的奇妙,可以把字寫的那麼的好看,那麼不一樣的表現形式,但是近年來卻出現了很多的書法家,有時候他們的身份還不低,但是字真的好嗎?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沃興華教授的醜書到底怎麼樣?
  • 從醜書亂象看書法審醜與審美,傳承書法傳統,豈容醜書欺世盜名?
    什麼是書法?顧名思義:就是寫字的法度,在寫好字的基礎上,賦予漢字藝術的成分!延伸的講,書法不能理解為簡單的漢字書寫的方法。傳統的書法是以中國漢字為基礎的,主要是由書寫者以及他的審美觀共同創造的,一定是用筆、結字、體勢、章法、布白、行氣等以及其他綜合因素所決定的一種造型藝術。所以說,書法不是單純的寫字。
  • 如果把鄭板橋的書法當作「醜書」,那你的藝術鑑賞能力就暴露了!
    圖片來自網絡然而很奇怪,有平臺禁止教師討論書法作品,真是不可思議。有人把鄭板橋的書法稱作「醜書」,我們不同意這種無理的看法。有網文稱,《懷濰縣二首》是一位山東縣長寫的,還稱這件作品可謂是一件十足的「醜書」!其實這篇網文說的「縣長」不是現在的縣長,而是清代縣令鄭板橋。該網文之所以說縣長,不過是譁眾取寵而已。說鄭板橋的書法是不是醜書之前,我們先說說如何衡量鄭板橋的書法價值。
  • 當代名家王冬齡,草書寫白居易詩句,你能讀出來,算我輸
    草書,和別的書體還不一樣,有它自己的一套結體規律。如果你不懂草書的書寫法則和習慣的話,別說下筆寫了,想要正確流暢地讀出來都非常困難。草書雖然難以識讀,但是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這麼說吧,即使你精通草書,在人家面前照樣懵圈。今天要介紹的這位高人是誰呢?很多朋友都很熟悉,他就是當代名家王冬齡。下圖就是王冬齡老師用草書寫的白居易詩句,大家看一下,如果你能讀出來,算我輸。上面這幅草書作品寫的是啥?我還是直接把詩句內容寫出來吧: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學習正規書法寫春聯,遠離歪門邪道醜書狂
    學習正規書法寫春聯遠離歪門邪道醜書狂
  • 自從有了醜書這個詞,評論書法容易的多了
    自從有了醜書這個詞,評論書法容易的多了,望文生義,「醜」就是難看,不漂亮的意思,「醜書」就是不漂亮的字。謝謝「醜書」這個詞的發明者,為廣大網友發明了一個評論書法的「短平快」的簡明概念。群眾歡呼,自有了醜書這個詞,鑑賞書法容易的多了。什麼"書論」、這論、那論的書論全是裝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