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臉盲、強迫症?其實這些大作家比你更嚴重

2020-10-16 未讀選書

錢包裡的錢沒有朝一個方向放,不行;

看《老友記》看到第五季時,終於能分清喬伊和錢德勒了......

收到來自不太熟的人的邀約:今天一起出去玩吧!你:「唔,我看下哈。」其實內心小劇場瘋狂上演著《搖頭》......

總聽到有同學說:我有「強迫症」/「臉盲」/「社交恐懼症」......但其實大多數時候,大家的這些行為還上升不到病症的程度,而像這種困擾我們的事情,在大作家們身上也曾有發生。


堅信「東西摸三次會有好運」的小說家

難擺脫的強迫症其實歷史悠久,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 · 狄更斯就是個典型的強迫症患者。和出門前總要反覆檢查有沒有鎖門或是反覆洗手的「一般症狀」不一樣,狄更斯強迫自己的點非常與眾不同,比如他會時刻把梳子帶在身上,因為不能忍受自己有一根凌亂的頭髮,為此他一天之內要梳上百次頭;

比如他每到一個新地方,就要把房間內的家具重新擺一遍,尤其對床的擺放特別講究,要求必須正南正北,認為這樣可以給自己帶來創作靈感;

再比如他平時喜歡連續接觸某樣東西三次,因為堅信這樣做能夠帶來好運......(看來「數字迷信」是不分時代、地域的。)

嗯好吧,你是大文豪你說了算......


不認識自己的「醫學桂冠詩人」

奧利佛 · 薩克斯是英國傑出腦神經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寫出了多部暢銷書的作家,行醫之餘,他「不務正業」地用紀實文學的形式,把自己遇到的腦神經病人的臨床案例寫成了一個個深刻感人的故事,被書評家譽為本世紀難得一見的「神經文學家」,《紐約時報》則稱他為「醫學桂冠詩人」。

但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對他者生命極具洞察力和人文關懷的人,一個擅於捕捉真實情境中的傳奇來講故事的人,私下裡卻有著嚴重的臉盲症,可以在架子上找出自己的杯子,但無法在人群中認出自己熟悉的朋友。面對家人,他都是通過聲音、下巴和牙齒來辨認他們的.....

不僅如此,他的「臉盲」到了什麼程度呢?薩克斯曾在自己的書中自曝:「我的臉盲症越發嚴重了,從不認識最親近的人,到現在連自己也不認識了。我好幾次差點撞到一個大鬍子男人,並為此而道歉,後來才意識到這個大鬍子男人就是鏡子中的自己。」

「臉盲」到這個境界,實在非你我能夠企及啊......


日本最會生活的「社恐」大叔

日本暢銷作家松浦彌太郎,一個總在更新自己人生經歷的男人,18歲只身前往美國闖蕩,37歲開了夢想中的書店,41歲接任日本老牌雜誌總編輯並取得輝煌成績,50歲又向美食領域出發開始了新的挑戰......他也被稱為「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很多人羨慕他:做了那麼多我們想做的事。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生命如此自由多彩的他卻是個十足的「社恐」。松浦彌太郎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如果是三個人以上的聚會,我便不去參加。」(嗯,對於聚會人數,「社恐」們真的會很在意。)事實上,早在高中時,敏感的松浦就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無法融入周圍的環境。

也因為「社恐」,導致松浦早年到美國闖蕩時嘗盡異國他鄉的艱辛,在那段潦倒的日子裡,他的絕望日常大概是這樣:沒有一個朋友,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每天都很孤獨......他畏懼與他人溝通,整天胡思亂想,在街上有時遇見自己國家的觀光遊客,他跟對方打招呼,卻受到了無視的眼光,這簡直是對社恐的一萬點暴擊......

松浦曾說:「儘管我再習慣獨處,孤獨也並非永遠都是我的夥伴。我也經常被寂寞、害怕、不安等恐懼情緒俘虜。」他也曾和我們一樣,不喜歡孤獨,但又不知該如何與世界相處。


宅了一輩子的男人

「宅」是許多現代人選擇的生活方式,而對於「宅」的體驗,哲學家、作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伊曼紐爾 · 康德應該就比較有發言權。1724年,康德出生於柯尼斯堡,一個德國的小城鎮(現在的俄羅斯加裡寧格勒),並且一輩子都宅在這裡(據說一生只離開過兩次,最遠一次不超過100公裡。)

不過因為身體原因,為了保持健康,宅著的康德極為自律克己,他有著嚴格的生活作息表,並能夠持之以恆地遵守,起床、上課、寫作、待客、散步、看書、睡覺等都有著固定的時間段,想來這也是他擁有開掛人生的重要原因!

你看,狄更斯、薩克斯、松浦彌太郎、康德這些天才、大家們在社會身份之外,也是普通人,也有著和我們一樣的困擾。所以,放輕鬆,只要沒有因此嚴重影響生活,就不必太過擔心

如果因為「臉盲」被誤解,沒關係,時間會證明你;如果沒辦法灑脫自如地社交,不用自我責備;如果你只是有輕微的強迫行為,試著去緩解焦慮情緒;同樣,宅在家裡也並不代表消極,只要你覺得適合自己......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和世界相處的方式,請完全地接納自己。

最後想摘一段奧利佛·薩克斯在《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中的一段話送給大家:「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要找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我是個有感覺能力的人,一個會思考的動物。在這個星球上,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權利和冒險。」


延 伸 閱 讀

《筆誤:文學大師的秘密生活》

作家可不都是正襟危坐寫書的人,

他們的生活,

遠比你想像得有趣、驚悚、古怪、無語……


聊 幾 句

你有「現代病」嗎?

(強迫症、拖延症、晚睡患者、選擇困難、社恐、臉盲等等......)

你今天過得怎麼樣呢?

到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相關焦點

  • 分不清外國人就說自己是臉盲症?你可能誤解了真正的臉盲症!
    你喜歡看外國電影嗎?看電影的時候會不會分不清外國演員? 我有,而且超級嚴重,尤其在電影院看歐美電影的時候,運氣好的話,看三分之一就能分辨出男女主角,運氣不好的話,看完片子都不知道講的是什麼?電腦上還好點,因為可以來回拖進度條比較臉部特徵判斷是不是同一個人,但這樣看就是有點費手。
  • 這些孕期強迫症比潔癖更嚴重!
    今年3月,他們也迎來了愛的結晶,本來是挺讓人開心的一件事,可婷婷卻天天愁容滿面,詢問下才知道,原來是孕前稍微有一些強迫症的她,在孕後表現的更加嚴重了。她說自己一天總會不斷強迫自己洗手,手都搓紅了也管不住;半夜也睡不好覺,總感覺房門沒鎖,躺下一會兒就要去檢查。孕期本來就容易讓人疲憊,加上強迫症的折磨,讓她痛苦不堪。
  • 臉盲症測試
    ♥先來一道預熱題♥看圖測你現狀心理狀況下圖你第一眼看到是什麼字
  • 幾張強迫症測試圖 你的強迫症有多嚴重
  • 見了熟人「不認識」 「臉盲症」究竟是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見了熟人不認識 臉盲症究竟是什麼? 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但如果你分不清臉多數人肯定遇到見過面的人,過後不認得你的尷尬。對不起,我有臉盲症。對方十之八九會這麼對你說。 數據統計顯示,世界上有2.5%的人口存在臉盲症。
  • 2020年鄭老師開年強迫症社交恐懼焦慮 方向認知衝突心理講座
    強迫症的機理,就是找方法去解決症狀本身,這麼多年他會體會到,反而越搞越糟。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反而是一種強化。強迫症的人把生活放棄了,對治病最感興趣,生活只是應付。心思都花在內耗、內鬥裡面。犯了方向性的錯誤,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他們用了各種療法。
  • 強迫症最嚴重的四大星座女生,有你嗎?
    強迫症雖然不是什麼病,但是有強迫症真的讓人很鬧心,很多時候我們生活中總是會因為各種強迫症而感到不安心,出門忘記鎖門,鞋帶沒有系整齊,吃飯要拿指定的碗等等這些強迫症有時會讓人感到抓狂,今天就來盤點下強迫症嚴重的三大星座女生,看看你上榜了嗎?
  • 強迫症,其實都是被神選中的人
    佛洛依德將他稱為「鼠人」,鼠人患有嚴重的強迫症,佛洛依德治療了他,並且將鼠人的病例寫成一本書。如果你的同卵雙胞胎患有強迫症,那麼你有約87%的概率也患有強迫症。而關於強迫症,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多動症讓人類成為更優秀的獵人,而強迫症讓人類成為更優秀的農民,顯然,反覆強迫自己檢查某件事務,可以讓農作物長得更好,不斷的強迫自己追求完美能讓石斧更鋒利,鐮刀更高效,甚至是不斷的洗澡、清潔,都能帶動整個部落講衛生,遠離疾病。
  • 趙又廷的強迫症是有多嚴重?讓我們來告訴你吧
    讓一個有強迫症的人瘋狂是什麼樣子?讓我們來看看一個人便知道了。某位明星在一個綜藝節目,經歷了主持人的拷問後,顯然他玩的很開心,擬音師表演,用豆子來模仿下雨的聲音。這對有強迫症的趙又廷來說,內心的秩序被打破,氣的變形,一邊撿一邊嘴裡還不停地念叨。除了這個,他對角度也有強迫症,比如直角,他的理由是"這個角度是一個讓人看起來很好的,你不覺得嗎"搞得現場的人都很大驚:"你的強迫症怎麼這麼嚴重!"甚至有人調侃:"你老婆跟你在一起是不是要煩死!"這還不算嚴重的,他看到任何雙數"心情就會突然變得很開心很開心",所以生活中,他總是把空調度數和電視音量開到雙數!
  • 「臉盲症」是真的認不出人,還是故意在找藉口?幾張圖簡單自測
    尷尬更勝於你,這便是臉盲症患者的日常。你以為這就很嚴重了嗎?錯!還有的臉盲患者,連自己都不認識。,人人都是陌生人臉盲症,專業術語叫面部識別能力缺乏症,數據顯示,世界上有2.5%的人口存在臉盲症,即每50個人中就有一個臉盲症患者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強迫症是什麼?很多的人在做事情的事情都會有強迫症但是不影響生活,但是有些人的強迫症已經是非常的嚴重。強迫症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困擾。到底什麼是強迫症呢?強迫症的表現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強迫症吧。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強迫症的世界你不懂收拾房間時一定要把東西按順序擺放、做事有自己特定的規律和邏輯.........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
  • 你的「騎車強迫症」嚴重嗎?快自測一下吧
    會發現彼此有很多相同的「強迫症」 你趕緊對照下,看自己佔幾條!,FTP、NP、TSS、CP是我最關心的數據,什麼你說均速、爬升? 22.遠方強迫症 你總是打聽附近哪兒有好吃的,周末去哪兒騎車?
  • 強迫症的自我篩查方法,簡單10個問題幫你判斷是否患有強迫症
    儘管患者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者衝動是源於自身的,而且他們會全力抵抗,但是他們卻始終沒有辦法控制局面,而這強烈的衝突會使患者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進而會影響自身的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是日常生活。根據近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甚至有研究顯示,在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而且有66%左右的患者在25歲前就已經發病。
  • 天天把強迫症掛嘴邊,你真的了解強迫症嗎?
    那你可能有強迫表現有強迫表現不代表就是強迫症!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1)強迫檢查:如反覆檢查門窗是否關緊,煤氣是否關好,帳目是否出錯,嚴重時檢查數十遍也不放心。(2)強迫洗滌:反覆洗手,反覆洗滌衣物,明知過分,但無法自控。(3)強迫計數:反覆點數階梯、電桿、路面磚等,為此常常消耗時間耽誤正事,因而痛苦不堪。
  • 朋友換個髮型後就認不出了丨臉盲症是怎樣的體驗
    雖然像卡洛塔這般嚴重的臉盲症並不多見,但是臉盲症的患病率或許遠比你想像的要高哦,根據哈佛大學、德國明斯特大學等研究組的研究成果,全球約有2%-3%的人患有面部識別缺陷,而有趣的是,擁有對人臉幾乎過目不忘的超級辨認者(super-recognizers)的分布率也約為2%-3%,因此有研究者認為面孔識別能力呈正態分布,大部分人都處於一個雖然會忘記一些臉蛋但是能記住大部分熟人臉龐的區間
  • 鄭老師談強迫症,煩惱的本質:衝突與對抗
    強迫症的本質之一,是內心裡的一種激烈的衝突與對抗。其實人類一切煩惱的本質,應當都是對現實、本能及良知的一種激烈的衝突與對抗。這種衝突與對抗是一切神經症得以持續維持的唯一能量源泉。何時熄滅這場內心裡的戰爭,其實就是神經症走向終結的真正開始。這就是東方古代哲人所講的「接受」。
  • 鄭老師講強迫症,煩惱的本質:衝突與對抗
    強迫症的本質之一,是內心裡的一種激烈的衝突與對抗。其實人類一切煩惱的本質,應當都是對現實、本能及良知的一種激烈的衝突與對抗。這種衝突與對抗是一切神經症得以持續維持的唯一能量源泉。何時熄滅這場內心裡的戰爭,其實就是神經症走向終結的真正開始。這就是東方古代哲人所講的「接受」。
  • 有著雙相情感和強迫症的我,是如何走出絕境的?
    今年十八歲,我已經得了三年的強迫症。現在已經逐漸康復了,但回首經歷的荊棘叢生的曲折的治療之路,我不由得發出一聲沉重的喟嘆。我還記得那是在一個陽光並不密集的早晨,我坐在教室裡看著課本。經過一番徹底調查,我發現自己有許多情況不一的心理疾病,社恐啊,抑鬱啊,焦慮啊,但這些都不嚴重,最嚴重的是,我的精神性強迫症。
  • 「臉盲症」是什麼感受
    我第一次發現兒子有 「臉盲症」 ,那時候他大概一兩歲。我坐在公交車靠窗的位置,窗戶大開,他端坐在我腿上,視野開闊,環顧窗外。那是公交車起點站,是一個廣場,有很多遛娃的家庭,三三兩兩的人群。車還未開,我抱著他坐在靠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