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乾貨|學好語文的7大法寶,家長督促孩子儘早養成

2020-12-22 瑞文網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語文是一門上手簡單、及格容易,卻很難考高分的學科。

原因很簡單,語文考試不僅考察課內知識,更檢驗同學們在課外的聽說讀寫。

為了攻克語文的提分「瓶頸」,同學們要儘早養成以下7個好習慣:

1. 課外閱讀

曾經,筆者打過一個比方:

課堂學習,幫孩子搭建起知識的骨架;而做好課外閱讀積累,則為骨架添上了血和肉。

同一道看圖寫作題,有的孩子運用擬人、排比等寫法,有的孩子只會寫大白話、流水帳;

同一道命題作文,有的孩子能引經據典、舉例說明,有的孩子只會東一句西一句湊字數。

一場考試下來,前一類孩子往往更可能得高分。

而產生上述區別、造成分數差距的原因,就在於孩子是否養成了課外閱讀的習慣。

2. 積累素材

曾經有家長來問,孩子看了不少書,可一到寫作文就詞窮犯難,該如何是好?

其實,很多孩子的課外閱讀只是圖個「新鮮感」,就像大人看肥皂劇,過一頁忘一頁。

在筆者看來,有的書(如科普類、圖畫冊等)可以囫圇吞棗地讀。

而有的書,尤其是必讀書目,則要求孩子做到「眼到、腦到、手到」:

在閱讀過程中,看到描寫優美的字詞句時,要有意識去標記和摘抄積累。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從閱讀中學到實實在在的內容。

3. 勤寫日記

閱讀要做好積累,積累則是為了運用。

孩子不僅要把好詞好句抄到本子上,更要在碎片時間、複習時多回看重溫。

在運用方面,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

嘗試使用修辭手法,在寫作中引用名人名言,學會用例子說明,對喜歡的文段進行仿寫或擴寫等等。

而讓孩子堅持寫日記,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不必硬性規定字數,有想法就多寫一些,甚至可以寫成連載小說,以此激發孩子的寫作靈感和興趣。

4. 熟讀背誦

說起語文考試中的送分題,「默寫原文」絕對能排得上第一位:

只需記住並準確寫出課本中的必背內容,沒有什麼難度,不用費腦就能穩拿滿分。

可也因為如此,孩子們不怎麼重視背誦作業,甚至等到考前才匆忙記憶。

結果,孩子越背越慌,不僅錯漏百出,還將耽誤其他內容的複習。

不想在背誦題上丟分,孩子在平日學習時就要養成多朗讀、勤背誦的好習慣。

重複多次,考前著重複習易錯的字詞,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5. 規範書寫

期中考評講後,一名學生拿著兩張試捲來辦公室找我:

「為什麼答案是一樣的,**這道題比我多得了1分?」

我看了看卷面,這名學生的字寫得龍飛鳳舞,筆畫黏連難辨;

而被他用來對比的卷子,字跡清晰、書寫規範,完全不給改卷老師「誤判」的機會。

很多人覺得,學知識比抓書寫要重要,反正答案對了就能得分。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請記住,只有把字寫好寫規範,孩子才能思路暢順,才能得到更多的卷面分。

6. 說普通話

筆者親戚家的小孩,除了在課堂上說普通話,其餘時間都在講方言。

一開始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可後來大人們發現:

這個小孩的讀寫能力比同齡人要差很多,直到小學三年級還沒把拼音徹底學會。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課,要想把語文學好,就必須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所以,在孩子讀小學低年級時,家長們要多讓孩子聯繫普通話,多與他們用普通話交流。

方言學習可以往後等幾年,孩子語文的奠基可經不起拖延!

7. 查工具書

學習語文時,孩子們問得最多的問題莫過於:

「這個字怎麼讀?」「這個字要怎麼組詞?」「這個詞什麼意思?」「反義詞是什麼?」

有的家長一知半解,說出來反而誤導了孩子。

有的家長知道答案並直接告訴孩子,孩子機械地寫下來,過後腦袋還是一片空。

要想具備紮實的字詞基礎,家長必須讓孩子學會自己想、自己查。

具體做法包括,儘早教孩子如何查找字典,課餘時間和孩子一起開展「組詞」競賽等等。

學習如平地蓋樓房,習慣養好了,地基才能牢固。

讓我們幫孩子養成以上7個好習慣,助力孩子的語文學習和成績!

相關焦點

  • 「百樹雲課堂」學好語文的5大法寶——閱讀、背誦、寫作、積累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學語文不是為應付考試。」語文是精粹,凝結著歷代的智慧,串聯著各學科的脈絡,是孩子學習的基礎。如果孩子一開始就沒學好語文,就像是一棟大樓沒有打好地基,後續很難建好。對小學生來說,語文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整體的發揮,可謂是「得語文者得天下」。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學好語文的五大法寶:閱讀、背誦、寫作、積累、練字,大家快來看看吧!
  • 養成語文學習的八大習慣——孩子成語文學霸,家長成優秀語文教師
    語文中高考也同時增大了閱讀理解和作文表達的考察內容,所以「得語文者得天下」成為考生新的學習信念。中小學生不僅要讀課本,還要讀優秀的課外讀物及經典名著。低年級段可以讀童話、寓言故事等易讀書目,高年級段可讀經典名著。強調一點,個人強烈建議少年兒童讀經典名著時讀原著,切莫讀改編的少兒版。
  • 學好語文的三大法寶——練字、閱讀、積累
    復旦大學校長說:「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希望第一堂課考語文,不合格者,以下的其他科目就不需要再考了。語文你都學不好,別的學科就更不用說了。」語文,從小學開始,就是孩子的重要科目,如果在小學階段不打好基礎,後續的語文學習將會越來越難。學好語文,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與前提,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
  • 小學生如何學好語文?三年級語文是個坎兒,這五大能力要儘早養成
    小學生如何學好語文?其實孩子的問題無形中也在體現著家長教育方面的問題。我們孩子自己查找字詞會比較慢,我們做家長的為了給孩子節約時間,往往會直接告訴他這個字是什麼字,這個詞的意思是怎樣的,導致他的識字能力沒有培養起來。現在快,將來慢。所以一定要有意識地讓孩子不要養成依賴家長的習慣。
  • 學好語文的三大法寶——練字、閱讀、積累(附學習乾貨)
    語文是一門大科,佔分比重大。同時,語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過,再困難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學好語文都有哪些方法呢?這篇很精闢的文章,值得語文老師和家長轉給學生們一看!1.多讀,就是反覆讀。7.專注地聽人說話的習慣。8.說普通話、說話文明得體的習慣。9.勤思考、愛質疑的習慣。10.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學習語文的第一步就是預習。預習的好處很多。你養成預習的習慣以後,不但能更好地學習新課,而且還能提高自學語文的能力。有人作過這樣的比喻:掌握好預習的方法,就像獲得一把「金鑰匙」一樣重要。在這裡,「金鑰匙」就是指自學能力。
  • 好的習慣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家長務必督促孩子養成這5個習慣
    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但是習慣並不是靠一天兩天養成的。它來自於對理想的堅定追求,來自於長期嚴格的自律。小編提醒家長:在孩子12歲之前,請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自律需要從娃娃抓起,父母要教導孩子養成一種「先苦後甜」的思想觀念,而不是「享樂主義」為先。家長恰當的督促、適當的鼓勵和表揚以及必要的懲戒和責備等等都可以巧妙地引導孩子,讓他們養成自律的習慣。當孩子犯錯的時候,首先要和他溝通,讓他制定自己錯在哪裡,用正確的態度和方式教導他們應該怎麼做。長此以往,孩子自然會自動避免那些錯誤,漸漸就會產生了自律的能力。
  •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步驟方法和技巧,家長:這是學好語文的乾貨
    現在的語文學習和考試已經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家長不能再抱著老觀點對孩子進行教育了,小學語文學習和考試,已經進行了全面的改革,這一點家長一定要認識清楚我是陳老師,請你們一定要耐心看完下面的文章,這關係到你孩子的學習:(有小學生的家長更要注意)語文為王,如果學不好語文,其他科目也不可能學好,所以現在提出了語文為王的觀念
  • 大教育家葉聖陶: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從小學開始養成這2個習慣
    不知道從何時起,「大語文時代」這五個字無時無刻不在敲打著父母的心!面對語文教材的改革,高考語文卷面的字數已經從6000-7000字改為8000-10000字。教育部統編本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的一句:「以後高考語文就是要實現讓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
  • 如何學好語文?學習方法優先於勤奮努力!
    如何學好語文?學習方法優先於勤奮努力!1近期,孩子學校召開了五年級第一次家長會。現將語文年級組長、孩子語文班主任老師的語文學習大招予以分享。2「課前篇」1.制定學習計劃,小事天天做的習慣。學習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每天都要落實到位。要對每日學習目標進行分解,理清「先做什麼,再做什麼」的主次順序。2.預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帶著「思考問題」上新課,學習更有針對性。
  • 學好語文的四大方法!
    語文不像數理化,主要就是靠平時的累積,而且也沒什麼捷徑可走。「如何學好語文」這樣的話題其實都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今天重啟這個話題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低年級孩子的家長提個醒!①課外閱讀大量的課外「有效」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成績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語文成績好的孩子都喜歡看課外書,無論是敘事類的、懸疑類的、還是偵探類的...當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達到一定量的時候,他們在寫作上往往會有突出的構思、奇妙的想法和獨到的見解,在與他人探討某一類事物時更會有超出常人的見識。
  • 家長如何督促孩子學習?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無論怎樣扯著脖子喊,讓孩子去學習,孩子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仿佛聾了一般。今天聊聊家長該如何督促孩子學習?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父母「以身作則」,有些學生經常會抱怨「憑什麼他們(父母)可以看電視,我卻一天到晚的學習?」我剛開始會說:「他們工作很累,看會電視放鬆一下。」孩子立刻會反駁:「我上一天課我不累嗎?我也想放鬆啊?」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想要孩子學好語文,從小養成這3個習慣
    前兩天寶媽群裡吵得熱火朝天,針對了一個問題語文重不重要。一個陣營的寶媽認為,語文沒那麼重要,就是死記硬背,只要孩子將來多下點兒功夫,學習差不了。另一個陣營的寶媽則充滿擔憂,非常憂心於孩子的語文成績,畢竟在高考的時候語文成績是拉開差距的一個重大科目。
  • 教你一個幫助孩子學好語文的好方法
    文|高寶寶 從2017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統一採用了全新的「統編本」(由教育部統一編寫)。語文教材百年來的第七次大換血,終於塵埃落定。 什麼是語文?語文就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目。
  • 學好語文4大習慣
    但是,學好語文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想孩子語文成績有所提高,以下4個習慣,孩子必須養成。所以說,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培養閱讀習慣是關鍵,只有書讀的多了,才能積累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增強理解能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從家長做起。
  • 大語文時代有哪些「七十二變」
    那麼對策就是孩子們儘早接觸古詩文,在7-9歲第2反抗期之前就要背讀一些了 (3-4歲第一個反抗期, 7-9歲第2反抗期, 12-14歲第3反抗期)好習慣的養成就要插空,7歲前一段,9-12歲中間一段,我們大語文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9-12歲這個階段,這是一個語文學習的黃金期。家長在家做這件事情的難度也是有的,但是我覺得應該把古詩文的希望寄托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上。因為校內很難辦到。
  • 讓家長抓狂的孩子叛逆期,資深班主任教你五招法寶
    孩子叛逆,家長煩心,有時甚至有把家長逼瘋的節奏。對於處在叛逆期的孩子,我們該怎麼做呢?法寶一:家長要善於和老師溝通。默契配合,無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課老師就孩子的教育進行電話或信息交流,互相溝通,共同設計。
  • 學語文,養成這4個好習慣,學好很輕鬆……
    學好語文,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小學語文不僅包含了基礎知識, 還包括綜合性知識,作文。
  • 期中數學考100分的孩子,跟這6大法寶息息相關!
    作者:小學生學習,學習哥期中考試將至,不少家長都為孩子的成績擔憂,特別是數學,不少家長留言說:孩子平時寫數學作業還行,怎麼一到考試就總是錯很多呢?其實數學並不難,想在數學考試中拿到100分,只需要學會這6大法寶!
  • 學好小學語文需掌握的5種方法,學生如果能做到,語文成績不會差
    想要學好語文這門課程拼音、字、詞、句、段落都是需要大家去掌握的,而且還需要學生能夠走進生活,認真的學習才可以。 而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尤其是在學習語文這門課程上,小學會起到一個很好的鋪墊的作用。
  • 學好語文的十大學習習慣和方法
    我們常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可見學好語文的重要性。語文是基礎學科,是學好其他各門功課的基礎,語文學好了,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其他學科的大意,做對題目。但是學好語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語文首先要養成閱讀的習慣,現在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閱讀,有的孩子已經把名著讀了個遍,這樣的孩子知識面比較寬,思維比較活躍,學起語文來不是很吃力,當然學習語文不能光靠閱讀,還要養成查字典的習慣,字典要隨堂攜帶,有疑問隨時查一下。不能上百度,在網上草草一搜了事,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仔細學下來,你會發現,中國的漢字,詞語,句子都有很深的內涵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