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幫諮詢 員工離職,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和績效屬違法

2020-12-18 智幫諮詢

網際網路公司人員流動大,很多員工跳槽頻繁,為了最大避免這種情況。各個公司的HR各顯神通,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在年底發放獎金。某共享單車公司員工因在年中離職,無法享受工資20%的績效獎金,員工很生氣把公司告了,HR也因為不嚴謹的制度,受到了上級的質疑!

案情回顧

張某在2017年4月24日向某共享單車公司電子郵箱發送了應聘某大數據運維工程師崗位的電子求職信。

2017年7月1日,張某入職某共享單車公司,於2017年10月1日與某共享單車公司籤訂《勞動合同書》,擔任管理/技術/工勤崗位(工種)工作。

《勞動合同書》第七條約定:甲方(某共享單車公司)每月30日前以貨幣形式支付乙方(張某)工資,月工資按甲方薪酬支付執行。乙方在試用期期間的工資不得低於甲方所在地最低工資標準。

甲乙雙方對工資的其他約定:

1、乙方在試用期期間不享受績效工資,不參與獎金的分配;

2、乙方因個人原因解除勞動合同(辭職)視為放棄當年未發的績效工資和有關福利待遇。

2018年7月11日,張某向某共享單車公司提交書面《離職申請書》,該申請書載明原因為不斷挑戰自己及其他原因。

張某離職後其曾多次與某共享單車公司溝通,要求結算剋扣20%的工資並依法為其辦理離職手續無果。

為維護其合法權益,張某提起仲裁,要求某共享單車公司依法支付其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剋扣的績效工資36530.15元。

審理結果

本案經仲裁、一審,支持了張某的訴求,金額由法院依法計算。

案情評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本案中,單位規定的績效工資的一部分年終發放,且個人離職後不再享有的規定違反法律規定,應屬無效,故某共享單車公司應支付張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20%的績效工資。

案件啟示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應當按照規定的日期足額支付,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

勞動者正常提供勞動,有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用人單位惡意規定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屬於無效內容,仍應依法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

相關焦點

  • 單位拖欠工資員工提出離職可以申領失業金
    其中的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普遍認知是被辭退、裁員等用人單位主動解除合同的情形。員工主動辭職就不能領取。實踐中,用人單位開除、辭退和裁員等情況下,是申領失業金的常見情形。而實際上勞動者主動提出離職某些情形下也達到申領失業金的條件。
  • 疫情期間公司拖欠工資,員工能否離職要求補償,領取失業金?
    受疫情影響,用人單位復工時間一延再延,最近幾天雖然有部分用人單位陸續復工,但更多的企業和勞動者還是無法明確復工的時間.在疫情期間,企業在承受損失的同時,無法為勞動者提供勞動條件,勞動用工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爭議風險.企業停產、員工患病、被隔離、不能返崗等情況下工資如何支付?
  • 勞動仲裁期間員工的工資損失用人單位是否要支付
    但很少有人提出:勞動仲裁期間員工的工資損失用人單位是否要支付的問題。有朋友諮詢:勞動者提起勞動仲裁後,往往仲裁委審理需要很長時間,那麼,勞動仲裁期間員工的工資損失用人單位是否要支付呢?今天張哥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 用人單位通常這樣逼迫員工離職,降薪、調崗都是小場面
    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無論是企業裁員還是決定提前解散,都應當向被裁、被解除的員工支付經濟補償,補償標準為職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用人單位倒閉註銷或是大規模裁員,很容易產生群體性的勞動糾紛,就是源於經濟補償的支付問題。有一些企業為了不支付經濟補償,會提前用一些「技巧」,讓員工自己離職。
  • 律師案例解析:員工自動離職,為什麼用人單位仍敗訴?
    對於「不辭而別」,多數企業均採取不管不顧的放任式管理,理所當然地理解為員工已經自動離職了。小編通過兩則案例來解讀用人單位在此過程中的敗訴風險。【法院意見】本案公司確存在拖欠李某工資的情況,李某以此為由要求解除雙方之間勞動關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李某系合法解除雙方之間勞動關係。
  • 公司讓員工主動離職為何違法?
    再者,她本想指望所在公司為她分憂解難,偏偏在這個時候公司因多起經濟糾紛被法院凍結了銀行帳戶,不但發不出工資,甚至連社保費都無法繳納了。更讓人頭疼的是,公司以經營困難為由讓全體員工自尋門路、自動離職,而她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根據公司要求,唐淑麗需按照主動辭職辦理離職手續、自行繳納社保費用,且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她拒絕這些要求後,雙方發生爭議。
  • 員工中途離職,公司應按比例支付年終獎
    某共享單車公司員工因在年中離職,無法享受工資20%的績效獎金,員工很生氣把公司告了,HR也因為不嚴謹的制度,受到了上級的質疑!案情回顧張某在2017年4月24日向某共享單車公司電子郵箱發送了應聘某大數據運維工程師崗位的電子求職信。
  • 員工離職後,公司扣了績效只發底薪,工資縮水近一半該怎麼辦?
    但是15號領取12月份工資是才發現自己的工資和平常相比竟縮水了2000+,只發了2800元的基本工資。劉先生於是公司財務詢問,財務說離職後公司不給予績效工資。劉先生認為自己12月份幹的租約的,而且工作任務都是圓滿完成的,公司沒有理由剋扣自己的績效工資。於是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發放自己應得的績效工資。
  • 單位違法,員工被迫離職通知書書寫的六大注意事項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隨著疫情逐漸穩定,大部分企業已經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經營,勞動者也恢復正常上班狀態,但是也存單位拖欠工資等情形,導致勞動者被迫離職。
  • 注意:這4種情況,員工自動離職不僅有工資拿,還有有「補償金」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離職需提前30天以書面的形式告知公司,試用期的話則是3天,這也就決定了勞動者不能想走就走,若是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走就擅自離職的話,很有可能要承擔因擅自離職而給公司的經濟損失,但是如果出現以下4種情況,即使員工自動離職,不僅能拿到工資
  • 離職員工工資發放的正確姿勢
    案例:我上家公司在上海,公司一般每月10號發上月工資。我今年3月26號離職,我以為公司會在辭職當天給我結算工資。但HR通知我,公司將按照發放工資的慣例,在4月10號跟其他員工一起,一併發放我26天的工資。公司這樣的操作合適嗎?
  • 員工因績效工資被無故剋扣提出辭職 公司被判支付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酈明道(化名)因公司連續兩個月扣除其績效考核工資且不說明理由,他主動向公司郵寄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要求在解除雙方之間勞動關係的同時,由公司向其支付離職經濟補償金30餘萬元。
  • 單位拖欠工資而離職 屬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嗎?
    原標題:單位拖欠工資而離職 屬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嗎?   讀者孫杰剛:我8月初從公司離職了,聽說主動提出離職的情況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條件。但是我離職原因是單位拖欠我的工資,請問這種情況屬於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嗎?
  • 公司拖欠員工工資,怎麼辦?
    公司拖欠員工工資,怎麼辦?公司拖欠員工工資的事情時有發生,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拖欠工資的相關法律規定,教大家面臨這種情況時如何處理?公司拖欠員工工資,勞動者有三種方法:第一,與公司協商,要求其支付及時足額支付工資。但實踐中很多情況下,用人單位拒絕與勞動者協商。第二,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督促用人單位支付工資。
  • 員工捐款屬自願 用人單位強制屬違法
    然而筆者,收到諸多基層員工的法律諮詢,單位強迫員工捐款合法嗎?該不該進行回復呢?如果這個非常時期回復,肯定會遭到某些網友的罵聲;如果不回復,又會讓本來缺乏法律知識的基層百姓更加無助之至,從而反感、厭惡社會。思考許久,筆者認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本是好事,但在依法治國的法治時代一切的行為均應該依法依規進行,且不可魯莽行事。作為一名法律人,有責任有義務對此進行普法宣傳。
  • 常見的12種辭退、離職情形 工資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計算
    發生勞動爭議後且不說對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信譽有多大影響,單從不同方式離職的工資、經濟補償、賠償金的就有很大的差別。7、在沒有上述情形出現,用人單位無故單方辭退員工,屬違法解除,需要支付違法解除賠償金。(賠償金:雙倍的經濟補償金)二、員工離職員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也分為多種情況,通常情況下員工自己提出離職,用人單位批准後支付應付工資,不需要支付額外賠償。
  • 公司拖欠工資怎麼辦,員工能要求補償嗎?
    網友諮詢:企業拖欠工資員工可以得到補償嗎?四川金世達律師事務所鄧欽文律師解答:1、單位有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行為,員工可以去勞動行政部門進行投訴、舉報,勞動行政部門接到投訴、舉報並且作出了審查之後,確認屬於拖欠工資的情況,就會責令老闆支付員工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同時還可以責令其支付賠償金給員工。
  • 觀點 | 用人單位績效考核制度的制定與調整
    根據該規定,可以看出績效考核制度制定過程中,員工參與績效考核制度制定的作用是「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協商確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經過「充分聽取意見,經過民主程序,由用人單位決定」的程序,即可決定公司的規章制度,因此,員工參與的民主程序不影響最終由用人單位單方決定公司規章制度的事實。
  • 你遇到過拖欠工資的情況嗎?拖欠多久構成違法呢
    拖欠工資在法律上被稱為無故拖欠工資,指的是公司不在法定情形下而不按時或者少給勞動者工資的行為。這時候很多人就會問拖欠工資多久構成違法呢?下面就讓觀唐律師事務所為大家詳細說明一下。  根據我國《勞動法》中的相關規定,無故拖欠工資達到30天及以上的,就將構成違法拖欠工資行為。  相關法律規定:  《勞動法》中規定,「員工的工資應該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不得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 單位在離職證明寫了離職原因,導致員工無法找到工作,是否違法?
    必須要提醒的是,離職證明的主要作用是為了證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已經解除或者終止,如果單位在員工的離職證明上進行一些評價或者離職原因的告知,那麼將會不利於勞動者找工作,所以離職證明上是不能寫明單位辭退等其他原因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今天的案例。