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3 2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到冬天就想吃火鍋!
熱氣騰騰的火鍋
再配上啤酒可樂
那可不知道有多爽
但是總有拼命想吃火鍋
又約不到飯搭子的時刻
此時你走進火鍋店
運氣好的話
可能會得到
「大熊陪吃」的貼心安排
運氣不好也許只有
空氣與你作伴
這個時候
自熱火鍋
也許就能拯救你約不到人的尷尬
不需要電
不需要火
只需適度的冷水
很快就可得到一「鍋」
香飄四溢的火鍋
對於犯懶
卻又想吃熱騰騰食物的人而言
自熱食品是不錯的選擇
因而自熱火鍋、自熱米飯
自熱冒菜、自熱粉絲等
因其加熱方便、快捷
又美味,逐漸流行起來
那麼問題來了
「自熱食品」蒸煮雖說很方便
但是真的安全嗎?
浙江寧波鎮海消防大隊曾對這種「自熱火鍋」進行了實驗,測試其安全性。
1
實驗一
注水後,把「自熱火鍋」蓋子上的小孔堵住,大概過了半分鐘,「自熱火鍋」就開始快速膨脹,並冒起了白煙。消防員用紅外線熱感槍進行測試,這時的加熱包溫度已經有60多度。
2
實驗二
消防隊員把加熱包剪開,直接放在水裡,讓它直接跟水進行接觸,礦泉水瓶放在地上幾秒後,就迅速膨脹、擴大,同時,底部還噴出了高壓蒸汽。
消防人員表示,自熱食品之所以能自熱,主要是因為盒內帶有獨立的發熱包,發熱包主要成分有: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及碳酸鈉等。只要往加熱包上澆冷水,食品盒可迅速加熱到150℃以上,蒸汽的溫度可達到200℃!最長保溫時間達3個小時,因此,稍有不慎,極易產生燙傷。
據媒體報導,重慶一輛載有2噸自熱方便火鍋的貨車突然起火,所幸並無人員傷亡。但這也提醒大家,自熱食品在加熱、食用前後,有一些安全以及健康隱患需要特別關注。
小虹教大家掌握正確的自熱食品「打開方式」
(1)購買正規廠商生產的自熱食品,注意保質期;
(2)嚴格按說明書操作,檢查自熱袋是否完好無損,加熱過程中保持透氣孔通暢;如果透氣孔堵塞的話,容易造成小型的爆炸,甚至燙傷人,大家一定要把透氣孔給打開;
(3)自熱食品加熱過程中,應和易燃易爆物品、不耐高溫物品隔離,最好是在隔熱墊上加熱,避免意外發生;
(4)自熱食品攜帶過程中儘量和水隔離,並且主要自熱食品屬於航空管制物品,嚴禁飛機上攜帶;
(5)兒童、老年人等需要在成年人監護下製作食用自熱食品。
除了安全問題外,因自熱型食品營養並不全面,並且含有添加劑、防腐劑和保鮮劑。不能滿足人們對膳食營養的所有需求,製作過程中,食材在瞬間高溫下,不僅會丟失營養成分,而且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及致癌成分。所以不宜長期食用,偶爾食用時最好搭配水果和蔬菜。
原標題:《冬天吃「自熱食品」很方便,但這些要注意!》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