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我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護

2020-12-17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武漢4月19日電(記者郭嘉軒 李志暉)國家林業局官員在出席「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時表示,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力度正逐年加大,目前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7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已經得到了有效保護。

    中國目前共有1900餘種植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為確保野生植物就地保護和生存環境恢復,2001年末,中國政府正式啟動了《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蘭科植物和蘇鐵科植物列為首批重點保護物種。

    國家林業局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經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2349個,總面積達14995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5%;從2000年--2010年,中國政府投資近千億元人民幣,對長江上遊、黃河上中遊及東北內蒙古的14.3億畝天然林進行保護,為天然林中大量的野生植物資源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中國還建立森林公園1928個,面積達1513萬公頃;針對農業野生植物的就地保護,中國建成了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86個。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賈建生表示,通過以上多種措施,目前中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7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已經得到了有效保護。但中國總體生態環境仍然很脆弱。

    據賈建生介紹,中國將繼續實施對極度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拯救工程,啟動一批代表性瀕危植物就地保護的個案研究;加強特有植物、珍稀植物、古老孑遺植物、名貴藥用植物和重要資源植物物種的就地保護和原生境保護,並建立監測和評價體系;完善植物自然保護區網絡建設,力爭到2010年,使9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相關焦點

  • 科研人員將全面調查我國荒漠主要植物群落特徵
    新華社蘭州6月23日電(記者 張文靜)由科技部支持的「中國荒漠主要植物群落特徵調查」項目近日正式啟動。該項目將通過系統調查,摸清我國荒漠主要植物群落特徵,為荒漠治理、生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性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 國家林業局關於生態建設與森林保護的發布會
    2007-06-05 09:56:06曹清堯: 近五年,全國已有14.3億畝天然林得到有效管護,減少森林資源消耗4.3億立方米;全國累計退耕還林3.47億畝,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全國林業部門建設管理的自然保護區1738處,18億畝,佔國土面積的12.6%,林業部門建立的保護區使中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
    原標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動物那樣保護野生植物我國是世界上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高等植物3.5萬多種,約佔世界總數的10%,其中超半數物種是我國特有的。但是由於生境破壞、人為過度採挖、外來物種入侵、自然災害頻發等,我國野生植物保護形勢並不樂觀。
  • 林業局在上海召開植物園建設管理與發展座談會
    8月9日至10日,國家林業局植物園建設管理與發展座談會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召開,這是國家林業局首次召開有關植物園建設發展內容的會議。與會代表達成共識,植物園是實施野生植物遷地保護的最重要陣地,在保護野生植物生物多樣性、儲備生物戰略資源、傳播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四川發現我國特有重點保護植物傘花木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2月22日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經鑑定,省林草局近日宣布,調查人員在省內發現了我國特有重點保護植物傘花木,創造了該植物在國內調查分布的新記錄。據介紹,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的同時,邛崍市展開了林木種質資源普查。2019年5月,四川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在邛崍市道佐鄉野外調查林木種質資源時,發現了一個野生的傘花木群落,成年大樹有4株。
  • 植物所在亞熱帶森林群落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我國獨特的森林植被類型,在我國的分布範圍最廣、面積最大、生物多樣性最高,約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4,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安全極其重要。歷史上,中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經歷過頻繁、大規模的人為幹擾,絕大部分原生性植被,特別是低海拔地區的原生地帶性植被多已消失殆盡,少量保存的原始林也大多破碎化嚴重,亟需開展保護和修復。然而,由於對亞熱帶森林群落多樣性維持機制缺乏足夠的認識,如何保育和修復我國各類退化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面臨著核心理論「瓶頸」。
  • 保護植物多樣性 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中國紅樹林
    中國植物多樣性中國是全球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大約有35,856種高等植物,約佔世界總數的10%,居世界第三位。其中石松類及蕨類植物2,129種,裸子植物237種,被子植物28,996種等。
  • 大型植物分類學巨著: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鑑
    《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鑑》是科學出版社繼《中國植物志》、《中國高等植物圖鑑》、Flora of China之後,又一部大型植物分類學領域的巨著,是截至目前,學術水平最高、製作規模最大、收集種類最多、最能具代表性、最能展現野生植物多樣性的大型鑑賞類植物彩色圖鑑。
  • 恩施州生態系統保護成效顯著
    2016年我州森林覆蓋率為63.98%,2017年為64.37%,2018年為64.65%。加強溼地保護溼地是位於陸生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是生物多樣性的搖籃。擁有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是一種獨特的多功能生態系統,在生態平衡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被稱為「地球之腎」。
  • 生態篇——關於生物群落內涵、植物群落概念及其發展簡史
    NO1生物群落的定義及其內涵1807年近代植物地理學的創始人Alexander Humboldt首先提出植物群落的概念。1890年,丹麥植物學家E.Warming出版了其經典著作《植物生態學》,副標題為「植物群落研究引論」。
  • 保護野生蘭科植物刻不容緩
    在2013年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中,蘭科植物受威脅物種數量最多,達600多種,佔全國瀕危總數18%,其致瀕致危的主要因素是棲息地喪失及野生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野生蘭花,岌岌可危 蘭科植物具有重要的藥用、觀賞價值,是我國傳統花卉和傳統藥用植物,能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廣受民眾歡迎,是花卉生產的一大產業。
  • 瀋陽生態所揭示食草動物對植物群落的調控機制
    當前,人類活動在全球範圍導致動物種群數量持續下降,食草動物對植物的影響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砍不得!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砍不得!兩起案件被告人孫某、王某均涉嫌砍伐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黃菠蘿樹一株,經法院審理,孫某、王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 兩種入侵植物共同入侵對植物多樣性、群落穩定性和可入侵性之影響
    截止2014年,我國共有入侵植物72科285屬515種(圖1)(Yan et al. 2014)。而國家生態環境部2020年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中國已分布入侵植物共計660多種,其中71種對環境健康與生態安全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已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菌根真菌對植物種群和群落生物學的影響
    菌根真菌對植物種群和群落生物學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2 10:21:00 愛沙尼亞自然歷史博物館Leho Tedersoo研究小組綜述了菌根真菌如何促進植物種群和群落生物學
  • 它是熱帶雨林的象徵,可用來做冰片,卻不知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植物,它是熱帶雨林的象徵,可謂全身都是寶,可以用來做冰片,卻不知在我國是一級保護物種。這就是東京龍腦香,是龍腦香科的大型喬木,這樹木一般能長到40多米,是一種非常高大的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和西藏的部分地區,去過雲南熱帶雨林地區的人們可能知道,在熱帶雨林有很多的高大植物,其中東京龍腦香就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樹木,它的高大挺拔,給人的感覺就想是定海神針一樣,也確實是如此,特別是亞洲地區的熱帶雨林,東京龍腦香是一種標誌性的物種,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 苔蘚植物(綜述)【苔蘚植物專題NO.1】
    苔蘚植物門Bryophyta苔蘚植物是最原始的高等植物,種類繁多,目前統計全世界約有23000種。廣義的苔蘚植物包括「地錢門」,「角苔門」和「苔蘚植物門」三個門級別(APG分類),通常所說的苔蘚植物就是指「苔蘚植物門」下的植物。
  • 現有紅樹林將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我國紅樹植物50%處於珍稀瀕危...
    原標題:現有紅樹林將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我國紅樹植物50%處於珍稀瀕危狀態自然資源部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但37種紅樹植物的50%處於不同程度的珍稀瀕危狀態,仍面臨著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突出問題。
  • 南充這個溼地公園建成川東北唯一庫灣溼地群落
    12月27日, 記者從營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 目前公園一期已建成川東北唯一庫灣溼地群落1000餘畝,親水棧道長2.8公裡,生態停車場6000餘平方米,鄉村小微溼地28畝,溼地大道520米以及鄉村溼地博物館、水文化廣場等工程。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發起蘭科植物保護行動
    中國園林網6月25日消息:由於蘭科植物極具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且因其具有稀有性,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至今,我國野生蘭科植物資源遭受了極其嚴重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