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它有著有意識地強迫與反強迫並存的特點,經常有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身意願的想法和衝動反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儘管患者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者衝動是源於自身的,而且他們會全力抵抗,但是他們卻始終沒有辦法控制局面,而這強烈的衝突會使患者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進而會影響自身的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是日常生活。
根據近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甚至有研究顯示,在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而且有66%左右的患者在25歲前就已經發病。強迫症也因為自身發病早、病程遷延等特點,給患者的社會生活和生活質量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目前,強迫症已經成為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有很多患者在發病初期出於種種考量沒有及時就醫,等到症狀嚴重到自己無法正常生活之後才會去醫院就診。他們的發病時間與初次就診時間相隔甚遠,有時甚至相隔十多年之久,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所以我們應該提高對強迫症的重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22歲的傑瑞在經過幾輪面試之後,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成為尚美巴黎公司的一名實習生,同時他也是一名強迫症患者。傑瑞平時有一個毛病,不論看人還是看物,他都無法做到平視,只能不由自主地偷瞄,他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雖然努力改正,但收效甚微,而且,他越是控制自己的視線,就越是忍不住地偷瞄。傑瑞始終無法控制自己的視線,他為此苦惱不已。也因為這件事,剛到公司的他就被周圍同事冠以「斜眼」的綽號,而且有些同事會在背後偷偷議論,傑瑞因此感到十分痛苦,而越是痛苦,他的症狀越嚴重,到最後,強迫症使他無法專心工作,後來領導找到傑瑞,很委婉地告訴他或許他更適合別的工作。就這樣,傑瑞因為強迫症失去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那麼,生活中什麼樣的表現說明有強迫症呢,下面進行一個關於強迫症的自我篩查測試。
(1)你是否有愚蠢的、骯髒的或可怕的、不必要的念頭、想法或衝動?
(2)你是否過度怕髒、怕細菌或怕化學物質?
(3)你是否總是擔憂忘記某些重要的事情,並因此而出事,比如房門沒鎖、閥門沒關?
(4)你是否擔心自己會做出或說出自己並不想做的攻擊性行為或攻擊性言語?
(5)你是否總是懷疑自己會丟失重要的東西?
(6)你是否會從重複做一件事情或者反覆想一個想法中獲得輕鬆?
(7)你是否會過度洗澡或過度洗東西?
(8)你做一件事時,是不是必須重複檢查多次才會放心?
(9)你是否會擔心自己的攻擊性語言或行為傷害別人,而迴避某些場合或個人?
(10)你是否保留了許多你認為不能扔掉的沒有用的東西?
如果上述一條或一條以上症狀持續存在,並且你感到它們已經嚴重困擾了你的生活,讓你感到痛苦不堪,那麼這就表明你已經患有強迫症了。
其實,如果你還對強迫症感到陌生的話,那麼我給你舉幾個在生活中常見的強迫現象的例子你就會知道了。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一首老歌莫名其妙地在你耳邊響起,讓你想忘也忘不了;在出門後總是會擔心自己沒有鎖門,有時甚至會因此回去檢查;吃過油膩的東西後總是感覺手上油油的,想要反覆清洗……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強迫現象。其實不僅是成人,兒童和少年也會出現強迫現象,比如,兒童在馬路上行走的時候,必須要走三步跳一步才能繼續向前行走,這種也屬於強迫現象。可以說,強迫現象人人都有,通常來講如果只是出現輕微的強迫現象,而且持續時間不長,也沒有引起嚴重的焦慮情緒的話,我們大可不必在意。可是一旦強迫現象表現得十分強勢,並且持續時間長,因此而感到焦慮,那麼此時就應該注意了。
一直以來強迫症都是臨床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同時也是一個重點。強迫症的治療比抑鬱症和焦慮症都要困難,因為強迫症的症狀改善很緩慢,而且服藥的劑量通常也偏大一點。而且,如果強迫症沒有得到及時且正確的治療的話,就會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並且給患者及其家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負擔。有些強迫症患者洗手要洗3~4個小時,就算手都洗破了也不停止,還有一些強迫症患者在出門之前會反覆地檢查,好幾個小時都出不了門。很多強迫症患者因此無法工作,只能閉門在家。
強迫症又被稱為強迫性障礙,患有這種心理障礙的患者在其他方面與常人無異,不論是智力、學習和工作能力還是社交都沒有問題,他們只是在某一特定的觀念或行為上有奇妙的、反覆出現的強迫性行動。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患有或輕或重的強迫症,他們的日常生活被各種各樣的強迫行為和強迫性思考所困擾。而且,很多的強迫症患者為了不讓他人知道自己患有強迫症而故意掩飾或隱藏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也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