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稱,寫竹書打破了前人規矩,比古人寫竹簡還難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的「竹書」好搶眼。
他自稱,之所以至今沒人寫,有四大原因,而且自己在毛竹寫書法,是打破了前人的書法規矩,可謂獅子搏象。比古人寫竹簡還難。
從曾翔的吼書,邊吼邊寫大字,寫出一堆大醜書,再到邵巖的用針管射墨的射書,用漁網蘸墨撒網而成的漁網書法,醜書的級別一級級往上升,現在又出來亂書大師王冬齡在毛竹上寫書法的「竹書」。
有網友看了王冬齡自己對「竹書」的解釋,和強調在毛竹上書寫的難度,為此調侃道:曾翔邵巖算什麼,吼書射書網書誰不會,沒有一點技術含量,誰都會!但是在毛竹上寫,敢嗎?這可不是說說玩的,難度很大,也就他王冬齡敢!
確實王冬齡在一篇《寫竹記》中,對自己的竹書有過這樣的評價:首先是「將這麼多毛竹環圓而書寫看來是無人做過。」
其次,王冬齡認為即使有過這樣想法的人,也由於4個原因而未付諸實施。一是「由於狹隘經驗的困擾」,二是「不能寫(書寫基礎不夠)」,三是「不敢寫(怕發揮不好)」,四是「不樂寫(即使寫幾根,覺得苦差事)」。
看見沒有,總結的多到位。
相反,對於他來說,「在毛竹上書寫是很新鮮、很過癮、很有趣的創意實踐。」
他說認為「這是錘鍊筆法功夫」,「毛竹上所書寫的手感與觸感是一種嶄新體驗」。
「這真是一種對筆法技巧的大考驗。而我寫的是筆走龍蛇的大草,又是極其狂放不羈的亂書,比古人寫小竹簡難度加強了。」
他還談到了一些具體的感受,比如筆鋒會完全破開,重力用腕,無墨求筆,將筆在竹上「蹭」出墨跡。或者寫毛竹時環圓而書,左右擺動、東歪西倒,細看仍左呼右應、筆勢雄健。其實這也是打破前人的書法規矩,將筆鋒筆肚筆甚至賊毫都用上了,可謂「獅子搏象」,竭盡全力,勇猛頑強。
「最後看到這樣寫好字的上百根的竹子成排又緊靠在一起,既很有竹簡的趣味,又具有極強的藝術張力。」
網友對此提出,你之所以強調直接在毛竹上書寫的難度,給人的感覺就是你比別人牛,這麼難寫的毛竹,你都能寫。
這也沒什麼問題,你炫技也好,功力深厚也罷,而問題的實質是,你寫的是什麼?
不管多少難寫,寫在竹上,還是其他上面,你寫的不都是亂書,醜書嗎?這又有多大意義?
精彩推薦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一場寫竹書展,寫掉770株毛竹,相當4畝竹林
中國美院教授王冬齡,學懷素在毛竹上寫字,網友:又亂又醜太忽悠
醜書亂象,連美協主任都看不下去了,建議撤銷中書協,不能再等
對此你怎麼看?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